「疫」外崛起!這些寧波企業逆勢增長秘訣在哪?

2020-12-24 騰訊網

在慈谿,國內健身器材製造業龍頭浙江力玄運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天在加班加點趕訂單。

「目前7月的訂單已經排滿,工廠的產能已經趨於飽和。預計上半年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將增長30%左右。」公司董事長吳銀昌說。

當前全球蔓延的疫情,給製造業造成了巨大衝擊,但在寧波,有不少像力玄運動這樣的老牌製造業企業憑藉多年的經驗積累和應變能力,抓住市場變化的機遇,或求新求變或轉型升級,努力開拓新的發展局面,實現逆勢增長。

自3月份全面復工復產以來,寧波外貿連續3個月實現逆勢增長。這背後既有寧波外貿人的頑強拼勁,更體現了寧波先進位造的深厚底蘊和強大的韌性。

保持領先,增強「免疫力」

力玄運動是慈谿市「十強工業企業」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生產健身器材核心零部件,後進入整機生產領域。

憑藉著多年積累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和供應鏈優勢,逐漸成為出口健身器材製造龍頭,產品遠銷歐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與世界一流的健身器材品牌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這些年,儘管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但力玄運動依舊穩步發展,最近三年產值更是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長,去年產值近16億元。

今年疫情爆發後,人們的社交空間被大大壓縮,不少人開始在家運動健身,健身器材因此迎來了一輪小爆發,力玄更是強勢崛起,訂單紛至沓來。

力玄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著眼未來開啟了新一輪的發展規劃——

與法國某知名運動連鎖品牌成為戰略合作夥伴,並一起新建的全新生產基地。目前已經完工,下半年便可投產。隨著這個新工廠產能的逐步加入,吳銀昌估計今年力玄的銷售有望突破20億元。

20億元的銷售在別的行業可能並不算突出,但在國內健身器材領域,力玄已成為生產製造端的「單項冠軍」。要知道,目前國內健身器材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英派斯2019年營業收入也只有9億餘元。

力玄能夠取得這樣的行業地位,與其堅持主業、深耕製造密不可分。

健身器材行業看似門檻不高,其實並不好做。在外行人看來,健身器材無非是跑步機、動感單車、划船機等品類,其實細分起來有800多個品種。而且每一個品牌、品類的生產工藝都不盡相同,因此力玄搭建了包括產品研發、模具設計、電子設計、焊接、噴塗、裝配、檢測試驗等一整套產業體系。

現階段,對於OEM企業來說,按單生產的模式遭遇到訂單、物流停滯,就會對企業產生巨大影響,且風險無法轉移。而力玄的ODM模式,與客戶一同開發、設計,即保證了訂單,又能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留出支持發展的利潤空間。

目前,力玄擁有研發設計團隊200餘人,每年都會開發30款至50款新品,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0多項,外觀專利200多項,還有多款產品在國際獲得工業產品設計大獎。

下一步,力玄準備逐步在新工廠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開發更多智能化健身器材,並進一步提高品控能力,同時還準備藉助資本的力量,不斷做大做強,向全球健身器材製造龍頭看齊。

除了力玄這樣的外向型健身器材企業,專注國內市場的健身企業,今年上半年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寧波海德健身就是典型。該公司總經理陸暢介紹,1~5月,海德的銷售收入增長率在80%以上。

這得益於其在電商渠道的全面發力。前幾年,海德就在天貓、京東等電商渠道提前布局和建設,疫情期間其部分線下實體渠道得以順利轉移到線上,從而保證了市場份額不斷增長。

「我們也將積極研究如何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技術,讓用戶健身的體驗感、專業性和黏性更強,避免以往跑步機買到家裡一個月就淪為晾衣架的窘境。」陸暢說。

據華商情報網分析,中國目前健身器材的消費主力年齡分布集中於20~35歲,這個年齡段的佔比達到88%左右。2019年,國內健身器材銷售額在400億元左右。機構預測未來5年,將實現一倍以上的增長。

把握風口,重塑供應鏈

盤點在這輪疫情中逆勢上揚的產業,奉化的氣動元件絕對名列前茅。

氣動元件聽起來似乎離老百姓的生活很遠,但從我們日常釘釘子的鉚釘槍到汽車裡的氣缸,從口罩機壓制熔噴布的設備到高鐵動力總成中的元件……氣動技術應用無處不在。

正是口罩機、呼吸機的井噴式增長,讓奉化的氣動元件企業從今年3月復工復產以後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奉化是「中國氣動元件之鄉」,經過近40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擁有氣動元件企業400餘家,年工業產值超過60億元,從業人數超1萬人,佔全國市場份額超三分之一,佔全國出口份額一半以上。

近年來,這裡還湧現出了亞德克、佳爾靈、索諾、億太諾、星宇等行業龍頭,為國防裝備、國產高鐵、工業機器人提供了替代進口的關鍵零部件。

儘管在這輪疫情中,奉化氣動行業意外地因口罩機的超常訂單斬獲頗豐,但行業暴露出的問題並沒有緩解。各自為戰、信息不對稱、同質化競爭等問題,仍然讓奉化氣動處於製造業產業鏈微笑曲線的下方。

「傳統製造業的出路在轉型,轉型的方向是成為製造服務業,從提供產品到提供成套解決方案。現在方向很明確了,那就是網際網路化,產業數位化。」廣東精工智能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丁佰勝在奉化參加氣動工業協會會議時指出,「以前是一招鮮吃遍天,現在打的是『移動靶』,不變革就放空槍。」

此外,氣動元件有2萬多個品種,100多萬個型號規格,質量價格天差地別,採購的難度大。因此,由星宇氣動自控元件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牽頭搭建的「工星人」工業互聯平臺應運而生。

「工星人」著眼於打造面向未來的供應鏈,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可以讓生產者清楚了解需求方需要什麼、要多少,原料和產品的庫存大大降低,資金周轉率大大提高,同時數據分析可以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這便是供給側改革。其目標是打造成該行業的「阿里巴巴」,形成百億級智能裝備系統集成產業生態集群。

對於「工星人」的發展方向,其創始人曹可星這樣解釋的——

「除了網際網路電商賦能,工星人平臺還加入了金融支持、科技賦能、人才培養、 開放資源等功能。通過交易數據鎖定每筆交易的真實性,銀行便可以放心提供信貸支持;通過星宇多年的行業技術沉澱可以為同行提供技術方案;通過人才培養優化奉化產業生態;通過開放平臺資源吸引更多的合作夥伴加入進來,將奉化的氣動元件行業生態做強做大。」

曹可星是名95後、創二代。她表示,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是傳統製造業的不二選擇,這也是寧波製造業勇立潮頭、不斷踏浪前行的希望所在。

堅守品質,跨界顯身手

如果說,力玄運動和星宇氣動的爆發是「偶然中的必然」,那麼雪狼的轉型則完全是意外中的意外!

「本來以為只會應急一段時間,沒想到這防護服一做就持續了4個多月了。」回望過去的幾個月,寧波市雪狼戶外服飾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曹贇仍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雪狼戶外是國內最早一批涉足並專注於戶外裝備的研發和生產的體育企業,原本和醫用物資八桿子打不著,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兩者栓在了一起。

2月5日,寧波市政府緊急摸排適合生產醫用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醫用物資的企業,雪狼戶外成為了4家符合條件的企業之一。在緊急培訓後,曹贇帶著團隊開始馬不停蹄地改造車間,從剛開始3個人撐起整個研發生產過程,到工人全副武裝上位,雪狼工廠裡響起「噠噠噠」的縫紉節奏,就一直迴蕩至今。

其實,那段時間,不少企業選擇轉型,加入防護物資生產「大軍」,但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那些「應急後備軍」逐漸回歸了主業。而雪狼戶外的防護服的訂單量卻仍在成倍增長。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從臨陣磨槍轉產上陣,到訂單拿到手軟,雪狼究竟有什麼制勝法寶?在曹贇看來,堅守質量紅線,是他們逆勢爭鋒中的唯一籌碼。

「做戶外服飾的時候,我們會投入極大的熱愛和精力去不斷考慮完善透氣、輕便等性能,希望穿戴者擁有舒適的體感。防護服的意義相較於之前的服飾更為特殊,盈利是其次,細節絕不能馬虎,這是我們接手這個工作後就定下的初衷。」曹贇介紹道。

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雪狼在每件產品送達客戶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自檢程序,確保出廠一件、合格一件、安全一件。

當十萬件防護服出口到日本,東京都政府對其採取了嚴苛的全檢,這次檢查反而成了雪狼的試金石。在經過嚴格檢驗後,東京都政府立馬下了一百萬件訂單。這樣的案例在雪狼積壓的訂單中,比比皆是。

同時,不斷創新,是雪狼吸引客戶的另一塊磁石。為了滿足不同應用場景裡的使用需求,在轉產4個多月裡,雪狼陸續研發了四種面料,結合壓膠技術等十幾種工藝,形成了豐富的產品儲備。其中,一種可重複洗滌面料的防護服,還進入了美國的知名醫院。

有一個客戶,持續接觸了兩個月遲遲不下訂單,在旁觀了雪狼從趕鴨子上陣,到逐漸形成專業化、精細化的產品鏈條之後,一個訂單就下了300萬件。客戶表示,不出意外,雪狼會是其長期的合作對象。

「當然,我們能從內銷轉向外貿,也得益於寧波有良好的外貿基礎,我們接觸到的第一批客戶很多是本地外貿公司幫忙引薦的。」據曹贇透露,這些紛至沓來的訂單,讓今年雪狼戶外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倍多。但他也表示,雪狼生產的防護服其實利潤並不高,高性價比也為他們不斷吸引海外客戶提供了市場基礎。

無論是力玄的龍頭崛起,還是奉化氣動行業迎風起舞,抑或是雪狼戶外跨界飛揚,與其說是疫情帶來的新生機,不如說是一次內外兼修的全新淬鍊!而這正是寧波製造業不斷發展壯大、行穩致遠的秘密所在!

東南商報記者樂驍立史旻

相關焦點

  • 央廣聚焦寧波外貿逆勢增長
    央廣聚焦寧波外貿逆勢增長 2020-01-19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下,這些大陸臺企海外銷售逆勢增長
    疫情嚴密防控下,一些大陸臺企不僅有序復產復工,海外銷售也實現逆勢增長。  疫情雖是不期而至,知名臺資企業旺旺集團對於海外市場的拓展卻是「有備而來」,二季度南美和北美市場銷售實現15%的增長,亞太市場增幅也達到約10%。  成立於1962年的旺旺集團,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來到大陸投資設廠,相繼設立30多家獨立分公司。
  • ...創新驅動+稅收賦能,「白送」的資金流讓這些企業「疫」外翻紅!
    創新驅動+稅收賦能白送」的資金流讓這些企業「疫」外翻紅!2020年,極不平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少產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破局是擺在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共同「難題」。
  • 大疫亦有大機,科德貝爾實戰分析企業如何發揮特色,逆勢突圍!
    2020年註定是被載入史冊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年,這一年是「戰疫情」的一年,而這一年也將成為家居行業的分手嶺,疫後世界的商業模式、企業管理、行業經營都將轉變
  • 抖音直播黑馬胡軒 驚爆中國服裝行業逆勢增長秘訣
    今年以來,胡軒在築牢傳統供應鏈的同時,通過直播打造企業家獨家IP,顛覆了傳統服裝行業的營銷模式,高品低價的口碑優勢使銷售額爆炸式增長。這位年輕的夢想領航人帶領狐軒劍走偏鋒地創造出服裝行業的「胡軒模式」。
  • 「重慶裝備」逆勢上揚有何秘訣
    在西南鋁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下,我市裝備製造業正逐步擺脫疫情影響,止跌企穩並實現穩步增長。來自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裝備製造業完成產值885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6月當月實現產值198億元,同比增長12.4%。  作為我國裝備製造業重鎮,疫情之下,重慶的裝備製造業為何能穩步復甦甚至逆勢上揚?
  • 逆勢而上,創新突圍 高新技術企業逆勢增長底氣何來?
    原標題:逆勢而上,創新突圍 高新技術企業逆勢增長底氣何來? 在鐳射鑽孔車間內,雷射鑽機掃過一片片通訊線路板,每秒鐘最多可鑽孔1000個。 「今年以來,在『新基建』政策驅動下,5G建設進入規模化部署的爆發階段。
  • 塗料行業大環境低迷,帝卡斯賦能品牌逆勢崛起
    來源標題:塗料行業大環境低迷,帝卡斯賦能品牌逆勢崛起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塗料行業再次受到不小的打擊,許多企業都不堪重負,甚至處於倒閉的邊緣。
  • 2020年銷量逆勢增長的十大黑馬品牌
    作者|沈浩卿 增長是企業的生命力。 如果一個創業公司沒有增長,跟死亡是一樣的。回首上半年,我們聽了太多焦慮的聲音,可回過頭,我們發現行業裡的一匹匹品牌黑馬正發揮著他們狼性的一面,逆勢而上,默默實現了上半年的業務增長,更有甚者實現了較去年同期100%的增長。 企業應該如何實現逆勢增長呢?看看娃哈哈蘇打水、戰馬、小仙燉、蘋果、華為、珀萊雅、春夏、花西子、一汽紅旗、長安汽車……從這些行業引領者身上,我們或許能找到一些品牌打法和發展思路。
  • 創新驅動+稅收賦能,「白送」的資金流讓這些企業「疫」外翻紅!
    如何破局是擺在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共同「難題」。上海稅務部門積極發揮數據資源優勢,以產業創新轉型為重心,落實減稅降費及疫情相關優惠政策,始終瞄準產業發展的「需求點」,持續不斷地助力上海「五型經濟」逆勢上揚。減免稅為醫療產業注入「稅」動力如果說2020年極不平凡,那麼醫療行業就是這極不平凡中的「最不平凡」。
  • 浙江亞特電器出口回暖 疫情中逆勢增長
    今年受疫情原因,我國出口業務受到明顯影響,不少外貿企業普遍遇到客戶訂單取消、延遲,產品庫存積壓,資金鍊緊張等一系列問題。但浙江亞特電器有限公司卻在經歷這場戰「疫」中逆勢上揚,劃出一道道漂亮的增長曲線。在春節復工後,亞特電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復工生產,有效緩解了疫情對企業的衝擊,訂單量同比降幅控制在了6%,今年六月份以來,海外訂單明顯恢復並出現反彈,出口訂單同比增長8%。
  • 歐派逆勢增長,靠的是什麼?
    在本節課程中,我們解讀了國內著名家居企業歐派專注網際網路品牌建設以及線下門店數位化,從而實現營收業績逆勢增長。在此,互訊將課堂分享中的部分內容整理成文,以供合作夥伴參考。2015年,歐派早已名聲在外,作為一家傳統的家居行業企業,似乎和高大上的科技網際網路企業牽扯不到任何聯繫,可歐派大膽創新,提前布局線下門店數位化轉型。正如歐派家居姚良松所說:「一流的企業必定有一流的科技支撐,未來歐派成功的關鍵在於,傳統製造業到現代化信息化製造業的嬗變,並不斷快速升級疊代。」
  • 雅斯特酒店新形勢下逆勢增長83%的運營法寶!
    雅斯特酒店新形勢下逆勢增長83%的運營法寶!在新形勢下,這個特別的酒店,憑藉品牌優勢、文化價值、精細化定位和科技賦能,實現了逆勢83%的門店增長!這個逆襲酒店的制勝法寶是什麼?人才是企業制勝的關鍵。優秀的團隊、傑出的人才帶動著企業強有力的向前發展!制勝法寶二:Revpar短期內從400升至760!
  • 後浪崛起,澎湃前灣 | 新海集團副總裁、寧波新躍醫療科技股份有限...
    後浪崛起,澎湃前灣 | 新海集團副總裁、寧波新躍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寧薇:讓中國醫療產品走… 2020-08-09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後如何「逆勢」 德勤發布榜單聚焦中國高科技企業「韌實力」
    當日,「2020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簡稱「中國50強」)和「中國明日之星」獲獎企業榜單在北京揭曉。施能自介紹說,這項致力於發掘蓬勃成長、持續創新的卓越企業的評選項目在全球已連續舉辦25年,在中國已連續舉辦15年。
  • 解密中山格蘭仕的「疫」外增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山格蘭仕平均8秒生產一個微波爐腔體,12秒下線一臺整機,每天最高峰生產12萬臺……自動生產線人機共舞的背後是高效的生產節奏,也是格蘭仕在疫情中逆勢增長發展的縮影據統計,今年1至5月,格蘭仕產品在全球各地的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尤其是在北美地區,同比增長超四成。由於外貿訂單火爆,格蘭仕的訂單甚至出現排不過來、海外訂單擠佔國內產能的情況。「疫外」迅猛發展,疫情期間,格蘭仕出了哪些「妙招」?格蘭仕中山基地微波爐焊接自動生產線。
  • 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浙江寧波汽車產業補鏈強鏈韌勁足
    作為寧波的第一大產業,也是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要聚力打造的萬億產業,汽車製造業是寧波經濟的「壓艙石」。  寧波經濟半年報顯示,6月,寧波汽車產業同比增長6.3%,至此,寧波市單月整車產量已連續三個月實現了正增長,在全國汽車產業整體景氣度不高的大環境下率先企穩回升。這一來之不易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
  • 2019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披露完畢,哪些寧波上市企業在浙江最靚?
    有55家實現同比增長,佔比達到66%,其中,均勝電子、金田銅業、寧波銀行、韻達股份、寧波港、龍元建設、繼峰股份、寧波華翔、東方日升、雅戈爾、宏潤建設和公牛集團等13家企業營收超百億元。 從淨利潤來看,寧波上市公司2019年的上升勢頭良好,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為386.05億元,同比增速為12.79%。
  • 寧波舟山港年貨櫃吞吐量首超2800萬標準箱
    記者從寧波舟山港方面獲悉,截至12月21日,寧波舟山港年貨櫃吞吐量首次超過2800萬標準箱。  近年來,得益於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發展推進,寧波舟山港持續內挖潛力、外拓市場,貨櫃運輸生產穩步提升,今年首超2800萬標準箱。目前,全球僅有3個港口年貨櫃吞吐量超2800萬標準箱,分別是上海港、新加坡港和寧波舟山港。
  • 寶馬用6款形色各異的新車,道出了逆勢增長的秘訣
    今年以來,寶馬在中國市場推出了17款新車型,前三季度銷量達到了55.97萬輛,同比增長6.4%,繼去年拿下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冠後繼續保持著高增長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