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UJI破產,留給中國的無印良品時間不多了

2020-12-15 騰訊網

做隱者反倒成了網紅,那麼隱者跟網紅其實也差不多;憤世嫉俗反而受俗人追捧,那麼你跟俗人也就差不多。當「無印」成了最顯著的「印」,無印也就只是個商業社會的印罷了。

成都遠洋太古裡的無印良品。門店越來越高大上,海外的無印良品,早就不是當年青山街角的小雜貨店了。/MUJI

長在神壇上的MUJI,這兩年的好消息實在不多。

去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利潤首跌、售價5年間11連降的傳聞刷屏,儘管很快被官方否認,消費者卻不怎麼買帳;今年,焦點轉移到美國,這次比降價更嚇人,直接申請了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在公告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MUJI U.S.A門店被迫關閉,業績暴跌,而高額租金等成本也雪上加霜,使公司利潤迅速惡化,負債已經達到6400萬美元。

MUJI U.S.A發布的重組通知。

針對此事,良品計畫一再強調,此舉並非「破產」而是謀求重組,其間業務正常進行,且不會影響到其他地區的經營,但在聽膩了無印神話的消費者眼裡,「破產重組」和「破產清算」並沒有多大區別。

僅僅在幾年前,無印良品還享受著春風得意的好時光,海外戰場捷報頻傳,其前社長松井忠三經常要回答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無印良品在海外發展得如此順利呢?」

時過境遷,今天的松井忠三再站上講臺,要回答的已經是另一個問題了。

不以打折促銷吸引顧客的高冷姿態已成往事,「折扣季」的廣告牌正明晃晃地掛在無印良品微博首頁上。/@無印良品MUJI

01

無印良品的美國往事

黯然重組的美國MUJI,當年也是意氣風發被「請」過去的。

2001年,無印良品收到了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邀請,希望他們能在博物館商店裡銷售,因為MUJI有著「考究的設計和對環境友好的產品」。

松井忠三回憶,這份邀請讓當時的員工們非常吃驚:「是那個MoMA嗎?」

MoMA的設計商店非常有名。/MoMA

彼時,無印良品剛從90年代的低谷中緩過氣來。MoMA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不俗的影響力,他們的認可和邀請,對計劃重振海外雄風的無印良品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經過三年的考察和準備,無印良品的美國新徵途從MoMA館內一角開始,銷量喜人,口碑頗佳。2007年,MUJI紐約一號店正式開張,紐約人民排隊相迎,形勢一片大好。

松井忠三在《無印良品世界觀》一書裡寫道:

據說還有一位顧客拿著我們的馬桶刷感嘆:"我之前的日子都是怎麼過的?"原來那位顧客只見過又大又笨的馬桶刷,從來沒見到過小而精緻,甚至帶蓋子的同類產品。

第二年,MUJI又開了三家店,不想迎面撞上金融危機,營業額暴跌。松井忠三並沒有放棄,又在美國守了三年,恢復盈利後,繼續開更多的新店。

再回首恍然如夢。如今MUJI在美國有19間門店,儘管公告中說申請破產是受疫情影響,但在疫情之前,美國MUJI就已經生存艱難,過去三年一直在虧損,僅去年一年就虧掉1000萬美元。從財報上來看,疫情只不過是MUJI美國敗局的催化劑而已。

美國MUJI5月份發布的門店恢復營業的海報。/MUJI

《無印良品世界觀》一書是松井忠三卸任之後所寫,於2017年出版,頗有點功績回憶錄的意思。恐怕他也沒想到,短短三年時間,被追著問「海外發展為什麼這麼成功」的MUJI,就一路滑落到如今地步。

今天的美國人為什麼不喜歡MUJI了?或者說,美國人為什麼不喜歡MUJI?這兩個看似相似的問題,背後的認知並不相同。

在敗局顯露端倪之前,無印良品高層和全球各界媒體,都對其海外戰況感到滿意,甚至崇敬。美國MUJI的營收雖然不大,但在松井忠三的書中,這是一片大有作為的土地。

神座沉淪之後,人們才恍然驚覺,那些光環不是我們自己看見的,是從報紙上、演講上看見的。

美國MUJI網站上的照片,仿佛是給日本模特硬P了兩張西方臉。/MUJI

同樣是自由的美學,美國人想要的自由,是釋放欲望的自由,無印良品的自由卻是克制欲望的自由。他們的精神的確有相通相融之處,但或許還沒到能夠融合兩地文化的程度。

松井忠三的書裡提到一個小細節,國外的店員不像日本的員工那樣「聽話」。服裝亂了不會馬上去疊,即使社長命令也會有抗拒心理,日式的笑臉迎客很難普及,店員甚至面無表情應付工作。

「在海外,日本企業依舊被要求著日本式的服務。」無印良品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在當地員工培訓上下足了功夫,使其行為不會破壞當地客戶對MUJI的想像。

這被認為是很敏銳的洞察,但或許也很片面。正如無印良品一直期待的,他們賴以生存和引以為豪的是「死忠粉」,是那種在MUJI買過一支筆,就再也不想用其他品牌的筆的客戶。然而,在耕耘海外市場的時候,無印良品首先滿足的並不是「買一支筆」的期待,而是當地人對日本企業的期待。

這些被吸引的客戶,走進MUJI門店的動機,是為了聽一句「歡迎光臨」,為了感受低頭說話的日式服務精神,而不是進來找一支筆。

就像那些服務員會當場反駁社長命令一樣,他們希望享受日本服務,卻不甘於做日本式的服務員,對於美國人而言,MUJI的觀賞價值,或許遠遠大於使用價值。

無印良品希望與全世界共通一種哲學理念,但並非所有文化都有接受這種哲學的動力。/MUJI

02

別問,問就是無印風

同樣是日本品牌,同樣倡導簡潔、回歸本質,同樣進行全球化戰略,優衣庫和無印良品時常被一起報導和比較。

作為海外布局的主陣地,在中國,優衣庫有700多家門店,無印良品則有200多家。數字的差異與兩個品牌的形象定位差異一致,畢竟,中產輕奢,自然不能與平民衣櫃等量齊觀。

相比之下,優衣庫的確更像個老百姓的賣場。/圖蟲創意

松井忠三無疑是「無印哲學」的代言人之一。在他看來,「海外迅速擴張」並不是無印良品的目標,雖然門店很多,但跟優衣庫這樣的企業比起來,「無印良品的開店速度絕對說不上快」。

「或許會有人認為『MUJI在海外的發展沒有優衣庫好吧』,但我們卻覺得『這樣就好』。這種速度甚至可以說充滿了無印良品的風格。」

言談之中,不難看出松井忠三對無印良品的自信。

在美國MUJI破產重組之時,中國的MUJI正如饑似渴地開店。「充滿無印良品風格」的開店速度,如今還在嗎?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開店速度和數量,似乎並非比較這兩家日本企業的標準。兩個企業的差別其實顯而易見,在日本平易近人的MUJI,出海就變成了中產階級的咖啡因,而優衣庫的海外形象,卻與其日本本土形象很是接近。

《三聯生活周刊》在年初一篇文章中提到,與無印良品在中國的頹勢相比,一直走平價路線的優衣庫順風順水,中國市場收入與利潤增長都在20%以上,其掌門人柳井正隨之躍為日本首富。

跟優衣庫比起來,今天的無印良品輸掉的不只是門店數量、業績增長,還有人心。

設計是無印良品名揚四海的原因,極致的細節與工藝,對產品功能的去冗存精,都令人著迷。外界常用極簡主義來形容無印良品的風格,對此,松井忠三並不認同。

無印良品並不是極簡主義,而應該稱為以質樸為主旨的減法美學;並不是將過剩的東西控制在最小限度或全部消除,而是通過對自然素材和性能的追求達到質樸。也就是說,並不是為了簡約而簡約,而是以哲學理念為根基的簡約。

非常動人的理念。在這樣的公司裡,那些沒有印花的衣服、觸手舒適的被單、簡約實用的杯盤碗盞,都必須肩負起傳達無印哲學的使命。但事實是,一個匠人可以保持數十年的專注,一個公司卻往往不行。

松井忠三特意在書中提到了MUJI的條凳。中國的老舊條凳,在MUJI設計師眼中,隱藏著「可以替代任何東西」的可能性,於是,他們把這種凳子變成了餐椅、庭院椅或置物架。

因價差而著名的MUJI條凳,日本售價1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66元),中國售價1000元。

不料,這條源於中國的凳子,在中國引起巨大反響的原因不是傳統家具的復興或再創作,而是1000元人民幣的售價。對於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而言,1000元人民幣,可以把單獨的餐椅、庭院椅和置物架都買齊。

一條凳子引發的網絡討論,還延伸到了無印良品的其他產品上,爆款襯衫值不值300多元?直角襪真的無可替代嗎?除了無印良品,還有何處能買到懶人沙發?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引起了6000多人關注,有83萬多瀏覽。/知乎截圖

原研哉用「空」來形容無印良品的設計風格。但顯然,不想再陪MUJI玩審美遊戲的消費者,越來越多。那象徵著高級和無限想像的「空」,終於在中產泡沫破滅時,變成了「空洞」。

這條可以「替代任何東西」的凳子,也能被任何東西替代,事實上,這也是無印良品最大的危機——能替代MUJI的品牌,越來越多了。

「比起製造物品,更多的是以『探尋、找出』這樣的姿態注視著生活。」/MUJI

03

在日本賣生活,在海外賣「日本」

「有理由的便宜」曾是無印良品的響亮口號,憑藉物美價廉的定位,這家公司迅速打開了市場。但當更便宜的品牌出現之後,無印良品不再獨特,松井忠三決定將這個理念升級,提倡「不要『這樣才好』而要『這樣就好』」,要從「樸素中孕育豐盈」。

結果恰恰相反,MUJI在海外的品牌形象,不是「這樣就好」,而是被中產幻夢炒作出來的「這樣才好」。

昂貴的地段、華麗的門面,已經沒有理由相信它便宜。/圖蟲創意

高端商場的店鋪選址,驅逐低收入人群的吊牌價格,冷淡又高貴的獲獎海報……這不是在樸素中孕育豐盈,這是給豐盈的野心蓋上一層輕盈的、名為樸素的面紗。

就像是在告訴你:去沃爾瑪不好,去宜家不好,去批發市場不好,去購買昂貴的定製也不好,就只有來這裡,才好。

在日本,無印良品賣生活本身,是細碎的香菇片、風力更遠的小電扇、用不壞的香薰機;走出國門變成MUJI,它販賣的就是「生活方式」,是在高級公寓裡布置出日式家居的爽感,是在街頭那些俗不可耐的亮片印花中穿著無logo但小貴的衣服的優越感。

酒店也是無印良品生活哲學的一環,體驗這種哲學要千元起。/圖蟲創意

無論是被視為「世界觀形象店」的海外旗艦店,還是商品海外與本土定價的差別,都能看出來,無印良品深諳「賣生活」和「賣生活方式」的區別,走出國門的MUJI,並不關注外國人的生活本身。

侘寂文化、東方美學、日本精神,當MUJI來到海外的時候,它並不只是一間店鋪,它的身上還帶著所有日本印象的烙印,它來自遠方的禪意、遙遠與神秘,都在被審視與觀賞。

高光時刻,優衣庫不被視為無印良品的競爭對手,因為「那只是服裝領域」,宜家也不是競爭對手,因為「那僅限於家具雜貨部分」。「從來沒有哪個企業能在所有品類上與無印良品競爭,擁有『在衣食住所有方面提出獨特生活態度』這一商業模式的企業只有我們一家。」

然而日本人的生活不可能成為美國人的生活,也不可能成為中國人的生活。獨一無二的生活態度是無法全球複製的,這註定了無印良品在海外的扭曲、變形。

吃飽了飯的人,需要一點不俗的品位。/圖蟲創意

比起美國人,中國人對MUJI的感受其實更複雜。前者觀賞而不使用,後者卻時常在嚮往、欣賞的同時,帶著天然的傲慢:「這種美本來源於我們。」

1980年成立的無印良品,今年剛好40歲,上世紀末的經濟增長與衰落,給了它生根發芽的土壤。進入中國時,無印良品對中國消費者的印象還是「鍾愛華麗事物」,最終他們發現,不用擔心,正處於經濟增長時期的中國人,就像當初飽食了鐵板燒與鵝肝醬的日本人一樣,急需一張不庸俗的標籤。

乘著日本文化流行的東風而來,澎湃生長的中產群體成了無印良品肥沃的菜園子。不過,在兩個社會越來越接近、越來越彼此了解之後,風口也就到了消失的時候。

「拜無印教」風頭正盛之時,曾與無印良品合作過的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是為數不多提出過質疑的人之一:

有些人認為穿著設計師服裝,看起來自我表現欲太強,很蠢。他們又不太介意品牌,於是就衍生出一種不要牌子、只要品質的消費需求……起初我覺得這點子很了不起,是個聰明的牌子。但是後來接觸了之後,覺得跟其他的品牌也差不多。

做隱者反倒成了網紅,那麼隱者跟網紅其實也差不多;憤世嫉俗反而受俗人追捧,那麼你跟俗人也就差不多。

當「無印」成了最顯著的「印」,無印也就只是個商業社會的印罷了。

無印即印,不是藝術,是生意。/MUJI

作者 | 易米三升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是什麼意思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原因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在無印良品兼職受影響嗎?
    圖片來源:新華網 北京時間7月19日,受新冠疫情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向德拉瓦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在破產申請中列出的資產和負債在5000萬到1億美元之間
  • 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
    7月10日,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被迫暫停運營,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
  • 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中國市場如何?
    7月10日,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被迫暫停運營,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
  • 美國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中國無印的日子也不好過
    文/謝舒怡近日,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向法庭申請破產保護,聲明中表示將在180天內重組業務,關閉無利潤店鋪的同時開展線上線下的全面運營。美國無印良品關於破產事宜的聲明 圖源其官方社交媒體無印良品在美國遭遇重挫,然而其更重要的一個海外市場——中國市場也是一個重災區。
  • 無印良品美國公司申請破產 分析:無法融入當地文化
    疫情引發包括美國時尚企業倒閉潮,日本品牌MUJI無印良品美國公司也加入申請破產重組名單。在行業專家看來,這一境遇,與品牌產品始終無法融入美國當地文化有關。其實,相比美國市場,中國內地是無印良品在海外更重要的市場。
  • 中國山寨告贏正版無印良品 MUJI以後沒有漢語名了?
    【文/觀察者網風聞 這瓜保熟嗎】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個令人十分震驚的消息,這位博主說北京山寨「無印良品」告贏了日本正宗「無印良品」,並且日本「無印良品」以後在中國只能被迫以「MUJI」商標的形式出現了。另外還有消息稱,日本「無印良品」需要賠償北京「無印良品」百萬元。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美國公司申報破產,優衣庫多店停業,服裝行業洗牌加劇
    兩天時間,日本兩家服裝零售巨頭優衣庫、無印良品先後宣布業績下滑,而無印良品美國公司已經謀求破產保護。從巨頭到中小零售商,今年的服裝行業遇到了特別大的挑戰。公告:無印良品美國公司進入破產程序7月10日,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宣布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3月17日起美國所有門店暫停運營,無印良品美國業務持續虧損。
  • 為啥無印良品美國破產,名創優品卻能大行其道?
    最近一段時間,世界零售市場可謂是雲波詭譎,大量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困境,這不,著名的零售巨頭無印良品近日申請破產保護了。但是我們卻觀察到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在無印良品在美國瀕臨破產的時候,中國的名創優品們卻能夠活得很好,不僅營業收入保持高速增長,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快速復工回血,還傳出逆勢擴張加快海外開店速度的消息。
  • 無印良品也扛不住了!美國子公司負債67億日元,申請破產……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Ryohin Keikaku Co)7月10日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良品計劃表示,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目前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根據數據顯示,2013-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2.04萬億,同比增長6.8%。再加上這次疫情的影響,人們會越來越習慣於網上購物,生鮮市場也因此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破產負債達67億日元無印良品近年來的發展並不順利。
  • 中日售價差2倍,漸失中國用戶信任的無印良品,又遇美國業務破產
    7月10日,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無印良品在美國的子公司已經向當地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申請中列出來的負債額已高達6400萬美元。良品計劃也在公告中解釋了破產的原因,受到疫情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的業績迅速下滑,而巨額的租金也使得門店堅持不住,無奈之下才申請了破產保護。
  • 燒錢3年負債6400萬 無印良品美國公司破產
    這次輪到了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  2020年7月10日,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因不堪經營重負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但無印良品的危機顯然不止於美國一個市場,其在主要海外市場中國的經營業績也在近兩年的疲軟增勢之下開始由盈轉虧。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無印良品「中國學徒」們的高歌猛進。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 無印良品 (Muji)官方網址: http://www.muji.tw無印良品 (Muji) 友情連結:設計 | 衣衣 | 家具 >◆ 無印良品 (Muji) 品牌故事 無印良品 (Muji) 是日本專門經營服裝,生活物品,家具,食品的一家公司。
  • 無印良品(Muji)是哪個國家的品牌(牌子)
    ◆ 無印良品 (Muji)官方網址: http://www.muji.tw無印良品 (Muji) 友情連結:設計 | 衣衣 | 家具 >◆ 無印良品 (Muji) 品牌故事 無印良品 (Muji) 是日本專門經營服裝,生活物品,家具,食品的一家公司。
  • 最前線|疫情來襲和連續虧損,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據悉,此次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申請的破產保護並非破產清算,而是破產重組,即在法院的監督下仍可照常經營。據彭博社報導,在破產聲明中,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列出的負債高達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申請破產重組後,該公司債權人預計約為200-999人。
  • ...深澤直人|日本_財經|名創優品|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美國|設計師|...
    還好後來仔細看了新聞發現說的只是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破產倒閉」,而是申請了破產保護。受美國疫情影響,MUJI美國已經負債6400W美元,所以這次要關閉19家中的18家商鋪。不過就算沒有疫情,過去3年MUJI美國的業務就一直在虧損,更不用提佔了海外市場近半的中國門店這幾年情況也不太樂觀。
  • 無印良品倒閉了?
    MUJI無印良品的美國子公司, 申請破產保護,18家店鋪全部關門歇業。 甚至連門店運營與店員的舉止, 都貫徹著無印良品的細節文化。  無印良品社長松井忠三花了五年時間, 製作了一套13冊的指南手冊MUJIGRAM, 詳細地規定了店鋪運營、櫥窗模特擺放、 早上怎麼打招呼之類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