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融合發展項目籤約超65億

2021-01-20 新京報

推介會上,18個項目完成籤約,總金額突破65億元。

9月12日,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在推介會上揭牌成立。

第四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召開;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9月12日,第十二屆北京文博會進入第二天,第四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在北京舉辦。推介會上,22個有關文化項目逐一登臺,並獲專家點評。據主辦方透露,本次18個項目籤約超65億元,超過去年的4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本屆推介會召開當天,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也於會上揭牌成立,將致力於文化與科技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研究。

【現場】

非遺項目與街頭文化同場推介

「全世界範圍內,能把鐵花『玩成』這麼成熟的民間藝術,很少很少。」2008年以後,北京延慶人王軍就開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長城打鐵花」奔走。2015年,長城鐵花(北京)民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他則成為了市場推廣負責人。

「一直都是『燈下黑』,連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長城腳下,還有這麼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王軍從小看著延慶老人打鐵花長大,他希望長城鐵花藝術能被更多人知道,傳出去、傳下去,甚至走向世界。昨天,在第四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王軍走上舞臺,鄭重介紹了長城鐵花項目。

「第一步希望更多人能知道這項藝術,其次就是希望能為我們的項目找到合適的地方。」王軍希望能在長城腳下找到一片適合大型鐵火表演的場地,讓鐵火演出成為北京的另一張旅遊名片。未來,大型鐵花表演也可以到國內其他目的地落地。

文化的融合,意味著傳統與現代的碰撞。1991年出生的姜涵中帶來了他的街頭文化社區產品「Instreet」。在Instreet官網和APP上,街頭文化的愛好者已經上傳了1000多條視頻,涵蓋街舞、跑酷、滑板、街頭籃球、潮牌、說唱、塗鴉等街頭文化。

姜涵中表示,國內有著龐大的街頭文化愛好者群體,將他們集合在一個社區裡,有助於中國街頭文化向世界看齊。「我們贊助支持的街頭文化賽事,優秀的選手都可以直接去外國比賽了。」

姜涵中介紹,Instreet已經成為街頭領域第一視頻媒體,全網播放量累計17個億,全網粉絲關注500萬+,預計半年註冊用戶達到200萬。在推介會上,姜涵中希望能有更多機構關注到街頭文化,他認為這是一個被忽視的大產業。

9月12日,在第四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22個項目一整天中逐一登臺,接受專家點評並進行交流。相關文化企業、投融資機構負責人、著名科研院所專家,共同探討了文化融合產業發展態勢及項目合作模式。

【成果】

籤約額突破65億 關聯企業現場溝通合作

9月12日,是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天。作為文博會重要板塊,本屆推介會由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主題為「文化科技融合 創新推動發展」,共有3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北京市文資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舉辦推介會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北京市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5-2020年)》等文件精神,整合首都文化、科技、教育、旅遊、體育、商務、金融等資源,促進首都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進而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本屆推介會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國際廣告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北京大學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首都文化產業協會、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北京市朝陽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北京亞運村商會作為支持單位,北京市貿促會直屬事業單位北京世界貿易中心承辦。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推介會上企業籤約踴躍,18個項目籤約超65億元,超過去年的45億元,創歷史新高。

有些企業在推介現場即達成了合作意向,比如尚8文化。尚8文化集團在北京打造了18處文化產業園,致力於將工業遺存改造為文化產業園區。尚8文化集團總經理史勁松告訴記者,他對推介會上一家提供「數字建築物」技術的企業很感興趣,「我們已經進行了簡單溝通,後續有可能達成合作。」

除了當場達成合作協議,不少項目還獲得了專家的「點讚」。包括北京華力必維文化服務有限公司研發的「藝+1藝術品智能大數據」綜合平臺,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電視院線項目,北京酷鳥飛飛科技有限公司帶來《重返侏羅紀》沉浸式全景體驗項目等。

【官方】

設立機構、制定辦法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發展

推介會上,北京市文資辦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還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揭牌成立了「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開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研究工作。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未來文化產業最具潛力、最具價值的領域。」北京市文資辦黨組書記、主任趙磊說,文資辦正採取多項措施扶持文化科技融合類企業發展,「我們設立了一個文化融合發展處,研究稅收、優秀企業評選等工作,還和中關村管委會等部門研究制定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示範企業有關管理辦法,等等。」

據悉,去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3570.5億元,佔GDP的14.3%。趙磊表示,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首都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地位不斷凸顯,在推動首都功能疏解提升和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6902.7億元,同比增長8.6%。全市文創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1.6億元,同比增長36.42%,對首都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加強。

趙磊透露,為持續跟蹤和深入掌握北京市文創功能區建設進展情況,北京市文資辦組織力量編撰了《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發展報告(2016)》,將於近期出版。

■ 探究

智囊誕生:組建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

「要麼只懂文化,要麼只懂科技,跨界融合的人才很少。」張士運告訴記者。

9月12日,北京市文資辦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揭牌成立了「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下稱「研究中心」),並將以此為平臺,合作開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研究工作。這意味著,一個致力於為文化科技融合產業破除障礙的機構就此誕生。

作為負責籌備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的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士運認為,現代科技對其他行業的不斷滲透,推動文化與科技跨界融合新興產業的快速成長,張士運認為,這一產業目前面臨的最大的阻礙,在於複合型人才的缺失。

「長遠來看,初步考慮未來可以在高校設立文化科技融合學科,培養專業人才。短期來看,政府可以推動交流平臺的搭建,做一些專項培訓,也可以引進這一類人才。」 張士運稱,培養跨界人才將是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的工作內容之一。

研究中心成立前,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曾協助北京市文資辦制定文化科技融合企業、基地的認定規則,雙方看到了更多合作可能。

張士運告訴記者,研究中心的主要功能在於服務於政府的政策制定,通過戰略研究和政策諮詢,幫助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引導文化科技產業健康發展。此外,該中心還將研究如何使北京文化科技產業「走出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達成合作。

「文化科技融合產業發展還面臨很多政策真空,比如稅收優惠政策、後補貼政策、政府採購政策等。新成立的中心將協助政府一步步梳理這些政策。」張士運認為,針對文化科技融合類企業,研究中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行業戰略性研究,幫助企業在行業中找準定位,通過內生動力發展。未來,研究中心也可能對具體文化科技類企業提供諮詢服務。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倪偉

相關焦點

  • 榆林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在西安舉行 籤約24個項目總投資超48億
    榆林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在西安舉行,籤約24個項目引資超48億。西部網訊(記者 李明)今天(12月18日)上午,2020榆林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暨籤約儀式在西安舉行,現場共籤約文化產業項目24個,總投資48.6億元。
  • 北京「政策十八條」重磅發布 助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政策十八條」重磅發布,助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融合推介會80餘項目現場籤約611億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昨天(8日)上午,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成功舉辦,共有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等80多個項目現場籤約,籤約金額611.58億元,另有金融機構授信額度200億元。推介會還發布了本市《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介會上,市委宣傳部發布了《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 2018北京文博會閉幕 「文化+金融+科技+創意」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北京文博會)10月28日下午閉幕。重點項目籤約額達68億元,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成果集中亮相。據不完全統計,39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達68.135億元人民幣。其中「文化+金融+科技+創意」類項目籤約金額最大,佔總金額的近65%。此外,「一帶一路」等中外合作成績突顯,合作項目金額佔比22%;傳統文化類項目穩步提升,金額佔比近20%。延續往年文博會的特徵,今年的文博會再次見證了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成果。
  • 總投資超千億的73個寧波重大籤約項目到底有哪些?
    6月8日下午,寧波市國際投資合作洽談會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舉行,此次寧波市籤約的重大項目共73個,涉及投資額超千億,項目籤約數量、投資總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內資項目49個,總投資1303.22億元;外資項目24個,協議外資18.75億美元。籤約的項目中,內資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有30個,佔籤約項目總數61%;外資投資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有10個,佔籤約項目總數40%。
  • 15個項目現場籤約 9個合作提案發布 聚焦文化創意產業 中日(成都...
    活動現場發布了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對日合作清單、產業規劃、騎龍創新園城市設計,並同步舉行項目籤約儀式,日本三菱重工中日數字低碳城市科技創新中心等15個項目現場集中簽約,計劃投資總額超200億元。
  • 「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發布
    12月12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和中國旅遊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戰冬梅博士公布了「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 京港12個重點項目籤約38.86億美元
    11月20日,第二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京港雙向投資重點項目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此次共有12個重點項目上會籤約,其中簽署合作協議3個,雙向投資項目9個,籤約金額折合38.86億美元。京港兩地籤約各方緊緊抓住「兩區」建設契機,全力開拓京港合作新局面。
  • 文化科技成新拍檔,航天基地籤約兩項目
    文化科技成新拍檔,航天基地籤約兩項目 2020-12-18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5個項目現場籤約 9個合作提案發布!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
    活動現場發布了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對日合作清單、產業規劃、騎龍創新園城市設計,並同步舉行項目籤約儀式,日本三菱重工中日數字低碳城市科技創新中心等15個項目現場集中簽約,計劃投資總額超200億元。
  • 【芯事記】11月13個地區超25個「芯」項目籤約落戶,總投資超640億元
    總體來看,在籤約項目方面,本月超25個項目落戶,總投資超640億元,籤約項目地區涉及7個省份、13個地區,包括1個超百億元項目;在開工方面,超17個項目開工,總投資超657億元,開工地區涉及9個省份、13個地區,包括3個超百億元項目。同時,320億元的長沙惠科第8.6代生產線項目首臺曝光機搬入。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多個高校、企業布局,促進集成電路產學研融合。
  • 《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在京發布首都文化產業發展繼續...
    全市文化貿易進出口額72.8億美元,同比增長20.9%,其中文化產品進出口34.6億美元,同比增長54.5%。2019-2020年度,北京地區共有75家企業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入圍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文化金融市場繼續保持活躍,全年北京地區共有9家文化企業成功上市,佔全國四分之一。
  • 安徽臨泉中環格林童話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12月12-14日,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在北京發布,臨泉縣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入選,這是該縣文化和旅遊項目首次登上全國展示平臺。阜陽市委常委、臨泉縣委書記鄧真曉作現場推介並領獎。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為獲獎項目單位頒獎。獲獎的十大創新項目為:故宮以東,一見如故(北京)、洛寶貝成長樂園(北京)、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山西太原)、南京喜事(江蘇南京)、無錫拈花灣(江蘇無錫)、祥源星球花園(安徽合肥)、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安徽阜陽)、一路有戲(河南鄭州)、夜上黃鶴樓(湖北武漢)、夜夜夜阿狸主題夜遊(重慶)。
  • 首屆中國·桂平(木樂)國際文化旅遊休閒運動服裝節開幕籤約總額107...
    儀式上,該市共籤約項目11個,總投資107億元,其中,籤約入園  本屆服裝節為期兩天,以「桂平服裝世界同行」為主題,以「文化旅遊+產業」「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為主線,通過舉辦開幕式、籤約儀式、「全國紡織服裝行業高峰論壇」「中國·桂平(木樂)國際文化旅遊休閒運動服裝節盛裝晚會」「中外籃球、足球表演賽」「桂平市休閒運動服裝、文化旅遊、商貿展示區」等系列活動,全方位展示、推介桂平的紡織服裝產業和
  • 330.89億!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籤約成果破紀錄
    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之際,電影節組委會還特別策劃了十場主題論壇,邀請90位業內領軍人物、知名影人和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探討電影產業發展,交流話題前沿高端、聲聲奪人,整體熱度、關注度、美譽度、傳播度全面提升,北影節已經成為電影行業的觀察者和風向標,為從業者提供了一個思想碰撞、分享新知的交流平臺。
  • ...項目、IOI中國區總部項目···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項目籤約深圳
    本次大會共洽談籤約項目242個,涉及投資總額超7800億元。   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在大會上表示,「去年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裡的產業空間,深圳今年又準備了15平方公裡產業空間,還在加快打造『兩個百平方公裡級』高品質產業空間」。
  • 11個項目籤約、廣州文化企業30強發布……2020廣州文交會來了!
    現場包括主旨演講、文化產業發布、重點項目籤約、電影發布、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等活動。專家學者、產業大咖齊聚一堂,縱論產業發展。開幕式現場還發布了「2020廣州文化企業30強」及「2020廣州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0佳」榜單,有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現場籤約落戶廣州。
  • 七臺河與北京泰銀項目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王文濤見證籤約並會見北京...
    東北網6月16日訊(黑龍江日報記者 王坤 文天心) 值此第六屆中俄博覽會和第三十屆哈洽會舉行之際,16日上午,七臺河市政府與北京泰銀實業有限公司籤訂生物醫藥項目合作協議。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出席籤約儀式,並在籤約前會見了泰銀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龍一行。
  • 112.8億!48個項目集中簽約!
    48個產業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12.8億元涵蓋智能車聯網、數字金融總部和平臺經濟等為全區新經濟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大唐高鴻數據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智慧交通事業部總經理畢海洲,深圳市傑普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治家,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副院長鄭四發,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客戶部總經理沈丹吉,中軟國際有限公司副總裁、網際網路ITS集團副總裁姚遠,360政企安全集團副總裁陳楊,拉卡拉匯積天下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CEO王錚夫等此次籤約落戶蘇州高鐵新城企業相關負責人出席儀式
  • 加快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河北是文化和旅遊大省,文化和旅遊資源豐富多彩。
  • 榆林文化產業24個項目籤約
    12月18日,以「文化賦能、產業引領、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0榆林文化產業招商推介會暨籤約儀式在西安舉行,共籤約文化產業項目24個,總投資金額48.6億元。推介會上,榆林市文旅局、榆林羊老大旅行社等10餘家單位和企業作招商項目推介,項目內容涉及文旅產業、精品旅遊線路、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化旅遊景區建設等。文化專家、商業協會負責人、企業人士交流發言。會場外還集中展示具有榆林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特色旅遊商品、傳統非遺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