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牛佔虎
通訊員 令望海 旭永
青海省民和縣、蘭州市紅古區,共處河湟文化腹地,地緣相接、血脈相親、文脈相連、經濟相融。
去年,兩地「連心橋」川海大橋通車,兩地往來時間由40分鐘縮短至5分鐘。今年初,雙方就以蘭西城市群農田深度融合為主題,創新農產品展示、銷售模式,推動農業與三產融合。
近日,兩地全力打造的蘭西城市群「菜籃子」基地和都市農業基地被提上議程。今年兩地通過冬季採摘暨高質量農產品宣傳推介會、現場觀摩,促全域旅遊、特色農業等領域合作將更上一層樓。據介紹,兩地現代農業、規模養殖、特色養殖等方面落地項目增多,旨在實現產業互補、資源互補,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共贏,強勁推動蘭西城市群的建設步伐。
這兩個縣區,是青海、西藏與內地進行物資交流的主要運輸通道和經濟聯繫紐帶上的咽喉節點,境內多條國省幹道交通相連,蘭青鐵路複線、蘭新高鐵貫穿全境,「承東啟西、座中聯四」的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這裡資源條件富集,紅古和民和地勢較低,川區海拔低於周邊等地。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坩土、頁巖、石英石等礦產,素有「冶金谷」「八寶川」的美稱,大通河、湟水河穿越全境,水電資源相對充沛。水質條件優良,生態環境條件較好,北面依山,西南臨水,屬河湟谷地。
這裡工業基礎雄厚,發展強勁,轄區有蘭州鋁業公司等大中型企業,以及伊利乳業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是甘肅省重要的煤炭和電解鋁生產基地、全國主要的炭素生產基地、國家級「城市礦產」示範基地、國家級資源循環利用示範基地。工業發展引領甘肅和青海兩省縣域經濟,是蘭州市工業發展勢頭最好、投資效率最高的遠郊區縣。
作為蘭西城市群的重要「明珠」節點,這兩年,兩地致力於川海大橋的建設通車。該橋坐落於民和縣與紅古區交界處,全長1.625公裡。去年,川海大橋項目整體建成通車,打通了兩地融合發展的「任督」二脈。民海省級交通線路開通,806路等省際公交線路的開通,讓兩地群眾間的走動少了一道「門檻」。
農業協作,兩地聯手推介特色農產品,紅古區和民和縣聯合舉辦冬季採摘暨高質量農產品宣傳推介會,先後在紅古區花莊鎮青土坡村、民和海鴻廣場,對來自兩區縣40餘商家100多個品種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宣傳推介。紅古區政府、民和縣政府就兩區縣農牧產業發展及重點農牧產品進行宣傳推介。
值得關注的是,兩地還力推黨史資源共建共享,搭建蘭州紅古民和聯手打造黨員幹部黨史黨性教育平臺,青海省海東市委黨校、民和縣委和紅古區委聯手打造黨員幹部黨史黨性教育基地,海東市黨史教育基地在紅古區揭牌,紅古區委黨員脫貧攻堅教育實踐基地在民和縣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