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市場秩序趨穩,對朝高端應用發展的臺灣廠商說是更好的機會

2020-12-16 騰訊網

面板秩序有望趨穩,有助臺廠價值轉型。京東方於 9 月 23 日正式宣布收購中電熊貓 8.5 代廠及成都 8.6 代以上產線過半股權。市場預期,京東方 2021 年佔全球液晶面板產能市佔率可能高達 28%,成為世界第一。對面板產業來說,儘管供需結構沒有因此大幅改變,但隨著產能集中度提高,面板報價及市場秩序可望較過去穩定,對於正積極朝高端應用利基市場發展的臺灣廠商來說,將是更好的機會。

主因是面板產業的產能集中度高,加上沒有新的競爭者進入,中國政府對於面板產業的補貼也開始限縮,預期面板價格應不致於像過去那樣輕易就祭出折價,相對因競爭激烈而賠本求售的景氣循環低潮或許不再那麼容易出現。

另外,經過充分整合,中國面板生產效率提高、產能很多,基於稼動率考慮,未來不得不大量供應入門級、低階產品,對於臺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群創光電來說,正好有空間加速擴大發展高階、利基應用產品。

友達領先布局多元利基應用,Mini LED、Micro LED 為焦點

友達向來是臺灣對於發展高階技術態度最積極、腳步也最快速的面板廠。最近幾年公司致力於價值轉型,不僅在高階且利基應用市場擴大布局電競、商業、車用、工業、醫療和穿戴式裝置等高附加價值產品,更整合上下遊資源投資新事業,針對循環經濟、大健康、智能零售、智能製造等應用市場進行多角化布局。

加上關係企業佳世達策略聯盟成員越來越多,從零售、製造、醫療到 5G 新世代物聯網等各智慧場域都有著墨,未來集團資源整合效益頗具想像空間。

目前友達集團亦全力發展新世代顯示技術 Mini LED、Micro LED,這也是外界看好的項目之一。除了集團 LED 廠商隆達自製 Mini LED 已率先被導入高規格電競筆電產品,友達也發表過自主開發的 Micro LED 顯示器,2020 年 4 月友達還與錼創合作發表解析度達 228 ppi 畫素密度之 9.4 吋柔性 Micro LED 顯示技術。

雖然隆達與 LED 磊晶龍頭大廠晶元光電共同轉換股份協議成立富採投控一案,原定股份轉換基準日為 2020 年 10 月 20 日、惟因中國反託拉斯主管機關審查程序尚未完結而導致股權轉換基準日必須延到 2021 年 1 月 6 日,不過,外界認為阻撓對於晶電首批 Mini LED 量產進度及客戶認證暫時並無影響。

群創策略方向持續調整,鴻海集團背景仍被外界賦予期待

群創自 2018 年高層大換血之後,近 2 年策略方向持續調整。繼 2019 年積極推動回臺打造電視整機組裝產線之後,2020 年強調將提供給客戶從面板到整機之完整產品線供應鏈,並加速推行包括公共顯示器、交互式電子白板、Outdoor TV 等大尺寸利基應用產品以擴大產品線,以及發展醫療事業、拓展高附加價值產品如 Mini LED、TFT sensor、Panel Level Package 先進半導封裝等。

其中,群創的 Mini LED 初期先切入車用顯示器,後來朝電視背光發展,預期 2021 年將會開始量產 Mini LED 顯示屏幕。在集團資源整合方面,除了原本的集團 LED 封裝廠──榮創之外,群創 2018 年還入股 LED 磊晶 / 晶粒廠光鋐,雖然整合效益還不是很明顯,但外界對於鴻海背景仍多少有所期待。

韓廠淡出 TFT LCD,中國忙整並,應有助面板報價秩序趨穩

從供給端來看,繼南韓面板大廠陸續決定關閉部分 TFT LCD 面板廠,甚至淡出部分尺寸 LCD 生產供應之後,中國面板產業也因政府限縮補貼,進入整並階段。

其中,三星預計將退出 TFT LCD 製造供給,預計將關閉的 7 代線、8 代線以及蘇州廠,合計佔全球大尺寸 TFT LCD 面板產能比重約 13%,LGD 則計劃將更多 TFT LCD 產能轉到 OLED 生產製造,估計也將影響全球大尺寸 LCD 產能約 10% 左右。來自韓系產能的減少,將有助於抵消中國最近幾年的大擴產。

至於中國方面,原本傳得沸沸揚揚的中電熊貓產能可能將由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分拆,但京東方已於 2020 年 9 月 23 日正式宣布將收購中電熊貓 8 代線 80.831% 股權及成都 8.6 代線以上產能 51% 股權,此合併也已進入最後程序。加上京東方 2020 年投產的 B17(10.5 代線),合計京東方 2020 年面板產能市佔率將達 25%,2021 年更上看 28%。隨著全球面板產能更加集中,未來面板報價及市場秩序有機會較過去更為穩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LEDinside 2019MiniLED與HDR高端顯示器市場分析報告
    LEDinside 2019MiniLED與HDR高端顯示器市場分析報告
  • 攻城略地,明微電子與中國面板廠商勝利「會師」?
    Mini LED產業應用進程不斷加快,更是讓小間距LED有了和OLED平分秋色的潛力。對於中國而言,小間距LED不僅有望幫助顯示面板廠商繞過三星在OLED專利布下的「天羅地網」,而且有助於LED廠商脫離照明行業的紅海,尋找新的增長點。在上遊晶片環節,已經有國內廠商積極布局,佔據產業鏈中的高價值環節,明微電子就是其中之一。
  • ...面板業2021上半年續旺 有機會連續4季獲利;蘋果聯合晶電開發的...
    從各產品線來看,觸控板模組佔53%,觸控屏幕晶片營收佔17%,指紋佔11%,指向裝置(PST)佔9%,微控制器營收佔6%,其餘是關係企業的營收,觸控應用(包括生物辨識的應用)佔當月合併營收的81%,非觸控營收則佔19%。義隆電子表示,新的生活型態改變,為筆電市場帶來有別於傳統換機需求的新動能,致筆電終端市場需求自3月起明顯增加,預期將帶動全球筆電年出貨量逾1億9千萬臺。
  • 【進擊】臺灣面板雙虎搶進Mini LED市場,欲拿下主導權
    【進擊】臺灣面板雙虎搶進Mini LED市場,欲拿下主導權
  • LED顯示攻城略地,明微電子與中國面板廠商勝利「會師」?
    Mini LED產業應用進程不斷加快,更是讓小間距LED有了和OLED平分秋色的潛力。對於中國而言,小間距LED不僅有望幫助顯示面板廠商繞過三星在OLED專利布下的「天羅地網」,而且有助於LED廠商脫離照明行業的紅海,尋找新的增長點。在上遊晶片環節,已經有國內廠商積極布局,佔據產業鏈中的高價值環節,明微電子就是其中之一。
  • 2020-2026年中國面板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在移動網際網路發達地區,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需求漸趨飽和,上遊中小面板業很難呈現前兩年的爆發式增長,但在增量市場,如汽車、醫療、教育等新應用領域,顯示需求前景仍廣闊,潛力巨大。國內市場上,**年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將隨著國內消費升級而往中、高端方向發展。**年**半年以來,包括小米、華為、魅族等智慧型手機廠商紛紛推出中高端級產品,這無形中將帶動上遊面板產品往上遊高端走。
  • 供貨華為、小米,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團戰」液晶面板市場
    作為國內知名的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近年來在上海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輝光電迎來快速發展。 其中,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華為和小米等;在智能穿戴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華為、步步高(小天才)、小米、OPPO和VIVO等;在平板/筆記本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步步高和聯想等。 儘管背靠國資,供貨華為、小米等知名廠商,和輝光電卻難掩持續虧損的窘態。
  • ...新聞;聯發科高端晶片打入美國市場;華為最快明年發布鴻蒙系統手機
    4 【臺媒:聯發科高端晶片打入美國市場】 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聯發科高端手機處理器傳來捷報,天璣 1000C 獲 LG Velvet 5G 手機採用,並打入美國市場開賣,與 T-Mobile 展開合作服務,預計年底前將再推比天璣 1000 系列更高版本晶片
  • 飛凱材料擬收購江蘇和成100%股權 進擊液晶面板材料市場
    液晶面板材料國產化市場環境分析從全球看,面板產業格局已發生大變,競爭也更趨激烈,中國大陸的面板生產總量全球佔比已達20%,成為繼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後,顯示行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國內面板龍頭企業積極扶持配套國產化,產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 星空獨家︱不確定的市場中,陶瓷電容器MLCC的確定性機會
    眾所周知,臺灣電子產業比大陸發達,因此很多行業術語都採用了臺灣的稱法。臺灣業內把需要供電的元器件叫主動元器件,不需要供電的叫被動元器件。對應大陸的稱法是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其中被動元器件有三個應用最廣泛的,分別是電容、電阻和電感。簡單的說,MLCC就是一種電容器,但比一般電容要複雜,全稱為多層陶瓷電容器。
  • 面板行業深度報告:產業轉移+景氣向上,LCD國產材料有望受益
    中國 LCD 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以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為代表的面板企業迅 速崛起,產業中心向中國呈現明顯轉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日韓面板產能逐步退出。 2013 年中國大陸 TFT-LCD 面板營收佔全球的 10%左右,目前中國大陸 TFT-LCD 主流面 板廠商營收佔全球的比例已達 40%以上。
  • 我國LCD面板產能全球第一
    如果談到面板,那麼日韓無疑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無論是產能還是技術,除了我國臺灣一些廠商,很難有人與這兩個國家能抗衡。遙想當年,日韓的液晶面板在電視機以及顯示器上都被大多數廠商所採用,不過這幾年日韓在新技術的面板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所以逐漸放棄傳統的LCD面板生產線,這也給其他廠商追趕的機會。
  • 大陸遊戲廠商佔臺灣地區手遊市場24%
    其中表現最好的就是盛大的《龍之谷手遊》,在 App Store 排名第三,Google Play 排名第 12,同時也是近期大陸遊戲在臺灣排名最高的。  《龍之谷》今年 2 月登陸臺灣市場,很快拿到了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首頁推薦,其中 App Store 還給了應用熱門橫幅推薦。
  • 維信諾募資50億升級柔性面板生產線 國內廠商巨資擴產欲搶佔先機
    分析人士稱,面板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前期均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並且該行業技術更新、市場需求變化也很快,需要面板廠商緊跟市場趨勢,兩年前規劃的生產線根據需要也要及時調整迎合市場。隨著國內廠商加大柔性AMOLED產能建設,有望在未來柔性OLED面板出貨量增長中搶佔先機。
  • 遊戲廠商對安卓應用市場說不,國內「安卓稅」竟比「蘋果稅」還高
    國內主要安卓手機平臺與遊戲廠商的分成比例多為5:5。就在海外遊戲廠商Epic與蘋果公司就應用商店的分成問題展開拉鋸的同時,在國內,安卓遊戲市場畸高的渠道抽成比例也開始遭到廠家的抵制。另一家遊戲廠商莉莉絲宣布旗下的《萬國覺醒》暫不上架華為遊戲中心,上線平臺暫為App Store、官網、taptap及九遊,另外還有《浮生為卿歌》《江南百景圖》等。業界猜測,《萬國覺醒》和《原神》等遊戲退出主流安卓應用市場與渠道的分成比例過高有關。目前上述兩家公司沒有對未在主流安卓遊戲市場上架作出明確解釋。
  • 應用市場分成高達50%!遊戲廠商無奈選擇新渠道
    長期以來,國內安卓應用市場對遊戲應用普遍執行50%的分成比例,引發部分遊戲廠商不滿。尤其是在遊戲品質逐漸提升,新型發行渠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改變分成比例成為廠商的共同訴求。今年以來,多款頭部遊戲相繼放棄應用市場,選擇新型渠道發行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遊戲廠商與傳統發行渠道之間的博弈,也隨之變得更加激烈。
  • 11月19-21日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這些觸控螢幕和顯示面板企業已就位
    本屆展會將雲集京東方、TCL華星、天馬微電子、惠科金渝、宸鴻科技、精卓光顯、帝晶光電、蘇大維格、華科創智、盈天、翰博士、中觸電子、志凌偉業、華鼎星、富亞電子、韻唐光電等眾多顯示面板和TP廠商,屆時到場觀眾將有機會零距離與領軍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面對面交流,共同探索觸控與顯示演進的新趨勢!
  • 國內高端手機重新洗牌 各廠商銷量此消彼長
    近年來,國內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告別增量時代,震蕩前行,其競爭也逐漸進入零和博弈階段,所有的「增量」都意味著競品的「減量」。此時,產品力成為所有廠商站穩腳跟的關鍵。但今年,複雜的國際形勢導致華為「斷芯」,必將導致華為產品力「後勁不足」。因此,空出的市場缺口讓各國內手機大廠紛紛摩拳擦掌,意欲抓住機會搶佔高端市場。
  •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
    本篇報告則偏重於技術角度,以終端應用領域細分市場(大、中小尺寸)為視角來分析各類顯示技術路線(寬視角、背板材料及背光模組技術等)的演進及產業主要企業的技術布局及量產進度、發展動態,進而梳理出基於尺寸視角的全球面板行業最新競爭格局。
  • 如何建立完整的國內半導體和顯示面板產業鏈?
    在顯示面板方面,中國顯示面板的產能連年攀升,據Omdia公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面板企業生產的液晶面板在全球市場已佔有約五成的市場份額,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場已取得絕對的優勢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上遊核心原材料和關鍵設備配套不足的問題普遍存在於半導體和顯示面板產業,許多領域仍處於空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