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顛覆傳統居住觀念、格外看重尊嚴和個性的獨居時代正向我們走來,而獨居作為新居住方式的一種,也代表了「新居住」趨勢的一種可能。
9月16日,貝殼找房聯合珍愛網對90後城市獨居人群網絡調查。數據顯示,當下90後獨居幸福感超過孤獨感,且女性比男性更享受獨居狀態;超七成90後認為未來獨居將成趨勢,超六成意向「購房獨居」;對於獨居環境,90後表示希望生活氣息要濃厚,居住空間上大陽臺最受熱捧。
超六成90後有意向「購房獨居」
民政部2018年數據顯示,中國獨居成年人口已經超過7700萬,預計2021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9200萬人。而在全國一人戶的家庭樣本統計中,20-34歲的獨居家庭佔比達到約38%。這似乎說明,在快節奏城市生活與獨立意識影響下,獨居青年早已不是年輕人中的非主流群體。
無論或主動或被動,大多數青年群體正感受著獨居。貝殼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90後這一代人中近8成曾有過獨居生活經歷(包括獨自居住、與陌生人合租零溝通式隱形獨居)。從獨居時長看,90後青年平均獨居時長為2.2年,其中獨自一人生活3年及以上的比例達到34.16%。
調查發現,46.9%的90後受訪者當前處於租房獨居的狀態,尤其是整租獨居最受歡迎。這類租房群體,8成以上可接受的房租佔收入比在30%以下,而10-20%區間是可接受房租收入比佔比人數最多。
此外,對於90後來說獨居並不等於蝸居,對未來獨居理想房屋面積的調查顯示,有78.31%的90後獨居青年認為理想居住面積應該在50平方米及以上,其中50-80平方米大小的房子最受歡迎。77.7%的90後獨居青年認為獨居現象會越來越多,63.65%的90後獨居青年認為未來獨居生活也需要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選擇租房獨居的佔比僅為26.5%。
超7成獨居者飼養寵物
獨居青年究竟是「一直獨居一直爽」還是「越獨居越孤單」呢?90後獨居青年對獨居幸福指數打出的平均分為70分,而對孤獨指數打出的分數為60分,可以看出90後對自己獨居生活的幸福感高於孤獨感,而女性獨居質量高於男性,更加享受一個人獨居的狀態。
獨居,不僅指獨身一人生活在一套房子內,也包括與陌生人合租零溝通式的隱性獨居生活,此次調研發現,有14.3%的90後青年們正處於這種合租狀態。在對他們調查中發現,在合租對象的選擇方面,90後青年群體傾向與熟悉的朋友或同事共同租房,最不能接受與生活習慣邋遢的人一起合租,佔比達45.87%,其次是不願意和情侶合租。
居住品質是決定是否獨居生活要義之一,在住房類型選擇方面,47.99%的90後獨居青年偏好生活氣息濃厚的小區居民房,獨居也要有煙火氣。在居住環境方面,小區交通便利度、綠化景觀環境以及周邊購物娛樂設施都是90後獨居青年看重的方面。
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卡喬波與人合著的《孤獨是可恥的》一書指出,是否獨居生活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是否感覺寂寞。那麼,獨居時90後青年喜歡做些什麼呢?又如何排解寂寞呢?調查顯示,追劇(21.01%)、點外賣(12.74%)、閱讀(11.03%)是90後獨居青年的心頭好,他們習慣用美食和精神食糧治癒獨居生活。
對於未婚的年輕人來說,寵物承擔了「親人」陪伴的角色。此次調查顯示超7成獨居90後表示有飼養寵物,其中忠犬和萌貓是最受他們歡迎的寵物類型,其次是魚類、兔子和倉鼠。
值得關注的是,獨居生活並非是十全十美的。此次調查對獨居青年社交痛點做了統計,其中獨自下館子(16.14%)、獨自看電影(13.49%)、一個人去看病(8.54%)、逛遊樂園(8.18%)和看演唱會(7.96%),是獨居青年最不想一個人做的事情。
同時,獨居生活中也有不少讓人擔心的事兒,其中獨居90後女性主要擔心突發狀況發生時沒人照顧、以及人身財產安全難以保障的問題,而男性則是對獨居生活帶來的孤獨感、社交需求的缺乏感到苦惱。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