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早教:不花冤枉錢,如何在家庭環境下給孩子提供發展空間

2020-12-15 小魚奶爸日記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家長最重視的,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從出生前的胎教,到學齡前的早教,以及之後長達十幾年的學校教育,無一不是關注的對象。

根據進入早教中心的家長調查問卷數據顯示,小月齡家長選擇早教的原因是,不知道在家怎麼玩,不會和孩子互動;而2歲以上孩子家長,大多是孩子出現叛逆情況,自己解決不了,尋求外界幫助,小部分家長每個月準備了1000-1500元給孩子進行早教。

可見,對孩子教育的投資,家長還是很謹慎的,一方面要看效果,一方面要看家庭經濟狀況。

但家長也應該知道,即使上再貴的蒙氏早教,在家也要進行教育,這才是真正的啟蒙。

蒙氏早教的真正意義,是指導在育兒路上執著追求的家長,在家也能進行蒙氏環境的創設,如果不接觸不學習,怎麼在家進行早教呢?

那麼,不花冤枉錢,如何在家庭環境下給孩子提供發展空間呢?請接著往下看。

0101創設一個蒙氏的教育環境

主要有三個要素:功能分區,體驗操作,規則示範。

一般有條件的家庭,是能滿足這三個要素的,沒條件就遵循有秩序、有規則、有自由的原則就好了。

第一步:準備好一個寬敞安全的環境

地面上可以圈出一塊軟包,不要放柵欄,半開放式,這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被約束的,增加在家庭中的參與感。

這個區域就叫做總體區域,也就是孩子的蒙氏區域,而保證地面整潔安全是最重要的。

第二步:準備高度適中玩具架和書架

不建議買玩具箱,因為玩具是要有陳列的,純實木的玩具架上,放好孩子每個月齡段需要的玩具,根據月齡投放,每次3-4樣,有兩樣是要重複玩的。

就一個孩子,架子不用太多層,兩層就夠用。書架上可以擺放繪本書籍,這樣孩子獨立的體驗區域就做好了。

這裡要注意的是,孩子獨立體驗區玩具架的創設,不單單只放玩具,還要有一些科學實驗、數學教具、語言遊戲教具、美工教具,及時更換。

第三步:準備生活感官區

畢竟是在家裡,可以延伸到廚房、客廳、臥室,充分利用大環境,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主要是有獨立的餐椅,碗筷,有獨立喝水的水杯,有獨立洗手時用於登高的小板凳。

可見,在家創設蒙氏環境並不簡單,需要很多細節。但自己在家做,要比去早教班好多了,畢竟真正的早教就是父母自己。

蒙臺梭利教育是一個嚴謹自然、從孩子角度出發的教育理念,要求一生學習。

教育是一生的追求,考到最後證書不重要,而是把真正的教育教給家長,這些細節做到了,才能真正開始。

每個階段的遊戲都是從生活點滴入手的,源於生活,出自家庭,生長於愛和陪伴。因此,家長可以收藏下面的經典蒙氏遊戲,帶著孩子一起做。

0202蒙氏早教遊戲推薦:

3-8個月:感官+被動體操

家長要準備一個適合孩子的爬爬墊,讓寶寶練習基本的翻身、抬頭,自己逗自己玩。

同時,還利用乾燥的毛巾、木梳,對孩子的觸覺進行刺激,玩一玩揉揉小腳、捏捏小手的遊戲,感知環境的變化。

多給孩子做一些被動體操,比如踏腳操,大樹操,小蛇操。

大樹操就是家長用手抓住孩子交叉方向的手和腳,讓手腳相碰,為爬行做準備。

小蛇操是訓練孩子翻身的,護住孩子的身體,用頭帶動肩膀,用肩膀帶動上半身和腰,以此類推,像小蛇一樣被動翻身。

同時,最好準備自然響動的樂器玩具,作為逗引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9-12個月:多感官刺激+自我管理

8個月開始,多感官刺激就變得很重要,此時就要給孩子準備獨立的碗和勺子了。

允許孩子用手抓飯,這是孩子探索吃飯的開始,更是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開始。儘管8、9個月的孩子不會自己吃飯,處在用手找到嘴的階段,但還是要拿一個勺子給寶寶練習抓握。

玩具的選擇上準備塞球,可以水平或垂直拉拽的玩具,帶繩子的小車,提線的木偶等。還有通心粉和海綿,可以讓孩子充分抓握,發展小手的力量。

到了12個月,就可以把玩具擺在上一層架子上,讓孩子扶站拿玩具。

13-15個月:搬來搬去的快樂

這時要準備一些看起來挺大但搬起來很容易的玩具,比如裝滿水的1L水瓶,不僅能讓孩子展現自己的力量,還能滿足他們行走的需要。

也可以準備儲蓄罐塞金幣,筆袋藏玩具,插小棍等教具。

你會發現,和坐在那玩比起來,寶寶更願意行走,那就讓他在自己的獨立體驗區裡,快樂行走吧~

16-18個月:平行遊戲+規則建立

此時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家長可以把區域變得小一些,讓孩子更專注。

比如再準備一個工作毯,玩具就在工作毯上玩,準備的玩具可以是舀豆子(必須有家長陪同),倒水、配對、仿真水果等,滿足孩子的支配慾望,玩具從哪拿的送回哪兒去。

準備一首音樂,讓孩子聽到音樂就自己收玩具,這些規矩在這個月齡都要掌握,家長也要比以前懂得更多更用心。

19-21個月:合作遊戲+學會共處

此時玩具就更抽象、功能性更強一些,準備兩塊海綿,一碗水,一個空碗,進行海綿移水的工作。

首先,展示捏松海綿的動作,再放入有水的碗中,說:」松——」「捏——」吸飽水後,抓住海綿,平移到空碗上方,說:「捏——」引導孩子看見吸飽水的海綿擠出水,每一個步驟都要展示完整。

也可以找幾個小夥伴到家裡一起玩,建立合作遊戲觀念。

22-24個月:規則和尊重

這時孩子能玩的就多了,比如擠檸檬,打雞蛋,海綿印畫,豆坑尋寶……生活中一些技能都可以讓孩子嘗試,讓其成為孩子的工作。

可以準備筷子夾物,夾子夾鬍子等,4塊拼圖也是不錯的選擇。

24-36個月:感官數學到直觀數學

此時孩子不再喜歡顏色鮮豔的玩具,家長可以準備純木質的蒙氏科學玩教具,注重感官、配對、分類和排序,培養數學能力。

比如襪子的分類,積木的規律搭建,紙遊戲的創設。

3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加入一些蒙氏數學教具了,讓孩子動手操作,會理解得更快。

有時間和耐心的家長,也可以自制一些數學教具,讓孩子玩起來,體驗感更強。比如用實木的積木,學習加法乘法,用豆子學會量的變化等等。

03奶爸寄語:

真正的「蒙氏」在家裡,是家長用心經營出來的,並不是照本宣科。家長終身學習,孩子才能一生受益。

陪伴孩子要投入,教育投資,永遠不會白費。

相關焦點

  • 蒙氏寶寶:今天帶你走進蒙特梭利早教
    人的素質可分為4種相互滲透的「素質形態」,主要是新生兒的「潛在素質」,嬰幼兒的「基本素質」,青少年的「發展素質」,成人的「創造素質」,蒙氏寶寶早教的實質就是抓好孩子的「潛在素質」和「基本素質」的教育。所以,在兒童成長的幾個教育階段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早教階段!如同建造房子時的打地基的根基階段,根基牢了房子才不容易崩塌。
  • 成都蒙氏早教一文讀懂:蒙氏是個啥?家長一定要清楚
    2、讓兒童的自身發展充滿自然和活力,將兒童視為自身發展的創作者。 3、重視家庭教育和家校聯繫。 4、考試不作為孩子學習評估的唯一標準。 他們的不同點: 蒙氏 強調感官教育。
  • 學會這些蒙特利梭早教小遊戲,在家也能做,讓孩子聰明翻倍!
    我家孩子上的幼兒園很普通,因為蒙氏教學的幼兒園太貴了,動不動幾萬、大十幾萬,一般家庭消費不起。並不是的,我經常帶孩子在家 做蒙特梭利早教遊戲,分享給大家。 在蒙氏教學中,對動手能力要求較多,要求孩子在動手過程中,學習和發展各項能力。這也符合學前教學的特點:「玩中學」、「從活動到生活」,而非書面知識的講解。
  • 蒙氏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蒙氏教育創始人蒙臺梭利博士從多年教導孩子的經驗當中發現:只有在一種沒有約束力的環境中教育孩子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蒙氏園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簡潔 和 秩序。要是沒有秩序,一切事物將產生混亂,兒童會因而失去方向感,秩序必須存在有準備的環境中的每一部分。根據這兩個特點,蒙氏的活動室會劃分為不同的主題區域,孩子會進入相應的他感興趣的主題。那麼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內,他們將不受打擾的學習他們想學的事物。
  • 下沙這家蒙氏幼兒園,真的不一樣
    「我們幼兒園上午三小時是蒙氏教育時間,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日常生活、語言、感官、數學、科學文化五個區域進行學習,老師進行示範。比如日常生活區域,會讓孩子學會洗手、扣鈕扣、繫鞋帶、倒水等,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照顧環境。」幼兒園教學園長張佳妮介紹說。
  • 頭疼,幼兒教育三大理念:蒙氏、華德福、瑞吉歐到底教孩子什麼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尊重兒童區別於成人的個體性,強調兒童的自我發展。這些教育理念都與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育對立。下面我們用三個幼兒園的場景來說明不同理念下的幼兒園教育體系。由20世紀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氏幼兒園-兒童之家創辦者,瑪麗.亞蒙特梭利提出。多位知名人士,比如比爾.蓋茨、彼得.德魯克、喬治.克魯尼等幼時都深受蒙氏教育影響。她反對過分幹涉兒童,倡導為兒童設計專屬環境,提出「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重要早教概念。
  • 六一送孩子什麼禮物?能玩一整年的蒙氏手工禮盒,大人孩子都能玩
    英國喬治小王子,同樣也就讀於一所蒙氏幼兒園。蒙臺梭利指出:「有準備的環境是為了讓兒童通過成功地操作和重複簡單的工作,獲得一種自我感覺、自我控制感,以及對環境的掌控感。」蒙氏教育被推崇是有一定的道理,在倡導孩子天性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規矩,這不就是我們家長最希望孩子獲得的教育嗎?蒙氏教育所提出的各種敏感期,也給我們帶娃提供了很多幫助。因此在蒙氏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它的教具也被廣泛推崇並應用。由此延展出來的兒童早教玩具,自然更受到家長們的青睞,跟某寶9.9包郵的山寨玩具相比較,確實有很多不同之處。
  • 跑路、退款難、虐童…「裸奔」的早教機構誰來管?什麼是混齡教育?混齡教育怎麼做?
    託育服務營業執照辦理的全面落實,源於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為家庭提供科學養育指導,對確有照護困難的家庭或嬰幼兒提供必要服務,是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重點。
  • 別花冤枉錢,寶寶0-1歲益智玩具推薦
    別花冤枉錢,寶寶0-1歲益智玩具推薦我喜歡給寶寶買益智玩具,反正都要玩兒,一邊玩一邊還能鍛鍊本領不是更好。所以我也看重一個玩具它的持續性,就是能玩多久?1、Btoys軟積木 3m+圈裡寶媽很多推薦這個軟積木,不含bpa和雙酚材質安全,小寶寶用來當牙膠啃咬也沒事,再大點就拿來做簡單的搭建。
  • 本土早教疫情突圍:優貝樂如何以線上反哺線下?
    「家庭場景中,我們早教機構主要是為孩子提供課程,為家長提供服務。也就是說,要在遵循嬰幼兒成長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個性化、碎片化滿足家長的訴求,絕不是單純地平移線下教學內容。」謝金瀾解讀。  「普遍大家提到的在線教育,都是面向4歲以上兒童,但我們的核心用戶是0-4歲。
  • 蒙氏幼兒園設計要點
    以引導孩子自主學習為目的,這也意味著蒙氏幼兒空間設計和傳統幼兒空間設計是不一樣的要求。蒙氏幼兒空間講究明亮通透自然光照。蒙氏教育室偏愛白色和木色等自然色調,給孩子一種明亮的視覺享受。在區域劃分中,會留出大面積的活動空間。
  • 早教中心設計及環境布置的幾點細則
    早教中心設計是打造良好早教環境的基礎,是幼兒身心發展所依賴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只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才能使幼兒開展多元化的互動並讓幼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 優田兒童成長中心開業引爆早教市場招生
    優田兒童成長中心隸屬於武漢優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一家專注於早幼教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是國內線上線下互動早教的引領者。   優田兒童成長中心以國際蒙氏託育為基礎,以OMO線上線下一體化親子課程為啟蒙(包含baby全能課、音樂啟蒙、音樂表現、藝術創想、蒙氏感官、蒙氏數學和蒙氏兒童之家等課程),以STEAM機器人編程教育為成長的核心,覆蓋0到8歲全年齡段課程,讓品牌經營者招生續課變得簡單,讓孩子能力得到全面培養,為培養未來人工智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 在家早教知多少·盤點家庭早教
    主要針對1-7歲的嬰幼兒家庭,根據年齡的不同區分不同版本。日本的教育主要是教會孩子遵守規矩、謙卑有禮及習慣養成。貼合部分家長的需求,巧虎對於生活習慣的培養和認知方面做比較細緻,選擇巧虎的媽媽需注意寶寶情商的培養與發展。
  • 多元教育,全面發展——巧虎KIDS早教打造孩子的早教之路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會關注「早教」這個話題,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長得更加健康聰慧。但是早教到底該培養孩子的什麼能力,該如何培養又成為了困擾家長的難題。為此,巧虎提出了0-8歲孩子在成長中所需要的三大核心力:自我管理力、社會適應力、探索思考力。針對這些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巧虎早教推出了三大事業體系來培養孩子,這三大體系分別是專業學習、社會體驗和IP服務。
  • 周圍的朋友都把孩子送去早教班了,早教真的有用嗎?
    我們會不害怕:大家都在為孩子未來鋪路,孩子起跑線已經輸了怎麼辦?不能給孩子最好的,是不是至少也讓孩子不要落後太多?但是,早教班真的有用嗎?今天咱就一起來探討下。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減輕內心的焦慮感,還是真的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事實上,儘管嬰幼兒也有多種認知能力,但0-3歲的寶寶由於專注力還處在發展階段,並沒有辦法自己讀書,在老師的課堂上通過教學的方式獲取知識並不適合寶寶。有的家長以為,孩子上了早教課後會數數,會認字了,就是有領先優勢了,其實不然!現在的領先只是短期內的優勢,並不能確保孩子將來在學業上也會領先。
  • 巧虎KIDS早教,與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巧虎KIDS成長中心,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社會交往環境,孩子每周1-2次參與到早教學習中,不僅是知識的積累,也是對學習的一種堅持。既讓孩子從小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又鍛練了孩子的意志品質,還能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可謂一舉多得。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發現,寶寶的成長發育主要表現在:認知、習慣、語言這三大能力的發展上。巧虎KIDS成長中心,作為一家專業的兒童早教機構,依託樂智小天地分齡分版的家庭早教商品,為6個月~6歲寶寶家庭,從成長發育「敏感期」方面助力,讓寶寶成長快人一步。
  • 給娃買玩具花了太多冤枉錢?這麼做不踩坑、不費錢,還能給娃做早教!
    刷到一個親媽吐槽「養不起孩子」的視頻,一個月花在孩子身上至少要一萬,一套益智玩具就三四百太正常了!再加上早教班,又是一兩萬的學費!雖然很費錢,但也擋不住要親媽們「培養一個聰明寶寶」的責任心啊!的確,「三歲看老」,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 為什麼說,蒙氏五大領域是幼兒教育的必修課?
    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很多傳統幼兒園的裝飾,假定孩子必須喜歡「花花綠綠」的風格。但蒙氏幼兒園的裝飾風格,淡雅自然,顯然更符合人類的正常審美。蒙氏教育對環境要求極高,它提倡「有準備的環境」為孩子的教育服務。蒙氏教育創始人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們是通過與生活環境不斷互動中學習,在一個充分準備好的環境中孩子可以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所以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提供各種利於孩子敏感期的教具是蒙氏老師們的很大一部分工作,老師並不是過多直接管理與教授,而是讓孩子藉助環境自主的學習。
  • 疫情催化加速,「在線+早教」有多大想像空間?
    4月15日,專注於0-3歲家庭在線親子早教市場的卡比早教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同時,為應對疫情,各大傳統線下早教機構也將業務轉移至線上,成為「在線早教」的「新晉玩家」。疫情之下,線上機會湧起。多位在線早教內容提供商告訴記者,自疫情以來,自家產品用戶數出現暴增,「在線早教」概念出現在越來越多家長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