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之死《水滸傳》中有答案

2021-01-11 穆易小寶

關於晁蓋是被誰射死眾說紛紜,精彩紛呈,作者分折的條理分明,讓人佩服,不得不信。這個問題在《水滸傳》中已經有答案,其實早就有了有答案,不過被大家忽視了,。晁蓋之死,在讀者中有幾種說法呢?梳理一下,大致有以下四種。或許還另外的答案。

有人說射死晁蓋的人是花榮,此說被駁到,花榮不是射晁蓋的人。有人說射死晁蓋的人是解珍,或者解寶,他哥倆經常用毒箭射殺老虎,他們入獄就是因為一隻老虎中了他們的毒箭,落入毛太公莊園,老虎被毛家私吞,送給知府而引起爭訟。

解珍、解寶沒有殺晁蓋的理由,這哥倆與晁蓋既不是仇家,也沒有新怨,宋江更不可能去利用他們射死晁蓋。這事露了宋江的名氣就毀了。再有這哥倆是登州系的,不會為宋江賣命做這種事。

有人說晁蓋頭上的箭不是史文恭射的,曾弄的降書上說是部卒施放的冷箭。這份降書是史文恭寫的,他那能承認晁蓋頭上的箭是他射的嗎?如果他承認了,梁山好漢怎能放過他。

還有一種說法出人意料,如同寫故事,讓讀者感到新奇,耳目一新,異峰突現,害死晁蓋的是林衝。此說的觀點,林衝拔下晁蓋頭上的毒箭後,晁蓋是清醒的,說話條理分明。林衝給晁蓋上了金瘡藥後,晁蓋意識開始混亂,話也說不清了,便溘然長逝。作者認為林衝把金瘡藥裡下了毒藥,藥死了晁蓋。這要是寫故事,確實是驚人之筆。

這個說法很新穎,晁蓋不是死在史文恭的箭下,而是死在林衝的毒下,史文恭開脫了責任。晁蓋的死竟然與頭上中的箭無關了。這種說法最不可信,但能吸睛吸粉。林衝不會害晁蓋。晁蓋是被林衝扶上梁山之主位置上的。林衝當時殺了小肚雞腸,胸中沒有格局的王倫。

晁蓋頭上的箭是不是史文恭射的,晁蓋的陰魂在《水滸傳》裡說話了。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宋公明夜打曾頭市,盧俊義活捉史文恭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史文恭正走之間,只見陰雲冉冉,冷氣颼颼,黑霧漫漫,狂風颯颯,虛空之中,四邊都是晁蓋魂纏住。」史文恭再回舊路,遇到了浪子燕青和盧俊義,腿上挨了盧俊義一樸刀,落下馬被活捉。梁山好漢殺史文恭祭奠晁蓋時,史文恭沒有喊冤。這是史文恭承認晁蓋頭上的箭是他射的。

俗話說冤有主,債有頭。不然晁蓋的陰魂也不會纏住史文恭不放,武功高強,身經百戰的史文恭逃出戰場後,也不會被晁蓋的陰魂纏得再往回走,去讓燕青和盧俊義遇到他。毫無疑問,晁蓋頭上的箭是史文恭所射。

相關焦點

  • 晁蓋之死的真相是什麼?《水滸傳》裡有答案,與宋江的陰謀無關
    》裡的晁蓋之死,有一個說法頗為盛行,那就是晁蓋死於宋江的陰謀。說宋江為了奪權有意地架空了晁蓋,並在晁蓋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暗中指使擅射的小李廣花榮於混亂中將一枝毒箭射中了晁蓋,並嫁禍於史文恭。那麼,這種說法對不對呢?有人覺得刻有「史文恭」三個字的毒箭於混亂之中射中晁蓋充滿了詭異:那麼多人,怎麼就偏偏射中了他呢?而我則對這種懷疑充滿了不解:那麼多人,為什麼就不能射中晁蓋呢?就因為他是梁山的老大嗎?
  • 《水滸傳》中晁蓋的死亡之謎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備受讀者的喜愛與關注。一百零八將的英雄故事也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而梁山又是派系眾多,想要在這裡坐把交椅多多少少都是要有點本事的,所以現在很多人會研究梁山的厚黑學,當然裡面也有很多令人費解的情節,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晁蓋之死,疑點太多,很多讀者都會認為晁蓋的死最大的內幕黑手就是宋江,或者說就是宋江讓人害死了晁蓋。 此宋江和晁蓋有梁山第一把交椅之爭。而且宋江和晁蓋聚義的目的不同。
  • 水滸傳:群雄之首晁蓋,為何沒有命星?原來其神格遠高於天罡地煞
    所以才有了可歌可泣的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故事。不知道諸君有沒有惋惜過?晁蓋——晁天王在梁山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過重要的紐帶作用,為什麼會早早死了呢?既然他能聚集散落在各地的天罡地煞,又在宋江之前,位於眾命星之首,身份肯定不是一介凡人。而且,書中提及過的七星聚義,分別是晁蓋、劉唐、阮氏三雄和公孫勝。
  • 從水滸中晁蓋之死,淺說古代戰爭中的用毒情況
    在這一回,晁蓋因為攻打曾頭市而戰死,從此梁山好漢開始由宋江統領。晁蓋之死,是因為他輕信兩個和尚的話,致使大軍誤入埋伏圈,他本人在突圍的時候,面頰中箭。回到梁山後,不到一更,晁蓋就含恨死去。其實,晁蓋之死的致命原因,不是因為中箭,而是因為箭上有毒。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
  • 水滸中,吳用為何支持宋江而背棄晁蓋?晁蓋做了一件令他失望的事
    就在王倫排擠林衝的同時,晁蓋帶著吳用等人上山了。林衝抓住機會火併王倫,擁護晁蓋做了寨主。晁蓋成為梁山之主後,梁山的的確確有了不小的發展,頭領由最初的五個人增加到十二個人,他還帶領梁山好漢們擊退了一次濟州知府的徵討。晁蓋成為梁山之主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規矩,責令梁山好漢們不得濫殺無辜。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人物系列專題複習:《水滸傳》之宋江
    【2010年安徽卷】《水滸》中,梁山泊先後有三任寨主,晁蓋之前是白衣秀才王倫,晁蓋之後是及時雨(呼保義)宋江。起身觀玩,見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題詠。宋江尋思道:「何不就書於此?倘若他日身榮,再來經過,重睹一番,以記歲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濃墨,蘸得筆飽,去那白粉壁上,揮毫便寫道:「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山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 宋江寫罷,自看了,大喜大笑。
  • 水滸傳中不受待見的三個好漢,活著死了都沒人理,不值得世人稱道
    由於《水滸傳》裡多了各種各樣的血腥殺戮,它會讓年輕人那激動的心更加激動。並且會讓他們一味的講義氣,而無視道德、法律,肆意踐踏社會秩序。說正經的,會教壞孩子這句話講得確實有些道理,但是如果你只看到這一層,那《水滸傳》就很簡單了!身為中年人,我看《水滸傳》卻從中看出了小人物的悲哀,以及大人物以天下為棋盤,人人都為棋子的那種無恥。首先看看第一隻金毛犬段景住。
  • 晁蓋打曾頭市,宋江吳用密謀害盧俊義,盧俊義實慘
    《水滸傳》中被宋江吳用坑得最慘的莫過於盧俊義了,吳用一首反詩害得盧俊義家破人亡,盧俊義好氣呀,可當吳用等人去救盧俊義是,盧俊義還得說聲謝謝,大家說說天下還有這樣的理?不過在水滸傳中這樣坑爹的事情很多,此時突然也能明白為什麼都說少不讀水滸了,這種為了一己私利就坑蒙拐騙的案例就是原因之一。不過要是細說盧俊義上梁山的過程的話,盧俊義家破人亡被坑上梁山,錯不止在宋江和吳用,盧俊義自己也有錯。在水滸傳中,最羨慕的除了大周皇帝嫡派子孫柴進以外,就是腰纏萬貫的盧俊義了。為什麼羨慕?
  • 冷眼看水滸:為什麼最有大哥派頭的晁蓋,偏偏做不長久梁山之主?
    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著宋江囑咐道:「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罷,便瞑目而死。《水滸傳》裡晁蓋的遭遇一直讓不少讀者感覺難以理解:晁蓋這個英雄了得的好漢,明明是最有大哥派頭的人物,為什麼做了梁山之主後路卻越走越窄,到了最後竟然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死於非命,梁山之主終究沒能做長久?
  •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在梁山108將中,爭議最大的人物,除了宋江、李逵和林衝等人外,還有智多星吳用。比如,有讀者認為,吳用後來背叛了晁蓋,這種說法源於吳用的人生歷程。吳用初隨晁蓋,曾策劃並完成「智取生辰綱」;上梁山之後,他用計打敗黃安等人。
  • 水滸傳中魯智深是怎麼救豹子頭林衝的?
    在《水滸傳》中有很多有名的人物,比如林衝,後來《水滸傳》被多次翻拍成電視劇後,林衝的形象越來越深入人心。新《水滸傳》是《水滸傳》多個電視劇版本中的一個,它的出品的時間是2010年,首播的時間是2011年1月1日。林衝身為《水滸傳》裡最為重要的一個人物,在新《水滸傳》中自然少不了他這個角色。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水滸傳》
    《水滸傳》作為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小說,全書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書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兒窪。   4.《水滸傳》中共有108將,天罡共36人,地煞星共72人。天罡地煞是我國道教對北鬥叢星的命名。   5.《水滸傳》中梁山寨主先後共有三位,分別是王綸、晁蓋、宋江。   6.
  • 悟道《水滸傳》:有英雄熱血,更有人生智慧
    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是謂經典。經典承載著豐厚的文化積澱與人性內涵,帶給我們持久的衝擊力、震撼力,是民族語言與思想文化的象徵。《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一批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一部作品。「風風火火闖九州。」
  • 《水滸傳》最大謎案:宋公明計殺晁天王,史文恭背鍋上千年
    晁蓋之死是《水滸傳》中的最大謎案。我們現在看的影視劇中都明確晁蓋為史文恭用毒箭所射殺,為這一謎團蓋棺定論。實則不然,如果反覆閱讀原著就會發現此事大有蹊蹺。作者善於曲筆,種種跡象表明殺害晁蓋的正是繼任梁山首領之位的宋江。
  • 吳用直到臨終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晁蓋,更不是宋江
    《水滸傳》當中有兩個著名的軍師,其中一個是吳用,一個是朱武。但是相比起來,吳用在水滸當中的要重要得多了,一方面他是梁山元老——晁蓋時期他就坐了第二把交椅;另一方面他是108座次表當中的老三;最後他是除了宋江之外唯一能夠影響梁山戰略決策的人。
  • 水滸傳中,這位才是害慘梁山108將的罪魁禍首,而非宋江
    然而,在《水滸傳》中有這樣一位悲劇人物,但是他的悲劇卻可以說完全是自作自受,他就是「智多星」吳用。不過盧俊義的到來,也是大有好處的,一方面宋江獲得了一位聲望在外、且俯首帖耳的即戰力,另一方面,也藉助盧俊義初來乍到,雖有擒拿史文恭之功,卻無根基的現實,成功名正言順的坐穩頭把交椅。當然,準備招安的工作也是不能落下,沒了蔡京的招安,卻也就有了浪子燕青與李師師的三二溫情,在燕青的作用下,李師師向皇帝吹枕頭風,最終梁山才得以招安。
  • 水滸傳中死得最冤枉的反面人,其實根本沒幹壞事,卻死得很慘
    王倫錯在哪了《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許多讀者最喜愛的文學名著之一。書中寫了許多反面人物,當然,他們多數人的結局都不怎麼樣,因為他們遇到的是更粗暴的梁山人物。接著,林衝說,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其實這是實話,沒有大量大才,卻做山寨之主,這是才不配位,德不配位,早晚是要出事的,看來做強盜也需要有大量大才,可惜王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 《水滸傳》:為何吳用會「背叛」晁蓋跟隨宋江走上招安之路
    不少水滸迷心中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原本晁蓋的智囊吳用為何會轉變陣營投靠宋江,為他的招安大計出謀劃策?晁天王攻打曾頭市被史文恭一箭射殺,臨死之前對著眾兄弟說道:日後誰能殺得史文恭,便叫他做這梁山之主。隨後他與宋江二人合謀設計誆騙了玉麒麟盧俊義上山,初來乍到的盧俊義憑藉一身好武藝活捉了史文恭,原本遵照晁天王遺囑,梁山之主應是盧俊義。但就算宋江心甘情願退位讓賢,可他手底下的兄弟也不答應,盧俊義自知根基尚且又無威望,於是便力薦宋江為梁山之主。
  • 淺析《水滸傳》中宋江的形象
    吳用以實告之。宋江道:「軍師,若是弟兄們但有異心,我當死於九泉,忠心不改!」並對眾將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雖然朝廷出榜禁治,理合如此。你們眾人若嫌拘束,但有異心,先當斬我首級,然後你們自去行事。」眾人聽了宋江之言,俱各垂淚,設誓而散。宋江的一番話打動了眾人,從本質上看是他的兄弟之情使眾人深深感動,是其忠君之心令眾人折服。4. 至死且忠。
  • 《水滸傳》中好漢名字的妙用,在於暗示人物的性格特質或命運走向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煞費苦心,在小說中對好漢的人名或者綽號花了不少心思,仔細品讀這些好漢的人名或者綽號,往往能從中捕捉到一些重要的,甚至是帶有暗示意義的東西。本文就以晁蓋、宋江、柴進三個好漢的名字為例,具體解讀一下,《水滸傳》中好漢名字的妙用,在於暗示人物的性格特質或命運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