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不在貴,對症皆能顯良效。
在我們的民間其實就有很多常見且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中草藥,然而現代的人們往往都是捨近求遠,總認為名貴的藥物才能發揮良效,卻忽略了這些民間良藥的藥用價值。
比如我們常見的松樹上面長的「松針」,其實就是一味傳統的中醫良藥。
松樹在農村的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因為松樹的葉子形似針狀,故而以此為名。而且松樹屬於四季常綠的植物,所以松針在一年四季皆可採摘,但是古人認為寒冬臘月經風霜之後的松針入藥,效果更佳。
在古代的一些本草著作之中也有很多關於松針的記載,比如《名醫別錄》之中就說到,松針入藥可助人「生毛髮、安五內,延年不飢」。《本草蒙筌》之中也說到,松針「搗爛外敷可除溼療瘡,懸掛與上能闢瘟毒邪疫」。
可見古人對於松針之藥效還是非常認可的,而在民間也有很多關於松針的妙用,在此分享一二。
1、松針有安人心神之,助人睡眠之效。
松針含有一種特殊的芳香怡人之味,聞之即可給人以心曠神怡、神清氣爽的感覺,而其入藥還能走心、脾經,能起到安人心神、助人睡眠的作用。
民間一些地方人們就直接使用新鮮的松針煮水代茶飲用,可以緩解因心神不定、心脾氣虛引起的睡覺不好、心中驚悸以及神經方面的衰弱等問題。
2、松針有除溼散邪、止痺止痛之效。
松針的味道略苦,藥性溫散,入藥有溫通燥溼之功。古人在介紹松針的時間就說此物「性燥而質利,善祛風除溼止痺」。
民間一些地方則以松針煎煮後的水釀酒,或者直接將新鮮的松針搗碎流出汁液,然後放入酒中浸泡,服之有祛風除溼止痺痛的良效。
而中醫裡面則常使用松針配伍雞血藤等藥配伍,對於此類病症也是有很好的緩解之效。
3、松針有除癬療瘡、除疹止癢之效。
松針入藥既有祛風之功,又有燥溼之效,故而對於一些風邪、溼邪引起的皮膚癢痛、出疹、長癬等情況也是有較好的緩解作用的。
比如一些不知名的皮膚長癬、紅疹癢痛,用松針煮水後燻蒸並衝洗即可見效。或者將松針在鍋內炒成黑色,然後同樟腦、輕粉等一起研磨成細粉,再用麻油調和均勻外塗於瘡、疹處,也是有效的。
4、松針有祛風止痛之效。
民間一些地方認為松針有較好的散風邪,緩解頭痛、牙痛等效果。比如因外感風邪、寒邪等導致的頭痛,將松針搗碎後泡酒,然後取出松針外敷於前額頭,並飲松針酒即可緩解疼痛。
還有一些風邪擾於口中引起的牙痛等情況,以松針同大清鹽、酒煎湯漱口,有止牙痛之效。
當然,我國人口眾多,地廣物博,很多地方對於松針的使用也是不同的。不知道在各位朋友的家鄉之中都有哪些關於松針的妙用,歡迎在下方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