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2020-12-04 市場信息網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市場信息網   2020-12-02 16:46:55   來源:    評論: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ROS1基因的罕見突變會導致細胞生長和分化(細胞從一種類型變為另一種類型的過程)出現問題。針對ROS1基因改變的藥物包括:

  1)Crizotinib

  2)Entrectinib

  靶向NTRK融合的藥物。這種類型的基因改變在包括肺癌在內的一系列癌症中被發現,並導致癌細胞生長。Larotrectinib (Vitrakvi)用於治療NTRK融合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針對BRAF V600E突變的藥物。BRAF基因產生一種參與細胞生長的蛋白質,可以導致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結合dabrafenib (Tafinlar)和tremetinib (Mekinist)可靶向BRAF V600E突變。

  藥物靶向滿足14外顯子跳躍。MET外顯子14跳躍是超過3%的非小細胞肺癌中發現的一種基因突變。Capmatinib (Tabrecta)已被批准針對這種基因變化。

  靶向RET融合的藥物。在所有非小細胞肺癌病例中,RET融合陽性的比例高達2%。Selpercatinib (LOXO-292)被批准用於治療這些涉及RET的基因改變,這些改變會導致不可控的細胞生長。

  抗血管生成療法。抗血管生成療法的重點是阻止血管生成,這是產生新血管的過程。因為腫瘤需要血管輸送的營養物質來生長和擴散,抗血管生成療法的目標就是「餓死」腫瘤。以下抗血管生成藥物可能是治療肺癌的選擇:

  1)貝伐珠單抗(阿瓦斯汀,Mvasi)是一種抗血管生成藥物,與肺癌化療一起給予。它也可能與化療和免疫治療藥物阿特唑珠單抗(Tecentriq)用於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服用貝伐珠單抗的患者發生嚴重出血的風險約為2%。然而,它在鱗狀細胞癌患者中更為常見,因此不推薦貝伐珠單抗用於這類NSCLC。

  2)西蘭扎(Cyramza)與化療藥物多西他賽(docetaxel)一起被批准用於非小細胞肺癌。

  3)Ramucirumab也被批准與靶向治療藥物 erlotinib聯合作為EGFR突變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靶向治療的副作用取決於你開的藥。與你的醫生討論特定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以及如何控制這些副作用。

責任編輯:yifang一方

相關焦點

  • 出國看病科普:腫瘤診斷病理檢查之肺癌(二)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在諮詢專家後對以下問題進行了整理:如果肺癌稱為小細胞癌,那意味著什麼?經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小細胞癌(也稱為小細胞肺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肺癌,往往生長和擴散迅速。大多數情況下,在發現是它們已經擴散到肺部外面了,所以很少採用手術治療。通常用化療治療,也可以與輻射相結合。
  • 從1970至2021,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如何升級換代?
    50年後的今天,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少患者靠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將肺癌慢性病化,甚至有了長期生存和臨床治癒的可能性,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大大提高。尤其近期又有PD-1單抗被納入新版醫保目錄,更是打開了免疫治療能夠普惠更多肺癌患者的新局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細數下人類與非小細胞肺癌的抗爭小歷史,看看醫學的智慧是怎樣與病魔做鬥爭的。希望以此能夠鼓勵患者,勇敢抗癌。
  • IC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靶向 PD‐1 或 PD‐L1 的阻斷抗體已批准用於治療各種晚期癌症,包括非小細胞肺癌 (NSCLC)。目前已成為NSCLC的標準治療手段,最初用於二線治療,然後到一線治療,在晚期 NSCLC,與化療或放療相比,PD‐1/PD‐L1阻斷治療無論單藥和聯合治療均明顯提高了持久緩解率並延長了長期生存時間,而且不良反應很少。
  • 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實現長生存
    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是一種精準的治療方式,其成功的關鍵在於應用基因檢測找到合適的「靶」點,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的差異,將腫瘤細胞的特殊性作為靶點,利用藥物針對性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從而達到消滅腫瘤的作用,而對正常細胞的損害較小。
  • 一文讀懂: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癌症治療方法,使用旨在「靶向」癌細胞的藥物,而且不會對傷害正常細胞。 靶向治療的目的是發現並攻擊癌細胞中的特定區域或物質,或者可以檢出並阻止癌細胞內發送的指揮細胞生長的特定信息。
  • 國際肺癌日丨肺癌十大問題一次說清楚|靶向治療|基因突變|EGFR|...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達到臨床治癒,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達到80%,10年生存率可達70%,II期患者手術後5年生存率大約為40%-50%,III期患者如果能夠手術,5年生存率也可達到30%,不能手術治療的話,採用傳統放化療治療5年生存率15%左右【1】,根據最新研究,放化療聯合PD-L1免疫治療,3年生存率高達57%,預計5年生存率也可超過50%。
  • 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輝瑞第三代ALK抑制劑達到3期臨床終點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輝瑞(Pfizer)公司今天宣布,該公司開發的第三代ALK抑制劑Lorbrena(lorlatinib),在治療初治晚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開展的3期臨床試驗CROWN中達到了主要終點。
  • 非小細胞肺癌2020年8月中國研發進展
    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眾癌之首」,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了80%-85%。誠然,新技術新產品會對一些人有效,但不同的肺癌患者或許會有不同的「壞」的基因突變或是其他病理情況,因此科學家們在不斷地開發適用的新藥,以滿足不同情況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需求。本文將整理2020年8月份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新藥在中國的研發進展,供大家參考。
  • NCCN丨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2021.2版①(中文)|非小細胞肺癌|...
    3.2單獨的縱隔分期操作增加了時間、費用、治療協調、不便和額外的麻醉風險。3.3術前侵入性縱隔分期可能適用於臨床高度懷疑N2或N3或術中細胞學/冰凍切片分析無法獲取的情況。4.對於懷疑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患者,有許多技術可取得組織診斷。
  • 肺癌免疫治療!百時美Opdivo(歐狄沃)二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
    此次會議上,美國製藥巨頭百時美施貴寶(BMS)公布了PD-1腫瘤免疫療法Opdivo(歐狄沃)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4項臨床研究(CheckMate-017、-057、-063、-003,n=664)的匯總分析數據。結果顯示,接受Opdivo治療的患者中,有14%在4年後仍然存活。值得注意的是,在PD-L1≥1%和<1%的患者中,4年總生存(OS)率分別為19%和11%。
  • 非小細胞肺癌又添新療法,武田新型TKI在中國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
    10 月 15 日,武田中國宣布其在研藥 Mobocertinib(TAK-788)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 「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助力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助力非小細胞肺癌治療  肺癌作為我國第一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均居首位,那它的治療必然是腫瘤中的重中之重。說起肺癌的治療,你會想到什麼?  近年來,免疫治療興起,開啟了肺癌治療的新紀元。進口PD-1抑制劑率先出擊,國產PD-1後來居上。
  • 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離替代化療還有多遠?
    而且讓大家尤為期待的是,目前已明確療效的免疫藥物PD-1、PD-L1、CTLA4還僅是免疫治療研發藥物中很小一部分,未來還將有大量其他通路的藥物出現,這種可能性極大拓展了腫瘤治療的想像空間,即未來極有可能是免疫治療突破使得腫瘤得以治癒。 目前,免疫治療在肺癌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尤其對預後較差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幾乎改變了肺癌傳統治療格局。
  • 靶向藥治療肺癌還沒起效卻引起了肺纖維化,該如何治療減輕症狀
    對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來說,有靶向藥可用且沒有出現耐藥,算是運氣比較好的。相比較過去傳統的化療,靶向藥低毒高效,而且使用方便,然而靶向藥並非絕對安全的治療方式。在靶向藥的所有不良反應中,有一種不良反應危害極大,那就是藥物相關的間質性肺炎。
  • 靶向治療效果好嗎?7大癌種近期靶向治療新進展給你答案
    靶向治療能夠實現對致癌位點的「精準打擊」,是當前抗癌藥物研究的熱點。近期,靶向治療研究數據再更新:  三代靶向藥物比一代更好嗎?  哪些癌種又迎來靶向治療新希望?  靶向治療聯合其他治療療效會更好嗎?
  • 百濟神州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全球關鍵性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1月18日,百濟神州宣布,經獨立數據監查委員會(DMC)判斷,在其用於評估抗PD-1抗體百澤安對比多西他賽針對接受鉑類化療後出現疾病進展的二線或三線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RATIONALE 303臨床試驗的事先計劃的中期分析中,意向治療患者人群達到總生存期
  • 合併症對接受PD-1抑制劑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後影響|非小...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國每年肺癌新診斷病例約有78.1萬。大約85%的肺癌經組織學診斷。在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治療中,PD1/PD-L1免疫抑制劑治療比化療有更好的靶向性、並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有明顯且持續影響。
  • 奇蹟,PD-1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竟完全緩解
    大約5%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存在ALK融合,幾種ALK-TKI已經證明是晚期ALK陽性NSCLC的一線治療藥物。然而,接受這些藥物治療的患者最終會出現獲得性TKI耐藥和腫瘤進展,不過耐藥後治療方案的選擇仍然是一個問題。自2014年以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已成為晚期NSCLC的主要治療方法。
  •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白文粱,劉磊,王桂閣,張家齊,李單青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胸外科(北京  100730)通信作者:李單青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抗腫瘤免疫;程序性死亡受體-1/程序性死亡配體-1(PD-1/PD-L1);綜述引用本文:白文粱, 劉磊, 王桂閣, 張家齊, 李單青.
  • Nat Commun:低劑量的四種藥物組合或能有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2020年7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使用高劑量的藥物來抑制受突變影響蛋白的特殊活性時目前許多癌症的治療手段,這一策略除了在第一次有效的情況下,其還會導致腫瘤細胞通過出現次級突變來對療法產生耐藥性,從而增強替代的生長通路,並能促進細胞避免藥物所帶來的效應,這就是非小細胞肺癌的情況,其是由EGFR受體突變所引起,而基於EGFR抑制劑的療法則會促進癌細胞產生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