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治療肺癌還沒起效卻引起了肺纖維化,該如何治療減輕症狀

2020-12-06 騰訊網

一個網友在網上平臺諮詢:母親肺腺癌,口服吉非替尼3個月,一個月前複查CT顯示病灶減前縮小,沒有明顯胸腔積液,但近一周出現咳嗽及胸悶氣喘加重,嚴重時晚上無法完全平臥,不知道怎麼回事?通過對網友提供的完整病史和3天前的CT片進行綜合分析,大致判斷出這個病人出現了間質性肺炎,原因很可能與吉非替尼有關。

對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來說,有靶向藥可用且沒有出現耐藥,算是運氣比較好的。相比較過去傳統的化療,靶向藥低毒高效,而且使用方便,然而靶向藥並非絕對安全的治療方式。在靶向藥的所有不良反應中,有一種不良反應危害極大,那就是藥物相關的間質性肺炎。

間質性肺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肺部疾病,會引起肺結構毀損,導致呼吸衰竭。間質性肺炎的原因多達200多種,而且大部分和病原體感染不相關,比較常見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某些藥物可以引起,肺部放療引起的,還有一些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等。在針對EGFR的靶向藥物中,吉非替尼就存在這種間質性肺炎的不良反應。

吉非替尼(易瑞沙)導致間質性肺炎的發生率並不高,一般為1%,我國發生率0.5%左右,但是有報導稱發生間質性肺炎的患者有1/3患者的肺部損傷不可逆轉,75%以上的間質性肺炎發生在吉非替尼使用後的3個月內,其最後發展為呼吸衰竭,病死率高達50%。

為何吉非替尼會出現間質性肺炎?

易瑞沙導致間質性肺炎的確切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可能為以下兩個方面所致:1.藥物直接在肺內代謝造成肺毒性損傷;2.藥物引起的免疫反應,表皮生長因子(EGF)是維持氣道上皮更新和修復的重要調節,能抑制肺泡巨噬細胞的趨化性,從而調控炎性反應和免疫反應。易瑞沙對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加重肺部損傷,在抑制腫瘤組織EGFR活性的同時,也抑制氣管上皮細胞的生長。

發生間質性肺炎後怎麼辦?

一旦明確出現了間質性肺炎的不良反應,首先停藥,同時給予吸氧、抗感染、抗自由基、止咳化痰等綜合對症治療。靜脈注射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可抑制間質性肺炎向肺纖維化轉變。嚴重者可考慮使用吡非尼酮、尼達尼布。對腫瘤的治療上可以換用其他靶向藥,比如埃克替尼、厄洛替尼或者奧西替尼。

日本一項研究,對接受易瑞沙或化療的3159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為期12周的隨訪,確定了以下出現間質性肺病的高風險因素(不考慮患者接受的易瑞沙還是化療):吸菸,較差的體力狀態(PS≥2),在CT掃描上正常肺組織覆蓋範圍≤50%,距非小細胞肺癌診斷時間較短(6個月內),原有間質性肺炎,年齡≥55歲,伴有心臟疾病。

所以,對於肺癌病人,使用吉非替尼前需要嚴格的評估,雖然口服吉非替尼引起間質性肺炎的比例不高,但一旦發生,病情不可逆轉,肺功能會逐漸下降而危及生命。如果存在上述高危因素,可以選擇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等其他靶向藥物。

相關焦點

  • 國際肺癌日丨肺癌十大問題一次說清楚|靶向治療|基因突變|EGFR|...
    40歲以上,如果有以下一項危險因素:吸菸超過400支年(戒菸年齡小於15年);職業或環境中接觸各種致癌因素;曾經罹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有慢阻肺、瀰漫性肺纖維化、肺結核等病史,即為肺癌高危人群,應特別注意防癌,每年進行健康體檢及肺癌篩查。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這些都是個體化治療需要關注的內容。早期患者能否進行手術治療,肺功能是關鍵,因為肺功能不好,就不能耐受麻醉,也就不能選擇手術。 還有一些特殊情況,如慢阻肺合併肺癌。這種情況比較多,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歐洲研究發現,51.5%肺癌患者同時也患有慢阻肺;28.4%的患者在診斷肺癌前先診斷了慢阻肺。
  • 一文讀懂:肺癌的靶向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隨著對幫助腫瘤細胞生長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細胞改變的進一步了解,研究者開發了專門靶向這些改變的藥物。靶向藥物的作用機制與標準化療藥物不同。靶向藥物有時可在化療藥物無效時發揮作用,並且通常也具有不同的副作用。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市場信息網   2020-12-02 16:46:55   來源:    評論: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
  • 靶向治療效果好嗎?7大癌種近期靶向治療新進展給你答案
    靶向治療能夠實現對致癌位點的「精準打擊」,是當前抗癌藥物研究的熱點。近期,靶向治療研究數據再更新:  三代靶向藥物比一代更好嗎?  哪些癌種又迎來靶向治療新希望?  靶向治療聯合其他治療療效會更好嗎?
  • 肺囊性纖維化致病原因是什麼?了解肺囊性纖維化,更好進行治療!
    導語:肺囊性纖維化是先天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上這種疾病之後,容易出現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問題,並且還有咳嗽和發熱的症狀,這些疾病在肺部會有併發症的情況,而且情況會比較嚴重,需要及時積極配合治療。肺纖維化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屬於甲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呼吸道反覆感染和肺部感染是非常常見的症狀,還有胰外腺分泌不足的表現,如大量脂肪性大便。呼吸系統症狀以咳嗽為主,以乾咳為主,痰黏稠不易咳出,後期以陣發性咳嗽為主,痰量增加。
  • 蘆可替尼治療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病例分享
    MPN-10 降至7 分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應該注意什麼,聯合治療的時機和方案如何選擇?在治療決策中,以預後積分系統為基礎。該例患者在(初始治療)療效不滿意的情況下,換用了蘆可替尼治療,在治療一年以後,患者疾病非常穩定,症狀好轉,血紅蛋白恢復到 80 g/L 左右,脾臟比原來縮小。之後,在蘆可替尼的基礎上又加了一些免疫抑制劑治療,使血紅蛋白恢復到 100 g/L 左右。
  • 肺癌病人出現頭痛、嘔吐,會是腦轉移了嗎?有哪些治療方法?
    轉移灶還會破壞相應的腦部功能,比如大腦轉移灶引起情緒變化、記憶力減退、癲癇、運動、失語等,小腦部轉移灶引起眼球震顫、步態不穩、腦積水等。腦膜轉移灶引起的症狀沒有特異性,大多也是顱內高壓所產生的症狀,頭痛、嘔吐、視物模糊等。肺癌很容易發生腦轉移,因此,若病人有頭痛、嘔吐的情況就要警惕腦轉移。
  • 免疫+手術刀=肺癌治癒?——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所以,相比肺癌的靶向治療,肺癌的免疫治療剛啟程,我們對於影響腫瘤免疫微環境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也才剛剛開始。在KEYNOTE-024研究中所使用的PD-L1是當前臨床應用較廣泛的一個免疫治療的生物標誌物,但它的特異性還不如EGFR驅動基因那麼強,也就是說即使是PD-L1低表達,甚至不表達的人群也有一小部分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
  • 肺纖維化病人如何開展康復訓練?如何在平時生活中做好預防?
    康復訓練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科,並不僅局限於外傷疾病的治療、恢復。康復訓練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其中就包含有肺纖維化。肺纖維化患者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可以有效恢復部分肺功能,還可以緩解缺氧症狀,對疾病控制有非常積極的幫助。那麼,肺纖維化患者應該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 肺癌腦轉移,癌細胞是怎樣入腦的?會有哪些跡象呢?還能治療嗎?
    肺癌是一個大的家族,有許多品行不一的類型,最主要有肺腺癌、肺鱗癌、大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等,前三者的治療原則基本相同,歸為一類,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小細胞肺癌容易發生遠處轉移,而肺鱗癌常常以局部擴散為主。那麼,癌細胞是如何進入腦部的?
  • 肺癌合併間質性肺炎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ILD是肺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多達22%的ILD患者最終發展為肺癌,其風險約是普通人群的5倍。ILD與肺癌之間有著共同的致病機制,雖然ILD與肺癌之間存在廣泛的流行病學和機制聯繫,但是對這類特殊患者的治療卻缺乏更為廣泛的深入探討。
  • 北大一院王貴強:已啟動重症患者康復期肺纖維化中醫藥治療研究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記者:黃蓓  「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的肺纖維化治療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我們已經設計了相關研究並通過了醫院應急倫理審查,研究中醫藥在肺纖維化治療中的療效。」近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在接受中國中醫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肺纖維化與肝纖維在發生機制上存在部分相同靶點,基於安絡化纖丸等中藥在肝纖維化治療中顯示出的療效,中醫藥對康復期患者肺纖維化的治療有可能發揮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期治療一直是公眾關注的話題。經有效的綜合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灶通常會逐漸吸收。
  • 肺癌細胞最容易鑽腦子,如何才能儘早發現腦轉移,神經症狀要注意
    最近在門診看了好幾個肺癌病人,都是發現了腦轉移,非常可惜。其中一個女病人是肺腺癌,才40歲,手術後三年,這次常規複查,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但頭顱磁共振發現腦頂葉有兩個1cm左右的病灶。除了顱內病灶,其他部位沒有發現復發轉移,這個女病人當場崩潰大哭,等她情緒穩定後,我建議她去放療科尋求幫助。
  • 從1970至2021,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如何升級換代?
    從化療到免疫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大致經歷了三個時代:化療時代、靶向時代、免疫時代。1970年及之前,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沒有特別的治療藥物和方案,對患者而言,只有傳統的支持治療,或者說臨終關懷。患者的生存期大都不超過6個月,一般為4-6個月左右。
  • 今年癌症靶向藥與pd1重大突破!2019全球肺癌大會搶先看
    兩組患者的客觀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相似,治療時間長短存在差異。阿帕替尼組平均治療時間為8.7個月,化療組為4.3個月。 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TKI耐藥患者臨床療效良好,口服的雙靶向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
  • 密西根大學開發3D生物工程肺組織模型,揭示肺纖維化新療法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3D生物工程肺組織模型,通過數十年的平板培養皿觀察,探索致命疾病肺纖維化的進展。肺纖維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這種情況的特徵是在肺內形成疤痕組織。這種疤痕組織會使肺泡壁變硬,在晚期,疤痕組織會完全填滿肺泡腔。
  • 治療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用什麼藥?
    原創 冀連梅 冀連梅藥師正值秋季過敏性鼻炎高發的季節,後臺有朋友問:吃抗過敏藥不能緩解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時,該換什麼藥?有關過敏性鼻炎的藥物治療,我寫過很多篇文章,這裡重溫一下:激素鼻噴霧劑是目前公認的治療過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藥物,它們對緩解鼻塞尤其有效。
  • 海軍安慶醫院開展肺癌光動力治療手術
    海軍安慶醫院開展肺癌光動力治療手術
  • ...癌症候群,還能用免疫治療嗎?專家討論太精彩了!|金陵肺癌網絡論壇
    無頭疼、噁心及嘔吐症狀,北京積水潭醫院就診完善頭頸胸腰MRI檢查發現腦白質變形,右肺佔位,建議骨科及神經內科就診,遂至我院神經內科門診就診,門診擬「行走不穩查因」收入院。病程中,患者二便正常,睡眠欠佳,體重減輕約4公斤。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10年,應用胰島素控制。否認高血壓病史,否認家族遺傳病史及腫瘤病史。否認藥物過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