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是一種骨髓增殖性腫瘤,PMF 患者常常出現脾臟腫大、體質性症狀等多種臨床表現,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存預後。蘆可替尼可顯著改善 PMF 的脾臟腫大及多種臨床症狀,不良反應較少;聯合其他治療可以獲得更好療效。本文將通過一個病例為大家展示蘆可替尼聯合 DTP 方案給患者帶來的臨床獲益。
No.1
病例簡介
作者介紹
鄭正津 主任醫師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血液科
患者女性,65 歲,因「腹脹 2 年,面色蒼白、乏力 9 個月」來我院就診。
1. 常規檢查
血常規:WBC 8.7X109/L
Hb 62 g/L
PLT 171X109/L
N 73%,L 24%,M 7%
臨床表現:慢病,腹脹、乏力、體重減輕
查體:腹部稍膨隆,肝大,肋下 4 cm,巨脾,甲乙線 12 cm,甲丙線 15 cm,丁戊線+4 cm
2. 骨髓檢查
骨髓形態:骨髓幹抽;外周血見「幼紅幼粒」
骨髓活檢:增生極度活躍,網狀纖維密集增生,伴粒系核左移及巨核細胞形態異常,MF-2 級。提示:原發性骨髓纖維化
分子遺傳學:JAK2 V617F(+),CALR(-),MPL(-)。染色體因幹抽,未見核分裂像。
No.2
診療過程
1. 診斷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
預後分組DIPSS 4 分,中危-2
MPN-10:38分
2. 治療
第一階段(巨脾、貧血為主):
● 羥基脲 0.5 g bid + 沙利度胺 75 mg qn
● 幹擾素(a-2b)1 萬 u ih qod
治療 2 個月腹脹稍減輕,活動後乏力明顯伴氣促;仍巨脾;貧血無改善,Hb 58 g/L 左右。
第二階段:
自 2017-11-15 予以蘆可替尼 15 mg bid po 治療(脾1 線 13 cm,2 線 15 cm,3 線+3 cm;Hb 58 g/L,PLT 162X109/L);
2 月後,Hb 68 g/L,脾肋下 9 cm(平臍水平);
6 月後,Hb 76 g/L,脾肋下 7 cm,無明顯不適;
12 月後,Hb 81 g/L,脾肋下 7 cm,無明顯不適。
MPN-10 降至13 分
第三階段:
蘆可替尼 15 mg bid 維持治療,Hb 維持在 80-86 g/L;
15 個月後(2019 年 2 月),蘆可替尼聯合 DTP(達那唑+沙利度胺+潑尼松)方案治療;
聯合治療 2 月後 Hb 92 g/L,脾肋下 9 cm,無明顯不適;
聯合治療 4 月後 Hb 99 g/L,脾肋下 7 cm,無明顯不適;
聯合治療 6 月後 Hb 103 g/L,脾肋下 6 cm,無明顯不適。
MPN-10 降至7 分
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應該注意什麼,聯合治療的時機和方案如何選擇?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No.3
我的說說
專家介紹
馬麗萍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血液內科主任
【馬麗萍說病例】
這是一例非常經典的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從診斷到治療如教科書一樣。在治療決策中,以預後積分系統為基礎。該例患者在(初始治療)療效不滿意的情況下,換用了蘆可替尼治療,在治療一年以後,患者疾病非常穩定,症狀好轉,血紅蛋白恢復到 80 g/L 左右,脾臟比原來縮小。之後,在蘆可替尼的基礎上又加了一些免疫抑制劑治療,使血紅蛋白恢復到 100 g/L 左右。這個成功的病例確實讓我們體會到,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早期治療、早期幹預對(延緩)病人的進展是非常好的。
該病例有什麼遺憾的地方?第一,僅僅做了 JAK2、CALR、MPL 基因檢測,對骨髓纖維化的演變,尤其是其發展為急性白血病等的風險,一些其他的突變基因也是有幫助的。第二、巨核細胞的形態,對於原發性骨纖、血小板增多症、紅細胞增多症——MPN 最經典的三個類型的鑑別,還是有幫助的,希望大家在骨髓活檢的描述中,給到巨核細胞的形態如何異常。總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病例,使我們對原發性骨纖有更好的認識,對它的治療——積極選擇靶向藥物以及結合其他的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
專家介紹
孫志強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血液科
【孫志強說病例】
這是一個 65 歲的女性,經過相關檢查確診為原發性骨髓纖維化,DIPSS 評分 4 分,危險分層屬於中危-2,MPN-10 評分 38 分。根據血小板水平,給予蘆可替尼 15 mg bid 治療。治療以後,患者貧血症狀得以改善,Hb 升到了 80 g/L 左右;脾臟從 9 cm 縮小到 7 cm。為了進一步改善貧血,又給予了 PTD 治療,即沙利度胺、達拉唑和潑尼松。經過治療以後,患者的貧血持續改善,Hb 上升到約 100 g/L,同時脾臟縮小到 6 cm。所以整個治療是非常有效的,貧血的症狀得到了改善,Hb 從約 50 g/L 達到 100 g/L 以上,同時患者的體質症狀得到改善,MPN-10 從治療前的 38 下降到治療後的 7。這個病人從她的體質性症狀,到貧血的改善,到脾臟的縮小,都是成功的。
同時我們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這個病例我們沒有看到相關的血液學毒性,沒有看到貧血的加重、血小板的降低。所以,整體來說這是一個成功的病例,也是經典的一個病例。
專家介紹
謝雙峰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謝雙峰說病例】
該病例有兩年的病史,起病時主要是脾大,但血象是正常的。脾大查因要考慮有可能是血液系統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對於骨髓纖維化的診斷,pre-PMF 和 PMF 的區別在於病理的網狀纖維化的級別,是 ≤ 1 級還是 2-3 級。臨床醫生要和病理科保持充分良好的溝通,與病理科密切配合,這非常重要。
在治療方面,在蘆可替尼之前,治療兩個月脾臟沒有變化;用蘆可替尼治療後,脾臟從 13 cm 降到了 9 cm,結果相當不錯,這實際上是病人的自身對照,可以說非常明確。蘆可替尼是一個 JAK-STAT 通路的抑制劑,治療的指徵主要是肝大脾大或者是有體質性症狀如盜汗、早飽、疲乏等,此時使用蘆可替尼能夠讓病人獲益。該病例使用蘆可替尼兩個月之後,症狀好轉了很多,脾臟降到了 9 cm,效果非常好。之後,又加了達那唑、沙利度胺、強的松,此時效果更加穩定。
對於這類病例,我認為如果在診斷的時候,能夠再做一些 MDS 相關基因檢測,更充分地評價後期轉白的風險,有沒有高危基因,可能會更理想一點。
MCC號JAK20071496有效期2021-07-14,資料過期,視同作廢
文中圖片來源:病例作者提供
頭圖來源:站酷海洛
編輯:wangl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