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小留學生:真的很想家,但留下也沒有多害怕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在中國留學生中,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尚未成年,就被父母早早送到國外。小小年紀,在異國他鄉學習、生活本就不易;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發展日趨嚴峻,小留學生們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想家。」在接受小僑採訪時,小留學生們普遍表示,遇到事兒了,還是想回到家人身邊。但因為航班取消等原因,她們還是留在了當地;好在,她們說並不怎麼害怕。

  紐西蘭 敏敏不困 14歲

  當記者接通「敏敏不困」(網名)的電話時,寄宿家庭正邀請她一起去看夕陽。

  「寄宿家庭對我挺好的。」「敏敏不困」從南島轉到奧克蘭已經兩個月了。疫情期間,寄宿家庭去接機時,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這讓她感到安慰。

疫情下,紐西蘭南島旅遊小鎮皇后鎮的街景。

  「敏敏不困」坦言,與一些華人寄宿家庭相比,她所在的寄宿家庭對疫情並不怎麼重視。當地疫情開始變得嚴重時,她媽媽給寄宿家庭寫了郵件,問是否可以讓她請假,暫時不去學校,卻遭到拒絕。而有些華人寄宿家庭就很警惕,不允許寄宿的孩子出門。

  好在,「敏敏不困」戴著口罩去上學,也沒有受到同學們的區別對待或歧視,當地使領館也聯繫到留學生,讓大家掃描二維碼填寫信息,說會派發防護用品,「這挺讓我感動的。」

  因為疫情發展,「敏敏不困」所在的學校停課也有一周了。

  「覺得不太適應。」她說,上網課一定要自覺,畢竟老師沒有過度關注,溝通交流起來也沒有那麼順暢,很多時候聽不懂,發email問也不方便。

  原本,「敏敏不困」的媽媽為她訂了4月10日回家的機票,但航班因疫情取消,「敏敏不困」就留在了當地,等疫情過了再回國。

  「說實話,我是不害怕,出門戴口罩、做好防護覺得也沒什麼。」她說,疫情發生後,自己囤了好多貨,媽媽也給她發了很多華人商店的微信,可以送貨到家。

  疫情發生後,奧克蘭的酒精、口罩都斷貨了,「敏敏不困」也沒有買到。所以,平日裡,她就用吸塵器吸吸地,洗洗桌布擦一擦房間。

  「敏敏不困」所在的學校裡,華人學生很多,大家關係也走得很近。平日裡一到周末,她就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現在見不到大家了,周末只能窩在房間用手機和電腦打發時間,她說感到有些孤獨。

  「憋壞了。」疫情結束後,她要出門逛街,要把不會的問題統統問老師一遍。

  英國 木子 16歲

  今年是木子在英國的第一年,不曾想會遇到這麼大的事兒。

  木子的寄宿家庭離學校不遠,她平日習慣坐公交車上學。隨著疫情在英國變得嚴重,她改為步行去學校。

長年擁擠的地鐵車廂而今空空蕩蕩。

中新社

記者 張平 攝

  當地人並沒有戴口罩的習慣,但木子坦言,自己戴著口罩去學校,寄宿家庭也表示理解,在學校裡也沒有受到歧視,「大家挺包容,這讓我感動。」

  木子告訴記者,在一次聊天中,寄宿家庭覺得中國抗疫非常成功,也非常贊同中國的做法。

  一周前,學校做出了停課的決定,和木子一起寄宿的義大利學生回家了。

  「遇到事兒了,都想回到爸媽身邊。」木子說,爸媽很擔心自己,因為學校停課很久,也想回國。但因為疫情原因,機票比較難買到,所以就決定暫時留在當地了。「每天和爸媽通電話,倒也沒有感到恐慌。」

  木子告訴記者,她身邊有些留學生回國了,看著他們曬隔離期間的狀態,感覺大家心態都挺好的;也有一些留學生為了學習等原因選擇留在當地,狀態也還好。

  一周以來,木子也開始在家上網課。因為對軟體有些不適應、網絡傳輸問題時有出現等原因,她直言網課的學習氛圍還是不如實體課堂好。

  木子說自己現在幾乎不出門,在媒體的宣傳倡導下,洗手時間也變得特別長,平時也注意用酒精棉片擦拭門把手,擦擦桌子消毒等。

  「雖然平日裡並不是特別喜歡出去玩,但如今是宅著不能出去,心態上還是不一樣的。」木子說,疫情過後,最想回國,回到爸媽身邊,吃些好吃的。

  加拿大 然然 17歲

  然然現就讀於加拿大蒙特婁的一所中學。

  兩年前,她被父母送到國外,「為了讓我儘快適應當地文化,我媽特地選了一所華人學生比較少的學校。」

  目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加拿大發展形勢趨緊,家裡人也都擔心然然的安危。但因為她現在的學習成績要計入大學錄取分數,然然並不敢貿然回國。

當地時間3月30日,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一家超市內貼出的告示提醒顧客,需保持社交距離。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多倫多所在的安大略省省政府當日宣布,該省的緊急狀態於3月底期滿後,將再延長兩周時間。

中新社

記者 餘瑞冬 攝

  根據學校安排,然然已經上了一周多的網課。

  「以前沒有上過網課,感覺還挺彆扭的。」她說,因為不用走路去學校,早上起得晚了,原本的生活規律有些被打亂;網課形式下,有些科目以自學為主,很容易跟不上進度;想問老師問題,視頻通話也不是那麼容易講清楚。

  然然所住的地方是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的重災區。她所寄宿家庭的老爺爺作為疑似病例被隔離。所以,然然平日裡需要和大家分區域活動。

  「房東人特別好。」然然說,當時老爺爺開始發燒咳嗽,非常擔心他和自己的情況,所以最初的幾天,心情非常差。

  為了讓爸媽放心,然然每天和爸媽通電話報平安,爸媽也給她寄了口罩、手套、保健品等醫用物資過去;疫情期間,然然打掃房間的頻率從一周一次,改為每兩天拿著消毒溼巾,把房間各角落擦一遍。

  「想家。」然然說,尤其想念家裡的老人,因為見到他們的時間本就不多了。姥姥如今每周和她通一次電話,囑咐她不要摸狗,好好學習。

  疫情發生以來,然然在學校受到過冷眼歧視,不少西方反華媒體的不實報導也令她氣憤不已,但同時她也接收到來自祖國的溫暖。

  前幾日,她接收到信息,當地使領館正在協調物資,組織發放健康包,「覺得很溫暖。」

  「真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然然說,疫情過後,想和同學一起吃飯、爬山、遛狗。

  應受訪者要求,『』敏敏不困"為網名,木子、然然均為化名。

  作者:馬秀秀

相關焦點

  • 3萬在美小留學生:留下與回國都充滿挑戰
    口罩、手套戴好,最後別摘……」美國時間3月14日,幾位小留學生臨行前,胡海俊仍不忘再次叮囑。幾個小時後,這幾位小留學生將登上回國的航班:從紐約起飛,在臺北中轉,最終回到家鄉。雖然對各個流程早已駕輕就熟,但嚴峻的疫情卻讓他們不能有半點鬆懈。將近40多個小時的旅途,胡海俊也要跟家長一起「熬著」。直到收到他們的「報平安」簡訊,懸著的心才算放下。
  • 我真的好難:疫情時期準留學生們的眾生相
    2、3月份國內疫情嚴重,小陳不能回來,小半年過去了,形勢反轉,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澳洲疫情出現反彈,現在是想回也回不來。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收入沒了,家也回不來,國外消費水平還高,這樣一來他在國外真是快活不下去了,更別說攢學費了,所以只能暫時擱置留學計劃。
  • 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3日電 題: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記者 宋宇晟隨著國外疫情蔓延,滯留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成了疫情之下的一個特殊群體。來自中國的李慶峰,目前在義大利讀博士後。
  • 疫情下那些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就業路
    原標題:用廚藝安身 以理想立命疫情下那些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就業路畢業季過後,就業季到來。
  • 瀋陽醫學院留學生志願服務隊:學校就是我們的家
    從嚴冬到盛夏,作為瀋陽醫學院留學生志願服務隊的一員,薩麗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著學校。「學校就是我們的家,當困難來臨時,我們肯定要盡己所能幫家裡渡過難關。」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瀋陽醫學院有近200名留學生一直留在校園。為了更好地在留學生中開展抗疫工作,學校積極組織留學生參與抗疫志願服務,並在此基礎上迅速組建起一支留學生志願服務隊。
  • 疫情愈演愈烈:那些選擇回國的留學生,都是怎麼想的?
    你覺得這次疫情對留學生群體產生了什麼影響? 對於留學生有好有壞。壞處就是接受教育的質量會整體下降,回國就業壓力更大。好處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如果規劃得當,應該比學校三點一線的生活更加豐富。
  • 反對小留學生回國,真的是因為仇富嗎?
    人們似乎感受到一股春風撲面而來,我們距離開學真的是為期不遠了。然而,正當人們心情稍有舒緩的時候,半路殺出個「境外輸入病例」,給期盼開學由來已久的家長們兜頭潑了一盆涼水。比如鄭州的郭某鵬,飛義大利看球歸來卻隱瞞不報,結果直接又給河南學子的假期進行了強行充值。家長們的心一下子又懸起來了,特別是高三的家長,都快急哭了。
  • 「這是我的第二個家」——疫情中守護武漢的非洲留學生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不少非洲留學生選擇留在武漢,守護自己的「第二家鄉」。來自奈及利亞的阿穆是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學碩士生,他的冰箱裡有米飯、雞肉、辣椒、西紅柿和雞蛋。他說,吃完囤夠的物品後,再去學校大門口的學校超市採購物資。去學校的清真食堂吃飯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外出公寓時登記一下,回來後測一下體溫。
  • 義大利告急 中國留學生疫情親歷報告
    義大利已然成為海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受影響的有在意的29萬華僑,和2.6萬多留學生。今天的推文是《我在》為觀眾帶來的義大利疫情特別報導,由義大利留學生陳般若撰稿自述。一月下旬開始般若一直幫國內親友搜羅口罩,甚至在去南歐旅行的途中也不例外。疫情日漸嚴重,戴口罩的本地人仍然不多,伴隨著物資緊張和對亞洲人的歧視。天價機票和全境封鎖接踵而來,般若仍然決定留在義大利等待疫情過去。以下是她的親歷。
  • 歸國留學生告訴你真相,留學英國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後悔來得及
    近期,爆出來部分回國的國人和留學生,自認為從國外回來,就感覺高人一等,還大鬧機場,還想要超國民待遇?是不是在國外待遇太低了,就想回國內改善下,你不配,為國家做出大貢獻的都沒有你這麼能擺譜。可見他們的水平還是很低嗎?白出國留學了,都學下了什麼?這素質出了趟國怎麼就高的沒邊了?
  • 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抗擊新型肺炎)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中新網太原2月24日電 題:疫情下的跨國網課:俄高校為中國留學生提供遠程教學  作者高雨晴  「數學分析、代數、信息、文化、俄語.....。.」
  • 疫情下的世界︱在西留學生:我在西班牙等待夏天
    我作為一個在西留學生,也是一點點的看著西班牙的感染人數從1個、2個上升到10個、20個……緊接著破百,破千,到現在的早已破萬;看著感染的地區從一個、兩個大區上升到五個、六個大區,到後面的遍布全國;看著所有之前關注的與西班牙學習、生活及旅遊相關的公眾號逐個演變為每天推送疫情實時新聞及各種相關措施的文章……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深知中國在此次戰鬥中所消耗的人財物種種資源,我們了解中國醫護人員為我們的艱辛付出
  • 專訪在俄留學生:當地人依然不重視疫情,我們想回來
    澎湃新聞:聖彼得堡的疫情是什麼時候加重的?當地有什麼對策?柚子:2月時,俄羅斯的疫情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地區。聖彼得堡的疫情還不太嚴重。不過大概從3月中下旬開始,聖彼得堡的疫情也變得嚴重起來。柚子:疫情還不嚴重時,我見過中國人對當地人的採訪,主要是年輕人,詢問他們的看法。但受訪者大都覺得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不值一提的小病毒。現在大部分本地人已經自覺地戴上口罩了。但本地人對疫情的重視程度還是都不夠,現在街上還是不斷地有人在走動,去那些還開放的超市購物。
  • 疫情之下,在韓留學生回鄉記:從做決定到下飛機用了10小時
    文和說,因為一直關注國內的新聞報導,自己周圍的中國留學生都對新冠肺炎疫情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對病毒傳染性很強、主要通過飛沫和糞便傳播、潛伏期長且隱蔽、需要戴口罩勤洗手等要點都很熟悉。春節後不久,他就去買了口罩,那時還勉強可以搶到。第二天,線上線下的口罩都已售罄,此後一直處於無貨狀態。
  • 疫情下在日中國留學生的抉擇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了一個又一個的國家,打亂了無數人的生活。  遠離家鄉的在日中國留學生,也不能從這場席捲全球的慌亂中倖免。身處被疫情打亂了留學生活的困境,他們是怎麼應對的?面對無法預計何時結束的疫情,他們又做出了什麼人生選擇?
  • 後疫情時代留學生網絡愛國主義教育初探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留學生人數劇增,他們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及給留學生的回信中表示,希望留學生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發揚留學報國傳統,胸懷大志,努力做到堅守愛國主義精神、矢志刻苦學習、奮力創新創造、積極促進對外交流。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始終鼓舞著海外留學生的家國情懷。
  • 在美小留學生包機回國5人確診?他們都是我們的「未來」嗎?
    和之前從英國回來的小留學生一樣,這些從美國回來的孩子也同樣是機票自理、集中隔離。有媒體報導稱,據知情人士透露,紐約飛廣州的包機中,目前已發現5名小留學生核酸檢測呈陽性被送醫!雖然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不過首批從英國抵達濟南的小留學生中,的確已經出現一例確診病例和一例無症狀感染者,有人直呼:怕什麼來什麼!
  • ...爆發,KCL等多校有確診!中國留學生瑟瑟發抖,英國人卻迷之淡定……
    看得多國內刷屏朋友圈的各種「硬核」防疫,中國留學生看到英國的蜜汁操作真是越來越心慌,而更可怕的是他們身邊的英國人都是這樣做的:「老師剛剛結束假期從疫情嚴重的義大利回來,沒有隔離也沒有測體溫,直接就來上課了,當然也沒有戴口罩,我們都瑟瑟發抖」
  • 留學生專訪|英國線下上課情況一覽
    疫情時期,大部分英國高校已經將上課模式改為線上網課,但依然有一些學校受專業、課程限制,必須線下教學。那麼,線下課程如何開展?又有什麼」奇特「的上課經歷?以下這幾位正在線下上課的留英同學或許能給你解答,快和學旅家來一探究竟!
  • 留學生睡眠報告:68%留學生睡眠不足6小時
    全民網課期間,他們一個個跨越著不同的時差匯集到一起,從十一點上到凌晨三點多,每次上完課,又是漫漫長夜無心睡眠的一晚……留學生究竟在為什麼而熬夜網絡上的留學生:吃飯喝酒逛街蹦迪想做什麼做什麼?但是實際上的留學生們:什麼火鍋燒烤小龍蝦,連外出逛街都是能戒就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