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驚呆了!哲學這麼好玩——一些有趣的哲學書籍

2021-01-16 澎湃新聞

關於人生的很多問題,哲學都能給出解答,然而卻總給人以抽象、晦澀之感,令人望而生畏。其實,哲學也可以很好玩。我們就推薦幾本通俗易懂的哲學書籍,以有趣生動的方式對哲學知識進行引導梳理,幫助讀者們在哲學的歷史長河中理清頭緒。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

林欣浩/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讀客 2015年7月版

這是一本有趣的哲學簡明史,也是人類最厲害的天才們自我折磨的歷史。哲學家們只想在思考中尋找終極真理,但在他們的爭吵中,世界卻意外地被改變。從蘇格拉底到笛卡爾,從休謨到康德,兩千多年的哲學史,一代代哲學家不斷思考,並對我們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闡釋,而哲學卻並沒有所謂的終極真理。那麼,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他們在重複沒有意義的活動嗎?顯然不是。這本《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從哲學家們庸常或天才的生活軌跡入手,為我們呈現了絕大多數人惰於思考卻不得不一直面對的問題:我是誰?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幸福?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這也是作者的開場問題,吸引著我們好奇的目光繼續往下讀。

哲學家們的探索過程與他們自身的行為相映成趣,在哲學家們享受純粹的「思維的樂趣」的同時,也為我們充分展現了哲學的真正旨趣所在。一本用小說的筆法寫出來的哲學書,以小說的手法把讀者引向西方哲學的眾多經典問題,幽默和睿智是《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最大的特點。作者幽默的筆觸能帶我們享受一次輕鬆的哲學之旅,徹底揭開哲學艱澀難懂的面具,走進哲學大師的精神世界。

《驚呆了!哲學這麼好》

【日】田中正人/著 尹國鵬/譯 南海出版公司 2018年2月版

《驚呆了!哲學這麼好》用生動可愛的插圖,按照古希臘、中世紀、近代、現代的時間脈絡,梳理了西方哲學的發展歷程,並根據時代劃分,介紹了每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家及其思想。在哲學家介紹頁面,了解每位哲學家的生平、名言、著作等;在哲學概念解說頁面,輕鬆理解哲人的大智慧。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哲學這麼有用、這麼好玩,還能這麼萌!正如本書作者田中正人所說:「我想把邂逅那些偉大思想時的震驚直觀地呈現出來,於是有了這本書。如果讀者朋友能在這本書中有所發現、有所驚喜,將使我不勝歡喜。」

《哲學的故事》

【美】威爾·杜蘭特/著 蔣劍峰、張程程/譯 新星出版社 2013年3月版

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是普立茲獎和自由勳章獲得者。他終生致力於將哲學從學術象牙塔中解放出來,讓它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哲學的故事》出版後,第一年連續再版22次,迅速譯成18種語言,掀起了全球哲學熱潮。《哲學的故事》用講故事的方法,介紹了歷史上主要哲學家的生平及其觀點,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叔本華、尼採再到柏格森,羅素、杜威等。在闡述每位哲學家思想的同時,生動地介紹了他們生活的時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經歷。作者杜蘭特以其一貫的淵博知識、深入淺出的行文,成功地將看似艱深的哲學寫得極富人情。這本《哲學的故事》也發揮了他一貫的特長:深刻且樸素。從雅典寫到美國實用主義,他一邊講故事,一邊講思想的繼承與演變,把觀念演變的故事寫得深刻而浪漫,每個哲學家的答案仿佛都是暫時的,唯有問題是永恆的。

在杜蘭特看來,將哲學肢解為邏輯學、美學、倫理學、政治學和形上學,這就失去了哲學的美和樂趣,我們不在它枯燥乏味的抽象思維和教條形式中去尋覓哲學,而是把它與天才栩栩如生的生活方式聯繫在一起加以表達,不僅研究哲學,也要研究哲學家。我們要準備寬恕他們偶然的過失,接受他們殷切教導的訓誨。《哲學的故事》不僅講述了哲學史,更對所有的思想賦予同等的愛和理解、批評和吸收,體現了真正的「哲學之美」。

《看,這是哲學:哲學史裡的快樂智慧》

【美】唐納德·帕爾默/著 鄭華/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2016年1月版

作者唐納德·帕爾默(Donald Palmer)是美國馬林學院榮休教授、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在大學教授哲學史和哲學導論課程,教學經驗豐富、寫作風格活潑,致力於帶領學生和讀者通觀哲學入門問題。由於重大問題的引力,哲學往往讓人感到沉重、抽象與晦澀,而本書恰恰是要打破這種傾向,減輕哲學「大問題」帶來的沉重之感。本書是作者教授三十餘年哲學導論和哲學史的教學心得之作,他用輕鬆活潑的文風和四百餘幅手繪漫畫插圖,對西方哲學史進行了簡明易懂的概述。作者嚴肅地對待哲學,卻又不那麼鄭重其事,用風趣幽默減輕了哲學難以承受之重,使哲學不再顯得無聊難懂,使讀者在「觀看」中感受哲學的活潑幽默,獲取快樂智慧。本書自出版以來多次再版,廣受讀者歡迎,無論對於人文社科學生,還是普通大眾,都不失為很好的哲學入門讀物。

《看,這是哲學》在2015年推出後,作者繼續推出續篇《看,這是哲學II:永恆不變的哲學大問題》,原名為《中心保持不變嗎?》。續篇的語言和插圖風格延續了前書的特色,內容是以「中心是否保持不變」為引導,對哲學中的「大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梳理。除了對西方學者學中心問題及其演進脈絡進行系統梳理之外,作者還常常將不同哲學家的觀點相互勾連、對比闡述,以開放討論而不是單純羅列觀點的方式,引導讀者對哲學「大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作為哲學通識讀物,無論是哲學專業的學生,還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生,或者是普通大眾,都能從中有所收益並獲得樂趣。

《西方哲學畫傳》

【英】傑裡米·斯坦格魯姆、詹姆斯·加維/著 肖聿/譯 新華出版社 2014年8月版

這本書用25萬字、160餘幅圖片講述了西方哲學誕生以來,2500多年的故事。故事從古希臘開始,第一批哲學家突破神話,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學議題,接著是古羅馬哲學家——奴隸們和皇帝們,用思考來尋找生與死的慰藉;進入中世紀,哲學成為神學的工具,用於證明上帝的存在,直到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倡導科學和理性,將人喚回人間;後來哲學家們深入思考政治、道德、科學等各領域,湧現出了無數傑出的思想與學說。本書的內容大多是歷史性的,講述了許多哲學巨人和各種哲學運動,還講述了各種哲學的命題、概念、用語等。

哲學的故事中除了深刻、獨到的思想,還充滿了富有個性的主人公,流亡的哲學家,去世時默默無聞的哲學家,有天才、僧侶、流浪者、精神錯亂者,還有色彩斑斕的故事逸聞:第一位哲學家泰利斯觀察星象時跌進了水溝,遭到老婦人的奚落,犬儒主義者第歐根尼住在木桶裡,靠乞討為生,中世紀神學家阿奎那身材圓胖、行動遲緩,被同學們嘲笑為「呆牛」,薩特和波伏娃一生都保持著複雜、動蕩不安的關係……而這一系列的生平和故事中,最重要的是哲學家們的言論和思想,也正是這些思想,才將這些故事結為一體。作者還為這本哲學史配上了精美的插圖,有歷史圖片,也有藝術作品,它們與哲學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既增強了趣味性和可讀性,也豐富了文本,擴展了我們接近哲學的方式。

《第一本哲學漫畫書》

吳瑞君/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磨鐵圖書 2017年5月版

《第一本哲學漫畫書》的主角是一個翹鬍子的老頭:尼採先生。尼採是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引起人們重視,直到20世紀,才激起深遠的社會反響。後來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後現代主義,它們都以各自的形式回應尼採的哲學思想。《第一本哲學漫畫書:尼採的哲學思想》是參考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悲劇的誕生》等八部主要著作編繪而成,是以漫畫故事來表現尼採的哲學思想,創作思路就是希望用漫畫這種通俗易懂的形式來表現西方哲學心理學思想,將西方思想名著通俗化、快餐化。

從內容上來看,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尼採其人,第二部分講述尼採的哲學思想。書中用尼採的個人經歷作為切入點,通過講解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來表達尼採對這個世界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不同看法。從語言風格來說,全文採用了漫畫故事的形式,而且尼採本人的許多作品都是採用箴言、警句和詞條的形式出現,因此《第一本哲學漫畫書》的語言簡潔易懂,微言大義,能夠感受到尼採語言的力量與強大。

《哲學家的咖啡館》

【德】諾拉·K、維託裡奧·赫斯勒/著 衛茂平/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10月版

這是一本有關哲學問題的非學術專著,以充滿童真的超凡想像力、極其生動有趣的敘述方式,將那些深奧的哲學觀念變得樸實易懂。這也是一本通信集,由一位哲學家和一名女孩間的真實信件組成。女孩叫諾拉·K,她在信中不停地提問:時間是一種幻覺嗎?動物有意識嗎?宇宙是否無限大……而在這些提問中,涉及到了哲學中許多永恆而有趣的問題。哲學家名叫維託裡奧·赫斯勒,他在此並沒有扮演一個令人生厭的老學究的形象,似乎諾拉激勵出了這位教授同樣充滿童趣的想像,從而設想出一個哲學遊戲。他臆造出一個從古至今的偉大哲學家們聚會的地方——哲學家的咖啡館。在「哲學家的咖啡館」中,他們走到一起,討論諾拉的信。在這家咖啡館中,我們可以見到柏拉圖、亞裡土多德,也可以見到讓·雅克、尼採,甚至馬克斯·韋伯等等。而這些偉大的思想家們圍繞諾拉的提問互相爭執,整個哲學史的全部論據在此交鋒。諾拉的信聰明機智並且充滿幻想,維託裡奧·赫斯勒的回答輕鬆愉快,但又語義精微。這是成人和小孩之間一種哲學友誼的美妙文獻。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某種文學的敘述方式被引進到枯燥的哲學寫作中,從而使這本書變得神採飛揚、生機盎然。

《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美】託馬斯·內格爾/著 寶樹/譯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2016年11月版

本書是享譽世界的哲學入門小書,當代著名哲學家託馬斯·內格爾用不可思議的精簡篇幅和明白的語言,為我們打開了哲學世界的大門。不要被「哲學」深奧難懂的外表嚇退了!這本書不談哲學家和哲學概念,而是問了人人都多少困惑過的九個哲學問題:我們如何知道心外世界不是一場大夢?理解他人的心靈,為何困難重重?肉體與心靈的關係是怎樣的?語言為什麼可以傳達意義?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嗎?我們的行為為什麼會有對錯之分?什麼樣的不平等是不公正的?死亡意味著什麼?人生的意義何在?通過回應這些問題,內格爾展示了哲學思考的真正樂趣。其實,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們也都是帶著這些問題踏上他們的哲學之旅的。哲學的源泉,就在於我們身邊的世界,以及我們與世界之間複雜而多彩的糾葛。本書的目的不是要給出正確答案,而是用非常平易的方式把你引向哲學的思考方式,教你用它來捕捉心中迸發的迷惑與感悟,積累智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帝笑了99次:有趣的哲學思考,讓我們和上帝一起笑
    其實,我很少看哲學類的書籍,為什麼?當然是因為看!不!懂!哲學這個類目似乎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有些高深,讀起來晦澀難懂,又費解無趣,想把一本哲學書籍讀完,往往總是不那麼容易,即便逼迫自己讀到最後,真正能讀進去的,能理解的,又有多少呢?而哲學究竟是什麼呢?
  • 爆笑又有梗,原來中國哲學這麼好玩!
    哲學雖然看似虛無縹緲但實則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中國的哲學思想正是為了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出現的!但中國哲學是怎麼出現的呢?既然大自然這麼牛,那麼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著自己的靈魂,都是神一樣的存在。這就是原始人認為的萬物有靈或萬物皆神。在原始社會,人類的大部分食物是靠採集得來,只有很小一部分食物是靠打獵得來。女人在外能摘果養家,在內能縫能補能生娃,堪稱十項全能選手!
  • 如何走進哲學的世界:從入門到一步步深入!
    首先,先讀哲學導論、哲學概論等基礎一類的書籍。初讀之時,也許會有點兒乏味單調,但從中可以大致了哲學的概況,明白哲學是什麼。雖然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都在回答這一問題,仍沒有一個唯一的答案。但正是在這樣循環往復的追問中,推動著哲學的前進,開拓著人類的思想領域,並形成幾大主要的哲學問題域:宇宙論,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以及諸多哲學基本問題和問題的求解途徑。學習這類書籍,可為以後的深入奠定一定的哲學知識和哲思基礎。
  • 從這些有趣好玩的產品,一窺任天堂的設計哲學
    當時腦子裡蹦出來的想法正是來自 GBA 之父橫井軍平的設計哲學「枯萎技術的水平思考」。 他對於消費級產品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在產品開發時期,研究者總會想利用最先進的技術來製造最棒的商品。但我以為,想要研發出賺錢的商品,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對商品而言不是加分而是扣分。
  • 哲學論|給入門哲學的朋友推薦五本好書
    她將懷疑論的論證分成三個階段:古希臘皮浪主義(Pyrrhonism)的懷疑論論證;笛卡兒的懷疑論論證;當代英美分析哲學裡的懷疑論論證。這個劃分的理據在於這三個階段的論證都有各自的側重,而透過分析這些論證,Zagzebski介紹了知識論裡一些最重要的立場,例如foundationalism、coherentism、reliabilism、contextualism。
  • 為什麼說不必學哲學?哲學是強者的思維苦旅
    如果你不認同這個道理,如果你認為得不到一個東西的痛苦會把你折磨到瘋癲,那我勸你不要學習哲學,因為哲學本就是去追求那些得不到的東西,步入思維的禁忌之地,去思考一些艱深甚至不可所思的概念,比如意識、愛欲、存在…… 得不到就是人生常態,但是,學習哲學並不是目的,不能妄圖通過學習哲學而在人生中變得更堅強
  • 關於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一些淺見
    文:汝信近一個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大力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核心價值觀,出版了大量成果,拓展了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壯大了教學和研究隊伍
  • 聽說懂哲學的人都很厲害,怎樣讓自己喜歡上哲學?
    哲學,是一門深入思考的學科,他不僅僅限定在人生哲學裡,還有很多職場、社交、宇宙等等方面的哲學。但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一說到的哲學,便讓人想到的是有關人生哲理方面的。哲學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厲害?那是因為哲學無所不包,它包括了人們是怎麼來的?要去往哪裡?生存的意義是什麼?究竟還有沒有下一世?是否有靈魂和記憶?
  • 金嶽霖哲學八句經典語錄,他不僅僅是痴情才子,更是哲學大師
    在汪曾祺的書中見識過金嶽霖的一些有趣之處,汪曾祺在西南聯大讀書時候,他的老師都是名人,可以說是風格迥異、個性鮮明,金嶽霖就是他的老師之一。他回憶說,金嶽霖長期獨身,養了一隻大鬥雞,跟他一個桌子吃飯,天天都像孩子一樣,對生活充滿興趣,好玩極了。
  • 西方哲學33:中世紀哲學
    鄧曉芒、趙林 | 作者 《西方哲學史》| 書籍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世紀基督教哲學不再像古希臘哲學那樣把眼光投向自然世界和客觀存在,而是把靈魂和上帝作為研究的對象。因此中世紀基督教哲學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關於主觀精神世界的哲學,具體表現為心靈哲學和宗教哲學。中世紀基督教哲學儘管具有種種扭曲和偏頗的形式,但是它對於西方哲學精神向自身內部的深化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構成了西方哲學發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 《異端:進擊的哲學現場》:把灰色的哲學講成五彩繽紛的生動傳奇
    而恰恰在這個近百年的時間裡,歐洲文明在慢慢地積蓄、累積、醞釀,科技、哲學、文學都在於無聲處發生著激烈的碰撞、悄然的嬗變,然後才有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的橫空出世,直接帶動了西方社會的突飛猛進的在之後時代裡的大跨度的飛躍。從這個意義上講,十七世紀看起來有一些沉寂,但那一份看似平淡無奇的時光裡,卻在緊鑼密鼓地蘊蓄著巨大的能量,一旦爆發起來,便足以驚動整個世界。
  • 寂寞思索:百年哲學未前行,哲學世界的終結,停滯的文明
    這就是新時代的哲學,也就是這100年的哲學。可惜的是,我們發現自己還是不斷的在原地打轉,並沒有真的突破,這是一個比較可悲的事情。而到了這裡,好像都很自由,實際上,我們陷入了一個困境,這就是一個無形的罩子困住了所有人。諸多的「偽」哲學和「新」哲學中,到底哪裡才是突破和統一。希望能夠儘快的看到曙光。★自由之苦★如果看了哲學的書籍,都會產生無限的疑問和遐想。
  • 講座回顧∣劉學良:兒童何以做哲學——兒童哲學的哲學內涵與教育實踐
    2020年12月16日晚,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後劉學良帶來了題為「兒童何以做哲學——兒童哲學的哲學內涵與教育實踐」的學術講座。首先,劉老師介紹了兒童哲學的產生和發展。當前,兒童哲學在世界各地傳播,與當地的文化、教育傳統相結合,發展出了不同樣態的兒童哲學,它們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劉老師將其梳理為「一個理念,一個方法,四個特徵」——兒童哲學堅持以「兒童做哲學」為核心理念,以「探究共同體」為基本方法,呈現出「兒童中心、哲學思維、對話探究、民主團體」四個特徵。那麼兒童如何做哲學呢?
  • 哲學初學者如何入門,做好兩個方面,就能抓住根本
    哲學思想高深玄虛,哲學書籍汗牛充棟,而且大多晦澀難懂。對於盲目闖進哲學領地的人來說,如果學不得法,的確會感到無所適從。 哲學該從哪裡學起?提出這個問題的,往往是喜歡哲學的人。有趣的是,許多喜歡哲學的,屬於非專業的人士。專業研究哲學的人,卻未必以哲學為樂。
  • 從紙牌到花園,從問題到流派:7本好書帶你輕鬆入門西方哲學
    還有一種「哲學問題」入門法,先了解哲學到底都在探討什麼問題,帶著問題讀哲學,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哲學,經常給人以「高冷」的感覺。特別是對於初讀哲學書籍的人來說,如果一上來就看《西方哲學史》之類的大部頭,難免會看得兩眼發暈,每個字都認識,但通讀下來能看懂的寥寥。
  • 哲學博士自辦個性書屋+天津夫妻在廊坊開書店18年
    500餘變形金剛模型 2700餘冊圖書哲學博士自辦書屋 解鎖個性閱讀劉純和他的金剛模型。當「變形金剛」遇見圖書,就有了這間藏在鬧市中的藏雨書屋。屋主劉純,是一名「80後」哲學博士,現在廊坊師範學院思政部任教。
  • 2019年最佳商業書籍書單:《Bad Blood》位列榜首
    編者按:關於書單,我們最常看到得往往是「當月/年度暢銷書單」、「最受讀者喜愛書單」或者是頗具影響力的名人或評論家分享的「我最愛的書單」等。每一個排行榜都有自己的一個評比角度和標準,那作為讀者的你面臨眾多的書單,該選擇相信誰?
  • 哲學有什麼意義?哲學無用論?
    大部分普通人對於哲學的印象存在兩極化。一個是認為哲學,純屬就是瞎想,就是一個人吃飽了撐的沒事做,才去做的哲學。另一個是認為哲學太神秘,和普通人沒有關係。今日就客觀的來說說哲學的意義,以及它的用處。當今時代,普通人普遍認為哲學是沒有意義的,或者用處的。如果這個用處或意義是指可不可以給人帶來物質財富,或者是物質利益,那麼哲學確實無用,但是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哲學,也不能因此就說他無意義,無用處。哲學有這幾方面的意義與價值。
  • 笛卡爾:西方現代哲學之父
    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歐陸理性主義"哲學開拓者,被黑格爾譽為"現代哲學之父"。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期間20餘年,始終埋頭於哲學、數學、天文學、物理學、氣象學、化學和生理學等領域的研究當中,並發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論文和著作。主要作品有《哲學原理》、《指導哲理之原則》、《形上學的沉思》、《屈光學》、《氣象學》、《幾何學》、《方法論》、《論光》等。
  • 趙敦華:哲學不是無用的,也不是萬能的
    它激發了我對哲學的無限興趣,可以說是我的第一本哲學啟蒙書。"" 文革 " 開始後,趙敦華先後下過鄉、當過工人,但他從未間斷閱讀和思考。1977 年,恢復高考,因家庭出身,趙敦華未能進入心儀的哲學系而進入了中文系。本科期間,趙敦華熟讀了中西方哲學的相關書籍和論文,並做了大量的筆記。最終順利考入武漢大學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