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巧,就像閱讀能力一樣,從我們學會讀和寫起就一直是如影隨形。從開始寫段落、日記、隨筆,到後來寫說明文、議論文,甚至大學的學術論文、下班後的公文
這期間,有人寫得開心,有人寫得痛苦,有人寫得敷衍,還有人和我一樣,寫得隨意。
是的,自從三年前我恢復了閱讀的習慣,我就開始嘗試事後思考和書評的輸出,以鞏固信息和知識的輸入。還是少了一點深思熟慮的練習,畢竟寫作方向還是太自足了。
雖然正式的寫作訓練營又開始了,但我還是下定決心要在寫作上犯一些錯誤。我總覺得動力中缺少一些變化,直到我遇到了秋野叔叔的《寫作 7 堂課》。
這本書於出版,作者是秋野大叔,他身上的標籤是驚人的,比如PPT秋野的創始人,與百萬粉絲的大V,百萬暢銷書作家,中歐商學院的私人導師,新媒體商學院創始人等等。讀了他的書後,我提到我為差不多寫作了這讓我更加欽佩他,想知道他的寫作習慣和動力來源是什麼?
在這篇《寫作 7 堂課》中,秋野大叔系統地介紹了一個完整的寫作閉環,從方向(框架思維),到動力(複利寫作),再到寫作時間(碎片化),寫作材料來源(網絡寫作),寫作靈感(結構化寫作),寫作質量(列表寫作),最後通過寫作來提高和完善提高思想認識。
在這樣一個完整的寫作體系中,通過秋野大叔對每一個環節的徹底拆解,我學會了如何系統地寫作,同時也找到了長期困擾我的寫作黃金圈問題的答案,那就是:為什麼要寫作?你寫什麼?怎麼寫?
一、為什麼要寫?
不管答案是什麼,他們都告訴我們,寫作其實是有益的,但無害的。
1要保持寫作的初衷,就要以雙盤的形式寫作,疏導情感,總結經驗
毫無疑問,寫作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自愈過程。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寫過日記或文章,這種純粹的自我表現寫作,不僅是我們情感的表達,更是我們生活的記錄,他也是對我們寫作能力和思維方式的一種無形的鍛鍊。
自愈寫作,向更純粹的方向發展,將有「心靈寫作」,正如《寫出我心》一書所說,這是一個通過寫作發現、接受和欣賞自己,然後發現、接受和欣賞他人的純粹過程。
這樣的過程既不功利,也不商業化。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另一種更常見的自我諮詢方式是抄寫,通過抄寫,我們的情緒可以恢復我們內心的平靜。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雙盤寫作的方式,對自己的知識框架和寫作技巧進行分解、提煉和提高。
2框架寫作,寫作思維由大到小的升級全局觀
一讀古典,老師就用文章說寫作是用樹形結構和線性方式表達網絡思維。如果語言是一維的,那麼單詞就是二維的。寫作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從二維的角度觀察我們的思想,從而獲得思維的提升。
我是這麼認為的。當我們習慣於寫作時,我們可以對有價值信息的捕獲更加敏感,即尤為重要在碎片化信息的時刻。
正如秋野大叔在這本書的答疑中提到的,我們身邊的「牛人」都有自己的框架,這是他們多年來知識積累和轉化的思維方式。
我們之所以經常跟不上牛人的思維,是因為我們沒有他們的模式和知識框架,所以很容易被他們的觀點和節奏所牽走。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其實,方法也很簡單,你可以參考秋野大叔在本書中的建議,從寫作的底層邏輯——框架思維寫作出發,通過更系統的主題閱讀,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樹。
在確定了寫作框架樹之後,我們可以收集大量的相關資料,對他們進行分類和總結,再借,並通過寫作輸出提升我們的思維。
三,複利寫作,多維度,給足寫作動力
複利的概念最常用於財務管理領域,他源於巴菲特的投資概念。
複利效應指出,投資的目標不是一時追求收益最大化,然後上下浮動,而是穩定的長期收益。如果10%的年收益率能長期維持,資產翻番只需7.3年。從長遠來看,這種看似保守的理財策略積累的財富要比跌宕起伏的經歷更容易多。
簡單來說有兩種含義
一是要建立健全投資結構,而不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二是尋找優質資產,而不是單純追求規模投資。
我們寫作領域的這種複利思維就是複利寫作思維。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寫作帶來多元化的回報。
當然,這裡高質量的內容要求我們能夠寫出觀點的高度,內容的深度,視野的廣度,人文的溫度。只有這樣,才能在內容為王的情況下,藉助多平臺發行,爭取實現複利的最大化。
幸運的是,我們所處的時刻是實現內容的最佳時機。不同的多平臺實現模式可以使我們編寫足夠的給足動力。此外,文本寫作還可以通過其他不同的形式,如音頻、視頻、課程等,帶來更多的多維度實現。
此外,複利寫作還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建立個人品牌,與同頻率的人建立聯繫。然而這就要求我們在寫作時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自我定位。
二、你寫什麼?
通過秋野大叔書中提到的三種寫作方法,理清我們寫作的初衷、優點和動力的原因,我們就開始進入第二個問題,我們能寫什麼?
其實,在這個問題的背後,我們真正想解決的是我們的寫作靈感和寫作素材的問題。
在這本書中,秋野大叔還通過框架思維、在線學習和列表寫作,給出了一個非常具體的方法來解決我們的萬年難題。
1框架思維,讓我們不要錯過任何寫作靈感
當我們談到為什麼要寫作時,我們了解到框架寫作可以為我們的大腦從大到小塑造一個全局觀,同時,藉助寫作框架樹的構建,我們可以在大腦中設置一個注意力錨。
然後我們會因為這個錨而更加敏銳,會更加有意識地調動五官,去收集和分析在我們的工作或生活情境中,是否有可供我們借鑑的素材和啟示。
當我們不清楚主題框架的部分時,我們也可以使用萬能網絡來搜索「思維導圖」和其他關鍵詞,幫助我們快速定位相關主題的框架。最後,我們將根據我們的具體情況進行添加和刪除。
因此他導致了第二種方法:在線學習。
2在線學習使我們能夠隨時隨地找到好的材料
網絡思維就是要充分利用當前的網際網路,讓網絡真正為我們所用,成為我們的第二大腦。然而面對複雜的信息大洪流,我們如何大浪淘沙篩選出好的材料呢?
在這本書中,秋野大叔分享了一個合格的網絡學習者應該具備的五個特點,即學會記住關鍵詞,多閱讀主題知識樹,多關注門戶網站上的新聞和深度評論,養成長期關注幾個行業發展趨勢的習慣,積極輸出信息,而不僅僅是從網際網路上獲取信息。
不難看出,這幾點更側重於我們對材料的消化和理解。當我們處在大數據時代,不再擔心來源的材料時,我們的重點將更多地放在如何利用材料來創造。
三,寫清單,不要浪費好材料
術語「列表」來自於《清單革命》中引入的列表管理概念,目的是避免醫療行業中由於手術過程錯誤而導致的患者生命風險。主要目的是規範流程並將「我知道」更改為「我行動」。
同樣,在我們的寫作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很好地利用列表的標準化來檢查我們結構化寫作的基本結構,就可以避免因為低級錯誤而浪費好的材料。
順便說一句,我們也可以把清單作為寫作的內容材料之一。
三、怎麼寫?
最後一個問題是如何寫作,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答案,只是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多改變。
這看似簡單的八個字,卻往往做不到,因為我們沒有時間或者不想寫。
這本書中提到的情況下、碎片化寫作和結構寫作可以完美地解決我們的大問題。
1、碎片化寫作,解決我們時間不多的問題
與我們大多數人相比,身兼數職的秋野大叔應該沒有足夠的時間,但他還是可以擠出時間每天寫文章、寫書,這只能歸功於他的「碎片化寫作法」,即:
要使用這種寫作方法,我們需要培養三個關鍵的習慣
1) 一有靈感就做筆記,你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記事本,或者使用impression notes和Youdao cloud notes等在線筆記軟體。
2) 一有時間,我們就把靈感變成提綱,這和框架寫作是一樣的,首先,我們為大腦建立一個寫作提綱的錨點,然後我們的意識會更加關注所有與寫作有關的信息和材料,也就是說,讓大腦開始進入構思階段。
3) 通常,我們會有意識地積累各種寫作框架,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結構性寫作。
2解決我們不想寫的問題
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寫,寫什麼,怎麼寫,我們只是不想寫,因為我們是情緒化的。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我這樣想:既然沒有情感,就暫時不要寫了,為什麼強迫自己?
不過,秋葉大叔的建議是:心情越不好,就越要依靠習慣來寫作。
所謂習慣,就是藉助10種結構化體裁的寫作框架,可以快速進入寫作狀態。
也許,正如秋葉大叔所說,當我們發現一個話題至少有10個結構框架可供選擇時,我們可能不再被自己的情緒所束縛,而是高興地想開始寫作,對吧?
你不想試試嗎?
四、寫在最後
秋野大叔在書中坦言,雖然他也通過寫作增加了收入,但對他來說,寫作最大的意義不是賺錢,而是通過寫作成為一個更專業、更專業、更理性的人。
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我借了叔叔的《寫作 7 堂課》本書,結合黃金圈規則,完全理清了我為什麼要寫,想寫什麼,怎麼寫。
下一步的目標是第二次刷這本書,消化和理解叔叔20多年的寫作經驗總結出來的這七種寫作套路,希望能為我所用。
最後,我也建議你閱讀這篇文章,如果你不確定為什麼要寫,能寫什麼,怎麼寫,不妨花點時間讀一下秋野叔叔的書,不會讓你失望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