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準國際學校的學生,上國際學校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在國際學校任職好幾年的我,總結了四點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01強大的自律能力
其實國際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換而言之就是什麼樣的學生都有。有的學生成績很好並且很努力,當然也有完全不學、混日子的的學生,這都是很普遍的情況。那麼作為一名準國際學校的學生,在入讀國際學校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三年之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很多國際學校的老師不會太在意學生考多少分或者學生的學習情況怎麼樣?這一點跟國內的普通高中(公立或私立)都不太一樣。普通學校的老師對學生還是比較嚴格的,當學生適應了普通學校有老師不斷督促你的教學風格,突然進入一種自由學習的狀態很容易導致學習成績以及最後大學的申請都非常不盡如人意,而這種現象在國際學校非常常見。
換言之,如果在國際學校能保持自律的學習狀態,那麼三年後能申請到的大學一定不會太差。
02摒棄攀比心理
因為國際學校的學費確實很高,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國際學校學生家庭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有錢人,這樣的話應該不存在什麼攀比心理。事實並非如此,國際學校學生的貧富差距也可以非常大,家庭條件好和非常好的區別天上地下。在這種環境下很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因此國際學校的學生攀比使用奢侈品很常見,但這是一件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而且三年後能申請到哪些大學最重要的還是成績,所以作為學生,主要精力一定要放在學業上,自己要把物質消費這件事看開、想清楚。
03跳出舒適圈
國內大部分初中畢業生缺乏素質教育的培養,類似於公共演講能力、統籌能力,協作能力等大多普通。而到了國際學校,學生會不斷被要求做類似於公共演講這樣的事情,去鍛鍊演講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其嘗試很多在此之前可能完全沒有做過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國際學校學生能夠獲得很多普通學校學生不具備的能力。
而作為學生自身而言,國際學校之所以費用高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全面、更先進的教育資源、活動資源等,所以如果不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圈,不去突破自己嘗試不一樣的事情,也是對學費的浪費。
04注重同學交際
個人認為讀國際學校,第一要務是搞好學業,第二就是經營好自己的人脈。首先國際學校本身會有很多社團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可以不斷認識新朋友的大環境。作為學生要用好這個優勢,多多參加社團活動,多認識一些人,多交一些喜歡的朋友。因為但凡國際學校的學生,他所在的家庭大都屬於社會精英階層,能交到一群家庭實力強勁、學習又好的朋友,將是未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筆財富。這一點相信即將入讀國際學校的學生的家長都會教育到自己的孩子。
當然,作為學生交朋友首先要保持一顆純粹的心,用功利的態度交朋友往往不會有好結果。既然身邊的同學都不差,那麼去認識那些自己喜歡的、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非常棒的。
以上四點,你學到了嗎?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點擊關注分享~一鍵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