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漫畫:勸君更盡一杯酒

2021-01-20 大家匯讀卷筆耕

詩句出處:《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簡析】這首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送別詩之一,後有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渭城曲」,可謂一曲陽關,千年流傳。陽關與玉門關自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和西域交流的通道,唐朝時更是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在當時人們心中都是令人嚮往的壯舉。

鹹陽古道,朝雨浥塵,客舍青青,楊柳依依,一切都是那麼的清新明朗。卻要與君離別,在餞別宴席上該喝的酒已經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重複多次,但君總要上路,在結束宴席這一刻惜別之情到達了頂點:話不多說,再幹完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

漫畫:勸君更盡一杯酒

從漫畫可以看得出,豐子愷先生省略了地點背景,大概是因為好友相聚只要有酒就行,在哪喝都一樣;但沒有省略時間背景,從點燃的蠟燭和夜間活動的貓可以得知時間是晚上,這很符合中國人的習慣,白天要工作,傾向於晚上舉行飯局,一可以放鬆地吃喝,二可以長時間地吃喝,現代社會也是如此。

從正面描寫來看,好友相聚三五人最佳,多了太吵,難以深談。畫中八仙桌蓋著桌布,頗為講究;主人坐上位,兩個好友分坐兩邊,距離剛好,方便照顧和聊天;桌上擺放四個大碗,大概已經是最好的菜餚了;再來觀察主人手中的黃色酒壺,按比例來估量,跟平常用的熱水壺差不多大了,這可以拿飯局上的話來說:「菜,可能不夠,但酒,一定管夠!」

主人極其熱情好客,手一直抓著酒壺搶著倒酒,而客人連放下酒杯拿起筷子的機會都沒有,此情此景非常符合「勸君更盡一杯酒」。在詩中,這句與下一句「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一個整體,而在這裡豐先生只取上句,大意應該是難得一起喝酒,不談離別,只談相聚,不管以後如何,感情都在酒裡,先把該喝的酒喝完,就像伍佰在《突然的自我》裡面所唱的:

「來來來,喝完這一杯還有一杯,再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

相關焦點

  •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句詩詞,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
    如何精準解析: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句詩詞,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 頷聯就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一聯承接首聯繼續寫對老朋友的思念,進入了回憶和現實雙重體驗。清楚了詩作是思念友人作品,就可以了解詩句基本的感情定調和發散範圍。 黃庭堅和黃幾復的上次京城相聚正好是十年前,我們也就明白這一聯的描寫內容分別取自十年前和今天。
  • 七首品茶詩詞:我愛的,不過是,一杯茶,一本書,一知己
    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地位,有人追求財富,有人追求自由……於我而言,人生所追求的,不過是,一杯茶,一本書,一知己。因為,生活如茶,人生如書,知己如我。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將袍子換袈裟。街頭終日聽談鬼,窗下通年學畫蛇。
  • 豐子愷涉茶漫畫之禪意作淺析
    本文就豐子愷涉茶漫畫之禪意作一淺析。  豐氏禪意涉茶漫畫之一: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豐子愷漫畫中有多幅涉茶,不少富含禪意,其中有兩幅選自釋氏的茶詩漫畫深蘊禪意。  其一為《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 中華醉美詩詞,或把酒言歡或借酒消愁,李白鬥酒詩百篇詩酒趁年華
    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5、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銷愁愁更愁。6、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12、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1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14、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15、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 告別BnTeT: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BnTeT在faceit平臺上的戰績勝率為驚人的75%,而rating更是高達2.02低迷的士氣、外界的質疑、中國一哥背負的巨大壓力,一時間TYLOO風雨飄搖。在最需要證明自己的時刻,BnTeT站了出來。
  • 豐子愷——動蕩年代裡的漫畫大師
    可誰料世事無常,少時喪父、中年戰亂、晚年動蕩......豐子愷的一生未能遂了其名之意。然而,生活的苦,並不能打擊倒這位未來的畫壇大師,他一邊接受著、努力生活著,一邊清醒且慈悲的看著這人間正道。在這兩位與他情誼深厚的老師那裡,豐子愷找到了伴隨他一生的三樣東西——文學、繪畫和音樂。1924年,豐子愷在雜誌上發表了漫畫代表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一時間,名震畫壇。
  • 豐子愷: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
    今天,詩詞君精選了豐子愷老先生的漫畫作品,帶你領略這位可愛老頭眼中的可愛生活,願你也能在俗世中,不亂於心不困於情,半生歸來仍可愛,不負時光不負己。若有童心,生活處處是歡喜豐子愷喜歡孩子,是一名「兒童崇拜者」。
  • 中國美術館展出「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
    中國美術館展出「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 原標題:   1924年,時年26歲的豐子愷畫了一幅《人散後 一鉤新月天如水》,刊載在《我們的七月》雜誌上。後被鄭振鐸看到,有驚豔之感,他說:「雖然是疏朗的幾筆墨痕,畫著一道卷上的蘆簾,一個放在廊邊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壺、幾個杯,天上是一鉤新月,我的情思卻被他帶到一個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美感」。
  • 豐子愷彩色漫畫精粹集出版
    豐子愷的畫和文章,近些年在年輕人群體中深受歡迎。作為中國現代漫畫的奠基人,豐子愷的畫風樸實,別具風格,影響深遠。俞平伯先生曾評價豐子愷的漫畫作品:「豐子愷自小便被包圍在脈脈的溫情中,這種溫情後來跟隨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裡,使他總是以溫柔悲憫的心來看待事物;發散在他的筆下,就變成平易的文字和純仁的畫風。」8月16日,豐子愷外孫宋雪君、楊子耘,外孫女楊朝嬰亮相上海書展,與廣大讀者分享他們眼中的外祖父豐子愷,以及《白雲無事常來往:豐子愷畫語》一書背後的故事。
  •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的茶漫畫
    這類茶漫畫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確實值得一書。子愷漫畫誕生在浙江上虞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當年他與夏丐尊、朱自清、劉薰宇、朱光潛等人都是春暉中學的同事,大家都愛好文藝,後來被文壇稱為白馬湖派。他們興趣相同、意氣相投,常在一起聚會,喝酒品著,茶餘酒後,豐子愷高興起來就拈上一張紙,作幾筆漫畫,片刻後完成,同事間傳看,各人心中歡喜,也不多加評語,要是誰覺得有味道就贈送給誰,豐子愷就在畫上籤上自己名字的英文縮寫TK。最早拿豐子愷的漫畫去公開發表的人是朱自清。1924年7月朱自清、俞平伯合編的《我們的七月》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公開出版,其中發表了豐子愷的漫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 揭秘|豐子愷以「不要臉」新畫法開啟中國漫畫首頁
    豐子愷漫畫《村學校的音樂課》 「畫中有詩意,弦外有知音」。「高度藝術所表現的境地,就是這樣。」——泰戈爾作家鄭振鐸除了推崇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還把這些畫命名為「漫畫」。——鄭振鐸「子愷漫畫」就此在中國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美術世界。豐子愷也被稱作「中國漫畫之父」。豐子愷1一次街頭偶遇 催生全新畫風1898年11月9日,豐子愷出生於浙江桐鄉市石門鎮。
  • 中國現代漫畫鼻祖:豐子愷
    豐子愷說他起初畫漫畫的經歷是「把日常所見的可驚可喜可悲可哂之相,用寫字的毛筆草草地圖出來——聽人拿去印刷給大家看」。豐子愷早期漫畫皆以江南風物為題材,以詩入畫,詩畫並臻。「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兒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朱自清在《子愷漫畫》序中說。
  • 豐子愷畫作裡的愛與真
    率真、愛,凝聚在豐子愷的心中,也就自然流露在他的筆下、他的畫端。多擷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象,卻在平凡中見出不平凡,在熟悉之外透出陌生的詩意與美感。《白雲無事常來往》一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稚子兒童、民間都市、古詩新畫、護生護心,212幅彩色漫畫,無不浸潤著豐子愷對世間生活的無比愛意。稚子兒童,是豐子愷漫畫中較早關照的對象。
  • 一學就會丨我們為什麼要學豐子愷的漫畫呢?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師,在漫畫、散文、音樂、翻譯、藝術理論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漫畫尤為世人稱道,名曰「子愷漫畫」,創作已80餘年,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們。子愷漫畫是中國繪畫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它開創了中國抒情漫畫的先河,普及了漫畫一詞在中國的廣泛應用。其筆墨簡約、意境深邃,不僅極具中國氣派,內容更是以宣揚真善美為主旨,十分接地氣,傳遞正能量。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畫人人都能看懂,極易入門,幾乎一學就會。
  • 一學就會丨我們為什麼要學豐子愷的漫畫呢?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師,在漫畫、散文、音樂、翻譯、藝術理論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漫畫尤為世人稱道,名曰「子愷漫畫」,創作已80餘年,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們。子愷漫畫是中國繪畫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它開創了中國抒情漫畫的先河,普及了漫畫一詞在中國的廣泛應用。
  • 推薦~豐子愷《緣緣堂隨筆》
    最近,喜歡上了豐子愷,喜歡先生的漫畫,更喜歡他的文字。[愛心]豐子愷,師從李叔同。一直對弘一法師有莫名的孺慕與敬仰,喜歡李叔同,更喜歡豐子愷先生的風姿,仙風道骨,華貴雍容,擁有大智慧的人可能大都如此!經歷了蠅營狗苟,看過鐘鳴鼎食,更多了一份大氣與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