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以後,體育老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2020-12-18 騰訊網

作者: 廣東省惠州市華羅庚中學 張波

原題目為《體育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過程就是教師藉助行動研究,不斷地探究和解決教與學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增強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因此可以說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關鍵」。

反思學習目標的設置是否合理

即預設的學習目標本節課學生是否都能夠完成,教師是否能夠有效的把握目標。有一位高一的教師在進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學中設計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動作要領和基本方法,整堂課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起跑的三個環節上,導致學生練習了幾次之後就沒興趣了。這位教師設計學習目標的時候就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生在初三的時候有體育中考,學生基本上都學過蹲踞式起跑,再讓學生學習這個初步教材,學生當然不願意了,因此導致了本次課的失敗。教師在設置學習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段學生在身體條件、性別特點、個性特徵、興趣愛好、運動基礎、接受水平等方面的既有共性和個體差異。既要從宏觀上分析本學段(水平、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徵,又要從微觀上分析本班級在身體與技能基礎、興趣愛好、組織紀律等特點。

反思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程以「目標引領內容」使我們有更大的空間來選擇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我們選擇的教材必須是要有所創新的,是學生感興趣的,是學校的教學條件能夠達到的,是教學體系所允許的。譬如說我們要讓學生學習三級跳遠這個教材,如果按常規使用沙坑進行教學,那這節課的練習密度肯定上不去,達不到該有的強度,有一位老師在上這個教材的時候,就很好地利用籃球場地和體操墊進行前面的分解動作教學,這樣既打消了同學們的恐懼心理,又增加了挑戰性。在練習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練習密度和強度都上去了,而且還達到了分層教學的目的。

反思教學過程是否有時效

01

思教師的教

教師的教學,有很多要進行反思的地方。比如,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是不是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不是適合本學段學生的特點,教師在導入點的選擇、知識點的梳理、興奮點的激發等方面是不是恰到好處,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是否能讓學生全員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在安全方面所採用的策略、對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對教學過程的把控,器材的準備和對場地的利用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進行反思的內容。這些內容,既是教師駕馭課堂能力的集中展現,同時也是教師在反思中提高的重點內容。

有一位教師上了一節《滾翻在生活中的運用》的示範課,首先教師從一個《搶墊子》的遊戲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接著從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意外摔倒的情況導入到我們如何運用滾翻動作保護自己,然後是複習各種滾翻動作,同學們學習氛圍濃厚,特別是在後面的拓展延伸階段(滾翻在生活中的運用)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讓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和小組的聰明才智,最大程度地展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無限精彩。整堂課老師講得很少,絕大部分時間都交給了學生,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都表現出極佳的參與狀態,學習效果非常好。該教師在導入點的選擇、知識點的梳理和興奮點的激發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02

反思學生的學

學生的學習效果由眾多因素構成,單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學生很喜歡體育活動卻不喜歡體育課,就是因為在體育課上他們總是被動地參與其中,這樣學習效果當然會很差。那我們就要反思學生為什麼總是被動參與其中,是學生對教師所選的教學內容沒興趣,還是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喜歡等等,如果教師每次課後都能自我反思一下,就能找到更好的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的辦法,這樣課堂就會更加精彩,對教師自身也有一個很大的提高。

反思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是否合理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健康為目的的必修課程,課程標準也確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因此,我們在體育課堂上必須要讓學生的運動負荷達到一定的量和強度。廣東省教育廳制定的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中明確提出了中小學每節體育課必須安排5~8分鐘身體素質練習內容,體育課的練習密度達到50%以上;不同學段平均心率分別達到以下要求:小學階段達到130±5次/分;初中、高中和大學階段達到135±5次/分(女)、140±10次/分(男)。從目前來看,真正達到以上要求的體育課堂不會很多,如果要想讓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起來,體育課堂的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反思教學評價時候有助於學生的發展

傳統的學生體育學習的評價內容僅局限於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定,忽視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養成、情感意志、交往合作等方面的評定,這實際上就造成了本末倒置,不符合現代教育的理念。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更多地考慮怎麼樣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從哪些層面來評價學生更加合理,目的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在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並且評價要及時有效,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反思本次課的優點和不足

每一節課下來之後,教師都要及時靜心反思,如本次課上採用了哪些教學規律;教學方式和方法上是否適應本學段不同的班級;導入是否有針對性;遊戲的組織形式是否得當;練習密度和強度是否達到預期;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等。從反思的角度來講,即使是非常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例如:有一節很成功的籃球課《雙手胸前傳接球》,整堂課學生從原地傳接球—行進間傳接球—有人防守的行進間傳接球—傳接球後上籃等環節循序漸進,學生學習氛圍很好,效果也不錯,可上課的教師可能忽視了他們班有2個校籃球隊的成員,他們2人肯定就會出現「吃不飽」的狀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及時的進行反思,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教學反思不僅要反思教學的成功之處,更多的是要反思在教學中的疏漏和失誤,並且找到解決辦法,這樣才能避免下一次課出現同樣的問題。長此以往,教師將會取得不斷的進步,大大提升其教育教學的能力。

實踐證明,教學與反思相結合,不僅可以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實效性,而且還可以促進教師更深入的學習教育理論,同時可以促進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學能力的大大提高。使教師能夠體會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逐步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因此體育教師想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不斷的提升自己,就一定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

相關焦點

  • 在反思中成為更好的自己!怎樣才能寫好教學反思?
    ——葉瀾(中國著名教育家) 教學無小事,處處有反思。反思,是教師成長最有效的要素。但教學反思怎麼做?在實踐中,教學反思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教師又該如何養成反思習慣,在成就每一個學生的同時,成就最好的自己?一起來看看吧!
  • 讀竇桂梅老師《回到教育原點》十點反思,進行自檢,修正即進步
    下面我就根據竇桂梅老師的十點反思進行的自我反思和檢查,希望在以後的道路上能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1.激情不老在視頻上聽過竇桂梅老師的課和講座,她永遠是那樣滿面含笑,飽含激情,竇桂梅說教師的激情就是要點燃學生的激情,照亮學生的心靈。對此我進行了反思,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你微笑,世界就微笑。
  •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也是種教育糾偏
    「剛開始聽說班主任是體育老師簡直不敢相信,擔心體育老師太嚴厲,也怕文化課教不好。」初一(2)班學生劉陽凡說,大家都對體育老師有偏見,真正和劉老師相處後才發現,劉老師雖然要求嚴格,但很幽默,班級氛圍很好。劉老師會督促輔導他們學好每一門課,數學、英語聽寫、歷史、練習書法字帖等,每天進行英語聽寫,如果得了滿分,老師還會獎勵棒棒糖。
  • 推進體育課堂教學改革 金華體育老師互學研討
    12月13日,2020年金華市體育骨幹教師與浙派名師班「互學互動」研討活動結束,這是金華市體育課堂教學改革成果展示、交流、互動的平臺,有近百名體育老師同場交流切磋。近些年,金華積極推進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在提升教師素養道路上的厚積薄發,取得了累累碩果。在不久前舉行的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審活動中,金華市婺城區虹路小學的陳斌老師、武義東皋中學的徐巧老師、永康一中的朱燾老師表現優異,同時獲得各學段一等獎的好成績。推進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要以全面提升教師素養為突破口。
  • 體育課堂戴手環 智慧教學顯身手
    智慧手環隨時掌握學生體能狀態  為全面了解和親自感受智慧教學成果,當日上午10時,記者走進該校籃球館,七年級二班的同學正在上籃球練習課。在牆壁上方,巨大的電子屏上顯示著參加體育課每個學生的姓名,實時監測呈現每個學生運動心率狀態,相當直觀。除此之外,記者發現每個學生的手臂上均戴有一隻黑色手環。
  • 國辦發布重磅《意見》,體育納入中考計分,體育老師教學業績同等對待
    國辦發布重磅《意見》,體育納入中考計分,體育老師教學業績同等對待 發布時間:2020-10-20 來源:浙江省體育局 字體:
  • 廣州體育老師集體「取經」
    廣州體育老師集體「取經」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20-12-14 資深籃球老師、體育教學專家向全市近2000名初中體育老師傳授經驗「訣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明確籃球考試項目的規則與技術...
  • 反思教學的途徑(二)
    「反思教學」的秘密,就在於以「有效教學」的理念審視「教學事件」並以「教學設計」的方式去化解「教學事件」。在這裡,「有效教學」的理念是「反思教學」的關鍵。教師接受和相信何種「有效教學」的理念,就決定了教師的反思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
  • 線上線下銜接期如何開展體育教學
    「居家了好久,第一節體育課我們先練練眼神兒。」6月1日,北京市豐臺一小操場上,六年級學生一臂間隔站好後,摘掉口罩,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鍛鍊眼睛。各地中小學陸續復學,學校操場重新熱鬧起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仍處在恢復期的體育教學該怎麼保證質量?
  • 一年級上冊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1~3教學反思參考
    縱觀楊穎潔老師這堂課有如下特點:一、 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課堂中楊老師很重視這一點,採用個別認讀、開小火車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生字教學很紮實。二、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 如何解決教學效果低下的問題呢?靖江的老師看過來!
    有些從事多年教學工作的老師,工作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經驗也很豐富,但是教學效果往往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學反思,不善於課後反思、練後反思和考後反思。 如何解決教學效果低下的問題呢?首先要弄明白教育教學中隱存的若干不等關係。那麼,教育教學中都有哪些不等關係呢?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 小學體育《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教案
    導入: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在籃球場上,隊員們是如何轉移自己手中的球的嗎?對,是傳球技術,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原地的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今天老師想加大點難度,同學們想不想跟老師挑戰一下啊?好,那現在就嘗試著在跑動中進行我們的雙手胸前傳、接球吧!2.隊列隊形練習:原地三面轉法練習組織教學:四列橫隊。要求:隊列整齊,步伐一致。
  •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是一種什麼體驗?輔導英語教歷史 運動會第一文化...
    社會對體育老師的偏見一直存在,那麼現實中的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是一種什麼體驗呢?華商報記者採訪了西安市新城區兩位體育老師,他們將體育精神融入到教學管理中,自身也加強學習輔導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文化課成績也很優秀。 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
  • 白城師範學院體育學院紮實做好體育課程在線教學工作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駱超萍)延期開學期間,白城師範學院體育學院按照學校線上教學工作安排及監控的要求,圍繞「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宗旨,切實做好體育課程在線教學工作。多措並舉 強化落實3月30日,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順利開出,開課前夕,體育學院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組織教師對24式簡化太極拳線上教學進行集體培訓,由體育學院劉洪煜老師分享線上教學經驗。
  • 為什麼有些老師上課時很嚴肅,下課後卻很不「正經」?過來人都懂
    相信大家從學生時代走過來,一定碰到過各種各樣的老師。不過,在學生們的心目中,老師可能一般都是比較嚴肅的,在學生違反了課堂紀律或者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老師都會提出嚴厲的批評。因此,很多學生都是比較怕老師的。但是,很多老師上課和下課完全是兩個人,上課的時候非常嚴肅,下課的時候非常親切,甚至還有些不「正經」,這是為什麼呢?
  • 反思教學的由來(二)
    如果說「有效教學」容易成為教師的外在追求,那麼,「反思教學」作為教師的生活方式,它更多地具有改進教師的生存方式、豐富教師的生命意義的內在價值。反思教學的真正目的,內在於反思教學活動本身,反思本身就具有創造衝動和創造歡樂,教師在反思教學中感到快樂,體驗人的生命意義。過去人們致力於有效教學的探索,認為教學中存在著一種普遍適用的最佳模式。反思教學給出的提醒是:這種按計劃向預定目標邁進的理想狀態實際上並不存在。
  • 體育教學五大方法有哪些?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和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而有計劃地採用的、可以產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具有技術性的教學活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講解法、問答法和討論法。
  • 羅江區一幼開展「小班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開展」教學研討活動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利萍)為進一步夯實園所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提高其體育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全面幫助、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12月18日上午,德陽市羅江區第一幼兒園緊緊圍繞「小班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開展」這一主題,開展了教學研討活動。早上9:30,活動首先在園區小二班周露老師組織的《小班體育:烏龜爬啊爬》活動中拉開帷幕,活動中周老師巧妙運用凳子的多種變化,設計了用於幼兒鑽爬、匍匐的長橋,引導幼兒或以自主喜歡方式通過、或以競賽取物方式通過。
  • 體育老師公認的「省力」跑步辦法,學會以後,輕鬆通過體育考試
    體育老師公認的「省力」跑步辦法,學會以後,輕鬆通過體育考試1、間歇跑步,最後衝刺學生在跑800米或者1000米的時候,都喜歡在開跑的時候衝刺,可能是怕別人落下丟人,也可能是著急想快點跑到終點,但是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不對的。
  • 體育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教學
    一、基本概念題1、體育教學設計: 體育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體育教學的問題,確定體育教學目標,建立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法,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它以優化體育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傳播學、體育教育學為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