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鄭州宴酒坊酒業有限公司在鄭州市酒體研究工程研究中心四樓會議室召開「五糧一號」產品座談會,來自河南日報、大河報、河南商報、東方今報、鳳凰網、今日頭條、河南宣傳、企業家日報等新聞媒體的代表,鄭州宴酒坊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同生、銷售公司總經理張新芳等企業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
大家首先參觀了宴酒坊公司的窖藏、釀造、生產、存儲、包裝等車間,親身感受了公司的生產規模、工藝流程、產品儲藏,對於公司標準化的質量管理、企業文化建設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
在座談會上,毛同生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情況,與會的媒體代表,從宴酒坊公司的非公黨建、企業文化建設、酒體風格、產品市場銷售、大單品打造、姓氏博物館籌建、市場推廣、對聯徵集等不同角度發言,先後發言,集思廣益,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
據毛同生介紹,鄭州宴酒坊酒業有限公司2007年開始立項,2010年投資1.08億元建成投產,公司成立後,堅持「不進商超、不進酒店、不走通路」的三不原則和「會員尊享、口碑傳媒、幾何增長」的十二字銷售方針,定格了中國專賣酒的坐標。
2016年,公司通過中國出口食品企業備案,成為河南省第一家白酒出口企業。
為了生產出優質的地產酒,公司邀請河南省食品研究所原所長劉建利、河南省酒業協會秘書長蔣輝、國家級評酒委員張啟振、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測鄭州站原站長張開建、河南省酒業協會總工程師趙書民等11人,組成了宴酒坊專家團。
專家團從宴酒坊的釀造、儲存、酒體設計等方面層層把關。從宜賓五糧液酒廠聘請的退休老釀造師則從窖池的設計、窖泥的製作到生產酒麴、五種糧食的投糧比例,發酵的方法、時間及蒸餾等工藝方面,嚴格按照五糧液的標準生產。
經過七年努力,宴酒坊「鄭州五糧一號」誕生,這也是宴酒坊用自主研發的技術工藝生產出來的第一款鄭州地產酒,經過試生產、專家論證、經銷商品鑑、消費者認可,最後經過國家級食品檢驗機構檢測,2017年5月正式問世。
產品出來後,公司確定了「出口、創匯,把酒賣到國外」的戰略決定。2016年在泰國辦好了進口手續,找到了經銷商,他們與泰國銀河集團首次合作,就籤訂了10000件、價值600萬元人民幣的出口合同,這也是河南省白酒企業第一次實現批量出口。
目前,公司佔地近百畝的宴酒坊酒業公司分為發酵區、儲酒區、灌裝區、實驗區和辦公區。發酵區有近兩百條窖池,100多個小至半噸大到90噸的儲酒容器,一次儲酒可達上萬噸。
河南日報名酒工作室主任申明貴在發言時說,作為鄭州市目前規模較大的酒業企業,宴酒坊不要和大企業比規模,要搞差異化、個性化產品,要充分抓住河南省成立振興豫酒發展領導小組、鄭州市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歷史機遇,把企業建設成為「非公黨建」的示範性企業、環境優美的「園林式」企業,產品優質的「小而美」企業,成為鄭州市的標誌性地標酒。
申明貴說,「鄭州五糧一號酒」是宴酒坊企業真正意義上的一個重要產品,要聘請國內知名酒業專家給予指導,在酒體風格做好文章,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要加大單品打造力度,講好歷史和文化故事。
大河報大河酒坊負責人李素麗,重點就宴酒坊公司的姓氏酒開發、姓氏文化建設、姓氏博物館籌建,以及開發封壇酒、不斷舉行封壇大典、充分利用宗親文化、名人效應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等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河南商報李贇昱、東方今報賀榮鳳、鳳凰河南燕韜、今日頭條「美食權說」孫新權、企業家日報李代廣等人,也紛紛發言,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宴酒坊公司產品的喜愛,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大家在認真、反覆品鑑了「鄭州五糧一號酒」後,對其酒品品質讚譽有加:香氣舒適、綿甜醇厚,豐滿協調,風格獨特,他們希望宴酒坊公司要加強管理、練好內功,穩定品質,樹立風格,實現工藝標準化,同時,企業內部加大文化氛圍的營造,積極參與社會和行業活動,提升知名度。(企業家日報記者 李代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