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花果山上曾有數萬猴子,為何後來銳減到「千把」

2020-12-27 騰訊網

很多影視劇以《西遊記》為藍本,塑造了鋤強扶弱、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廣受觀眾歡迎。「悟空熱」方興未艾之餘,一些和猴哥有關的冷知識卻少人問津。美猴王在花果山當起了「齊天大聖」,成為猴子猴孫的帶頭大哥。問題來了,生活在這裡的猴子到底有多少呢?

其山其猴

花果山,位於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國,「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山中怪石嶙峋,雲霧繚繞,生靈繁茂,花草不謝。正是凝結了日月精華,山頂的仙石「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胎」,孕育出石猴孫悟空。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孫悟空在花果山也有幾個能力超強的猴助理。《西遊記》第三回中,學藝歸來的孫悟空「將那四個老猴封為健將,將兩個赤尻馬猴喚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喚做崩、芭二將軍。」

猴王「逐日操演武藝,教小猴砍竹為標,削木為刀」,四健將負責「安營下寨、賞罰諸事」,帶領群猴大舉練兵,逐日不輟。「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猴王稱讚眾猴:「汝等弓弩熟諳,兵器精通。」說明花果山的猴子過得井井有條,趣味盎然。

群猴統計

孫悟空跟隨菩提祖師學藝之後,思維能力也跟著上了一個層次。他回到出生地,聚集群猴,首次統計了全山的猴口數量,「計有四萬七千餘口」。這與猴王初生之時「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的情形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孫悟空第二次統計猴口,是小說的第28回。三打白骨精之後,孫悟空遭到唐僧誤解,「寫立貶書為照,永不聽用」。遭到除名的孫大聖回到花果山,只見「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巖倒塌,林樹焦枯」。這番景象完全顛覆了花果山「福地洞天」的美稱。

猴王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小猴,忙問:「你們還有多少在此山上?」群猴回答:「老者小者,只有千把。」所幸的是花果山「還有馬流二元帥、崩芭二將軍管著哩。」自「四萬七千餘口」到「千把」,花果山猴群數量銳減,減員嚴重。

暴跌原因

花果山猴群數量從高峰跌落谷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戰爭。美猴王曾經率領群猴和十萬天兵天將展開大戰。跟隨二郎神出戰的梅山六兄弟,「縱著鷹犬,搭弩張弓,一齊掩殺,可憐衝散妖猴四健將,捉拿靈怪二三千」。四健將束手無策,無計可施。

其次是火災。當大聖被如來困囚在五行山下,群猴無人領導,孤立無援。二郎神不講武德,縱火焚山。煙燻火燎,導致猴群「燒殺了大半」。眾猴見勢不妙,紛紛「蹲在井裡,鑽在澗內,藏於鐵板橋下」,方才逃脫火海。

第三是自然環境的惡化。劫後餘生的猴子,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受到破壞的花果山「沒花果養贍,難以存活」,猴群的生存難以為繼。在飢餓的驅使下,猴群發生了分裂,「別處又去了一半」。食物短缺,加快了猴群數量減少的步伐。

最後是人禍。堅守花果山的猴群,再次遭遇附近的獵戶的捕殺。殺死的猴子,「拿了去剝皮剔骨,醬煮醋蒸,油煎鹽炒,當做下飯食用」。捕到的活猴,「教他跳圈做戲,翻筋鬥,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獵人的圍獵行為,又使猴群損失了一半成員。戰爭平息後,多種因素相互疊加,促使花果山猴群數量急轉直下。

重修洞天

群猴的不幸遭遇,惹怒了爭勝好鬥的孫悟空。他吩咐小猴:「小的們,都出去把那山上燒酥了的碎石頭與我搬將起來堆著。或二三十個一推,或五六十個一堆,堆著我有用處。」恰好此時有獵戶組團進山獵猴,規模達到千餘人馬之眾。美猴王掐訣念咒,捲起了一陣狂風, 碎石「乘風亂飛亂舞」,獵戶被飛石砸中,旋即斃命。

孫悟空組織群猴搜集戰利品。猴子們虜去獵戶衣服,用來禦寒,屍首推入萬丈深淵,馬匹一邊剝皮做靴,另一邊醃製馬肉備用,「弓箭槍刀」用來「操演武藝」,「雜色旗號」「收為我用」。經過一番處理,孫大聖去除了人禍對花果山的威脅。

緊接著,孫悟空豎起「重修花果山復整水簾洞齊天大聖」的旗幟,積極「招魔聚獸,積草屯糧」,解決了長期困擾猴群的溫飽問題。猴王利用他的好人緣,又去找了「四海龍王,借些甘霖仙水」,花果山「前栽榆柳,後種松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隨著花草樹木的不斷生長,改變了原先的惡劣環境,恢復了山林的往日生機。孫悟空靠一己之力,重修花果山,猴子們「逍遙自在,樂業安居」。

化敵為友

二郎神是屠戮花果山群猴的首要兇手,孫悟空本該報仇血恨,但他出於自身的考量,並未那麼做。《西遊記》第6回裡,猴王大顯通神,曾和二郎神「鬥經三百餘合,不知勝負」。論能耐本領和法相變化,大聖和二郎神半斤八兩,難分伯仲。孫悟空為群猴復仇沒有十足的把握。

其次,二郎神徵剿花果山,不是出於自願。四天王、李託塔、哪吒等眾神拿孫悟空毫無辦法。觀音菩薩向玉帝推薦了二郎神,由大力鬼王向二郎神頒布旨意,稱:「今特調賢甥(二郎神)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高升重賞。」

第三,孫大聖大鬧天宮才是花果山遭受劫難的根本原因。當日天兵天將大戰花果山的起因,完全是由美猴王「因在宮偷桃、偷酒、偷丹,攪亂蟠桃大會」的任性行為導致的。玉帝派遣眾神前往捉拿孫悟空,二郎神不過是其中之一,不應把所有猴子的死難全部歸咎於他一人。

最後,孫悟空受戒取經,風餐露宿,實質上已經改邪歸正。如此一來,他和二郎神有了和解的基礎。《西遊記》第63回,二郎神和孫悟空冰釋前嫌,聯手對付九頭蟲。「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銀彈,扯滿弓,往上就打」,九頭蟲受創遠遁,清除了唐僧取經路上的一大阻礙。孫悟空和二郎神的握手言和,標誌著花果山之劫劃上了句號。

根據小說中猴群成員減少的說法,可以倒推出眾猴的具體死亡數量。按現存1000隻猴子計算,遭到獵人捕捉的有1000隻,往別處謀生的有2000隻,被梅山六兄弟捉拿的有二三千隻,死於花果山山火的猴子至少有4萬多隻。這才是《西遊記》中花果山猴群的真實生存狀況。

作者:計白當黑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吳承恩 《西遊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明知道二郎神殺屠殺花果山,為何猴子說「向蒙莫大之恩」?
    說起來您可能不信,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後,他的猴子猴孫沒有好日子過。因為二郎神帶著梅山七兄弟,圍剿了花果山,而且用的手段很殘忍,是一把火燒了的。這一把火,導致花果山直接少了兩萬多隻猴子。而大火之後,還不斷有猴子死去。看電視劇裡,猴子被壓五行山,後來去取經,沒說到他的猴子猴孫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 孫悟空被如來佛祖壓了500年,為何回到花果山,猴子還能認出他
    四大名著《西遊記》原著中描寫道:花果山上,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巖倒塌,林樹焦枯……原來,孫悟空大鬧大宮,被壓在五行山下後,二郎神率領著梅山七兄弟,放了一把大火,將花果山及神仙洞府燒得一乾二淨。看到悽慘景象,孫悟空感到悲催之際,聽到了有人在喊:大聖爺爺,你回來家了?
  • 《西遊記》二郎神放火燒了花果山,孫悟空為何還和他稱兄道弟?
    《西遊記》中,玉帝降旨,二郎神下界降妖,太上老君趁悟空和二郎神打得難解難分時,用法寶金剛琢偷襲擊中悟空腦袋,此時二郎神的哮天犬死又咬住悟空胳膊不鬆口,因此悟空被生擒。然後二郎神來到花果山剿滅和孫悟空一起造反的同黨,一把大火將花果山燒了個精光。
  • 花果山群猴在生死簿中除名,又吃蟠桃飲御酒,為何還會死?
    《西遊記》大家看過了,咱們知道孫悟空曾經大鬧地府,還順手把生死簿中涉及到猴子的信息盡數毀掉,按理說地府辦公人員應該不會找這些猴子的麻煩,後來孫悟空大鬧蟠桃盛會,還將蟠桃御酒偷來給花果山群猴享用,無疑這是為花果山猴子的長生不老又加了一層保險。可是,當花果山遭遇浩劫時,那些猴子照死不誤,這是為什麼呢?
  • 西遊記:花果山的猴子們最怕誰?僅僅一千多人就打敗了他們兩次
    孫悟空當年冒險一跳,當上了美猴王,就是他們暗中慫恿的。後來他們又為孫悟空出謀劃策,引導他外出尋仙問道。之後又引導孫悟空到傲來國尋來兵器、到東海龍宮索得金箍棒,一統花果山,猴屬發展壯大到四萬七千餘口,引得七十二洞來降。
  •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的真實動機是什麼?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的真實動機是什麼?《西遊記》中,孫悟空是貫穿其中的靈魂人物,要了解他就需要知道他的人生軌跡:花果山為王、靈臺山拜師、大鬧天宮、五行山思過、西天取經、修成正果,等等。孫悟空有著通天入地的本領,又在花果山為王逍遙自在,為何還要尋思著拜師學藝呢?原著描述一:「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學爬會走,拜了四方。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看得出來,孫悟空自出世以來,像人類的嬰孩一樣,經過一段時間對未知世界的摸索,已經漸漸適應所處環境,並且能自力更生,個人溫飽已不是問題。
  • 花果山的妖王數量為何是七十二位?被天神捉走後結局如何?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初在花果山佔山為為王,全盛之時勢力極大。其中猴子兵共有四萬七千餘口,手下有馬流二元帥、奔芭二將軍。與四萬七千猴子兵比起來,這七十二洞妖王及其部眾雖然在數量上更多,但戰鬥力多少有些不堪,他們的首領是兩個獨角鬼王,因為這兩位向孫悟空進獻赭黃袍,並建議孫悟空自封齊天大聖,有擁立之功,所以被封為前部總督先鋒。但在實際戰鬥中,獨角鬼王和七十二洞妖王簡直是烏合之眾。
  • 孫悟空名字為何寫在魂字1350號?花果山群猴為何還是死了很多?
    像孫悟空大鬧幽冥時,就曾遍找生死簿,原文道:「另有個簿子,孫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這段文字提到了兩個信息。第一個信息是天生石猴,可以活到三百四十二歲,最終無疾而終。
  • 花果山的猴子為什麼能千年不老,原來他們早已長生
    「自此,山猴都有不老者,以陰司無名故也。」原文是這麼說的,地藏王菩薩讓人去天庭告狀,給孫悟空列的罪名也是「強銷名號致使猴屬之類無拘、獼猴之畜多壽;寂滅輪迴,各無生死」,正好也印證了這一說法。那麼花果山的猴子最後都長生了嗎?
  •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到底是在哪裡?
    可唐僧取經時也是從從南贍部洲到西牛賀洲,卻未見師徒一行人飄洋過海。可見作者只是在開頭還遵守這個概念,到了後面,完全是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寫的,如果也讓師徒「飄洋過海」,這在故事上很難實現。 明代百回本《西遊記》,是在早期西遊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作者借鑑了早期西遊記的一些故事情節,並在其基礎上不斷豐富,增加新的內容。
  • 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後,為何沒有返回花果山?
    現在通過種種因素,我們可以證明一點,花果山是孫悟空最後的港灣,那麼問題來了,在取經結束後,他為何沒有在回花果山呢?個人覺得,一共有三點原因,首先,我們從花果山這個名字的含義來看,它並非是因為有花草樹木才起了這麼個俗氣的名字,眾所周知,花是結成果實最重要的一步,孫悟空既然是心猿,他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就代表成熟了,這結成了果實,花自然也就凋謝了,孫悟空不再需要花果山了。
  • 猴子打死的第一個妖怪是誰?不是白骨精,他差點就成了花果山大王
    錯了,猴子從菩提祖師處學來了高強法力,降妖的本領有了,也動了暴躁狂野之心,想將妖怪碎屍萬段!但他打死的妖怪絕非白骨精,而是這個差點霸佔了花果山,成為花果山新任主人的混世魔王。 猴子一出生便在花果山當了大王,給他的那群猴子猴孫們找尋到了安靜的穩定處所,但猴子是有遠見之人,他決意,遍訪仙山,尋求長生不老之術,這是在門下一隻老猴子那兒聽說的。
  • 傳說中的「花果山」的「猴子」
    他抬頭看了我一眼,只見梳著往上豎的頭髮,帶著挑釁的目光。我叫他起立,他還是沒有反應,不說話也不動。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我跟他講了一大通道理,他還是一句話也不說,也不動,任憑我怎樣收繳,他就是不開口,不說話,只用眼睛盯著我。這就是傳說中的「花果山」的「猴子」?
  •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性格特徵
    我們說,《西遊記》其實反映的是封建官僚主義的相互勾結,官官相護,而孫悟空則是人民的心願,人們希望有這樣一個人站出來解救百姓。在《西遊記》中大部分的妖怪都是天上仙人的屬下,而每到最後,總有仙人來為他們開脫,這就好比無罪釋放了。除了白骨精,白骨精代表的是官逼民反,落草為寇的山大王。
  • 你看西遊記中的聖人都有誰
    孫悟空自稱聖人,齊天大聖這個官職,更是冒險爭取的孫悟空初次到天庭為官,因為對天庭的吏制不熟悉,做了個不入流的弼馬溫還沾沾自喜,後來聽說真相後勃然大怒,他當場推倒公案,反下了天庭。在花果山他聽從兩個獨角鬼王的建議,自封為齊天大聖,並且對前來降伏他的巨靈神等說若不依此字號升官,就動刀兵打上靈霄寶殿。其實孫悟空對自己的名字很在意,特別是對外。
  • 悟空毀掉生死簿為何花果山還是死了4萬多猴子?閻王不小心說漏嘴
    在取經之前,孫悟空在花果山可以說是過得十分逍遙自在。有一天,孫悟空喝了點小酒,突然牛頭馬面出現在他面前,拉著他的魂魄就到了陰曹地府,孫悟空還是懵懵的狀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他反應過來後就問閻王,為什麼要拿他?
  • 西遊記影射大明 龍宮武將都是淡水魚 難怪會被猴子欺
    有一個成語叫做沐猴而冠,這個成員往往是正統政權用來形容偽政權而用的成語。而《西遊記》中猴子稱大聖,公開與天庭分庭抗禮。用神話的形勢活話了沐猴而冠這個成語。而不止花果山出現了沐猴而冠的情形,作為一部大寓言,《西遊記》無時無刻不在影射些什麼。
  • 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龍,我也曾上天堂大鬧天宮——孫大聖
    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龍我也曾上天堂大鬧天宮這句經典的臺詞出自我們的少年偶像的口中,他就是孫大聖,那個不羈愛自由的小猴子,我的美猴王。最早的孫大聖出現在1961年的《大鬧天宮》中,那時候的畫質還不是很好,線條也很簡單,沒有濃墨重彩。那隻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小猴子從出生就註定了不平凡。他佔領花果山,守護者自己的猴子猴孫;他下海闖龍宮,奪得如意金箍棒;他逆天而行鬧天宮,發出「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豪情壯志。
  • 西遊記:孫悟空是猴子,豬八戒是豬,沙悟淨的「本體」是個啥?
    西遊記:孫悟空是猴子,豬八戒是豬,沙悟淨的「本體」是個啥?《西遊記》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謂是家喻戶曉。翻拍的電影電視劇,數不勝數。而這樣一部神話題材的巨著,主要描述的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遇到的艱難顯著所發生的故事。
  • 為何金角銀角大王只認識孫悟空,不認得豬八戒?你看毗藍婆怎麼說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都這麼我們回味,就拿取經路上遇到的金角銀角倆大王來說,他們都是太上老君座下童子,為什麼他們只認識孫悟空,不認識豬八戒呢?因為孫悟空曾經大鬧天宮,這對玉帝來說是一件醜事,他不可能對此大肆宣傳,更何況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對於他的具體長相就不太清楚了,要知道孫悟空雖然是個猴精,但是猴子與猴子區別也很大,花果山有數萬猴子軍,他們個個不同,另外混世四猴,28星宿中觜火猴、參水猿,也都跟孫悟空不一樣,那麼金角銀角大王為何能認出孫悟空,卻認不出豬八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