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繁葉茂金扁擔

2021-01-22 多彩貴州網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曾經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

  

從「荒茅田」到花茂村,一個從貧困到小康的故事,也是一個從木扁擔到金扁擔的嬗變過程。

  

讓農民挑上金扁擔,端上金飯碗,這是「扶一把」的情懷,是人民至上的使命。

  

讓農民挑上金扁擔,需要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從竹扁擔、木扁擔到金扁擔,從鐵犁牛耕到機器耕種收割,從靠天吃飯到用天吃飯,科技創新是不可替代的硬核力量。

  

讓農民挑上金扁擔,必須來一場深刻的農村產業革命。通過產業革命,貴州農村產業實現了從自給自足向參與現代市場經濟轉變、從主要種植低效玉米向種植高效經濟作物轉變、從粗放量小向集約規模轉變、從「提籃小賣」向現代商貿物流轉變、從村民「戶自為戰」向形成緊密相連的產業發展共同體轉變、從單一種養殖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

  

金扁擔,一頭是脫貧攻堅,一頭是鄉村振興。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交匯期,用科學技術武裝農民,用現代化管理改造農業,用豐碩的成果造福農村,在豐沃田野上,播種更多的希望,讓更多的村莊花繁葉茂。

相關焦點

  • 父親的扁擔
    我時常想起父親用過的一根扁擔。記憶中,父親整天用這根扁擔挑水、擔煤,還挑回從糧站買來的口糧。那時,我覺得這小小的扁擔真厲害,總喜歡撫摸中間那一段,好奇父親用了多麼長時間,竟會這般油光發亮,所以經常偷偷將其空擔在肩上,裝模作樣學著大人們擔東西的樣子。父親看到,馬上會要回去,立在門後,生怕我弄壞了。儘管父親愛惜,可沒幾年,有一天擔煤時,扁擔不堪負重,從中間斷了。我那時七八歲,看父親望著扁擔心疼、沮喪的樣子,我心想找人做一根或買一個不就得了。
  • 父親的扁擔不見了
    農村人如果生了個男孩,鄰居就說:你家添了個大扁擔。男孩既是傳宗接代的也是家裡頂梁柱啊,因為男人力氣大,在靠力氣做農活的時代,男人就會掙公分!我爸爸用斷過多少扁擔,記不清了,三十多年前時候,家裡有三四根扁擔的,挑稻把和麥把就需要它,後來村裡給田地留了機耕路,板車可以走了,需要挑得不到五分之一。最頭疼的就是遇到連續陰雨,稻田水不幹,還得人挑稻好點的路邊。扁擔用好點的刺槐木頭,x要求刺槐熟必須筆直,大約十五公分以上直徑就可以了,太大也不好,太小也不行。
  • 繞口令:板凳與扁擔
    繞口令:板凳與扁擔2015-12-21 11:00:1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牛郎戀劉娘,劉娘念牛郎,牛郎牛年戀劉娘,劉娘年年念牛郎,郎戀娘來娘念郎,念娘戀娘念郎戀郎,念戀娘郎。  老龍惱怒鬧老農,老農惱怒鬧老龍。農怒龍惱農更怒,龍惱農怒龍怕農。
  • 扁擔:壓彎了無數父親的腰,當代年輕人,都不知道挑扁擔什麼滋味
    扁擔的結構 在我國北方的諸多農村,這種扁擔隨處可見,可謂家家戶戶都有,主要是用來挑水和挑一些農作物,挑水的扁擔往往會在扁擔的兩頭固定兩個一樣長的鐵鉤
  • 生活的支柱——父親的扁擔
    我不假思索地拿起掃帚,準備去清掃庭院的落葉時,又不由自主地朝東牆瞥了一眼,目光再次停留在那條老扁擔上。它微微地斜靠在牆角,光溜溜的、靜悄悄的,它就是我的父親曾經用過的扁擔,也是我的父親當年挑起生活重擔的見證。說起扁擔,上年紀的人都不陌生,並且對它有著特殊的感情。
  • 房山區深山裡的「扁擔行動隊」
    戴上護膝,壓緊棉帽,拿起扁擔,撩簾出門……,一大早,中山村「扁擔行動隊」隊長王春麗出發了。 「扁擔行動隊」出發 山路上還結著些許冰霜,王春麗呼出一口白氣,沿著蜿蜒打滑的石板路,小心翼翼朝村西頭走去。於此同時,「扁擔行動隊」其餘11位隊員也都出了門。拿著扁擔,大家可不是去打水,而是上門給村民收垃圾。每個扁擔上,都掛著「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兩個桶。 「扁擔行動隊」的由來 中山村地處房山區大安山鄉,是個小村,僅有住戶63人,其中60周歲以上的就有48人。
  • 扁擔,你的奇經掉了!
    西行紀被稱為史上最有個性的西遊,之前扁擔就爆料過聯動活動,還有遊戲內的聯名道具,寶寶或多或少應該都有獲得喲~蛋撻:「我沒抽天帝寶庫,我就沒有!」pia,替扁擔打你!舉個慄子,這圖片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尋仙導師團為你轉身❤扁擔用仙玉換你的創意喲~快來收穫吖~ps:明天小寶貝們期待已久的新區將加開兩組~快約上小夥伴一起尋仙吧~
  • 錦繡小康|「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
    剛到梁家河,習近平等北京知青和農民一起打壩、拉土、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什麼活都幹,扁擔是他們最常用的勞動工具之一。陝北的扁擔與南方的竹扁擔不同,竹扁擔挑東西時會產生形變從而起到緩衝作用,而木頭扁擔特別硬,沒有形變,把所有重量結結實實地壓在肩膀上。為了耐用,老鄉往往又會在扁擔中間增加一根木頭,這樣的扁擔就更沉。
  • 錦繡小康 | 「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
    剛到梁家河,習近平等北京知青和農民一起打壩、拉土、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什麼活都幹,扁擔是他們最常用的勞動工具之一。陝北的扁擔與南方的竹扁擔不同,竹扁擔挑東西時會產生形變從而起到緩衝作用,而木頭扁擔特別硬,沒有形變,把所有重量結結實實地壓在肩膀上。為了耐用,老鄉往往又會在扁擔中間增加一根木頭,這樣的扁擔就更沉。
  • 扁擔:不再用你挑起一個家
    扁擔,在貴州這個90%以上是山地的省份,曾是許多人生活的必需品。在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薄弱的山區,挑水做飯、田間勞作都離不開它,而農產品進進出出,百姓交換柴米油鹽,更需要一根扁擔,來連接起「最後一公裡」。可以說,很多人曾經用一根扁擔,挑起一個家庭。隨著這些年來,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推進,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許多群眾將壓在肩上多年的扁擔卸下了。
  • 扁擔挑東西,繩子長省力!
    在農村用扁擔挑東西是最平常的事兒了,挑水擔糞等等。一般用扁擔挑東西有幾種挑法:1.把要挑的東西捆綁好,用扁擔直接挑。這種挑法是剛開始起挑,人費勁兒,因為人蹲下去鑽進扁擔下面,再起身挑需要很大的氣力。但是在我青年時剛學挑擔時,有經驗的老農總會告訴我,繩子的長度加上要挑東西的長度,把扁擔穿過去正好在自己的心口(胃的位置)位置,就是半腰位置。這樣的長度既省力又利索,無論是起步,中間休息,進行換肩。都能輕鬆做到。老農常說騎馬坐轎,不如擔擔子活跳。隨著有節奏的走動,擔子在肩上有節奏的一起一落的跳動,人就顯得自由輕鬆了。
  • 新民晚報數字報-「扁擔」必帶的「寶貝」
    袁曉赫  「扁擔」們介紹,走遠路,有幾件寶貝少不了:「頭上的鬥笠、腳上的鞋,男子腰巾隨身帶,扁擔阿丟不能少,竹筒罐俚定要帶
  •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預習教案,《朱德的扁擔》
    第三段,寫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起去挑糧,戰士們把朱德的扁擔藏了起來,朱德同志又找來了新扁擔。第四段,寫戰士們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了。九、課文分析及提問1.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的扁擔」五個字。分析:朱德同志知道戰士們是怕自己辛苦,所以把扁擔藏了起來。
  • 2020年度「扁擔傳人」十大代言人公布
    等供銷合作社人身上集中展現了這些優秀品質,也因此被推選為2020年度「扁擔傳人這是記者從12月18日在海南海口舉辦的2020全國供銷合作社合作發展論壇暨中國供銷集團杯「金扁擔此次論壇暨頒獎典禮是今年8月在總社辦公廳、經濟發展與改革部、合作指導部指導下,中華合作時報社等單位開展的「尋找扁擔傳人
  • 莆田興化古城:扁擔上的古城
    扁擔上的古城 「勤勤做,儉儉開」,一根小小的扁擔,擔起全家的生計與希望。求新知,下南洋;一艘回家的船,帶著古城兒女報效國家的心願,歸於故鄉的港灣。
  • 江蘇漣水高溝鎮全力打造扁擔村特色田園鄉村
    該鎮秉承大家設計、專家建設的理念,將科學的規劃作為引領項目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聘請省城鄉設計院,統籌考慮扁擔村的地形地貌、水系現狀、村莊特色等因素並與扁擔歷史文化結合起來,高起點規劃設計扁擔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做到既有融合,又不失個性,形成了扁擔的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二是聚焦特色產業,高質效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發展鄉村旅遊產業。
  • 在農村,能用來做扁擔的樹木有哪些?哪種木材最好?
    在農村,做扁擔的木材北方有桑木、柳木、楊木等,南方有竹子。但做扁擔最好的木材應該是桑木和竹子。桑木的最大特點是木質密度大,強度高,韌性大,彈性好,適宜製作地板以及甲板、船骨架、樓梯踏板、木模等。但對於八十年代以前的農村來說,桑木最大的作用,第一是扁擔,第二是碾麥子用的三齒桑木木杈。由於桑樹苗長到兩米高左右,就會分叉,一般會分成並列的三個叉枝,是製作三齒木杈的最佳木材。等桑樹樹幹長到直徑四五公分粗的時候,就會砍掉製作木杈。而桑木由於韌性大,彈性好,農民會用來做扁擔。
  • 「扁擔姐」麥瓊方:愛與責任一肩挑
    新華社南寧10月11日電(記者 向志強 曹禕銘)多年來,她無數次用扁擔挑著衣物翻山越嶺,送給山區的貧困孩子和老人,又把一個個山區孩子的上學夢想「挑」出大山——廣西百色「扁擔姐」麥瓊方以她樸素而真摯的愛溫暖人心、感動世界。
  • 扁擔用什麼木材做最好?網友各有各的說法,看看老農怎麼說
    扁擔是挑(或抬)重物的用具,呈扁圓長條形,可由多種材料製取。但是,雖然能夠製取扁擔的材料非常多,不過,論使用的舒適程度,真正能用來製取扁擔的材料並不多。老農說,網友總結出來的這些木材或竹材都不是製作扁擔的好材料,如果利用這些材料製作扁擔,其使用的「舒適度」會很差,用來挑擔會很累人。
  • 周末時光丨流淚的扁擔(附語音)
    家裡有個扁擔,他聽父親說是棗木的,當年,家裡一棵棗樹死了,父親扛著樹的主幹去找木匠,做成了扁擔。棗木堅而韌,適合做扁擔。他模糊地記得,自己很小時,去地裡幹活,父親挑著他。他坐在一個筐裡,另一側的筐裡,父親放上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