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還是處男》火了,日本深夜劇的「雙短+分眾」能否照耀國內劇集?

2020-12-24 騰訊網

文/杜威

來源/壹娛觀察

2019年《輪到你了》《凪的新生活》等日劇在國內掀起一陣熱度。2020年繼《半澤直樹2》後,一部耽美純愛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以下簡稱《到了30歲還是處男》)則再次具備出圈潛質。

劇集10月8日新播,僅播出一集,一集僅24分鐘,豆瓣就已經吸引超過七千人評價,開分跑至9.3,在年度日劇榜單中僅次於「神劇」《半澤直樹2》,碾壓多部熱播國產劇,衝上近一周豆瓣熱門劇集榜單首位。

微博上,#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話題也迅速吸引到2100萬次閱讀量。

與之前大熱的《輪到你了》《凪的新生活》等日本黃金檔正統劇集不同,《到了30歲還是處男》是一部成人專屬的深夜短劇,且時長僅為24分鐘。

《凪的新生活》劇照

談起深夜短劇,日劇迷一定不會陌生,其三大魅力在於成人向、獵奇元素以及時長短,高口碑代表作品有美食劇《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懸疑驚悚劇《世界奇妙物語》、耽美劇《靛藍色的心情》《昨日的美食》、頹喪劇《真幌站前番外地》、脫力系《勇者義彥與被引導的七人》等。

另一方面,在《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懸疑短劇勢能推動下,短劇在中國市場備受追捧。不同於日劇裡深夜短劇的集數、時長的「雙短」,現在國內的短劇集更多集中在12集體量左右,即集數變短。那麼,對於國內的創作者和平臺方而言,日本深夜劇這種「雙短」思維以及分眾思維能否在未來被適用?藏在日本深夜劇背後的創作密碼,值得每位國內的內容創作者們去深思。

日劇加碼深夜短劇賽道

《到了30歲還是處男》改編自日本同名人氣漫畫,原著在日本2019年LGBT漫畫銷售榜上位列第一名。《到了30歲還是處男》就是一部標準的深夜短劇,由東京電視臺在木曜(周四)凌晨一點播出,時長為標配的24分鐘,其題材則專注於耽美純愛,與前幾年大尺度耽美劇《情色小說家》《靛藍色的心情》不同,《到了30歲還是處男》則聚焦在奇幻等元素。

該劇集講述主人公安達清因為直到30歲還保持處男之身,從而觸發「都市傳說」覺醒技能,成為了只要身體接觸就能讀取人心的魔法師。當他無意間觸碰到公司精英人才黑澤時,二人戀愛故事意外展開了。

單從首集來看,劇集敘事並無特別之處,耽美屬性自然是國內腐女們的最愛,伴隨著高顏值主演CP、奇幻視角、高甜屬性等內容特點,劇集一下子在國內暫時處於「三高」狀態(高口碑、高熱度、高期待)。

《到了30歲還是處男》劇照

《到了30歲還是處男》背後,是眾多日劇迷津津樂道的日本深夜劇市場。

對於非日劇迷,深夜劇會有一個刻板印象,即大尺度H、極端暴力血腥的限制級成人專區。其實,深夜劇粗略概括,一般指的是日本各大電視臺播出時間在23點以後、非合家歡的、不適合小朋友觀看的劇集,其中包含成人限制劇情,如H部分、血腥暴力、同性等內容,但這些內容也非必備。

得益於成人向受眾以及沒有黃金檔那麼嚴苛的收視壓力,深夜劇的企劃更容易通過,其內容也更加獵奇,題材更加豐富。

懸疑驚悚如《世界奇妙物語》系列,治癒溫暖如《孤獨的美食家》《深夜食堂》,大尺度重口如《馬賽克日本》《情色小說家》,時而沙雕惡搞如《勇者義彥與被引導的七人》,還有暗黑邪典、脫力頹廢等等題材。

因為受眾較窄、難有直觀收視回報等問題,深夜劇長期面臨著捉襟見肘的拍攝預算管控,從作品場面到特效呈現,有時透露著一股廉價的氣息。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2》劇照

另外,深夜劇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小品、戲劇、綜藝等等都帶來獨特的藝術美學。對於普通的劇集內容日漸感到缺乏創新時,深夜劇往往給日本觀眾帶來極大的感官刺激。

日本深夜劇自1980年發展至今,隨著日本社會作息逐步往後推移,20~40多歲之間的社畜觀眾有效觀劇時間被推延在23點左右,因此對深夜劇的需求也更加強烈。

深夜劇的另一大進程,便是其單集時間、單季集數都在逐漸縮短。目前,深夜短劇一般固定在15~30分鐘之內,24分鐘是標配,單季集數一般在6~12集之間,這讓夜間觀劇的受眾不會那麼吃力,也不容易出現拖沓、注水等現象,如若遭遇收視低、口碑極差的情況,製作方可以馬上叫停劇集,將損失控制在最低。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受疫情的影響,目前各大電視臺的劇集播放時間開始不規則化,在這種情況下,深夜短劇進一步發展。

據2020年1月開播的日劇分布來看,黃金時段的劇集為19部,而深夜劇達到25部。4月開播黃金檔劇集有21部,而深夜劇是25部。9月開播黃金檔劇僅17部,深夜劇依舊超過20部以上。從數量上看,深夜劇已經超過了黃金檔劇集。

另一方面,深夜劇也在收視率、口碑、系列開發、觀眾期待值等各方面收穫頗豐。《我是大哥大》在2018年秋季平均收視率達到10.8%,成為深夜劇收視豐碑,《孤獨的美食家》成功系列化到第15部作品,深夜短劇《昨日的美食》能夠與《行騙天下》這樣的黃金檔高收視率作品一同日本觀眾選定為2020年最期待電影版的劇集。

《昨日的美食》劇照

回到國內,日本深夜短劇也多次受到國內觀眾的狂熱喜愛,無論是《世界奇妙物語》、還是《深夜食堂》系列、《孤獨的美食家》系列等等作品,觀眾口碑和網絡熱度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再到這次的《到了30歲還是處男》,一部日本冷門時段的成人向、同性劇集,僅憑藉首集18分鐘的有效時長,成功在國內豆瓣上斬獲9.2高分,並俘獲一大批忠實觀眾。可見,「雙短」的分眾劇集也能收割國內觀眾的芳心。

其實,整個2020年,國內劇集市場也一直圍繞著短劇和分眾在下文章。

「雙短+分眾」能否掀起國內劇集市場新浪潮?

龔宇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總結今年的網生內容時說道:「網絡影視內容主流觀眾呈現多元化,娛樂內容一味追求『破圈』的時代已經過去,分眾必然是新的趨勢。」因此,愛奇藝今年的重頭戲是迷霧劇場,迷霧劇場在龔宇的前期設定裡並未拿「破圈」做衡量標準,而是滿足特定觀眾的觀劇需求,並且生產出高品質的短劇。

無心插柳柳成蔭,迷霧劇場跑出了《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爆款劇集,在此勢能下,2020年順利地成為了短劇元年。

《沉默的真相》劇照

迷霧劇場背後的思路,其實與日本深夜劇有異曲同工之處,另外,日本深夜劇其它特色也值得被國內劇創者挖掘。

比如說「雙短」屬性。但國內的短劇,基本上還是以集數縮短為核心,12集為目前主要現象,單集時長依舊在40~60分鐘之間。而日本深夜劇做到了單集24分左右,在國內觀眾的認知裡是普通動畫片單集的片長,但生產出的內容照樣能讓觀眾欲罷不能。

根據2019年9月份新京報的一項調查,67.38%的受訪者經常針對國產劇使用倍速播放功能,有88.7%的人用過倍速功能來追劇,「倍速播放」成為了中國市場的特色,這主要針對於劇情過於拖沓的普遍現象,而即使在短劇市場中,除了《沉默的真相》等頭部精品,其他短劇也會存在倍速播放現象,只是觀眾將4倍速調至了1.5倍速。

「雙短」劇集的出現或將進一步提升劇集的品質化。

拿日本深夜劇裡的「雙短」劇為例,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整理了口碑超過8分、時長在30分鐘以下的主要日本深夜短劇。據不完全統計,超過9分評價的系列劇集有《世界奇妙物語》《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真幌站前番外地》《到了30歲還是處男》等,擴展至8.8分還有《昨日的美食》《勇者義彥與魔王城》等作品,時間跨度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2020年,題材也幾乎涵蓋所有成人向題材。

此類憑藉獨特多元視角、獵奇屬性、實驗性作品、成人向內容等帶來的感官刺激,再搭配上較高劇集品質以及24分鐘理想追劇時長,一系列劇集成為豆瓣劇集爆款集中地。

如《世界奇妙物語》,自上世紀80年代一直延續至今,單集20分鐘時長,講述了日本不同的懸疑奇幻故事,每集風格迥異,涵蓋了多種元素,創意十足,敘事手法獨特,成為全球最經典的懸疑IP系列之一,也是眾多懸疑大師的靈感來源地。《深夜食堂》則搭建起深夜美食概念,食堂老闆根據每個不同食客的故事、心情選擇不同食材,製作出各種美味佳餚。劇集集觀賞性、社會性、科普性於一身.......

雖然國內的劇集市場有一根紅線所在,無法像日本深夜劇一樣在獵奇和感官刺激方面大展拳腳,但是如《深夜食堂》一樣兼備社會性和治癒性的劇集,或者其它多元化的類型創新,「雙短」劇集未嘗不能擔任起先鋒者的角色。另外,「雙短」劇集的創作,也可以在精準人設、獨特的敘事手法、獨特的地域性內容等方面進行開拓創新。

24分鐘時長,在創作上就能明顯脫離注水、慢節奏等弊病,也更加容易形成系列化作品,並且在日本進一步擴充到電影化、劇場化。如《世界奇妙物語》憑藉創意懸疑驚悚欄目特色已經開發出了50+以上的相關影視作品,2012年出品的《孤獨的美食家》,除了深夜短劇外,還被系列電影化,相關作品達到15部,同樣的例子出現在2009年開播的《深夜食堂》身上。

《孤獨的美食家(第一季)》劇照

「雙短」作品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為青年影視創作者開發出一塊很好的試驗田,這個部分,其實在國內短劇市場上也很明顯,《沉默的真相》導演陳奕甫、《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皆是首部市場化作品。如若在國內短劇的形式上,在進行「雙短」的創新,是否能更好控制成本,從而給到更多年輕力量發揮的機會。

短劇的創新,分眾的創新,不可否認,將是國內劇集市場的下一個核心話題,對於優愛騰芒而言,持續加碼是必然,但另一方面,「雙短+分眾」的選擇投入或許是短視頻平臺在精品內容上「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在這方面,涉獵較多的是快手。快手除了剛剛宣布與開心麻花達成戰略合作,未來的重點合作方向之一就是進行短劇製作,自身的「快手小劇場」也在積極運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快手小劇場累計收錄1.6萬部短劇,日活躍用戶數超2000萬,付費用戶超100萬。抖音則開啟了百億劇好看計劃,以流量扶持短劇,針對投稿的原創段子、原創短劇等展開打榜等等。

快手截圖

當然,快手和抖音還沒有對於「雙短+分眾」進行專業化生產,多數還停留在用戶或者MCN機構自發創作階段。但隨著快手與開心麻花等頭部內容生產方越走越近,未來優愛騰芒能否領跑劇集的「雙短+分眾」賽道,還值得觀望。

龔宇在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還直接表明D2C是網絡視聽行業發展方向。D2C,意指直接面向消費者,一定意義上推動劇集直接由C端付費買單,在此建議上,日本深夜劇踐行過的「雙短+分眾」劇集或將是國內市場進一步D2C最好的試錯方式。

(END)

相關焦點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火了,日本深夜劇的雙短+分眾能否照耀國內劇集?
    微博上,#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話題也迅速吸引到2100萬次閱讀量。與之前大熱的《輪到你了》《凪的新生活》等日本黃金檔正統劇集不同,《到了30歲還是處男》是一部成人專屬的深夜短劇,且時長僅為24分鐘。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火了,日本深夜劇的「雙短+分眾」能否照耀...
    文|壹娛觀察 杜威2019年《輪到你了》《凪的新生活》等日劇在國內掀起一陣熱度。2020年繼《半澤直樹2》後,一部耽美純愛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以下簡稱《到了30歲還是處男》)則再次具備出圈潛質。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火了,日本深夜劇給國產劇什麼啟發?
    與之前大熱的《輪到你了》《凪的新生活》等日本黃金檔正統劇集不同,《到了30歲還是處男》是一部成人專屬的深夜短劇,且時長僅為24分鐘。不同於日劇裡深夜短劇的集數、時長的「雙短」,現在國內的短劇集更多集中在12集體量左右,即集數變短。那麼,對於國內的創作者和平臺方而言,日本深夜劇這種「雙短」思維以及分眾思維能否在未來被適用?藏在日本深夜劇背後的創作密碼,值得每位國內的內容創作者們去深思。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火了,日本深夜劇給國產劇什麼啟發?-虎嗅網
    不同於日劇裡深夜短劇的集數、時長的「雙短」,現在國內的短劇集更多集中在12集體量左右,即集數變短。那麼,對於國內的創作者和平臺方而言,日本深夜劇這種「雙短」思維以及分眾思維能否在未來被適用?藏在日本深夜劇背後的創作密碼,值得每位國內的內容創作者們去深思。
  • 日本深夜劇已經玩這麼大了嗎?
    《萌系魔法師》中有一個神奇的設定:直到30歲還能保有童貞的男人,就能夠擁有魔法。來,讓我們深吸一口氣,然後念出這個考驗肺活量的片名——《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而《處男魔法師》的導演,恰好把這塊拿捏得死死的。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耿美劇乃人間解藥?
    論思想上的創作能力,日本的小說抒寫一直在不斷刷新群眾對劇情的認知,各種耿美劇不斷出現的大熒幕,不僅讓原著粉瘋狂,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為之痴迷。前不久,日本翻拍漫畫《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戶變成魔法師》播出,深受觀眾的喜愛。該劇是一部成年人只見的純愛戲劇,講述的是主人公安達因為直到30歲還是童貞而覺醒了魔法技能、可以聽到他人心聲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火出圈的島國深夜劇,究竟有什麼魔法
    前段時間,我給大家聊了島國深夜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以下簡稱《魔法師》)。  劇中不僅有個喜感的讀心設定,而且開篇就定下了「不約而同的基調」,引得不少小夥伴紛紛入坑。
  • 30歲處男!豆瓣9.3的深夜劇好羞恥!
    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推薦理由:奇奇怪怪的沙雕日劇時 長:24分鐘*12觀看地址:日劇網這部同性日劇,主角安達,是一個三十歲的老處男。工作平平無奇的社畜,性格內向靦腆。他毒舌同事說了一個都市傳說:如果到了30歲還是處男,就會變成魔法師哦!借他吉言,安達在30歲的第一天成功點亮技能——讀心術!
  • 我,30歲了還是處男,你們可以開始笑了
    依照我的經驗,不論是小處男還是老處男,最後,都很容易會淪為大家的笑柄。「處男歧視」太普遍了。在某乎搜索「處男丟人嗎」,很多人都表示對自己的處男之身表示焦慮。不少男同志也因為自己處男之身的境遇感到羞愧。在這部叫《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的劇中,有個設定:「到了30歲還是處男,就會變成魔法師」當然,男主自然獲得了此魔法師的「殊榮」,成功get到讀懂別人內心的超能力。
  • 從《30歲處男》到《你心釋愛》,9.2分「逆天神腐」劇的出圈之路
    打開豆瓣,近一周全球口碑劇集榜單上,泰國同性青春愛情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以下簡稱《你心釋愛》)以評分9.4分位居第一,並實現4周連續霸榜;日本漫改耽美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以下簡稱《30歲處男》)同樣也以9.2分高分佔據一席,兩部高分腐劇連續刷新了近幾年耽美劇口碑的天花板。
  • 18歲還是處男就會死?這些漫畫有毛病吧?
    每個月,日本漫畫界都會公開一些新連載。 作品一多,你總能在裡面找到一些奇葩的存在。比如阿正最近看的一部漫畫,真是讓人感嘆,這是何等的臥槽....而後面,突然發現這些死亡案例的共同點,就是處男!一開始人們還有點將信將疑,但後來官宣之後,全社會都陷入了處男恐慌中。我們的男主也正是廣大處男之一,而且,他馬上離18歲就只剩下幾個月了!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
    其實這是個日劇的名字,就叫做——《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 日劇的名字經常有些驚世駭俗的名字,看到劇名都不知道劇情說什麼。
  • 日本新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更新至01集
    《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日本/2020(更新至01集)故事講述男主安達已經到了30歲,卻還是個處男,有可愛的外表和呆萌的性格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真的會變成魔法師!
    其實這是個日劇的名字,就叫做——《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日劇的名字經常有些驚世駭俗的名字,看到劇名都不知道劇情說什麼。《30歲還是處男》改編自日本同名人氣漫畫《到了30歲還是童貞的話,好像就會變成魔法使》。
  • 日本處男聯盟:逃避可恥但有用?
    直到30歲還保有童貞的話,就能夠使用魔法…….」這個傳說來自漫畫《萌系魔法師》,後來成為了日本年輕人之間心照不宣的梗,後來的演變中甚至降低了魔法師晉級年齡,變成了大家熟知的」過了25歲,還保持著處男之身的男性,就可以變成魔法師了。」日本人的「第一次」(初體驗)平均年齡是20.3歲。
  • 30歲處男變魔法師梗過時?原來大家都已經30歲了
    最近有一部漫改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開播,作品標題這句話大約是在2000年初期從日本討論區紅了起來,當時網友都會用這句話嘲笑他人或是自嘲,並且成了許多創作作品中的常用梗。然而隨著這部日劇開播,就有網友好奇最近怎麼都沒聽過這種說法了?是過時了嗎?
  • 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
    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見】官方簡介:確定推出番外篇:「情人節篇&六角篇」以及「柘植湊篇」,TSUTAYA Premium 獨家上架,番外篇將提供赤楚衛二、町田啟太、淺香航大、ゆうたろう錄製的副聲道,12月24日開播。
  • 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開分9.2,甜度超標,選角滿分
    由於日劇中有著一貫的「戲精」氛圍,所以很多魔幻愛情故事也是不太讓觀眾跳戲,近日,一部耽美日劇《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開播,第一天就開分,衝上了9.3分,雖然後來落到了9.2分,但是分數表現依然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