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電影《八佰》裡8處與史實不相符的地方,做個明白觀影人

2020-12-10 悠遊四方

管虎導演的戰爭巨製《八佰》周末正式上映了,觀眾反響熱烈,票房斬獲喜人。很多人在觀影的時候,被八百壯士的抗日事跡所震撼,流下了感動的熱淚。整個影片,給人以厚重的歷史感,無論是畫面質量、服道化的逼真度堪稱近年來國產電影少有的佳作。不過一些熟知或者對這段歷史略有研習的人們也紛紛吐槽,覺得整部影片為了煽情,很多情節存在誇大或者脫離史事的問題,甚至有篡改歷史的嫌疑。筆者認為,首先該片是一部商業戰爭片,不是歷史紀錄片,應該給予創作者廣闊的創作空間,不必過於拘泥於歷史事實。就像影片開頭和結尾時字幕所說的,本片基於歷史真實事件創作,在部分人物、情節上有所虛構。當然,某些情節過於脫離史實,也難免授人以柄,遭人詬病。

我們如果想做一個明明白白的觀眾,有必要對那段歷史作一下梳理,看看影片中哪些情節與人物設定是完全虛構的。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粗淺了解,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影片劇情與歷史的不符之處,供大家觀影時參考。

第一,歷史上駐守四行倉庫的人物是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1營(對外號稱整個524團)的420多名官兵,領導者是中校團附謝晉元。駐守倉庫的都是524團1營正式編制內的人員。影片中被謝晉元部收容的一些潰兵和「逃兵」是不存在的,完全屬於虛構。這些虛構出來的人物還不少,且佔據了影片很大的戲份,比如歐豪所飾的端午、張譯所飾的小算盤、姜武所飾的「瓜慫「老鐵、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和張俊一飾演的小湖北等,導演希望通過這些小人物從貪生怕死到捨身取義的轉變,對人性進行深刻地挖掘。作為文藝作品,這樣編排無可厚非,但我們要知道,這些人物在四行倉庫的真正駐守者裡是壓根兒不存在的。當然,當時的524團1營中老兵不足20%,其餘全部是來自湖北等地的新兵蛋子,也許這就是電影《八佰》中虛構這些小人物的依據吧。

第二,影片誇大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規模與交戰雙方的傷亡數字。影片中日本軍隊對四行倉庫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猛烈的進攻,水路偷襲、施放毒氣彈等無所不用其極,中日雙方均傷亡慘重。其實,因為四行倉庫背靠租界,易守難攻,日方無法使用重炮,也不能實施空襲,日軍大部隊都去追擊國軍大部隊去了,日本留下打四行倉庫的僅幾百人和一、兩輛小坦克。事後,中方統計打死打傷日軍150-200人,日軍自己說是死了1人,傷40人。取中間值,日方傷亡在100人左右比較可信。在四天的保衛戰中謝晉元部實際陣亡9人,傷二十多人。另外插一句,影片中日軍使用芥子氣毒氣彈攻擊四行倉庫的情節也脫離了歷史事實。

第三,最受觀眾詬病的是影片中老兵強迫新兵槍殺日軍俘虜的情節。歷史事實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中,中方沒有俘獲一個日軍,以上情節純屬無中生有。且槍殺俘虜這種有違日內瓦公約的行為似有給中國軍隊抹黑的嫌疑。

第四,為了粉碎日軍試圖爆破倉庫西牆的圖謀,以陳樹生為代表的一隊戰士,身上捆綁手榴彈一個個高呼自己的名字和原籍地從樓上往下跳,與日軍同歸於盡。看到這一幕,很多觀眾,包括筆者自己也是淚流滿面。英雄誓死如歸的氣概的確震撼人心,永遠值得我們緬懷。但事實是陳樹生在危急時刻身上綁滿手榴彈從5樓跳下,將十幾個準備實施爆破的日軍悉數炸死,犧牲了自己,解除了危機。不存在一隊戰士一個個往下跳的敢死隊情節。

第五,女童子軍楊慧敏獻旗,史上確有其事。但楊慧敏不是從蘇州河水面上遊過去的,而是趁夜色通過新垃圾橋(今西藏路橋)匍匐進入四行倉庫的。無論是上世紀70年代臺灣版《八百壯士》還是這次的《八佰》都虛構了楊慧敏從蘇州河泅水送旗的情節。

第六,升旗與護旗那場戲,拍得盪氣迴腸。但與事實差距較大。事實上,謝晉元考慮到日軍可能對升旗發起進攻和幹擾,僅組織了十幾人上倉庫天台舉行了升旗儀式。日軍雖然也確實出動了一架戰機想擊落國旗,但沒成功就撤出了,主要還是顧忌到對岸的租界。多名戰士用肉身擋子彈護旗的情節是不存在的,日軍戰機為擊落國旗從北側俯衝掃射,打死數名對岸租界內平民的事件更是子虛烏有。

第七,撤退一場戲,與事實相距甚遠。影片中,謝晉元部從新垃圾橋向租界裡撤退時,遭日軍火力襲擊,幾乎損失近半,連謝晉元也差點犧牲當場。事實是,10月31日,英軍駐上海總司令史摩萊少將親自來到蘇州河新垃圾橋(今西藏路橋)邊,指揮英軍壓制日軍火力,共有377名壯士安全撤離至租界。

第八,《八佰》這部影片籌備了近十年,足足耗資5個多億。片中的四行倉庫、蘇州河對岸租界裡幾十棟霓虹閃爍的建築以及那條蘇州河都是劇組以1:1的比例在拍攝基地實地興建和挖掘的,這給觀影者帶來極為真實的空間感覺。不過,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正對四行倉庫的蘇州河南岸雖然的確是英法租界,但那裡並非租界的繁華地段,主要是一些倉庫和民宅,根本不像電影裡展現的那樣霓虹閃爍、燈紅酒綠。上海對於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一向非常重視,現在南蘇州路一帶保留下來的優秀歷史建築頗多,但沒有一座是位於四行倉庫的正對面的。劇組其實是將當時上海租界裡歌舞昇平的花花世界一股腦兒搬到了四行倉庫的對面,賭場、戲院、酒樓、茶肆一應俱全,以期營造出「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的戲劇性對比效果。

最後,我還想就影片裡的方言對白提一點小小的意見。影片為了營造真實的氛圍,劇中很多人物都操著各自的方言。這一點值得表揚。不過,也存在一些瑕疵。例如上海租界街頭的報童竟然用四川話賣報,讓我誤以為是在「陪都」。謝晉元是廣東梅州蕉嶺人,其所操方言應該是客家話。謝晉元說一口略帶客家口音的普通話就行了。可劇中的謝晉元卻說著一口北方人自以為的廣東普通話,像極了前些年北方小品演員說的所謂「廣東話」,就差句子末尾加個拖長的「啦」字了,讓人有些出戲。當然演員杜淳親自為角色配音,作為一個北方人也實在是難為他了。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雲首映
    在首次觀影后,歐豪表示:「頭一回看自己演的電影看哭了。謝謝,值得!」魏晨也特別感謝導演:「很多次做夢還在拍《八佰》,謝謝虎哥,很開心跟《八佰》的團隊一起做了這樣一個夢。」而許多年輕演員也在現場表示:「致敬英雄,希望永遠和平!」身為演員兼總製片人的梁靜評價導演「還是用他擅長的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故事,體現在絕境裡的一種生存方式」,並分享了一路百感交集的拍攝歷程。
  • 《八佰》:群像電影中的動物意象
    這種虎、悍、燃,對應在抗日題材上,如同在戰場中立起了一座原始叢林:大家拼上性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為了同胞、家園、生存而戰。勝則活,敗則亡。 可就史實而言,四行倉庫之戰是一場不敗而敗的戰鬥:虛稱八百實則四百的壯士用血肉之軀扛住了鬼子四天四夜不眠不休的瘋狂進攻,卻因上峰的一句「撤退」而戰死或被俘。用電影鏡頭處理這段故事,對於主創團隊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 《八佰》首波觀影感受:不完美,但已做到國產戰爭片的極致
    電影講的啥應該不用我多介紹了,「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故事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電影就是想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悲壯事跡。結合這部電影戲裡戲外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更令人感慨了。這次中國電影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新上映的首部大片,承擔的是救市重任,我們也希望它能夠不負期望。
  • 《八佰》點映,「我在電影裡聽到了瀏陽話,片尾字幕看到了瀏陽人」!
    「讓人熱血澎湃」有細心的觀眾發現影片裡聽到了瀏陽話片尾字幕出現了來自瀏陽的「壯士」名字瀏陽「壯士」是誰?小編今晚走進點映場一起來了解下電影《八佰》取材於抗日戰爭史上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1937年10月,日寇逼近上海。
  • 草根評《八佰》:逼真慘烈 催人淚下
    昨日,小浪帶領北京團員們提前觀影了由管虎執導,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張俊一 主演的電影《八佰》大家對本片給出了9分的綜合評分,以下為參加本期活動團員的精選觀後感匯總:  @薯你最蒽 9分  只有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才會出現這樣特殊的地方,一步天堂,一步地獄!有句諺語說,人人都想上天堂,可是沒人願意去死!
  • 帶孩子看電影《八佰》,看完就忘?觀影前後做好這3點有不同效果
    可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與歷史有所出入,特別是《八佰》這部電影從立項到上映,一直都伴隨著很多爭議。為了更好地讓孩子準確地了解歷史,讓孩子看懂電影所要傳達的精神內核。家長如果能在觀影前和觀影后,和孩子一起做好3個要點,將幫助孩子更好達到觀影效果,獲得更多增量知識。
  • 《八佰》等你觀影!附8月片單
    《八佰》等你觀影! 上周你用中獎的電影觀影券去看了哪場電影?《八佰》上映時間:8月21導演:管虎主演: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陸思宇、張宥浩、魏晨、李晨、白恩、餘皚磊、俞灝明、鄭愷等《1917》上映時間:8月7日導演: 薩姆·門德斯
  • 《八佰》正式上映三天累計票房破8億 北京發放1000萬「觀影券...
    《八佰》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剛剛過去的周末,《八佰》正式上映三天,單日收穫票房分別為1.4億元、2.04億元、2.27億元,加上之前五天的點映收入,累計總票房突破了8億元。
  • 管虎電影《八佰》:虎頭蛇尾,細數那些敗筆之處
    也是在最近連續拍攝《八佰》《金剛川》之後,這位導演開始被網友拿放大鏡來審視,比如背著手鞠躬、帶著us 的帽子接受採訪等等。 一次,兩次,是你,是你,怎麼總是你? 人可以有個性,但唯一的底線是,民族大義面前,尾巴都要收著!
  • 免費觀影來了!國產史詩級戰爭大片《八佰》,海口發布請你看!
    免費觀影來了!國產史詩級戰爭大片《八佰》,海口發布請你看!就看時下最火的《八佰》電影《八佰》改編自抗日戰爭史上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劇本改了40多稿,為了還原歷史,三千多人的團隊在蘇州生挖出一條200多米的蘇州河道,爆破實驗三個月,還全程動用了全世界僅有四臺,能拍攝出讓人窒息的驚人畫面的Alexa IMAX數字攝像機進行拍攝,在《八佰》之前,只有漫威的《復聯3》和《復聯4》全程使用了這臺只租不售的攝像機。激烈的大場面、視效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 電影《八佰》被指「少兒不宜」,「沒想到有這麼血腥」
    作為影院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大片,經過兩輪長達五天的點映後,電影《八佰》今日(8月21日)起正式上映。無論是劇情還是場面,該片都引發觀眾的熱議。據貓眼數據顯示,在8月20日中午,《八佰》點映票房突破1.8億元,超過了《西遊記女兒國》1.79億元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觀影《八佰》,感受愛國情懷
    8月29日上午,市人民醫院開展「光影鑄魂 國在心中」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100餘名黨員幹部職工走進市城區瀟湘影視城觀看抗戰電影《八佰》,感受崇高的愛國情懷,支持疫情後旅遊文化行業復工復產,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動力活力。
  • 電影《八佰》被指「少兒不宜」,家長:沒想到有這麼血腥
    作為影院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大片,經過兩輪長達五天的點映後,電影《八佰》今日(8月21日)起正式上映。無論是劇情還是場面,該片都引發觀眾的熱議。據貓眼數據顯示,在8月20日中午,《八佰》點映票房突破1.8億元,超過了《西遊記女兒國》1.79億元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不過也有觀眾表示,《八佰》作為戰爭片有的場面比較血腥,但卻發現有不少家長帶小孩子前來觀看。
  • 電影《八佰》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8月21日上映的電影《八佰》成為了疫情下的「救市之作」,上映11天之後,電影票房就突破了20億大關,成為了今年全球單地區最高票房的影片。作為院線復工之後的首部國產大片,《八佰》被業界寄予了厚望。好在電影本身質量夠硬,僅僅在點映階段《八佰》票房就已經突破了2億,在好評如潮、口碑相傳之下,《八佰》票房一路高歌猛進,多日連續打破2020年單日票房的全球紀錄!讓整個業界更為驚喜的是,電影《八佰》正式上映的第8天,觀影人次竟然接近4000萬 !
  • 《八佰》:做英雄不做旁觀者
    《八佰》:做英雄不做旁觀者 電影《八佰》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可謂是電影行業的救市之作。首次觀看這部電影會覺得它太過於寫實,將戰爭的殘酷毫無遮掩的擺在大熒幕上。戰爭是慘絕人寰的,在它的面前人命變得不堪一擊。
  • 談《八佰》戰火之下的藝術「界線」
    因為疫情沉寂數月的影院因為電影《八佰》的首映而激起千層浪,疫情之後影院復工,《八佰》作為開路先鋒,既是與觀眾的特殊緣分,也是一次民族情懷在現實中的輾轉回歸。馮小剛說「只有《八佰》這個電影可以擔負起復興的重任」。而這次「復興」,不僅是疫情之後沉寂影視界市場的一次振奮劑,更是祭奠過去、展望未來的一個起點。
  • 《八佰》真正的戰士無畏生死,也不懼黑水
    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正式上映了,作為觀影者的我來說,很多情節都會讓我的腎上腺素急速飆升。但是,就這樣一部彰顯民族情懷的影片卻招來了諸多水軍倒黑水,在他們的「觀後感」文章中出現最多的文字就是「洗白國軍、虛構歷史」,我在想,他們和我看的是同一部《八佰》嗎?
  • 《八佰》影評8分!國產戰爭片終於出了一部能與外國競爭的電影!
    《八佰》8分,電影拍得很不錯,是一部堪稱雄壯的電影,由於沒看過無刪減版本,所以只聊聊今天點映的版本。影片裡的國軍挺符合現實的,軍人素質參差不齊,堅守倉庫的正規軍德系裝備,士兵訓練有素,李晨、魏晨、鄭愷(樹生)等敢打不怕死;收攏來的地方軍兵油子多,王千源能打仗但惜命,姜武(鐵子)不能打很惜命,張譯(鐵算盤)十分惜命只顧著跑;地方保安團大多是壯丁,不懂什麼國家概念,也沒經過軍事訓練,所以隊伍遇敵一觸即潰,歐豪(端午)、小湖北連開槍都不會
  • 這部電影有望接棒《八佰》成為2020年第二部爆款戰爭題材電影
    儘管今年的電影票房受到疫情影響,出現部分縮水,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部《八佰》橫空出世,進入國內累計票房榜排行前十,也沒有想到,不到兩個月之後,一部任務電影《金剛川》被看做是《八佰》的對手。
  • 不配放映《八佰》,底層影院「罪有應得」?
    底層影院:很抱歉,我們不配放映《八佰》按照《八佰》發行方的要求,年票房低於200萬的影院要想放映該影片,需按上年實際票房的3.5%提交核定保底金額,並於8月19日前將該筆保底費預交給發行方指定帳戶。這樣的硬性要求,無疑將不少小影院擋在了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