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涼的第一勇士,馬超驍勇善戰,曹操曾經稱讚馬超不減當年呂布的勇猛。假如馬超進攻東吳,有什麼武將能阻擋馬超?在吳軍諸將的觀察中,只有以下3個人可以擋住馬超,至少可以擋住100回合以上。
一、太史慈
太史慈,江東第一武將。太史慈弓馬嫻熟,箭法精良,威力極強。早在太史慈還未成名時,太史慈就單槍匹馬殺了賊人,交戰如入無人區。
《三國演義》第11回: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右為難,直至城下,喊「開門」。孔融不認識他的人,不敢開門。賊們衝到戰壕邊,那人回身一刀砍下十多個賊人,賊們倒退,融急命開門入城。太史慈為人忠義,幫助孔融求援劉備,與關羽張飛等殺入敵陣,如猛虎入羊群,可謂太史慈不能敵關羽、張飛等人。
太史慈的經典戰爭是在神亭嶺與小霸王孫策的大戰。在袁術處,孫策以乃父孫堅所留的傳國玉璽作抵押,借來軍馬,殺奔江東,準備建都。這段時間太史慈在劉繇帳下,因為他的年幼,劉繇不肯重用。太史慈願往攻,在孫策窺視營寨時,只有一個小將跟隨,其他人都不願往攻。
曲阿太史慈和曲阿小將二人對戰孫策等十餘騎,太史慈單挑孫策,說:「你便眾人皆來,我也不怕。」孫策挺槍迎戰,雙方打了五十回合,並無勝負。程普等將士都暗暗稱奇。太史慈因劉繇無謀,不久便歸順孫策,協助孫策平定江東。
太史慈箭法出眾,在對嚴白虎的攻擊中,大放光彩。城下的一員助將,左手託定了護梁,右手指向城下的大漢。太史慈便立刻拈弓取箭,對軍士們說:「看我一箭射中此人的左手!太史慈果然射了一個正中,射穿了那將的左手,反牢釘在了護梁上。
此後隨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隨孫權迎戰合肥,與大將張遼大戰七八十回合,無一敗績。如果馬超率軍而來,估計如太史慈必能幫助孫權抵擋住馬超,二人決鬥至少100回合。而且太史慈的弓水平很高,百發百中,遠距離攻擊肯定比馬超強。
二:孫策
太史慈為江東節度使,那就是同級別的孫策了。江東猛虎孫堅的長子孫策,勇猛善戰,深得孫堅的真傳。父親死後,他投奔淮南袁術,為他屢立戰功,袁術都稱讚他:「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很遺憾孫策沒有得到袁術的重用,孫策用傳國玉璽在袁術處換了三千匹馬,然後出徵江東,建立了霸業。
首先孫策遇到的第一個敵人是劉繇,兩軍交戰,孫策大展神威。夾死夾傷,稱得上霸王在世,從此便被稱為「小霸王」。當然在這期間孫策也遇到了猛將太史慈,二人交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因為孫策的計謀更多,不但打敗了劉繇,還擒拿了太史慈,所以從此也將太史慈收入帳下。從此孫策平定江東可謂一帆風順,無敢阻攔。
孫策作戰勇猛,反應迅速,如遇馬超,二人至少大戰百回合以上。
三:甘寧
江東還有一個猛將,可以與馬超等五虎將相匹敵,即大將甘寧甘興霸。儘管甘寧在前期胡作非為,為水賊出身,但作為江東的大將,甘寧參軍後的戰績卻非常耀眼。甘寧幫助孫權收復江夏,黃祖一箭射死,為孫權報仇。其後隨大都督周瑜在赤壁擊敗曹操大軍,赤壁之戰中,甘寧率軍追擊曹軍,連斬曹操部下馬延、張愷二將,使曹軍膽戰心驚。
南郡之戰,甘寧向彝陵獻計,甘寧與大將曹洪交鋒,只用了二十回合就擊敗了曹洪。在渭水之戰中,曹洪卻硬抗馬超四五十回合,所以甘寧才勇猛過人。戰鬥中,甘寧率領百騎夜襲曹軍,那甘寧百騎在營中縱橫馳騁,遇事就殺。甘寧率領大約一百人從南門口衝突而出,無人敢阻攔。孫權非常欣賞甘寧的表現,讚譽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矣!」甘寧能與張遼並肩作戰,勇往直前,即使打不過馬超,也至少能在馬超槍下堅持100回合以上。
上述太史慈、孫策、甘寧三人為東吳三將之首,太史慈勇猛且箭法過人,甘寧與孫策勇謀兼備,均可以大將身份迎戰馬超,雖然三人不能勝馬超,但三人至少能與馬超大戰100回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