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搖不動,半壺響叮噹」農村俗語裡可大有智慧

2021-01-09 文史撰家

俗語,是指漢語中由群眾創造,並在群眾口中廣為流傳的語句。由於大都是勞動人民所創造總結,所以俗語都是濃縮著的人類世代生活經驗,一般來說它具有簡練而又形象化的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在我國很多俗語裡面都飽含了滿滿的人生智慧,不僅讓人頓悟、如夢方醒,而且還是一種讀起來極其有趣味、又好理解的中華語言瑰寶。

「一壺搖不動,半壺叮噹響」相信後半句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這句話有著很多的「版本」在流行,如「滿壺水搖不響,半壺水響叮噹」、「滿壺搖不響,半壺叮噹響」等等。由於地域的差異,在傳誦之間也變得有差異,但是意思上基本都大同小異。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也是頗為深刻,以前在很小的時候,那時候家庭特別貧困。有時農忙的時候,經常在田地裡一待就是一天。本來農忙時期的農活就非常讓人疲憊,如果天氣再炎熱些就會非常的口乾舌燥。於是就會準備一個「軍用壺」,如果沒裝滿水,掛在脖子裡就會不停地晃,發出乒桌球乓的聲音,有時還會有水溢出。後來就明白了,於是就學著把水裝滿,這時候壺裡的水沒有空隙。所以就不會聽到有一點水晃蕩的聲音。那時候父母就會說,你這個是一壺搖不動,半壺響叮噹啦。這才明白這些俗語確實確實很接地氣,並且對生活中的人幫助很大,作用也很直接,關鍵是道理也很簡單,就怕無心,所以無知。

在後來也經常聽到這句俗語,上學的時候成績不好,一直在中遊徘徊,高不成低不就那種。那時候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會說自己「半瓶子醋亂晃蕩」,剛開始對這種說法一知半解,直到在很久以後才明白,這是在說自己的態度不夠虛心,滿足於現狀,距離優秀還尚有一大段距離。

後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也知道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原來這句話更深處的含義是指品格高、學識深的人一般都謙虛不露,這些人胸中的學問就是「整瓶」的。而那些掌握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知識,卻自以為是的人,都喜歡張揚出眾、受人追捧。這些人最後往往就變成才疏學淺輕浮不堪的庸才。

據說關於這個俗語含義的來源,是因為這個俗語在流傳的過程中「變了樣」,有的地方認為這句俗語裡邊的「壺」,裝滿的是「錢」而不是「水」。錢多的都財不外露,而那些稍微有錢的就趾高氣揚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他的財富。其實關於這種說法也有著一定的道理,畢竟用錢代替水更能諷刺不學無術追名逐利的人。

湯斌心想,我看此人舉止輕浮。常言道:『滿壺全不響,半壺響叮噹。』如去為官,百姓必定遭殃。——《康熙訪賢》袁箴

俗語俗語,不學俗語,俗語就專試「俗人」,勤學俗語成就不俗。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著這些的俗語出現:「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逛蕩。」如果有人這樣說自己,就要謹慎了。接下來就得知恥而後勇,抓緊時間補滿自己。忘記那些因被「自我」所蠱惑,沒有的,不足的,去學習、去鑽研,這樣才能對我們的生活是有著一定的幫助的,並產生積極的影響。

除了「滿壺水搖不響,半壺水響叮噹」之外,那麼你們還知道哪些更有趣味更有哲理的俗語嗎?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細女也怕撩,粗木也怕搖」是啥意思?
    而在這些文化史詩之中,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有些俗語雖然簡單而且通俗易懂,但其中卻蘊含著很多哲理,這些哲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前幾天,與一位老農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男孩子追女孩子的話題上。這時,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細女也怕撩,粗木也怕搖」,有些男孩子之所以談不到女朋友,其原因就在於他不懂得如何「撩撥」女孩子的心,倘若他深諧女孩子的心理,還怎麼會談不到女朋友呢?「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的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老農的這種說法,去確實感覺有些迷惑,於是,便向老農提出了疑問。
  • 童謠:《鈴兒響叮噹》中英文歌詞
    [美]皮爾彭特 詞曲/程雨菲 錄詞  鈴兒響叮噹  叮叮噹,叮叮噹, 鈴兒響叮噹.  叮叮噹,叮叮噹, 鈴兒響叮噹.  我們滑雪多快樂,我們坐在雪橇上.  叮叮噹,叮叮噹, 鈴兒響叮噹.  我們滑雪多快樂, 我們坐在雪橇上.  叮叮噹,叮叮噹, 鈴兒響叮噹.
  • 「推進會︱看谷腳」王關社區:夕日叮噹響 而今響叮噹
    汛期來臨,風雨交加,卻阻擋不了龍裡縣黨員幹部群眾幹事創業、建設家鄉的信心和決心,阻擋不了龍裡縣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的鏗鏘步伐。5月29日-30日,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夯實鄉村振興基礎,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三能兩創」,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建設,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探索創新新時期農村群眾工作方法,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第二季度新時代文明實踐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
  • 農村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老祖宗的話,你真的懂嗎?
    很多城裡人嚮往農村的「鄉土氣息」,農村的「鄉土氣」不光包含了農村的村容村貌,還包含農村的風土人情,更蘊含了老農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智慧。雖說老農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千百年的生活中,也總結出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黃金準則」,這些準則多以俗語的方式流傳至今,雖然是「土話」,但是其中蘊含的智慧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下面這兩句俗語,現在讀來,也是讓人醍醐灌頂,不由得讓人感嘆,還是老祖宗活得通透。農村有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
  • 農村俗語:「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啥意思?看完便知
    在農村,老人們常告訴我們說建設房子要明白「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對於房子周圍環境要求比較重要,那麼它是什麼意思呢?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對於我們大多數農村建房而言,房子大多數是坐北朝南。
  •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通常是老祖宗們的經驗累積和智慧彰顯,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樸實的道理,同樣也屬於中華文化。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易於理解,就是說:人啊,在三更時分就不要貪戀美色;在一更時分就不要再吃東西;在五更時分就不要再生氣動怒。
  • 農村俗語「馬上鈴鐺響,親戚常來往」有沒有道理呢,大家怎麼認為
    在農村常聽見老人愛說這句農村俗語老話,還是講的是嫌貧愛富的典型劣根性,馬上鈴鐺響,指過去騎著高頭大馬的富裕戶,才能有錢買得起馬,養的起馬,馬在過去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沒錢的步行,中產階級的騎頭驢就已經不錯,真真正正的有錢人,那是騎馬的。擱到現在是豪車的代名詞。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究竟什麼意思呢?
    其實在現在農村我們也會發現哈,一旦碰到什麼問題,或者說是雙方在交流時,很多老百姓都會用這些俗語去應對或回答這些俗語大多比較簡單凝練,通俗易懂,說起來朗朗上口,生動形象,風趣幽默,具有農村的獨家特色和俗語文化的魅力。在這些俗語文庫中,有這麼一句俗語,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它是這樣說的:「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可能大家還是不明白,下面就讓我為大家解釋吧。
  • 俗話說半罐水響叮噹是什麼意思?
    民間大師書法我們經常會聽到某人說「你這個半罐水,一罐不響,半罐想叮噹」。意思是瓶中裝滿水晃不響,裝半瓶水時一晃就響。正義化身小丑不管是觀眾還是媒體,不擺正三觀,就會變成臺上瘋子,臺下傻子。還是古話說的好,戲子誤國。現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滿罐水破天荒。
  • 收藏鈴鐺:能搖響的幸福
    叮叮噹噹叮叮噹噹,鈴音響在手上響在耳邊響在風中,是一種多麼奢侈的欣喜,這雙能「握住幸福」的小手,曾給人類帶來過多少吉祥!人 類將自然界的花朵成功複製在自己的手裡,自此,鈴鐺就在我們的生活裡繁衍生息了!後至商周時期,各種銅製鈴鐺便如雨後春筍叮鈴鈴叮鈴鈴地在人間響個不停。 《漢典》如實記載:鈴,半裂以出聲,錮銅珠於內以鳴之。形聲,從金,從令,令亦聲。「令」意為「命令」、「指示」。
  • 聖誕奇妙之旅——Netflix奇幻電影《鈴兒響叮噹》視效幕後
    從以前的一動不動到現在的能唱會跳,新奇的玩具總能在第一時間吸引人們的目光,如果,有人發明出了一個魔法玩具,你會想要擁有一個嗎?2020年的Netflix歌舞奇幻電影《鈴兒響叮噹》就講述了這麼一位玩具發明家的故事,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這部電影的幕後視效。《鈴兒響叮噹》由大衛·塔爾伯特(David E.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什麼是三撩?其實後半句更為經典
    而俗語就是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不過,俗語在形成的過程中,由於社會的快速發展,有的已經不適用如今的社會。所以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說到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很多人都會問到什麼是三撩?其實後半句更為經典。下面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叫樹怕三搖。從字面意思來看,樹木害怕三搖。三搖是什麼?其實三並不是說三次,而是很多次。
  • 鈴兒響叮噹,聖誕節音樂精選
    【5】鈴兒響叮噹-JingleBells一首充滿了樂觀活力的爵士樂,適合西餐廳、廣告片使用。更多聖誕節音樂作品,可在曲多多(AGM)商用音樂授權官網試聽、下載試用、獲取正版配樂授權。
  • 誅仙聖誕頭像框鈴兒響叮噹
    誅仙3網遊玩家這兩天的糖心蘋果應該換夠聖誕星星了(未飛升15個、飛升玩家25個),誅仙聖誕頭像框鈴兒響叮噹效果如下(佛陣營),還是蠻絢麗的嘛:另外,25日晚麋鹿小童npc處可領取的尋找「迷路的聖誕老人」任務也停止了,「聖誕彩球」的獲取來源也沒有了。如果平安夜掛了聖誕襪的話,「裝滿禮物的聖誕襪」裡可以開出來聖誕彩球。在跨年開車年曆中需要7個聖誕彩球換取限時14天可升級成永久的聖誕裝(抱怨元旦才能獲取聖誕裝)。
  • 農村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是啥意思?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這句俗語雖然看上去很土,但其意義還是蠻深遠的呢!「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清楚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三人不抱樹,二人不看井,為何一人不進廟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笑對農哥》欄目每日為大家分享的最新三農資訊與故事,如果喜歡農村話題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關注,今日話題:農村俗語:三人不抱樹,二人不看井,為何一人不進廟社會的發展,農村的俗語也在慢慢地消弱。
  • 農村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是啥意思?
    老農說,養鳥也需要「挑三揀四」,有些鳥是不適合普通人養殖的。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從這句俗語裡就能夠看出在養鳥時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見我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打開了話匣子。
  • 小調版《鈴兒響叮噹》,竟然莫名的好聽呢!
    《鈴兒響叮噹》是每逢聖誕一定會聽到的一首歌曲,歡快又活潑的歌聲總能給人們帶來好心情。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版與眾不同的《鈴兒響叮噹》,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這一首歌與大家日常聽到的版本有些不一樣,不僅僅是用阿卡貝拉的形式演唱出來,還被改編成了小調版本。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是真的嗎?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是真的嗎?在我國的農村,經常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前人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之後,現在依然被很多人掛在嘴邊。其中有這樣一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