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向父母要「試錯權」是不聽話嗎

2020-12-24 騰訊網

「我想進行嘗試,我就是想錯一錯!」據媒體報導,在湖北武漢中學近日進行的親子溝通調查中,有學生這樣呼籲。記者了解到,在關於學生是否「聽話」的調查中,超過五成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而超過七成孩子卻認為自己「聽話」,雙方在親子溝通的有效性上出現了偏差。學生們普遍「吐槽」,家長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強加到他們身上,卻忽略了他們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並呼籲父母:「請給我們試錯權!」

近段時間,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如何正確地進行教育懲戒等新聞頻頻引發爭議。一邊是無奈的家長,一邊是委屈的教師,其實雙方的「拉鋸」,都是為維護孩子的權利。此次高中生喊話父母要「試錯權」,提醒父母多聽聽自己的聲音,尊重其本人的意願。

儘管此次調查有疫情期間學生較長時間居家學習的特殊前提,但親子溝通中的衝突和障礙並不少見。影視作品中,從《小歡喜》宋倩和女兒英子矛盾不斷激化,到《聽見她說》小雨控訴被母親的愛壓得喘不過氣,都引發社會強烈共鳴,反映了家長過度幹涉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現實生活裡,既有「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病」的吐槽,也有對孩子返校「萬獸歸籠」的歡呼,戲謔表象之下,亦流露出家長內心的些許苦澀。

高中生向父母要「試錯權」,是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提高的表現,他們變得更有主見,有不斷嘗試的勇氣,並希望和家長平等地溝通,打破以往親子關係的局限。從「父母也許是對的,但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是錯的」「我們學到的東西和世界觀與父母有差異,但要求同存異,尊重差異,也要換位思考」等表達中,不難看出,孩子的訴求並非出於叛逆心理,而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這無疑代表一種積極的指向。對此,家長理應及時反思家庭教育的不足,調整節奏,適當放手。

給予孩子「試錯權」,意味著雙方要建立起更多信任。家長的角色定位從「主宰」轉變為「陪伴」,要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見,而不是只以「聽話」為標準,按自己的意願為孩子規劃成長路徑。相應地,孩子也會願意敞開心扉,和家長剖白內心真實的想法。在此過程中,親子間的爭議逐步彌合、矛盾慢慢化解,才會有和諧的家庭關係。

給予孩子「試錯權」,意味著將選擇的自由交給孩子,讓孩子經由切身體驗去獲得獨一份的感悟。須知,人生不是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算術題,也沒有哪種生活方式絕對正確。前人的經驗再豐富,路還是要孩子自己走。

當然,這不是鼓勵孩子知錯犯錯,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長依然有必要引導和保護孩子。這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監護人,拿捏好分寸尺度是一項極大考驗。家長要在孩子「撞南牆」時做好保護措施,也要在孩子失敗後進行積極的心理建設,避免孩子的行為損及他人權益或傷害到自己。有時,孩子也應理解和感激家長的付出,遇到問題及時溝通解決。

當家長的愛不再是一種束縛,當孩子敢於理性試錯,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也會傳導到家校關係、師生關係等方面,最終改善孩子整個的成長環境。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伢說「我就是想錯一錯」,父母該怎麼做?老師教您幾招
    校方供圖長江網12月7日訊(記者楊楓 通訊員李季)近期,在武漢中學進行了一項關於親子溝通的調查,其中,高二(2)班學校小嘉(化名)在填表中直抒胸臆:「我想進行嘗試,我就是想錯一錯!」調查中,學生們普遍吐槽的是,家長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強加到他們身上,卻忽略了他們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學生們呼籲:「請給我們試錯權!」
  • 「你已經是大孩子了」,這句「聽話咒語」,很多父母都用錯
    生活中經常聽到父母和孩子說,「你已經是大孩子了……」,然後總會迎來孩子各種不屑,誰說我是大孩子,人家還是個小寶寶呢?父母的諄諄教誨變成了一張白紙,甚至讓孩子感到厭煩,其實這是一句「聽話咒語」,可惜很多父母都用錯。
  • 青春期孩子固執不聽話?李玫瑾:教育孩子,父母要懂得點到為止
    父母覺得兒子被帶壞了,並懷疑Lewis是戀童癖,想盡了各種辦法把孩子拉回來,但都無濟於事。父母向周圍人求助,周圍人不以為意;報警之後,警察說會調查,但根本沒有認真查詢Lewis的底細。而在家長看來,自己辛辛苦苦、操心勞力地為孩子考慮,孩子卻如此不耐煩,實在是頑固、不聽話。可以說,這樣的交流,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不喜歡。那麼,父母究竟如何給這時候的孩子建議呢?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給出了解答。
  • 孩子搗亂不聽話,父母沒以身作則,多半是這裡疏忽了
    當然一個家庭裡有規則後首先父母一定不能輕易打破,比如說玩遊戲,父母如果玩遊戲玩到半夜不休息,這一現象讓孩子看到後自然也會學到這些東西,孩子會認為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可以玩遊戲到半夜為什麼自己不可以。會認為家庭中的規則是一種沒有用的東西,所以孩子很有可能在以後更加放肆。對於家長不會有太多的感恩和尊重。
  • 「恐怖的3歲」來了,孩子不聽話,難管教,父母該如何教育?
    有的父母會向有經驗的長輩請教如何解決孩子的問題,也會通過上網搜索一些同類型的答案,購買一些相關的育兒書籍,增加自己的育兒知識,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至少不會兩眼一抹黑,手忙腳亂什麼都做不好。說到「恐怖的3歲」,很多父母談之色變,因為這個歲數的孩子,實在是太能作了,不僅不聽話、難管教,還總愛作妖、惹事生非,變成了眾多父母最想要逃避的「熊孩子」。到底「恐怖的3歲」有多恐怖?
  • 這3種「不聽話」孩子,正確引導更容易成才,父母要學會因材施教
    很多家長都很喜歡用「聽話」來誇獎孩子,有一個聽話順從的孩子,會讓家長感覺到很驕傲,在大人的眼中,評判一個孩子是不是好孩子,除了學習成績以外,還有一個標準就是這個孩子是不是聽話,聽話的孩子,確實會讓父母很省心,但是過於聽話的孩子往往很難有出息,因為,從小到大無條件的順從父母,孩子沒有機會學習做選擇,不懂得為自己負責,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他離開家的時候
  • 文墨軒練字: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有的孩子似乎記性不好,丟三落四,告訴他怎麼做,他可能一扭頭就又忘了,總得讓父母不斷提醒。家長對這樣的孩子要有耐心,經常提醒孩子,孩子就會進步。⑦自辯型。有的孩子「不聽話」是在自辯。當大人的批評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時,孩子往往「不聽話」。
  • 孩子不聽話,最低級的方式是打,最高級的很少有父母做到
    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父母心中的大難題,每個父母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勵志滿滿的,要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把孩子教育成才。但是養育孩子時卻發現孩子身上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讓父母十分頭疼。所以面對孩子搞破壞、調皮搗蛋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去打孩子,雖然這些年育兒圈裡一直在抵制打孩子的這種育兒手段,但是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調皮的樣子就是忍不住,尤其是孩子犯錯之後。
  • 為什麼乖孩子突然不聽話了?作為父母,要重視孩子的情感訴求
    電話那頭媽媽非常的詫異,聽到老師說小傑最近情緒狀態有點異常,小傑媽媽感到非常的驚訝,媽媽自己一點也沒有看出孩子哪裡不對勁兒。老師聽完小傑媽媽的話,覺得可能是自己多慮了,不過還是叮囑小傑媽媽多關注一下。一周過後,讓大家都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小傑曠課一上午都沒來上學,這可把家長和老師都給著急壞了,四處打聽也沒能找到小傑,差點就報警了。
  • 「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是父母親手培養出來的,別推卸責任了
    孩子哭鬧,調皮,往往是他們希望父母能關注到自己,能給予一點點,哪怕只是一點點關愛。那些可能只是他們向你在傳遞信號:"嘿,媽媽,我在這兒,看我,快看我!"關於「聽話」的能力《管教的智慧》一書中,作者馬睿欣認為: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首先要問,他有沒有"聽話"的能力?這裡說的「聽話」能力,不是生理上的「聽力」是否正常,而是孩子能不能集中精力、認真聽你說話。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後來閨蜜解釋說,孩子長大了,就變得不聽話了。他事情沒做好,或是犯了錯說說他,他卻特別不愛聽,甚至還回嘴。有時候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躲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跟她說話,讓閨蜜覺得很苦惱,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孩子不聽話,是基本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事。
  • 本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竟被父親罵成了非主流,母親:都是他的錯
    別人家的孩子是父母口中好孩子的典範,卻是大多數孩子們心中的噩夢。李先生和黃女士的兒子小李,以前就是這麼一個別人家的好孩子,可如今他們卻拿別人家的好孩子來教育他。說起這一切的變化,就要從七年前的那個錯誤說起。那麼七年前,小李究竟是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會讓一個好孩子變成一個不聽話的孩子?調解一開始,黃女士就抱怨起了丈夫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 3個兒子以結婚沒要彩禮沒辦酒席,成家後不給父母養老錢,錯了嗎
    三個兒子娶媳婦都是沒要彩禮、沒辦酒席,沒花父母一分錢,成家之後沒錢給父母,他們做錯了嗎我認為父母和兒子都有錯,原因如下:父母的錯誤在於,沒有能力為什麼要生三個兒子呢?雖然在農村以前有計劃生育,但很多農村老人受到傳統養兒防老、傳宗接代、家中有兒子其他村民不會嘲笑你等這類的傳統思想所影響。公然違反計劃生育,就是想生一個男丁來。
  • 孩子在家「不聽話」,一跪就靈?
    這位趙老師稱,他接到一位家長電話,說孩子在家不聽話。於是第二天,他就在大課間對學生們進行了跪拜式感恩教育。趙老師表示,剛開始讓學生跪下來的時候,學生有點不樂意,經過老師的解釋,孩子們才接受,立即和老師面對面跪拜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採用怎樣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卻很有講究。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 閱聽|越長大越不聽話,孩子叛逆該怎麼辦?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孩子不聽話時,使用這3種管教方式,讓他們乖乖聽話,比打罵管用
    不少父母都感覺孩子變得不聽話了,犯了錯不管如何管教,他們就是聽不進去。孩子越來越大,發生的矛盾也越來越多,如何與孩子溝通成了很多家長困擾的問題。同事小華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最近她時常抱怨覺得自己跟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 吳世勳不在,樸燦烈和金俊勉說他「壞話」:忙內越長大越不聽話
    三個人要去民宿玩,金俊勉和樸燦烈一起出發了,吳世勳沒有來的時間段裡,兩位哥哥瘋狂的「吐槽」了吳大哥。為什麼要叫吳世勳大哥呢?因為他是EXO的實權者,雖然是忙內,卻是一個想讓樸燦烈都叫他「哥」的忙內!出道的時候還是一個高中生」金俊勉:「就是啊!」吳世勳被星探挖掘之後,在2008年成為了SM旗下的練習生。樸燦烈是參加SM的選秀之後進入SM公司的,同樣也是2008年成為了SM旗下的練習生。兩人被稱為是竹馬line,因為這兩人從進入SM公司之後就認識,並且陪伴對方了很久。
  • 孩子叛逆不聽話怎麼辦?這些父母的做法太絕了
    孩子到了特定的年齡之後,就會開始叛逆,不聽話,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階段。當父母也需要有創造力。也許你正為孩子的叛逆期而頭痛,但這些父母想出了一些絕妙的辦法,可以讓孩子主動去做家務,不再和兄弟姐妹吵架,按時回家等等。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聰明父母5招解決叛逆行為,家長不用再煩惱
    有位家長私信問,「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還叛逆,我應該怎麼辦?」我想了想,回問家長,「調皮搗蛋挺正常的,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聽話?」家長語塞。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家庭教育培訓中,家長們總是想要尋求一種方法,讓孩子能夠乖乖地聽自己的話,我就會反問這些家長,「為什麼要聽你的?」家長的理由無非就是,「我是過來人,我的經驗能幫孩子少走彎路。」、「我是為孩子好,難道孩子不應該聽嗎?」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如何避免「海格力斯效應」家長要懂以柔克剛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束手無策,應該了解一下「海格力斯效應」,老友昨晚跟我視頻聊天張嘴就是對自己家六歲的兒子一通抱怨和批評,老友說兒子這麼小就已經很叛逆了,長大後都沒法管教了,還對我說每次看到兒子抱著手機玩遊戲,搗亂後都要對兒子進行一番教育,但是,發現對孩子的管教越是嚴格,孩子不僅沒有變得聽話懂事,反而是越來越叛逆,惹人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