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表面的塵土具有哪些特性,為什麼它在失去氧氣後變成了金屬?

2021-01-08 悟空科學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當夜幕降臨之後,我們可以在夜空中觀察到許多星體,看似渺小的它們往往比我們的地球還要大好幾倍。然而,在宇宙的眾多天體中,人類對月球傾注了更多的特殊情感,它不僅是夜晚天空中最耀眼的一顆星體,更是人類曾踏足過的第一個地外天體。當我們在描述月球形象的時候,幾乎布滿整個星球表面的撞擊坑,便會成為其標誌性特徵,卻很少會提及能給太空飛行器帶來巨大危害的月塵。那麼,這些覆蓋於月球表面的塵土到底具有怎樣的特性,為什麼當它的所有氧氣被除去之後會成為一堆金屬?

月球塵土具有複雜的形成過程

地球表面結構的塑造,主要是通過生物和地質過程來完成,但與地球有所不同,月球表面的碎屑則主要由物體撞擊地殼時形成的粉碎物質,以及事件過程中的爆炸碎片組成。礦氧化物中鎖定了礦物質和氧氣,並再次被撞擊熱所產生的玻璃狀顆粒物體鎖定。簡而言之,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塵埃和巖石碎屑組成,厚度通常處於5到10米之間。在月球的地質歷史時期,覆蓋在星球表面的它們,經歷了複雜的形成過程,比如,宇宙射線、隕石撞擊、太陽風輻照,以及極端溫度變化所導致的巖石破碎等。

科學家們將月球表面覆蓋的粉末狀塵土稱為月塵,它們在月球的「月坑」和「月海」區域中分布較厚,卻在其陸地區域中呈現出量少、且不均勻的趨勢。這些月球塵土的粒逕往往小於一毫米,含有玻璃、橄欖石、斜長石等多種物質成分,有時候甚至還會有尖晶石和方英石這樣的成分包含在其中。與此同時,像粉末一樣細膩的月球塵土只要附著在輻射器、或是太空人的身上便很難清除,甚至還會導致太空飛行器的故障,比如,光學系統的靈敏度下降和機械結構被卡死。

月球上的塵土具有哪些特性

事實上,月球表面的這些塵土具有很低的熱導率,由於它可以在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裡保持帶電的狀態,因而,月球土壤中的這些微小顆粒,會在光電效應和太陽風輻照的作用下漂浮、並進行較長時間移動。這便是為什麼,當我們的著陸器、太空人,又或是月球車在該星球表面走動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塵土飛揚現象。而在月球的重灰巖中,氧氣可佔據其質量的40%到45%左右,因而成為了其主要的元素構成部分。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原位資源利用,尋找一種可將其他元素和氧氣進行分離的方法,以將兩者的價值利用達到最大化,而實現該過程涉及到能量消耗,則成為了研究人員們面臨的主要障礙。大量的氧氣蘊藏在月球上的積土之中,以玻璃或礦物質形式結合於氧化物中的它,無法得到實時利用,但其本身卻是一種尤為稀有的資源。終於,科學家們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實現了從月球塵土中提取氧氣的方式,並且,不需要耗費太多能量便可讓其分離出金屬副產物。

月球塵土到金屬物質的轉變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這張圖片,對月球高地、月球低地和地球上特定元素的濃度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科學家們在進行月球塵土中物質的提取時,主要是通過電解的方式,並以熔融鹽作為整個過程中使用到的電解質,這也是和我們中學時期所了解到的電解有所不同的地方。研究人員通過熔融鹽電解的這種方式,完成了直接從粉末到固體金屬物質轉變的第一個實例,並且,幾乎所有的氧氣都被該模擬物所提取。

而這種具有替代性的提取月球塵土所含氧氣的方式,可以將原有的產率明顯降低,而不需要將重結晶碎屑物質,置於高達1600攝氏度以上的極端熔化溫度條件下。當放置於網籃中的模擬物質,被熔融氯化鈣鹽加熱到了950攝氏度,並電流通過之後,它開始在陽極收集提取出來的氧氣。不同於其他提取方式對溫度必須達到1600攝氏度的要求,這樣的電解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提取氧氣過程中所涉及的能量消耗。

並且,僅僅在50個小時的時間裡,研究人員就完成了96%的氧氣提取,倘若你對氧氣的剩餘成分要求不高,那麼提取出75%的氧氣則只需要15個小時。由於需要被分離的材料並不是液體形態,因而該過程可以實現能量的有效降低,並且,這個過程還不會產生任何會帶來不良影響的附屬物質。我們都知道,月球塵埃的某些組成部分中,氧氣的含量非常豐富,對於月球上不同位置的礦物質如何進行利用,科學家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而這樣的實驗結果,則給我們未來的空間探索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相關焦點

  • 月球上發現赤鐵礦!月球明明沒有氧氣,是誰在腐蝕它?
    不過奇怪的是,前段時間,很多行星學家都發現,月球上竟然出現了赤鐵礦的痕跡,這些赤鐵礦來自於月球的高緯度地區。不過,赤鐵礦是需要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才會出現,但是月球上是沒有氧氣的,上面的赤鐵礦是如何產生的呢?赤鐵礦是如何出現的?
  • 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月球坑窪表面清晰可見!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月球坑窪表面清晰可見!時間:2020-12-04 00: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月球坑窪表面清晰可見! 嫦娥五號登陸月球所拍攝到的月球表面圖 月球表面為什麼看上去灰白的?
  • 嫦娥奔月帶回的土特產——「月塵土」是什麼味道
    首先覆蓋月球表面的是大量的塵土,又名月球塵,這些塵土和我們地球上圓潤的沙礫不一樣,它是由無數彗星撞擊,月球表面造成主要構造為矽和各類金屬,因為彗星撞擊的時候,高達20公裡每秒的速度產生的高溫,矽和其他物質被融化成,類似於玻璃一樣的,極其堅硬和鋒利的碎片,因為月球上沒有地球的自然現象,比如說風和河流打磨他們,所以說一直保持著這種形狀,因為受太陽離子的影響,這些尖銳的沙子又會帶有靜電
  • 太空人有望在月球上獲取氧氣 科學家正從模擬月球塵埃中產生氧氣
    格拉斯哥大學的化學家貝絲·洛馬克斯(Beth Lomax)在一份歐洲課程中解釋道:"能夠從月球上找到的資源中獲取氧氣,顯然對於未來的月球定居者來說,無論是呼吸還是當地火箭燃料的生產,都非常有用。圖註:格拉斯哥大學的貝絲·洛馬克斯和歐空局的研究員亞歷山大·梅裡斯準備在歐空局的材料和電氣部件實驗室用模擬的月球塵埃製造氧氣和金屬。他們的原型正在工作,但需要進行調整,使其適合在月球上使用,如降低其工作溫度。洛馬克斯和梅裡斯目前正在研究模擬月球塵埃,但他們希望他們的方法能真正實現。
  • 假如地球失去氧氣5秒鐘,會發生什麼?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災難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裡,氧氣似乎就是用來呼吸的,可事實上,在整個地球生態環境中,氧氣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地球能夠有現在的穩定結構,現在的生態系統,都離不開氧氣的參與,它可不僅僅只是供生命呼吸的一種氣體。那麼地球持續失去5秒鐘氧氣,到底會發生什麼?
  • 浙江雙金屬溫度計具有哪些特性呢-思科德儀表
    雙金屬溫度計具有哪些特性,談起溫度計置信很多的人都不會覺得到生疏,雙金屬溫度計就是把兩種線收縮係數不同的金屬組合在一同,一端穩定,當溫度變化的時分,這兩種金屬熱收縮是不同的,它的丈量範圍普通是在-80~600℃。
  • 歐洲航天局計劃從月塵和3D列印金屬中提取氧氣
    對於那些研究在月球或火星上進行3D列印的人,可能沒有想到:在建造未來的太空棲息地時,太空人將如何呼吸? 為了解決月球上定期供氧的問題,歐洲航天局(ESA)正在探索一種可能依賴地球上已有技術的制氧廠的可能性。氧氣是金屬精煉工藝的副產品,用於製造3D列印金屬粉末。
  • 月球有望成為移居星球?科學家計劃以月塵為材料,煉製氧氣
    引言:月球有望被打造成宜居家園?科學家想運用月塵製造氧氣,計劃從地球搬運催化劑至月球。若能順利製造氧氣,採礦工作或著有希望在下一個階段開展。月球一直是一顆備受矚目的星球。時間已經過去了數百年,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依舊十分關注月球。在很多人看來,月球既是地球的夥伴,也是地球的功臣。說不定,月球未來還可能是人類的第二個家園。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與地球相距約38萬公裡,在距離上,它比地球鄰居火星更佔優勢。因距離較短,登陸月球並不是難事,人類也已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留下了獨特印記。
  • 月球基地願景: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Foster + Partners的月球基地在這位藝術家的渲染圖中,一個3D印表機器人將一層層的硬化的月球塵土和塵土逐層澆注到一個可充氣的圓頂外殼上,進行3D列印。連環圓頂的月球基地Foster + Partners設計的可能的月球基地將有足夠的空間同時容納四個月球居民。
  • 歐洲航天局開設「制氧廠」,從月塵中提取氧氣
    歐洲空間研究與技術中心的科學家正在設計一種技術,可以誘使這些氧氣從灰塵中分散出來。ESTEC的氧氣提取的氧氣提取是一種稱為熔融鹽電解的方法,將月壤放入裝有熔融的氯化鈣鹽放入金屬框中作為電解質,加熱至 950°C,在此溫度下,月壤保持固體狀態。可是,通過它的電流會導致氧氣從表巖屑中提取出來,並通過鹽遷移到陽極上被收集。作為獎勵,這個歷程還將月壤轉化為可用的金屬合金。
  • 給未來的信,百年後的月球將會如何?
    羅斯科斯莫斯(Roscosmos)在1976年離開集土機器人月球24號後,計劃於2021年搭載月球25著陸器(這可能是首次在月球上測試機器人鑽探),於2023年搭載Luna 26軌道器。月球27號和28號將在2025年或更晚在關鍵的南極冰區加入到工作中。月亮已經不再是兩個超級大國的專屬地帶了。
  • 太空人查理·杜克竟然把全家福照片留在月球表面
    月球上也有人類塑料,1972年,太空人查理·杜克的全家福留在月球表面。1972年4月23日,阿波羅16號宇宙飛船太空人查理-杜克和夥伴通過月球考察車探索笛卡爾高地。期間,杜克把他隨身攜帶的一張全家照放在了月球表面,並且用他的哈蘇牌電影攝像機拍攝了幾張照片。照片中的人包括查理、他的妻子桃樂茜和他的兩個兒子查爾斯和託馬斯。這張留在月球表面的全家福照片被仔細的用乾淨塑料包裹著。如果這張照片沒有拿回來的話,那麼時至今日40多年它依然和太空人腳印一樣仍完好如初的躺在月面上。
  • 沒水也沒氧氣,為啥月球的鐵,照樣「生鏽」?
    所以,聰明的人們,總會給它抹上一層保護漆,直接隔絕了水分和氧氣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它就沒那麼容易生鏽了! 當然,光有催化條件,顯然還不夠,也至少有少量的水、少量的氧分子,月球沒有氧氣,可地球有呀!
  • 金屬油墨的特性介紹
    用金屬粉可以製造出金屬油漆,還可以用彩色顏料著色,或用透明彩色油墨拼配,使其具有各種金屬色彩。金屬油墨按金屬顏料顆粒的粗細分,用較細顆粒直接製造油墨和用較粗的顆粒採用擦(揩)金工藝製造油墨兩種。金屬油墨除了可以用金屬顏料直接製造油墨外,還可以用其它彩色顏料拼配使用以產生具有特殊色彩的油墨,這種油墨叫著色金屬油墨,或叫「多金屬」油墨。
  • 「火星異種」來襲,月球成為具有生命的星球
    由於月球環境惡劣,月球上是沒有生命體的。加之超強的宇宙射線,晝夜溫差,缺氧的環境,使得月球成為了一顆孤獨的星球。日本曾經就科幻題材拍攝過一部電影《火星異種》,片中地球為了開發全無生命體的火星,向火星發射了生命力頑強的蟑螂來改造火星環境。
  • 月球塵埃微細鋒利,或損害人體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人類向著太空邁出稚嫩的步伐,能定居月球當然是我們長期的目標。但是看起來月球對我們這群到訪者可能並沒有那麼友好,科學家們發現月球上遍布的塵土對於人類探索者們可能是有毒的。
  • 全棉磨毛四件套怎麼樣具有哪些特性
    全棉磨毛四件套怎麼樣具有哪些特性 2017-07-13 16:49:18 來源:全球紡織網 全棉磨毛四件套怎麼樣具有哪些特性?雖然現在還是炎炎夏日,但是秋天已然不遠了。
  • 登月太空人返回地球後,為何都不同程度的出現怪病?看完算搞懂了
    登月太空人返回地球後,為何都不同程度的出現怪病?看完算搞懂了 宇宙空間之大到現在為止我們人類都不能看見它的邊際,至少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和航天水平還不能支撐人類乘坐太空飛船進行星際間的自由穿行。
  • 登月太空人返回地球後,為何都不同程度地出現怪病?看完算搞懂了
    登月太空人返回地球後,為何都不同程度地出現怪病?看完算搞懂了宇宙空間之大到現在為止我們人類都不能看見它的邊際,至少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和航天水平還不能支撐人類乘坐太空飛船進行星際間的自由穿行。我們知道月球是沒有大氣層的,所以伴隨著日出日落地表的溫度也會是大起大落。加上數十億年的冷熱交替,讓月球表面的塵土開始變得越來越細膩,同時也很厚。別忘了,月球的引力遠比地球小得多。所以當人們初次踏上月球的時候會非常不適應,以至於行走的時候都會摔倒。這一摔其實不要緊也不痛,但是身上就會沾滿了細膩的月球塵埃。
  • 中科院金屬所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中科院金屬所馬宗義介紹為嫦娥五號月球鑽土製造鑽杆。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12月4日電 (沈殿成)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其中月球鑽取採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其輕質、高剛度、高強度和耐磨損等特點,滿足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苛刻工況下的採樣需求。我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