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計劃從月塵和3D列印金屬中提取氧氣

2020-12-24 騰訊網

對於那些研究在月球或火星上進行3D列印的人,可能沒有想到:在建造未來的太空棲息地時,太空人將如何呼吸?

為了解決月球上定期供氧的問題,歐洲航天局(ESA)正在探索一種可能依賴地球上已有技術的制氧廠的可能性。氧氣是金屬精煉工藝的副產品,用於製造3D列印金屬粉末。儘管氧氣以前在我們的本星球上沒有應用,但該公司意識到氧氣可以為太空提供深遠的用途。

月球塵埃或月球重石是覆蓋月球的細小巖石層,與地球上的礦物沒有什麼不同。它由鐵和鈦等金屬結合的45%的氧氣組成。提取氧氣的過程稱為熔融鹽電解。在施加電流之前,將礦物放置在專用室內加熱到950°C的熔融氯化鈣鹽中。氧氣被吸引到陽極,剩下金屬粉末。

「幾年前,我們意識到陸地礦物提取過程中看似不重要的副產品可能在太空探索中具有深遠的應用。」 英國3D列印金屬粉末製造商Metalysis公司董事總經理說,「我們希望繼續與ESA一起探索如何讓地球技術在太空中使用。」

2020年1月,ESA在位於荷蘭的歐洲空間研究與技術中心(ESTEC)建立了原型氧氣廠。

隨著項目的推進,團隊目前正在探索收集和儲存氧氣的可能性,以及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金屬進行3D列印的可能性。氧氣最終將被用於提供可呼吸的空氣和火箭燃料,而這些金屬可在月球上進行3D列印,包括用於棲息地建設。

從月球上發現的資源中獲取氧氣顯然對未來的登月者來說非常有用,無論是呼吸還是在當地生產火箭燃料。

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運行中的設施,我們可以對它進行微調,例如,通過降低工作溫度,最終設計出該系統的一種版本,該系統有一天可以飛到月球上進行操作;分解正在完善氧氣提取技術,以產生儘可能多的氣體,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在月球應用中,修改包括更改電流和試劑以增加氧氣量。

此外,ESA和Metalysis發起了一項挑戰,尋求外部工程師開發用於跟蹤氧氣產生的過程中監控系統。該項目的總體目標是創建一個試驗工廠,該工廠將能夠在月球上可持續運行。

相關焦點

  • 歐洲航天局開設「制氧廠」,從月塵中提取氧氣
    1月17日,歐洲航天局((ESA)在尼德蘭(原荷蘭)西部諾德韋克的歐洲空間研究與技術中心(ESTEC)開設了一個專門的工廠,用於從月球灰塵樣本中提取氧氣。研究人員希望這個原型工廠能夠為有一天在月球上建設一個自我維持的基地打下基礎。憑據歐洲航天局的數據,在阿波羅任務期間返回地球的月球灰塵樣本,即被稱為"表巖屑"的樣本,約摸含有40%至45%的氧氣。
  • 科學家計劃以月塵為材料,煉製氧氣
    科學家想運用月塵製造氧氣,計劃從地球搬運催化劑至月球。若能順利製造氧氣,採礦工作或著有希望在下一個階段開展。月球一直是一顆備受矚目的星球。古時,人們便對頭頂皓月充滿了好奇,很想知道月球到底是怎樣的?也想知道月球上有什麼?受到科技條件的限制,古時候的人們尚未具備觀察月球的能力,登陸月球更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 模擬月塵並從中制氧,科學研究進行中
    圖源:歐洲航天局/P. Carril歐洲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可以從模擬月球土壤樣品中大量生產可呼吸氧氣的系統。格拉斯哥大學的化學家Beth Lomax在歐洲航天局發布的一則新聞中說道:「能從月球上的資源中獲得氧氣將極大造福未來的月球定居者——既有益於呼吸,也有助於在月球上生產火箭燃料。」
  • 歐洲航天局公布月球基地計劃 3D列印技術助陣
    蜂窩建築能夠容納4個人,具備防輻射和保持溫度等功能。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1日報導,歐洲航天局近日公布了人類首個月球基地計劃藍圖。該基地將由從地球「空降」至月球的機器人建造,而且機器人將就地取材,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將月球上的原始土壤轉變成建築材料。歐洲航天局載人航天團隊的斯科特·霍夫蘭表示:「3D列印技術能夠利用月球土壤『列印』建築材料,這不僅非常方便,而且大大節省了從地球上運輸建築材料的成本。」
  • 月球表面的塵土具有哪些特性,為什麼它在失去氧氣後變成了金屬?
    當我們在描述月球形象的時候,幾乎布滿整個星球表面的撞擊坑,便會成為其標誌性特徵,卻很少會提及能給太空飛行器帶來巨大危害的月塵。那麼,這些覆蓋於月球表面的塵土到底具有怎樣的特性,為什麼當它的所有氧氣被除去之後會成為一堆金屬?
  • 太空人有望在月球上獲取氧氣 科學家正從模擬月球塵埃中產生氧氣
    事實上,根據歐空局的數據,在阿波羅任務期間返回地球的月球塵埃樣本,即被稱為"表巖屑"的樣本,大約含有40%至45%的氧氣。歐洲空間研究與技術中心的科學家正在設計一種技術,可以誘使這些氧氣從塵埃中分離出來,在偶然的觀察者看來,這種提取氧氣方法看起來像是鍊金術。
  • 美國LLNL研究液態金屬噴射(LMJ)推進液態金屬3D列印
    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研究團隊模擬了一種新興的金屬三維列印技術「液態金屬噴射」(LMJ)中的液滴噴射過程,這是液態金屬列印技術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方面。金屬的增材製造(AM)是一項強大的技術,可實現無與倫比的設計自由度的零件的快速生產。
  • 全球5款先進金屬3D列印火箭最新進展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全球5款先進金屬3D列印火箭最新進展。Stargate 負責製造火箭結構和推進劑油箱,而較小的部件和發動機則在直接金屬雷射燒結(DMLS)3D印表機上列印。為了為衛星發射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火箭和發動機的生產成本必須儘可能低。通過與EOS和AMCM合作,Launcher在其工作流程中使用了3D列印。
  • 科學家正設法製造氧氣
    在眾多的星球中,火星和月球是人們較為關注的,經過長期的探索,這兩個星球也不負眾望地讓人們有一些合理的猜測。火星上可能曾經存在生命,而月球則成了我們有希望可以居住的一個理想星球。經過一系列的探究,科學家們根據分析所得,最終還是將可能能讓人類居住生活的星球定在了月球。當然了,現在的月球肯定是不能住人的,畢竟沒那個條件,否則也不會拖到現在還沒派人上去居住了。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相比傳統製造模式,非金屬3D列印的優勢主要在於無模化和可定製,但受限於材料性能,其主要用於樣品和模具的生產,量和價都很難起來;而金屬3D列印除了具備無模化可定製優勢外,在列印效率和列印質量上相比傳統金屬加工工藝均有較為明顯的提升,甚至能夠完成傳統工藝無法製造的高複雜度高精密度零部件的列印,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 金屬3D列印巨頭的崛起與紛爭
    下文是 靖哥3D列印 寫的 《金屬3D列印帝國的崛起與紛爭》 ,讀了之後有著盪氣迴腸的感覺。金屬3D列印正在快速的發展,而各個公司也在紛爭中成長、壯大著自己的領地。現在3d列印市場風起雲湧,一些巨頭都在調整自己的公司戰略,一些大型公司開始收購合併。了解各個公司的實力,有助於從更高的平臺審視全局,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抉擇。
  • Private Division與歐洲航天局(ESA)合作推出《坎巴拉太空計劃...
    Shared Horizons將添加兩個由歐洲首席太空組織領導的基礎任務以及著名的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為坎巴拉提供歐洲航天局主題的航天服,還有新的部件和科學實驗供玩家使用。首個新任務BepiColombo將重現歐洲航天局正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聯合進行的水星探索計劃。玩家將嘗試進入Moho(相當於坎巴拉宇宙中的水星)軌道並進行著陸,還要執行各種來自歐洲航天局的真實科研任務。第二個新任務Rosetta將致敬對「木星家族」彗星的成功著陸,這次著陸使得我們能夠收集關於彗星環境的重要數據。
  • 月球基地計劃藍圖 3D列印月球基地/圖
    【科技訊】10月6日消息,歐洲航天局近日公布了人類首個月球基地計劃藍圖。該基地將由從地球「空降」至月球的機器人建造,而且機器人將就地取材,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將月球上的原始土壤轉變成建築材料。  歐洲航天局載人航天團隊的斯科特·霍夫蘭表示:「3D列印技術能夠利用月球土壤『列印』建築材料,這不僅非常方便,而且大大節省了從地球上運輸建築材料的成本。」
  • 3D列印技術,改變太空製造業的同時,也改變著人類的未來
    (圖註:自2011年以來,《太空製造》已經承擔了超過3萬小時的3D列印技術測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但要是有一種方法能在需要的時候,在太空中製造出幾乎所有物品,或在一部分物品使用後融化掉再重塑使用會是怎樣呢?我們正在向這方面發展。
  • 3DCeram攜法國航天局開發衛星的3D列印陶瓷天線
    3D列印OEM和服務局3DCeram協助法國航天局設計用於小型衛生的3D列印陶瓷天線,通過包括可行性分析,設計製造並開發出GNSS L1 / E1波段天線。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例如,注塑機只能製造比自身小很多的物品,與此相反,3D印表機可以製造和其列印臺一樣大的物品。3D印表機調試好後,列印設備可以自由移動,印表機可以製造比自身還要大的物品。較高的單位空間生產能力使得3D印表機適合家用或辦公使用,因為它們所需的物理空間小。   8、減少廢棄副產品   與傳統的金屬製造技術相比,3D印表機製造金屬時產生較少的副產品。
  • 多雷射、超大型金屬3D列印的時代或已到來
    該項目於2017年11月推出,旨在將金屬部件的增材製造加速至少10倍,重點呈現從訂單到完成金屬3D列印組件的數字和物理增值的整體視圖,目標是向增材製造的新一代技術邁進。該項目截至本月結束,所有課題均取得了技術上的飛躍。
  • 金屬3D列印重複性和優秀品質的5大因素
    關鍵在於先進智能的印表機工程,以使各行業的公司能夠輕鬆靈活地以較低總體運營成本 (TCO) 列印優質金屬部件。影響金屬增材製造品質和可重複性的因素包括:1.出色的雷射控制,以實現高材料品質和部件準確度2. 定性使用粉末和工藝排放物去除,以實現卓越增材製造3. 穩定的超低氧氣水平惰性氣體,以實現優質的金屬增材製造4.
  • 《坎巴拉太空計劃》×歐洲航天局免費更新計劃公布!
    Private Division以及Squad宣布與歐洲航天局(ESA)合作,製作全新的《坎巴拉太空計劃》內容「Shared Horizon」,預計於7月1日在PC版本推出,並於年內在家用主機板本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