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提醒指出,近期媒體多次報導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產品有關問題,主要是「附近訂單」功能偏離順風車本質,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用戶頭像顯示性別、開展長途城際服務等方面存在安全風險隱患。
順風車與網約車本質的區別是其非營運性質,是由合乘服務提供者事先發布出行信息,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合乘服務提供者的小客車、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其行為有多個方面的限制。
但從實務來看,由於準入門檻低,容易偏離「順風」的性質,淪為變相的網約車。因為在合乘者眼裡,順風車可能是「捎一段」具有準公益性質的低成本出行的便利,但對於提供者來說,卻未必是做公益順帶貼補點油費,低接載門檻,如果人人可為,那麼懷揣著不同目的甚至是違法犯罪衝動的接單,自然會難以避免。
這也是順風車規範的難點,更是順風車平臺規範運營的關鍵。而相對於網約車,順風車這些年其實並不「順風」,除了順風車中魚龍混雜「名不副實」屢有爭議之外,滴滴順風車因兩次惡性案件陷於安全危機,一度被迫暫停直至去年底才恢復。
儘管一直以來,各順風車平臺在維護「順風」公益性質和順風車運營安全方面,作了不少的努力,但並未從根本上找到解決之道。而與之此同時,各平臺保持乃至增強自身的活躍度上創新不斷,其力度超過了維護公益、保證安全的努力。這正是此次多家平臺被集體約談提醒的原因。
理性來看,此次約談提醒所指出可能有問題的產品,其實是柄「雙刃劍」,如「附近訂單」功能,準確來說是供需更匹配的技術優化,讓接單者在兩點之間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又如開展長途城際服務,擴大了合乘範圍,如果接單是先有目的地再有「順帶」的選擇,顯然這些功能是增益的,但在性質無法確定的情況下,這些功能無疑擴大了模糊空間,相應產生更多營運衝動的刺激,並放大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順風車須謹守公益與安全的底線,也是平臺運營應當盡到的保證責任。儘管約談提醒並不是叫停相關產品,但相關平臺在產品開發與應用中,也應當考慮到其「雙刃劍」的屬性,有所限制,有必要修改完善。而進一步來說,順風車平臺對順風車的發展,也應持謹慎態度,在技術手段還無法實現對運營者「順風」性質的精準識別、安全的精準可控的情況下,步子也宜邁得太快、發力更不宜用得太猛,畢竟公益也容不得過度刺激,否則過猶不及。同時,順風車平臺也應在承擔社會責任和行業市場競爭之間兼顧平衡,做到合規合理、有節有度。
姓名:房清江
投稿郵箱:qilupinglu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