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針對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用戶頭像顯示性別、開展長途城際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
順風車是由合乘服務提供者事先發布出行信息,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乘坐合乘服務提供者的小客車、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順風車不是網約車,這一點有關部門早已明確。從此次約談的內容來看,相關企業的問題主要在於順風車App上提供的「附近訂單」等功能,極易滋生非法網約車業務,並突破了安全底線。
圖片來源:東方IC
順風車業務在發展過程曾經走過不少的彎路,也有血的教訓。2018年,21歲的空姐被順風車司機殺害,這起震驚全國的案件讓人們聚焦順風車平臺的審核漏洞和管理中的問題。經過這些年的整治,順風車的定位也逐漸清晰,其應該是以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事先發布出行信息,然後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合乘車輛,且不以盈利為目的,乘客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另外每車每日合乘次數應有一定限制。
順風車車主和乘客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係,運營性的網約車車主和乘客之間則是服務和被服務的關係,兩者有著本質不同,在監管上也是不同的體系,特別是對運營性車輛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準入門檻。
由於順風車不需要辦理網約車相關許可,因而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順風車平臺上的不嚴謹、不規範接單方式,讓車主有可乘之機,打著順風車的幌子進行網約車的接單行為。這些車主不是以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也沒有事先發布出行信息,以順風車之名,行非法營運之實。
人的出行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因而對駕駛員的嚴格監管和對車輛的嚴格審核,是避免下一次悲劇的必由之路。嚴厲打擊平臺公司組織非法網約車行為,可以防範化解風險隱患,維護行業的安全穩定發展。對於順風車運營平臺來說,有義務和責任為乘客的安全把關。只有安全有了保障,順風車的運營和服務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基礎。
方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