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行》中的「斜」字,讀音爭論不休,但是依然沒多少人讀對

2020-12-03 國風美詩文

將時光倒轉,回溯至遠古,此時我們的先祖,還在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他們身著獸皮,為了填飽肚子而進行圍獵,忽然一道閃電划過,為大地帶來了一團熾熱的火焰,從此,人類逐漸邁向文明。

歲月倏忽而過,大地上的部落在不斷的遷徙和交融,最終形成了一個個的國度,此後歷經夏、商、周……。在數千年的春秋更替,我們華夏文明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在封建社會結束之後,我們的生活環境、習慣更是以前有了雲泥之別。

我們知道,古詩詞是押韻的,但是很多詩詞讀起來,似乎又沒有那般押韻順口。這是因為,我們現在普通話的讀音,和古代的發音有著很大的區別。如今的普通話,是四聲,古代則是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分別對應普通話的四聲。

同時還有一個入聲,現代漢語已經消失,有些地方的方言,依舊保持著入聲字,比如「菊」、「竹」等字,用各位的方言,是不是非常急促且很難歸類到普通話的四聲?

有些人在讀古詩的時候,會將普通話不押韻的韻腳讀作古聲,比如杜牧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如果用普通話讀「斜」,讀音則是xié,這樣便與「家」、「花」不押韻,所以很多人說古代是讀xiá,聽到這裡,許多人「恍然大悟」,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這樣倒是押韻了,可古代真的是這個讀音嗎?

若單說一個古代,還是比較籠統,其實古代的音韻變化大概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即上古、中古、今古。像老子的《道德經》、《詩經》等韻文,讀起來似乎和唐詩的押韻不同,因為這些作品是依據上古音韻,上古音韻是從西周到漢末。

而南北朝至晚唐五代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這段時期的韻文作品,所押的韻都是差不多的,因為此時屬於中古音。近古可想而知,便是從宋至清了。其實無論是上古,中古亦或是近古,都沒有將斜讀作xiá的。

拼音是現代漢語產物,古代漢語標註讀音用「反切」法,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斜字是「似嗟切」,大概讀起來是「sia」,這是上古音;在唐代讀音,也就是杜牧用韻的時候,也讀作「sia」,王力《詩詞格律》也有說明,有部分學者認為是讀「zia」、「dzia」,這其中包含著比比較複雜的古代音韻知識,在此不作詳細說明。

到了近古的時候,斜大致發音是「sie」,至於現代,此字的讀音已經變作「xié」所以,無論是上古、中古、近古,斜都不讀作「xia」,也不讀作「xié」。很多人故作風雅,非要將一些斜讀作古音,其實沒幾個讀對的。

如今我們的生活和古代已是雲泥之別,作為普通人,我們無需去研究古代音韻,在普遍使用普通話的社會中,去讀古音,實在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畢竟語言是用來交流的。若是為了體會詩詞中的音韻之美,那麼單獨將一個字讀作古音,又顯得不倫不類。

眼下學生的考試在即,或許就會遇上關於杜牧《山行》中「斜」讀音的題目,諸如此類課本還有劉禹錫的「烏衣巷口夕陽斜」、龔自珍的「浩蕩離愁白日斜」。所以考試做題時,切不可輕信網絡,應要謹記老師、教科書傳授的讀音。

相關焦點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字是讀xié還是讀xiá?網友:不能總聽專家的!
    但是,在對於某些特殊漢字的處理上,仍存在著「一刀切」的粗暴。比如「騎」字,本是個多音多義字,讀「qí」時,為動詞,指的跨坐在牲畜或其他東西上,如「騎馬」;讀「jì」時,則為名詞,指的是一人一馬,騎的馬人,如「單人獨騎」。但是,在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騎字的兩個讀音合二為一了,都讀作「qí」。
  • 杜牧這首《山行》誰都會背,但有些問題,你可能至今沒搞明白
    這首詩就是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詩是杜牧晚年的作品,通過描寫秋日絢麗的風景,表現了詩人非同一般的胸襟和昂揚奮發的精神,令人為之一振。「寒山」二字點明了季節——深秋,而「斜」字突出了山勢的陡峭,僅開頭這七字,一幅深邃的深秋寒山圖便描繪得如在目前。而「白雲生處有人家」,既給人一種縹緲不可捉摸之感,又充滿煙火氣息,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 杜牧《山行》中的隱士文化,坐愛楓林的意思?白雲深處還是生處?
    山行唐代: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的詩、賦、古文都有很大成就,其中詩的成就最高,後人稱他為「小杜」,用來區別於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杜甫。
  • 鐵騎(qí)、斜斜(xié)……這些字的拼音改變了,讀古詩詞的時候...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2月18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叫做《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糟了,以後都沒辦法教娃學習了!」「感覺自己一輩子的書全部白讀了!」改變多音字的讀音,就很難區分其中的含義了。」文化學者酈波:讀詩詞要注意語言韻腳在那篇文章裡面,就用杜牧的《山行》舉了例子:「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斜讀音是xié,而不是xiá。實際上著名文化學者酈波在自己的著作《詩酒趁年華》中還專門提到了關於古詩詞中「斜」字的讀音。
  •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咋讀?寶媽讀「xia」,老師:別瞎教
    這天甜甜表現得不錯,背誦得很快,幾乎半個小時就能背得滾瓜亂熟了,但是一個字一直卡頓,甜甜背誦的是杜牧的《山行》,其中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媽媽跟甜甜強調斜讀「xia」,是一個多音字,但是甜甜一直改不過來,還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讀「xie」,而且還口口聲聲說是老師教的。
  • 杜牧最精美的寫景唐詩,前2句讀音字形存爭議,最後7個字膾炙人口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一首杜牧寫秋天景色的古詩。全文非常簡單,我們在年少的時候曾經學過。雖然個別字的讀音會有一些爭議,但是且並不妨礙這首古詩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口碑和人氣。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唐詩的題目只有兩個字,就是《山行》。我們通讀這首古詩,對於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後七個字,霜葉紅於二月花。
  • 古詩裡的「衰、斜、騎」等改讀音引熱議!網友:我!不!同!意!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老黃說事轉載請註明來源古詩裡的「衰、斜、騎」要改讀音了,網友:太不負責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到底是讀「jì」還是「qí」?1/古詩裡的聲音要變調?漢語言是種活的語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字詞的含義、甚至讀音都在改變,這是規律。但是,最近卻有人發現,新版教材中的古詩的原有讀音也被改動了。
  •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怎麼念?老師怒了:家長不懂別亂教
    然而,當學校教到《山行》這首古詩時,老師第一個想到「小天才」小靜,讓她背誦試試。小靜氣定神閒站起來,脫口而出就背了出來,並開心地等著老師的表揚。意外的是,老師雖然稍作表揚了小靜,同時也糾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不能讀「xia」,應該讀「xie」。
  • 杜牧的《山行》有兩個版本,只因爭議太大,你怎麼看?
    對於杜牧的《山行》,想必大家已經熟爛於心了,它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代表作;不過這首詩也是因為存在爭議,所以被生成了兩個版本,不知在座的各位比較喜歡哪一版呢?山行唐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這個字讀什麼音?敢說70%父母不知道
    因為他們當初學的時候讀音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不知道哪一個讀音才是正確。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學過《山行》這首古詩,這首古詩的第一句就是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字正常的讀音就是xié,但是很多家長以前學習這首古詩的時候,卻被老師告知這個字讀xiá。現在的新版教材以及詞典上的注音其實都是xié。
  • 小學古詩裡的斜、騎要改讀音?大家覺得合理嗎
    有人說,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三個字的讀音要按現代語音讀。第一個是杜牧的《山行》中的「斜」。原詩如下: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第一,本著尊重傳統文化的原則,隨便改讀音是非常輕率的。這幾個字的讀音,我們一直按傳統語音去讀的,人們已約定俗成,認同詩中的斜、騎字就應該讀成xia、ji,如果改成現代語音反而讓人詫異。
  • 「遠上寒山石徑斜」以後讀xié不讀 xiá,憑什麼要遷就「文盲」?
    對於這首詩的讀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老師教的讀音為「cuī(崔)」,而現在的讀音竟然變成了「shuāi(摔)」,這是我們記憶出現錯誤了?還是說讀音是後來的改的?「斜」究竟讀什麼?
  • 一句小學古詩的讀音爭議
    《山行》 .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杜牧的七絕選入小學語文教材幾十年了,之前上學時讀斜(xia),可現在的教材上注音居然變成了(xie)。絕句要講究平仄和押韻。
  • 唐代杜牧《山行》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何意?有同義字可用,杜牧為何非用它
    本期筆者再和大家說一個當年很多人不理解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這7個字出自杜牧的《山行》,因為這句詩還曾鬧出過不少笑話。比如有的語文老師覺得這詩讀起來有些不雅,早讀時硬是讓同學們跳過這一首;比如有些家長還認為,既然不雅索性就從課本中刪了吧!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騎」字到底該怎樣讀?(南郭居士)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探討◎南郭居士第二節 古詩詞中「騎」的讀音第一節我們探討了「斜」在古詩詞中的讀音,但如果說人們對「斜」的讀音存有異議,那麼對另一個字「騎」的讀音就可以說是存在爭議了。這裡「一騎紅塵」中的「騎」,就是指騎馬送荔枝的人,一人一馬謂之騎(讀作「jì」),這樣讀才能表達詩句的真實含義。但在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騎字的兩個讀音被合二為一,都讀作「qí」了。
  • 語文教材改版,有的詩文改變讀音,有的名篇被移除:遺憾這些詩詞
    隨著語文改成部編版之後,網友發現,有些詩文裡的文字改變了讀音,有些讀了十幾年的文言文名篇被移出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本裡收錄有杜牧名篇《山行》。這首詩描繪的是動人的秋日山林景色,山路、人家、白雲、紅葉和諧地組合在一起。
  • 古詩詞鑑賞-《山行》唐.杜牧
    【注釋】 山行斜:為傾斜的意思。 生:產生,生出。另有版本作「深」。 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後變成了紅色。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紅於: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於二月花。
  • 敕勒川中的籠蓋四「野」讀什麼?看看課本,你還敢教孩子嗎
    還記得上周我發表一篇文章,談到的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故事,杜牧的名詩《山行》,此文一出引起了眾多網友和父母的激烈討論。其實小學課文中很多地方已經被糟蹋的面目全非。家長們,不要生氣,因為即使在同一個版本的教材中,不同年級的讀音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還是拿《山行》這首詩說事,有位爸爸說人教版的一年級課本中遠上寒山石徑斜,就讀xia。可是我發現的讀xie的版本是人教版3年級的語文。我記得當年學歷史的時候,我的歷史老師中文普通話是一級甲等,在降到康熙皇帝平叛噶爾丹的時候,一再強調準噶(ga)爾的噶(ga)爾丹。
  • 杜牧《山行》關於「生」的另類看法
    據說最新的小學教材,將杜牧《山行》這首詩改動了一字。以往教材是「白雲深處有人家」,現在的是「白雲生處有人家」。說法是「生」比「深」更符合詩意。實質上,對於許多多年浸淫在唐詩宋詞裡不能自拔的人來說,他們手中的唐詩鑑賞辭典早就是「白雲生處有人家」了。例如我手頭這本八二年的,不,八三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鑑賞詞典》,就是「白雲生處有人家」。「生」比「深」好在哪裡?從詞性來看,「生」是動詞,「深」是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