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預後早知道,查這幾個分子標誌物就夠了

2020-12-22 騰訊網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和循證證據的不斷湧現,分子標誌物的檢測和應用開始走入大眾視野,基於分子水平的精準診療正在改變結直腸癌臨床實踐現狀。而在新理念、新技術不斷開拓的同時,相關臨床的病理診斷、檢測也需要更加規範化管理。

結直腸癌分子標誌物的指南推薦與臨床價值

精準醫療時代,結直腸癌已經無法作為單一疾病進行統一處理。左右半結直腸癌生物學特徵不同,與 Ras、BRAF、MSI 等多種分子標誌物密切相關,相關預後也有所區別[1-3]。根據腫瘤部位,以及分子標誌物的檢測結果,精確合理布局藥物應用,才能最大化使患者獲益。

國內外結直腸癌相關共識、指南均強調:分子標誌物的具體分型是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治療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並一致推薦常規分子標誌物檢測應包含:RAS(包括 KRAS 及 NRAS)、BRAF、MMR/MSI,它們在指導治療、預後判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4-6]。例如 RAS 野生型復發/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能夠從抗 EGFR 治療中獲益[7];BRAF 突變患者的轉移性結直腸癌預後差[8],NCCN 和 CSCO 指南對 BRAF V600E 突變 mCRC 患者的二線治療均推薦西妥昔單抗等三藥聯合治療方案[5.18];dMMR/MSI-H 結直腸癌患者對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了療效較好[5]等。

對於上述指南推薦分子標誌物,需要經過樣本選取DNA 提取測序法/IHC 法/RT-PCR 法等技術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評估等流程,其中檢測對象和時機,檢測位點,組織樣本規範等也需要知曉。例如對於所有根治性手術樣本和 mCRC 手術/活檢樣本,均推薦建議進行 RAS,BRAF 的檢測,檢測位點包括 KRAS 和 NRAS 基因的第 2、 3、 4 號外顯子及 BRAF 基因的 V600E。所有標本進行基因突變檢測前均需要先進行常規病理檢查和診斷,必須經病理診斷醫師定性[5,6]等。

此外,以 HER2 和 NTRK 為代表的新興分子標誌物近年來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例如臨床研究顯示 HER2 擴增結直腸癌患者,在雙重抗 HER2 靶向治療中獲益[9]。指南推薦對於經標準治療失敗後行姑息治療的 mCRC 患者可進行 Her-2 擴增狀態的檢測。目前結直腸癌 Her-2 的檢測和判斷標準來自臨床研究方案,尚未建立經過權威機構認證的、作為伴隨診斷的檢測流程和判讀標準[2]。

分子標誌物檢測技術與結直腸癌早篩、預後、耐藥

從結直腸癌的生物學特徵出發,以基因突變/基因異常甲基化等分子標誌物為檢測對象,還可有效篩查結直腸癌,包括糞便脫落 DNA 檢測技術、ctDNA 等[10]。

例如 ctDNA 這一分子標誌物存在於血液中,從而形成 ctDNA 無創取樣、勻質標本、實時監測等特點[11],在臨床結直腸癌早篩、診斷和治療中擁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血液中的 ctDNA KRAS 突變頻率的增加遠早於影像學檢測提示腫瘤的復發[12],研究也顯示術後 4-10 周,ctDNA 的檢出與顯著更差的 OS 和結直腸癌特異性生存相關,並有更短的復發時間[13]。因此對於早期結腸癌患者,ctDNA 陽性是術後腫瘤殘留的直接證據,預示著疾病復發的可能[12]。

此外,ctDNA 同樣較影像學更早檢測到耐藥的出現,同時 ctDNA 可動態監測 RAS 基因狀態,為抗 EGFR 維持治療提供依據,預測 EGFR 單抗的獲得性耐藥並為調整治療策略提供指導[12,14,15]。

結直腸癌精準 NGS 報告獲得與解讀

隨著對分子標誌物的逐步重視,結直腸癌 NGS 報告的作用也日益顯著,如何得到一份準確的 NGS 報告至關重要。

準確完整的結直腸癌 NGS 報告主要內容包括基本信息、樣本質控信息、臨床意義解讀和批註,想要最大化對臨床診治的指導價值,需要從病理質控、測序質控、數據分析質控方面加強管理[16]。

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環節包括:腫瘤細胞含量一般 ≥ 20%;考慮腫瘤異質性、原發灶和轉移灶、新輔助治療對突變頻率結果的影響,以及小活檢標本等因素[6,17];數據分析質控包括各自實驗室不同腫瘤、不同基因、不同突變位點 VAF(cut-off)的確定等,其中 Cut-off 值的確定應根據不同實驗平臺、生信分析方法和臨床療效[5,17]。

結直腸癌的臨床篩查診療中,分子標誌物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針對上述主題內容,來自全國眾多優秀專家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希望可以從病理診斷、分子檢測層面給予大家足夠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Corcoran RB.N Engl J Med. 2018 Nov 1;379(18):1754-1765

2. Siravegna et al. Nat Med 2015

3. Jeanne Tie et al. 2019 ASCO Abstract 3518

4. NCCN colon cancer(2019.V2);NCCN Rectal Cancer(2019.V2)

5. CSCO 結直腸癌診療指南 2020

6. 結直腸癌分子生物標誌物檢測專家共識 [J]. 中華病理學雜誌, 2018, 47(4):237-240

7. Innocenti F, et al. J Clin Oncol. 2019 May 10;37(14):1217-1227

8. F. Pietrantonio,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51 (2015) 587–594

9. Presented By Michael Overman at 2019 ASCO Annual Meeting

10. J Mol Med (2013) 91:1249–1256

11. Corcoran RB.N Engl J Med. 2018 Nov 1;379(18):1754-1765

12. Siravegna et al. Nat Med 2015

13. Jeanne Tie et al. 2019 ASCO Abstract 3518

14. Nakamura Y, et al. 2019 ASCO Abstracts 3528.

15. Goldberg RM, et al. ESMO Open. 2018;3(4):e000353.

16. Chin J Pathol. March 2017. Vol. 46. No.3

17. Jessup JM., et al.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New York: Springer, 2017:251-274

18. NCCN colon cancer(2020.V2);NCCN Rectal Cancer (2020.V2).

策劃:陳靜

內容審核:方堃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相關焦點

  • 熱點|結直腸癌預後,腫瘤間質將與TNM相輔相成
    腫瘤間質成分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J/CD] .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2020,09 (05): 447-45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5.003摘要結直腸癌(CRC)是全球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增高。
  • 結直腸癌與微衛星不穩定的10個臨床問題
    Ⅲ期CRC中,MSI-H/dMMR約佔10%,這一分期患者微衛星狀態的預後及預測作用均存在爭議。部分研究認為Ⅲ期MSI-H/dMMR仍是預後良好的因素,也有數據顯示MMR狀態在Ⅲ期結腸癌中與預後無關。結合CRC的異質性,單一的標誌物較難準確判斷預後。
  • 龍華醫院研究團隊發現結直腸癌治療新靶標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 作為發病率第三位的惡性腫瘤,在全世界範圍內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同時也是排名第二的腫瘤相關死亡原因。環狀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新的內源性非編碼RNA。
  • 喜獲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的背後 諾輝健康直擊結直腸癌早篩痛點...
    隨著國內首個癌症早篩產品進入合規商業化進程,癌症早篩檢測無疑已成為醫療健康產業市場公認的的下一個爆發點。作為我國最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結腸癌的早篩市場顯然已處在「爆發前夜」。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中國已成為全球結直腸癌年新發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最多的國家,結直腸癌嚴重地影響和威脅著我國居民的身體健康。
  • 腸道菌群失調推動結直腸癌的發生
    結直腸癌是一種多因素的惡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結直腸癌的病因包括遺傳背景和環境危險因素,比如糖尿病、膽囊切除術、肥胖、高脂飲食、加工食品、紅肉等等。在過去的十多年裡,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在結直腸癌的發生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些特定微生物的存在與結直腸癌發生之間的因果關係也得到了驗證。
  • 史上最全腫瘤標誌物解讀攻略,你值得擁有!
    雖然每一項對身體都很重要,據小編估計,如果有人這一項超標,估計要嚇到飛起! 腫瘤標誌物檢測顯示陽性! 就曉得大家可能要這樣子想,加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體檢都會做腫瘤標誌物檢測,關鍵是,即使檢測出來超標,也不一定就是癌的嘛!
  • ...課堂】我國科學家繪製肺腺癌分子圖譜,給蛋白質「畫像」有什麼用?
    而在美國,根據2020年美國癌症學會的最新流行病學統計顯示(b),其每年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數,甚至高於另外三種最高發腫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死亡人數的總和。肺腺癌是肺癌最大的病理類型,並且發病率在我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肺癌在臨床上根據病理分類,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兩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85%。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我國對腫瘤的早診早治認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患者就診時大多數為中 晚期,治療預後差,導致我國腫瘤治療效果遠不如西方國家。在充分有效且副作 用低的癌症治療技術被被開發出來之前,癌症的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 治療效果的關鍵。
  • 常用腫癌標誌物檢查
    通過測定其存在或含量,對於腫瘤的輔助診斷、分析病程、指導治療、監測復發或轉移及判斷預後等有重要作用。一、腫瘤標誌物的種類目前臨床上應用的腫瘤標誌物已有 100 多種。 按照腫瘤標誌物的生化性質及組織來源, 可分成以下幾類。
  • 【信息圖示】癌症篩查:查什麼,怎麼查?
    一般人群的篩查對一般人群而言,最成熟、也是證據最充分的癌症篩查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對乳腺癌、宮頸癌和結直腸癌的篩查。乳腺癌在女性當中,乳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1]。結直腸癌根據2012年的數據,結直腸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位列第三的惡性腫瘤[5]。結直腸癌在早期同樣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有時僅有糞便隱血陽性。結直腸癌的預後取決於早期診斷和手術根治。對結直腸癌的篩查主要在40~50歲或50歲以上的人群中進行,主要的檢測方法為大便隱血和結腸鏡檢查。
  • 醫生說:這6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近日,《中國體檢人群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白皮書(2020年版)》指出,結直腸癌是我國高發癌症,2015年,中國新發患者38.8萬例,死亡約18.7萬例。換言之,平均每10分鐘,約7人被診斷為結直腸癌,約4人因此去世。 這一數據的發布為大眾敲響了警鐘:加強對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已經變得尤為重要。
  • 聚焦國民健康,DNA甲基化檢測助力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
    (原標題:聚焦國民健康,DNA甲基化檢測助力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
  • 結直腸癌,靶向、免疫治療比化療「高大上」嗎?合理應用是關鍵!
    近些年,由於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和一些生活方式改變,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也有人稱它是「富貴病」。目前,我們國家每年將近有40萬人罹患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的第三位。細胞內部基因的變化是觸發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針對基因的一些治療,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就要精準一些,顯得「高大上」,是不是比化療要好一些呢?
  • 結直腸癌肝轉移5年生存率達53% 中山醫院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其主要原因在於肝轉移發生率高,且預後差。結直腸癌患者在整個病程中,半數會發生肝轉移,其中25%在結直腸癌術後發生肝轉移,另有25%確診結直腸癌時伴肝轉移,且未經治療的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中位生存期僅為6.9月。當時國內缺乏規範的預防和治療策略。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課題組率先建立多學科團隊(MDT),制定個體化、規範化策略。
  • 「癌王」早篩不是夢?這種常用標誌物,有望用於胰腺癌篩查
    III期胰腺癌患者的預期中位生存期為18個月,轉移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2個月。 絕大多數胰腺癌患者在發現時就已是晚期。尋找胰腺癌早篩方法,讓更多患者能夠早發現、早治療,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細胞功能,用來幫助腫瘤患者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 其實,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代表患上癌症,同樣,腫瘤標誌物不升高也不代表著就沒有任何事,腫瘤標誌物並不是診斷腫瘤的絕對證據,如果患者發現自己有某一項或者多項腫瘤標誌物增高,僅代表患有某種癌症的風險出現了增高。
  • CA50 升高的臨床意義,看這一篇就夠了!
    CA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是一種由結腸癌、直腸癌細胞系 COLO 的單克隆抗體 Colo-50 所分離得到的抗原。 今天「腫瘤標誌物」欄目,將從以下方面來解讀 CA50: CA50 是什麼?
  • 常用腫瘤標誌物檢查二
    常用腫瘤標誌物檢查(二)細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 Cyfra21-1是血清中可溶性細胞角蛋白19的碎片,目前認為是很有意義的腫瘤標誌物。 細胞角蛋白(CKs)是正常的及惡性的上皮細胞支架蛋白, 已知有20種, 分別為鹼性蛋白及酸性蛋白, 分子量40~60kD, 在惡性組織中蛋白量升高。
  • 浙江衛健委:浙經濟高速發展結構和生活方式逐漸西化,結直腸癌發病...
    浙江衛健委公號9月1日消息,今年以來,浙江省衛生健康委根據省政府2020年十方面民生實事規劃,聯合省財政開展「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工作。「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項目」通過對結直腸癌好發的50-74歲居民開展多維度問卷調查來評估危險度,同步結合糞便潛血試驗以篩查陽性的高風險人群,引導其進行結腸鏡檢查,儘早發現早期癌症、癌前病變並及時治療。圖片來源:浙江衛健委微信公號浙江衛健委指出,最近全網都震驚於年僅43歲的電影《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的死訊,而導致他英年早逝的就是結直腸癌。
  • 一起來讀懂心肌酶譜和心肌標誌物
    而急性心梗的實驗室指標主要就是臨床常說的心肌酶譜和心肌標誌物,因此作為檢驗工作者,心肌酶譜和心肌標誌物就是我們在急診檢驗中經常都會遇到的檢測項目(且常為急查項目,要求快速準確地出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對心肌酶譜和心肌標誌物有一個全面而準確的認識。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扒一扒我們熟悉而陌生的老朋友--心肌標誌物!其實對於心肌標誌物和心肌酶譜所包含的具體項目,不同的文獻有不同的闡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