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真實的后羿,射的不是太陽而是一個人,最後被乾兒子殺死!
在中國的遠古神話中,后羿射日的故事流傳甚廣。后羿(生卒年不詳),本稱羿,《括地圖》稱羿在年僅五歲的時候被父母拋棄在深山,自幼在山林中成長,為鬥禽獸,他練就一手高強的射箭技術,是有名的神箭手。據《淮南子·本經訓》載,帝堯時,十日並出,禾草全部枯死,人民無物可吃,又有怪獸、大風、巨豬、長蛇危害人民,堯派羿射去九日,剷除各種怪物,成為人人敬仰的射日英雄。
「后羿射日」的故事只是神話傳說,但是,在真實的歷史長河中,確實存在過一個真實的后羿,也是以善射出名,但是,他的出名卻不是因他射日救民,而是射君篡位,留下惡名,最終也沒落得好下場——被自己的老婆聯合情敵而射殺了。
歷史上這個真實的后羿,是夏朝太康時代的人。太康是夏啟的長子、禹的長孫。夏啟是夏朝的第二代君主,他在禹死後,取代伯益繼位,是「公天下」向「家天下」轉變的肇始者。兒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據《竹書紀年》,帝夏啟王在位39年,約78歲駕崩。
夏啟死後,他的五個兒子為了爭奪夏後爭奪統治權相互發動戰爭,最終,他的長子太康在戰爭中獲勝即位稱後(「後」是夏代君主尊號,其脫胎於「司」。「司」是「父子相繼從事某職業」的意思。從夏啟開始,夏代君主採用由「司」字反寫而造成的新字「後」字作為自己的官方正式頭銜,一直沿用到夏桀末年)。
太康雖然在帝位爭奪戰中獲勝,但是,太康自小嬌生慣養,耽於享樂,即位後生活更是腐敗,只顧遊玩享樂不理朝政。一天,太康攜帶家眷、親信等外出狩獵數月不歸。其時,黃河下遊有個部落首領名叫羿,野心勃勃,想奪取夏後的權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是個機會,就親自帶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採烈地回來的時候,走到洛水邊,對岸全是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太康沒法,只好在洛水南面過著流亡生活,不久就抑鬱而死。
太康死後,羿還不敢自立為後,而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後,他「因夏民以代夏政」,把實權抓在自己手裡。羿在仲康在位期間,廣羅黨羽。仲康死後,羿又立仲康的之子相為帝。兩年後,羿見時機成熟,直接罷黜相,並將相放逐到斟灌(山東曹縣),奪了夏國的後位,為夏國第六任君主,是為后羿。
后羿也是一個殘暴的統治者,他自恃有強大的武力,他仗著射箭的本領,也作威作福起來。他和太康一樣,四出打獵,只管田獵遊樂,「不修民事」,把政事交給親信寒浞經營。
令后羿難以預料的是,就在他四處享樂之際,自家後院卻起火了,他的王后純狐與他的寵臣寒浞在床上滾到了一起。寒浞與純狐都是有故事的人,兩個人混到一起,是偶然中的必然。
寒浞本是寒國君主伯明的堂侄,因挑撥離間,花言巧語的惡行被驅逐。寒浞投奔羿,認羿做乾爹,羿收留了他,信任他,並加以重用。后羿代夏後,寒浞一方面「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收羅、培植自己的勢力,一方面使羿醉心于田獵而不返。最後,當時機成熟,與后羿之妻純狐共謀,在后羿田獵將歸之時,策動家眾將后羿「殺而烹之」,其子也「死於窮門」。
純狐之所以如此配合寒浞,是因為她與后羿也有一筆未了帳。純狐出自有任氏部落,是當時有名的美女,頭髮烏黑髮亮,名叫「玄妻」。她最初嫁給後夔,生子伯封,伯封的心地和豬一樣,貪婪沒有個滿足,暴躁乖戾沒有限度,人們叫他大豬,最後被后羿滅,夔因此而不能得到祭祀。純狐妻也被后羿霸佔。純狐為了給兒子報仇,這才與有不軌之心的寒浞勾結合謀殺死了后羿,而後嫁給了寒浞,還為寒浞生下了寒澆和寒豷兩個兒子。
后羿死後,寒浞代夏,「襲有窮之號,浞因羿之室,生澆及豷」,二子勇武善戰,加緊了對夏后氏勢力的追剿。
當初,后羿為了徹底消除前朝君的影響,他派出寒浞追殺已經被罷黜的相。夏後相在后羿的追殺下,逃往帝丘(今濮陽)依同姓之諸侯於斟尋氏以及斟灌氏。后羿死後,寒浞為防止夏後相勢力復興,命澆率師「殺斟灌以伐斟尋,滅夏後相」 。相逃到哪兒,寒浞就追到哪兒。後來,相終於被寒浞殺了。那時候,相的妻子正懷著孕,被寒浞逼得沒法,從牆洞裡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個兒子叫少康。
少康長大後,給姥姥家看牲口;後來聽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後代有虞氏那兒。少康從小在艱難的環境中長大,練了一身本領。他在有虞氏那裡招收人馬,開始有了自己的隊伍;後來,又得到忠於夏國的大臣、部落幫助,反攻寒浞,終於把後位奪了回來。夏國從太康到少康,中間經過大約一百年的混戰,才恢復過來。這就是歷史有名的「少康中興」。「少康中興」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出現以「中興」二字命名的時代。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