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探測器一億公裡外圍堵彗星,發現未見畫面,「火山」正在噴發!

2021-01-09 騰訊網

2020年12月5日,歷時達6年之久的隼鳥二號探測器返回艙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第二次帶回了小行星上的物質,也許它將揭開太陽系誕生的秘密!

隼鳥二號返回艙穿過大氣層的截圖

信有很多朋友一定十分好奇,為什麼探測小行星會那麼久,不能在小行星回歸時搭個便車嗎?比如最著名的哈雷彗星,能在它經過地球附近時發射個探測器到彗星上嗎?

1986年3月7日在威爾遜天文臺附近拍攝的哈雷彗星

登陸哈雷彗星和龍宮小行星探索,那個難度更高?

哈雷彗星是牛頓的好朋友愛德蒙·哈雷在1705年時計算木星和土星對彗星周期影響時發現的,他發現1682年出現的這顆彗星與1531年阿皮昂(Petrus Apianus)以及1607年克卜勒觀測的彗星的軌道關鍵參數幾乎相同,所以他大膽推測這顆彗星將在1758年回歸!

1858年12月25日,這顆彗星被德國業餘天文學家約翰·帕利奇觀測到,哈雷的預言被證實,為紀念他的貢獻,被命名為哈雷彗星,但很可惜哈雷一輩子都沒有看到過這顆彗星!

貝葉掛毯展示的就是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有一個極橢圓軌道,它的遠日點在35.1AU(52.6億千米,在海王星和冥王星軌道之間考),近日點為0.586AU,大約8800萬千米,在金星軌道內,它的直徑大約為11千米,近日點速度大約為54千米/秒!

史上最龐大的陣容:哈雷艦隊!

其實在1986年時曾向哈雷彗星發射了7個探測器,你沒看錯,是7個啊!!!史稱「哈雷艦隊」,包括NASA發射的ICE(因挑戰者號1986年1月升空爆炸而取消,原本打算用太空梭發射)、ESA的喬託號、JAXA的先驅號和彗星號以及前蘇聯發射的織女一號和二號。

這些探測器的任務是日本的兩顆探測器以及美國1978年發射的國際彗星探險者號遠距離觀測哈雷彗星,前蘇聯的織女一號及二號負責定位哈雷彗星彗核位置,並傳回相關數據,讓歐空局發射的喬託號近距離通過彗核抵近觀測!

1986年3月14日喬託號探測器靠近哈雷彗星

前蘇聯織女一號在1986年3月4日開始將彗星的照片傳回地球,並在3月6日觀測到了彗核,織女二號則在3月9日飛掠了哈雷彗星!喬託號根據織女一號和二號傳回的數據,在3月14日以600千米的距離上掠過了哈雷彗星彗核附近!

近距離飛掠哈雷彗星核

由於被激發的哈雷彗星彗尾中有大量的帶電粒子,甚至還有很多彗星碎片(流星就是這些碎片引起的),所以喬託號在通過彗發時被大量帶電粒子轟擊,不過它挺過來了,但在隨後更近距離的觀測中被一顆彗星物質撞擊到了彗星,並且導致喬託號的穩定軸發生偏移,指向地球的高增益天線也偏離了!

經過32分鐘的姿態調整,喬託號高增益天線才重新指向地球!而在另一次撞擊後徹底毀壞了喬託號探測器的彩色攝像機,不過幸好是發生在喬託號近距離通過哈雷彗星的彗星核後(彗發會向彗星前進方向散發)。

喬託號發現哈雷彗星的彗核形狀類似一顆花生,長約15千米,寬約7-10千米,彗核表面只有10%的表面有噴射物質的活動,在太陽輻射的一面發現了3個噴射孔,看起來就像火山正在噴發,經過光譜分析,科學家認為哈雷彗星有80%是水、10%的一氧化碳和2.5%甲烷與氨的混合物,還有部分烴以及鐵和鈉等!

向陽面的三個正在噴發的「彗星火山」

從哈雷彗星表面噴發的物質,每秒超過3噸,這就是導致彗星精確軌跡難以預測的原因,因為這些噴發物質的反作用力會讓彗星改變軌道!哈雷彗星渾身烏黑,反射率只有3%,科學家估計彗星的密度只有水1/2到1/3之間。彗星噴出物直徑大約只有煙霧顆粒大小,不過據估計撞擊喬託號的顆粒大約有一克左右!

喬託號飛掠哈雷彗星後在1992年7月10日還接近了近葛裡格-斯克傑利厄普彗星觀測。

飛掠探測和登陸探測

史上第一次彗星登陸探測2005年11月26日登陸絲川的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它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回到了地球,帶回了絲川小行星的1500多粒塵埃!

絲川小行星

第二次則是歐空局的羅塞塔計劃,它在2014年11月12日釋放登陸器菲萊號在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上著陸成功,可惜運氣不太好,菲萊卡在了彗星上的一條暗縫裡,導致電力不足,通信困難,斷斷續續的聯繫後最終被放棄。

不過絲川小行星屬於阿波羅小行星,遠日點1.695AU,近日點0.953AU,軌道傾角1.622°,軌道和地球軌道相交,距離不是十分遠,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遠日點為5.6829 AU,近日點為1.2432 AU,軌道傾角7.0405°,登陸難度比絲川要高一些!

根據羅塞塔的信息建立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3D模型

其實飛掠並不需要考慮角度,只要考慮軌道相交即可,與登陸而言,飛掠難度大大降低!

登陸哈雷彗星的難度有多大?

為什麼登陸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難度更高?很簡單離心率更大的彗星近地點速度更高,而且軌道傾角也是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因此調整軌道靠近彗星難度也會更大一些!絲川小行星的離心率為0.280,傾角1.622°,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離心率為0.64102,傾角7.0405°,哈雷彗星的離心率為0.967,傾角162.3°,這個最要命!

點擊播放 GIF 0.0M

哈雷彗星的近地點速度大約為33千米/秒,近日點速度大約為55千米/秒,當然這是相對於日心的速度,和地球的速度則是相對的,因為地球在不同軌道位置時和彗星的相對速度是不一樣的(地球公轉速度約為30千米/秒),但整體而言,彗星的軌道速度並沒有超過太陽系(地球軌道附近是42.1千米/秒)逃逸速度!

NASA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以及新視野號均達到了逃逸速度,如果換算一下,它們在地球軌道上脫離地球的速度時候,基本都已經在42千米/秒左右(這些探測器均利用了木星等大型行星的引力彈弓加速)

新視野號經過木星引力彈弓

因此發射一個探測器登陸哈雷彗星難度並不會超過旅行者一號二號以及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的難度,但有一點必須要確認,上文的喬託號探測器以600千米距離通過哈雷彗星慧核時就遭遇兩次撞擊,如果要登陸哈雷彗星,那絕對是兇多吉少!

哈雷彗星2023年才到達遠日點,各位有幾個能等到它2061年回歸?

不過有一條好路子可以採納,彗發是在太陽系「雪線」(陽光輻射讓彗星揮發物質的距離,大約在木星軌道附近)出現的,也就是說在「雪線」外並不存在彗發,那麼派遣探測器跟著哈雷彗星在木星軌道外登陸就可以了,天無絕人之路嘛!

相關焦點

  • 六探測器圍堵彗星,只有一個安全到達,發現「火山」正在噴發!
    哈雷彗星是牛頓的好朋友愛德蒙·哈雷在1705年時計算木星和土星對彗星周期影響時發現的,他發現1682年出現的這顆彗星與1531年阿皮昂(Petrus Apianus)以及1607年克卜勒觀測的彗星的軌道關鍵參數幾乎相同,所以他大膽推測這顆彗星將在1758年回歸!
  • 菲律賓塔阿爾火山噴發:火山灰高達10公裡 中使館發布提醒
    塔阿爾火山噴發 央視圖 塔阿爾火山距離首都馬尼拉僅60多公裡,被認為是菲律賓「第二大活火山」。奎松城位於馬尼拉北部,距離塔阿爾火山的距離達72公裡以上。 馬尼拉國際機場也在推特上表示,由於火山噴發,進出該機場的航班暫停。菲律賓民用航空局表示,在「機場附近」和附近的航線上發現了火山灰。 火山地震研究所則發布公告稱,塔阿爾火山13日凌晨分別在2點49分和4點28分有兩次噴發,目前仍維持4級級預警,火山口半徑14公裡的範圍內的人員都必須撤離。
  • 距地7億公裡,「旅行者」在上面發現怪象
    1977年,美國分別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的飛行軌道並不相同,不過,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飛去太陽系外圍,去探測那裡的環境和星體情況。從它們發射升空進入太空的那一刻起,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就一直為人類帶來各種驚喜,在距離地球7億公裡之外的地方,它們都發現了非常罕見的一幕。一顆正在火山噴發的星球伴隨著望遠鏡的發明,人類探測太空的目光,也變得更加深遠。
  • 26年前的彗星撞擊木星事件,如果沒有木星阻擋,地球會怎麼樣?
    在1993年的時候,美國的幾位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同時發現了一顆彗星進入到了太陽系內,這顆彗星後來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即「蘇梅克-列維九號」。經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發現,這顆彗星有很大的可能會撞擊到木星,而且預測出了撞擊的時間為1994年7月16日。
  • 日本火山噴發
    - 日本火山噴發黑煙衝上9000米高空 百餘居民撤離新華網 7小時前日本火山噴發黑煙衝上9000米高空 百餘居民撤離---日本共同社報導,這是自2007年開始發布火山噴發警報級別以來,首次將口永良部島警報級別提升至最高。 按照日本共同...
  • 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長彗星的尾巴,長度超過10億公裡!
    「池谷-張彗星」的彗尾可能長達10億公裡,是目前已知彗尾最長的彗星。(網絡圖片)當 一顆彗星接近太陽系時,太陽輻射導致彗星核心內的揮發性物質蒸發,被釋放出的塵埃和氣體包圍著彗星,受到太陽風影響,形成一個極為巨大壯觀尾巴「彗尾」,是許多人爭相觀測的天文景觀,有天文學家發現,「池谷-張彗星」(153P/Ikeya-Zhang)的彗尾可能長達10億公裡。
  • 4億公裡外的歐洲探測器傳回多張彗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都感到困惑
    2014年,一顆名為67P的彗星飛入太陽系,等了10年之久的歐洲彗星探測器「羅塞塔」號立刻升空對67P彗星進行觀測和分析,當67P彗星飛到距離地球4億公裡左右太空的時候,「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終於追上並且對67P彗星進行探測。
  • [視頻]無人機拍下日本火山劇烈噴發的景象
    日本的新燃嶽(Shinmoedake)火山在過去六年內沒有噴發。不過本周這座火山卻突然噴發。
  • 獨立報:科學家發現超級火山噴發的風險遠超想像
    ,並發現即使沒有外部觸發,火山噴發也是可能的。 一項研究發現,超級火山噴發比普通的火山強大數百倍----我們知道它具有摧毀整個文明的潛力----遠遠超出以前的想像。 科學家們說,通過對美國黃石公園地下的超級火山內的熔巖的分析,他們發現不經外界觸發,火山噴發也是可能的。
  • 日本新嶽火山大噴發:煙霧高達7000米 碎石飛到半公裡外
    新嶽火山噴發(NHK)海外網2月3日電 當地時間3日,日本鹿兒島縣的新嶽火山發生噴發,大量碎石從火山口噴出,最遠飛至600米開外,火山煙霧則高達7000米,日本氣象廳稱暫未收到傷亡報告據日本放送協會(NHK)新聞網站3日報導,3日上午5時31分左右,口永良部島的新嶽火山大規模噴發,火山碎屑流蔓延至火山口西南900米處。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 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
    這項新研究還發現,這些大滅絕事件與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毀滅性的火山噴發——洪流玄武巖(大規模玄武巖漿在短時間內噴出到地表上來,100萬年內噴出10萬立方公裡以上)發生的周期一致,後者為物種滅絕的發生提供了潛在原因。6600萬年前,包括恐龍在內70%的陸地和海洋物種突然滅絕,這是一顆大型小行星或彗星與地球碰撞後導致的災難性後果。
  • 菲律賓火山噴發天空出現閃電 1911年爆發逾千人死
    菲律賓火山噴發原標題:菲律賓火山噴發現場畫面曝光,蘑菇雲伴隨閃電,天空被照耀12日下午1時,菲律賓旅遊勝地大雅臺附近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火山灰高達10至15公裡。根據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的監測,當地時間12日13時(北京時間13時)左右,距馬尼拉約90公裡的塔阿爾火山突發劇烈活動,火山灰柱高度超過1000米。
  • 俄羅斯堪察加克柳切夫火山噴發 灰柱高達7000米
    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21日,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正在爆發的克柳切夫火山,噴出的灰柱最高達到了7000米。俄緊急情況部堪察加邊疆區總局援引俄科學院遠東分院火山學與地震學研究所堪察加火山應急響應小組(KVERT),以及俄科學院統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的數據表示,21日,在堪察加半島記錄到克柳切夫火山的火山灰噴發。灰柱高度達7000米。消息還稱,火山仍被定為航空危險「橙色」代碼。
  • 我國最近的一次火山噴發竟然讓一條國道改道
    當然有些偏遠地區人煙稀少,火山噴發都可能沒人看到,所以沒有相關的紀錄傳下來。現在活火山的定義是一萬年來噴發過的火山可以成為活火山。現在的技術手段可以鑑定得出火山噴發的時間。1951年5月27日位於新疆和田地區的阿什庫勒火山噴發,這是中國境內最近的一次火山噴發。阿什庫勒火山是一個火山群,位於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南120公裡的崑崙山內,最近噴發的是1號火山。
  • 歐空局太陽軌道探測器將飛過阿特拉斯彗星尾部
    歐空局宣布,未來幾天內,太陽軌道探測器將穿過阿特拉斯彗星的尾部。 太陽軌道探測器最近才發射,並沒有在這個時候開始採集科學數據。任務控制人員已經努力確保在這次獨特的相遇中開啟四臺最相關的儀器。歐洲航天局於2020年2月10日發射了太陽軌道探測器。
  • 9座火山同時噴發,餘震持續一個月
    也許前一秒你正在和家人津津有味的聊天,後一秒毫無預警的地震就會發生,讓你毫無心理準備,強大的震動,讓你感受到了自然力量是多麼的厲害。這場地震發生在下午15:00左右,距離海岸約160左右公裡,震源位於智利的南海岸,大地震發生時,智利的所有城市到村莊都被波及到,耗費多年搭建的建築物幾乎是頃刻間就全部倒塌。
  • 歐亞大陸最高火山再度「甦醒」 噴發灰柱高達6000米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位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克柳切夫火山於當地時間12月7日噴發,其噴出的灰柱高達6000米。據稱,該火山是歐亞大陸海拔最高的火山,此前曾中斷活動達2個月。據報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火山學和地震學研究所堪察加半島火山噴發反應小組(簡稱「反應小組」)的最新通報指出,「當地時間12月7日上午,克柳切夫火山噴發出含蒸汽瓦斯的灰柱,(灰柱)海拔高度達6000米,火山灰羽向火山東北方向飄移了90公裡。」通報還指出,此次火山噴發的航空危險代碼為「橙色」,但其附近沒有國際航線經過。
  • 日本櫻島火山又噴發,百年前的噴發曾將島民埋葬,海灣被噴成陸地
    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因為幾乎整個日本列島都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是整個地球上火山與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地帶,所以日本經常發生較大級別的地震,而且有著270多座大大小小的火山,幾乎每一座火山都是活火山。
  • 「火環」上又有一座火山噴發,火山灰柱高達6000米
    對於人類來說,除了地震、颱風,威脅最大的恐怕就是火山噴發了。前不久,地球上又有一座火山噴發,巧合的是,它和7.3地震都發生在太平洋「火環」上。當地時間6月21日,印度尼西亞最活躍的火山默拉皮火山噴發,火山帶迫使默拉皮火山向空中噴出大約3.7英裡(6公裡)的巨大雲柱。爪哇島上的許多村莊被火山灰覆蓋,幾英裡外還能聽到噴發的隆隆聲。
  • 如果沒有木星的阻擋,1994年那顆彗星會撞擊到地球嗎?
    1994年,曾經有一顆彗星撞擊到了木星,在撞擊之前分裂成二十多個碎塊,在木星的表面形成了斑斕的撞擊場面。這顆彗星,首先於1993年3月份的時候,被美國天文學家蘇梅克夫婦、另外一位天文學家尤金以及一位天文愛好者列維共同發現,因此這顆彗星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