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情懷》向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贈送連環畫《鋼鐵是怎樣煉成...

2020-12-04 連趣網趙剛

保爾·柯察金,一個響亮的名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前蘇聯的著名小說整整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根據這部名著改編的同名連環畫更是伴隨了上世紀從50後到80後青春的記憶。但是能夠來索契訪問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的中國人不多。2019年九月底筆者借到俄羅斯索契市辦畫展的機會,得以拜訪了奧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館,並贈送我嶽父毅進先生在1958年創作的連環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套書,寄以情懷。

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院門

奧斯特洛夫斯基故居

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主樓

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館長Л.П.玖姆琴科女士

向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贈送連環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的右側是郭凌雲女士,左側是我們的俄羅斯朋友讓娜女士。

向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贈書的證書

贈送的是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6月版本。

索契市依山傍海,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就坐落在山坡上的保爾·柯察金路上,這裡距離市中心的列寧廣場只有十分鐘的路程。博物館灰色的大門面向路口,門牆上有一塊明顯的標示。進大門是一個弧形的臺階,順著臺階上行就到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博物館分兩座小樓,高大的一座是博物館及管理處。另一座小樓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舊居,那是蘇聯政府於1935年獎勵給他的,到他1936年去世,他僅僅在那裡居住了5個半月。

奧斯特洛夫斯基故居的起居室,也是他的書房。正中放著一張大桌子,桌上鋪著桌布,放著俄式茶爐和茶具,四周有椅子,這是一家人喝茶歇息的地方。在門口的側面是一個大書架,上面放滿了書,這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生前喜歡讀的書籍。

故居進門右手是廚房,大約十幾平米,典型的俄羅斯樣式,中間是餐桌,上面鋪著桌布,放著餐具。靠門的這一邊是灶臺,俄式的煤爐,當時還沒有使用煤氣。

牆上掛著奧斯特洛夫斯基與母親及姐姐的合影。

起居室左右各有一間房子,右邊的這間是母親的住房,左邊的是姐姐的住房,她們兩人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生病後為了照顧他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

這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姐姐的住房。

這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生命最後階段的臥室兼工作室。

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後的日子就是在這張床上度過的,床上放著呼叫用的遙控器和用來止疼的包著紗布的木板。床的右側是一張寫字檯,上面放著象徵性的筆和紙,表明他是作家,但實際他並沒有用過,因為他那時已經全身癱瘓,不能寫字,只能口述,口述的文章秘書記錄下來後,再到對面的房間用打字機打出來。

門廳的展櫃裡放著他的軍裝、軍大衣、軍帽,軍裝上掛著列寧勳章。

奧斯特洛夫斯基所獲得的列寧勳章。

故居最裡面的房間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會客廳,在這裡他會見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這裡保存著各個時期各國根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拍攝的電影和電視劇的錄像帶,其中包括中國在1999年拍攝的錄影帶。會客廳一角還放著一架錄音機,裡面保存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聲音。

會客廳的小桌子上有留言薄,遊客們在這裡籤上自己的參觀感言。

2019年9月26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我和同行的郭凌雲女士在俄羅斯朋友讓娜和翻譯阿瑪麗的引導下來到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接待我們的是一位六十開外的女士,身著一件白底藍花的襯衣,樸素淡雅而透著幹練,她就是博物館館長Л.П.玖姆琴科女士。她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我把嶽父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交給了她,當她看到這套連環畫,她很激動興,為中國能夠出版的這麼漂亮的畫書而震驚,說她是第一次看到中國出版的表現奧斯特洛夫斯基作品的連環畫,並高興地表示要把這本書陳列在展廳裡。接著我們與玖姆琴科館長籤署了贈書贈畫的協議。

博物館二層大廳的中央擺放著保爾的漢白玉雕像。

大廳兩面側牆是大展櫃,分別放著前蘇聯各個時期和世界各國出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使用過的武器。

奧斯特洛夫斯基使用過的手風琴。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修鐵路時用過的武器和勞動工具。

奧斯特洛夫斯基眼睛看不見了以後,就是用這塊鏤空的條格板繼續他的寫作。

贈書儀式完成之後,Л.П.玖姆琴科館長請博物館的女秘書帶領我們進行參觀。她首先帶我們走進奧斯特洛夫斯基故居。這所房子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世時政府因其所做的貢獻特地為他建造的,這裡有他的臥室兼工作室、客廳、會客室。還有母親與姐姐的房間,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母親和姐姐在他生病以後就來與他一起生活,照顧他飲食起居。舊居完整的保留了保爾最後的一切生活狀況。

幼年時期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與他的父母、哥哥、姐姐的合影。

幼年時期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與他的母親及哥哥的合影。

參加紅軍時期的奧斯特洛夫斯基。

年輕時期的奧斯特洛夫斯基。

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初的戀人——冬妮婭的原型。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照片。

給奧斯特洛夫斯基治病的大夫

接著女秘書又帶我們參觀博物館主樓,主樓一層是博物館的辦公部門,二層是展廳。二層的中央大廳豎立著一座漢白玉雕塑的的保爾像,兩面的大展櫃分別放著前蘇聯各個時期和世界各國出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籍。左側的展廳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歷史照片和文物。右側的展廳陳列著一些描繪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油畫以及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作品所作的插圖。另一間展廳陳列著在索契生活過的一些俄羅斯著名作家,如高爾基、列夫託爾斯泰、陀也託夫斯基等人的文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版,1932年出版。

奧斯特洛夫斯基油畫像。

油畫《奧斯特洛夫斯基和孩子們在一起》

博物館裡陳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插圖

博物館裡陳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插圖

保爾·柯察金是蘇聯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偉大戰士,是布爾什維克在奪取政權、鞏固政權鬥爭中湧現出來的無數英雄人物的優秀。「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終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保爾的名言激勵了多少有志青年,他是那個時代主流精神的代表。而時過境遷,過了八十多年,蘇聯解體,當下的俄羅斯社會改變了性質,對保爾這樣的英雄現在的俄羅斯人是怎麼看待?是不是正在逐漸消除他們的印記?懷著這樣的疑問我來到索契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當我看到博物館管理的非常嚴謹,展品陳列僅僅有條,每天都在絡繹不絕的接待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依然再向他們述說著保爾的故事。厚厚的留言薄上寫著各種文字的留言。俄羅斯人這種對歷史的態度令我感動,他們並不因為政體的變動而否定革命時期的英雄,他們仍然敬仰所有為俄羅斯民族作出貢獻的傑出人物。在索契市政廳前面有一個保爾廣場,中間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高大的雕像,他身披大衣信步前行,衣角被海風吹起,雕塑的兩邊花壇簇擁著雕像,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從雕像下走過,向他們講述這位英雄的故事…… 我感覺在俄羅斯,保爾不只是一個時代的代表,而是作為一種精神的象徵,一種徵服生命極限而實現自我超越的精神象徵,所以他永遠會為俄羅斯人和全世界的人民所崇仰。

索契市奧斯特洛夫斯基廣場及廣場上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雕像

2019年10月7號,我和郭凌雲女士再一次光臨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將我和中央美院翟欣建教授的畫作捐獻給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以表示我們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敬仰。

我嶽父毅進先生在創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連環畫時就是被保爾的精神所激勵,他是一位聾啞人,在創作中所遭遇的困難比健全人更大更多。然而他與逆境抗爭,毅進就是他為自己所起的筆名,意思是「富有毅力和進取精神」,以此自勵。已故著名連環畫出版家姜維僕先生稱他的創作精神是「保爾的精神畫保爾」。

洪濤接受索契電視臺的採訪。

60多年來連環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被一次次再版,擁有了千百萬的讀者,影響和教育著中國幾代人。今天這部在中國影響巨大的連環畫第一次被送到它所謳歌人物的故居,陳列於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內,將向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它的風採,也更進一步表現出中俄兩國人民長期而深厚的友誼。

洪濤

2019年12月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奧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影響了幾代人!那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從小熟讀《鋼鐵》一書,書中很多情節至今都記得,此書對我影響很大很大!保爾?柯察金的精神和毅力以及愛情觀都深深的影響並激勵了幾代人!那是有信仰的年代!現在都應該大力提倡青少年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永存的保爾精神,精彩的生命之歌——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我感悟最深的莫過於蘇聯的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創作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追求。保爾柯察金的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和變動。開始母親把他送進了學堂,自己給別人做傭人。教書先生很不公平,百般刁難他,之後,他被學堂開除了。
  •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和保爾誰才是「鋼鐵般的戰士」
    話說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創作過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很多人都很熟悉。這本書出版後對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著名作家梁曉聲曾經給予這部作品高度的評價:「俗話說,貓有九條命。文學作品也應該有幾種魂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至少有三種:第一種,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動。
  • 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近期我讀了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生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
  • 解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人格魅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講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部位艱難險阻,在逆境生存的狀態下,仍不忘報效祖國、回饋社會的偉大事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問世以來,六十年間長盛不衰。經典之作,往往是除了作品本生以來記錄了蘇聯十月革命的改革浪潮引人注目以外,更多的是書中所塑造的那個堅韌不拔、不向現實低頭、敢於和病魔作鬥爭、敢於追求人生理想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人格魅力,深深觸動了當時一代年輕人的內心世界,給人以極大的震感。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導讀
    作者簡介: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開始工作。1919年加入共青團,在戰鬥中負重傷,23歲全身癱瘓,24歲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在病床上歷時三年,寫成了自傳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勳章。1936年12月22日,他在莫斯科病逝。內容簡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經歷為基礎素材創作的小說。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先說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的背景,這這本書是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臥病在床,雙目失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做鬥爭的同時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託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徵戰的中篇小說。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近期,有幸拜讀了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的主人公保爾,身殘志堅,依然為了人民的利益,願付出一切的偉大品質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之後保爾毅然參軍,行軍中不幸得了傷寒、甚至癱瘓,最後還導致失明。最後他決定開始開創文學之路,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看了這本書,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聯想生活實際。現在的孩子都被家長當成小公主或小皇帝溺愛。並且這些孩子一說起遊戲、電視都眉飛色舞,一寫起作文就直皺眉毛。而保爾他雖然雙目失明,四肢癱瘓,可他照樣寫出精彩的文學作品。
  • 讀後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讀書名時還以為這書講的是怎樣煉鋼。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這說的是像保爾這樣的人怎樣在革命戰爭中成長為真正的鋼鐵戰士。這本書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時歷時三年創作的。他與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情況一樣,可以說這本書是一本自傳。他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說過: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他才能堅強,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嚴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在生活面前不頹廢。」我想他想要傳達的就是這種鋼鐵般的意志。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美的風景就在奮鬥過後的腳下
    奮鬥這一精神,是文學作品最喜歡歌頌的主題,但如果要在世界文學作品之中挑選一本將奮鬥精神貫徹到極致的書的話,一定是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一度風靡全國,就算是今天也是中小學生必讀的100本好書之一。
  • 名著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社會主義文學中一部的名著,它以生動而又富於生活氣息的語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使得該書備受廣大讀者喜愛,同時這部名著選入了初中語文教材必讀名著篇目之中,可見其地位之深,我們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這部作品吧。
  • ——重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學生時代曾看過前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記憶深刻,並影響了當時一代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其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那段盪氣迴腸的名言,陪伴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使我們終身受益。
  • 中考語文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重點內容匯總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中考語文考查範圍內的必讀名著,小編總結出一些關於這本書的複習要點,建議收藏哦!話不多說,看內容。意義:保爾與冬妮亞,麗達和達雅的三段戀情,暗含了保爾逐漸遠離肉體,遠離奢華,向精神、原則和理念靠近的心靈歷程,作品也藉此熱情歌頌了蘇聯青年一代英雄們為革命理想而獻身的火紅的青春。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前蘇聯長篇小說,你的青春記憶裡有它嗎
    在短暫的青春記憶中,給予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這是一本帶有作者強烈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內容素材多是作者本人親身的戰鬥經歷。於是,就想起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在夏日的小屋裡,伴隨著窗外的聲聲鳴蟬,慢慢地就開始讀起來了。那時候,雖然已是初中,但因為平時課外讀物很少,積累的少,文學閱讀功底比較弱,第一部小說讀起來還是頗費一些功夫的,現在回想起來,這些功夫下的都很值得!
  • 八年級下冊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知識點梳理。看看考點有哪些
    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開始工作,1919年加入共青團,在戰鬥中負重傷,23歲時全身癱瘓,24歲時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在病床上歷時三年寫成自傳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勳章。1936年12月22日,他在莫斯科病逝。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受益匪淺,內心震撼,心潮洶湧,激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 ———「兩會」代表委員談電視劇《鋼鐵是怎
    她曾多次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她珍藏著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饋贈的照片,她早在80年代就被稱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患了4年精神分裂症之時,克服常人難以想見的困難,用手中的筆為人類的精神畫廊塑造了永恆的保爾·柯察金的形象。9歲起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張海迪,如今也像她景仰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一樣,以寸筆為武器,與疾病戰鬥。
  • 再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昨晚寫作上一篇文章,狀態不怎麼好,我的一些用心沒有寫上去,現在睡過一覺之後,精神狀態適合集中精神寫作,於是,我想再說點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周邊。那個時期,整個思想態勢就是重新看了一遍書,從看魯迅、巴金、郭沫若、茅盾、老舍的書,然後再看蘇俄文學,然後看歐美文學,那時候,看好萊塢大片還不是趨勢,看書是向外探望的趨勢。那時候,誰都買書,商店裡賣書的櫃檯前人很多,就可以想像到在城市中的圖書館裡看書的人一定也不少。
  • 好書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煉的不是鋼鐵,煉的是鋼鐵意志
    01.推薦書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02.作者介紹: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代表作品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暴風雨所誕生的》 。03.內容簡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了名叫保爾·柯察金的年輕人,少年時就經歷了蘇俄的十月革命、國內戰爭,拿槍和敵人殊死作戰,留下滿身傷痕。戰爭結束後,他拼命工作至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從把對舊生活自發的反抗改變為自覺的階級鬥爭,在鬥爭中自己成長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戰士的。
  • 初中作文素材: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看到保爾·柯察金以及當時大批的革命青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在革命鬥爭的熔爐中百鍊成鋼的故事,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中有這麼一名話:「人在痛苦中,只有一樣能挽救他,那就是感覺到人民需要他,知道他的生存並非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