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建立的國都究竟在哪裡,在史籍上裡有什麼記載?

2021-01-11 騰訊網

夏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家天下」模式的王朝,在我國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在《史記》等典籍中對於夏王朝的帝王世系有著較為明確的記載,而且有不同版本可以相互印證。但是對於其部分細節依然無從得知,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便是夏王朝的國都究竟在哪裡。與與

按照史料記載,夏王朝的國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夏桀所在的都城與大禹執政時的都城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人們也普遍用禹都和夏都來指代這兩座不同的城市。由於我們現在對於夏王朝後的商王朝更加了解,其相關史料也更加豐富,因此夏桀所在都城的位置大體上可以確定,那就是在河南省的洛陽一代。

不過對於禹都的所在地,卻一直眾說紛紜,其中最常見的說法有陽翟,安邑,或者晉陽。而從西周時期的文獻和金文記載弘,人們普遍認為大禹的都城應該在今天的山西境內。從之前華夏部落聯盟的發展史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這種說法的可信性。炎帝與黃帝的活動範圍便大致在這一區域,而傳說中堯的都城平陽和舜的都城蒲坂都在山西境內,這也讓這種說法變得更加可信了。

但是在此之外,我們還是要搜尋其他的證據。而夏時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所謂夏時便是夏王朝推行的曆法,其也可以被稱作夏曆。按照記載來看,夏曆在創造出來的時候還不是十分完善,其和後來的農曆一樣是以月亮為參照物來制定的曆法。夏曆將一年分成了十二個月份,但是其中並沒有閏月的設置,這說明其依然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在長時間使用之後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而且夏曆也沒有區分四季,這讓我們看到其對於農業勞動的指導作用還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過其已經確定了夏至和冬至的大體時間,這也是不容忽視的進步。

而現存對於夏曆的記載,多見於《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一篇,其內容分為經,傳兩部分。經便是夏曆的原文,而傳則是後人對其進行的解釋。其中經這一部分,多是二字,三字,四字獨立成句,這種行文方式與其成書的戰國時期十分不同,這也證明這篇《夏小正》應該確是先人所作,不過很有可能是商朝人整理之後的結果。

而在西周時期,部分地區的諸侯國還在使用古老的夏曆,其在《竹書紀年》、《詩經》、《左傳》中均有提到,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便是晉國。這說明在晉地,夏朝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這也可以從側面印證大禹最早確實在山西地區確立了自己的統治權。

當然除了在史料中尋找蛛絲馬跡之外,實際的考古發現才是最重要的。雖然現在我們找到的疑似的夏朝遺址都在河南地區,而且應該是夏王朝晚期的城鎮。但是我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禹都的神秘面紗終將被我們揭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大禹治的是哪裡的水?中科院教授:根據《山海經》描述,是尼羅河
    其二,大禹是如何「 」水的?其三,大禹治的是哪裡的「 」、是哪一條 呢? 目前,前兩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一,舜帝之所以選擇大禹,是因為大禹的父親鯀(gǔn)是上一任的治水領袖,因此 大禹治水又叫「 鯀禹治水 」,大禹是接過了父親的衣缽;二,大禹勇於創新, 改圍攔堵截為合理疏導
  • 《山海經》的一段記載,或證明大禹就是埃及法老?
    在中學的歷史教材上,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記載:「古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是四大文明古國」。這段記載我們都曾見過,雖然四大文明被排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但它們之間的聯繫似乎很少,猶如平行線一般,從未有過相交的時候。
  • 《山海經》的一段記載,或證明大禹就是埃及法老
    在中學的歷史教材上,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記載:「古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是四大文明古國」。這段記載我們都曾見過,雖然四大文明被排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但它們之間的聯繫似乎很少,猶如平行線一般,從未有過相交的時候。
  • 1906年浙江紹興老照片 大禹陵蘭亭百年前的風貌
    著名的文化古蹟有蘭亭、禹陵、魯迅故裡、沈園、柯巖、蔡元培故居、周總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這組老照片吧。
  • 最早記載釣魚島的史籍:明代航海指南《順風相送》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 大禹歷九州,山海世界中的奇異國度!歷史與神話的分歧!
    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記載了英國一個郵政室小職員遊歷小人國的故事,但其實類似《格列佛遊記》的遊歷奇異國度的故事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早就存在了。這些跟格列佛一樣曾經遊歷諸多奇異國度的人中有一個名字叫做大禹。
  • 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鑄造的十二金人,最後都去哪裡了?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為了維護其統治,就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鑄造了十二個大銅人像,被稱為十二金人。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那麼秦朝滅亡之後,這十二個金人最終都去哪裡了呢?
  • 《山海經》新發現,大禹就是埃及法老?專家:證據就在壁畫上
    《山海經》新發現,大禹就是埃及法老,專家:證據就在壁畫上"禹益(伯益)並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見聞作《山海經》。"這些年來,對於《山海經》的真真假假,各界專業人士也都各有說法。有人說它是高緯度的書,有人說它的面世,證明中國人在上古時期就已經走遍全球了。
  • 歷史未解之謎:古籍上的奇怪記載,是自然現象還是外星來客?
    我們歷史上有很多未解之謎,有些是在考古中發現某些文物暫時不能解釋其製作方法,或者是用途等等,所以成了未解之謎;還有一些是記載於史書資料上的某些現象,由於資料上沒有做出合理的解釋,也會成為未解之謎。這件事記載於《史記》:「有火自上復於下,至於王屋」這個火球是哪裡來的,是自然現象還是天外來客?司馬遷在《史記》裡沒有說。
  • 石曉軍:略說隋唐史籍中的日本人姓名表記
    (下略)在上引史料中,分別出現了「朝臣真人」、「朝臣真人粟田」、「粟田」、「朝臣仲滿」、「朝衡」等姓名記載。其實不僅兩唐書,在《唐會要》卷100《日本國條》、《通典》卷185《邊防/倭條》以及《太平御覽》卷782《東夷/日本條》等文獻中也都有類似記載。
  • 所有九尾狐都姓「白」?揭秘遠古神話狐族姓氏,青丘白鳳九親戚多
    好看到我一個「正理八經」的歷史愛好者只想翻看野史、史籍筆記研究這些衣袂飄飄的上古「神仙們」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鳳九小殿下的「親戚們」。神話故事中我們已知最早的狐族記載便是大禹的妻子,塗山女嬌。傳說大禹因為治水,一直沒有婚配,就向上天祈禱能夠有一段好姻緣。沒多久九尾白狐就造訪了大禹,再後來以九尾狐為圖騰崇拜的塗山氏便將塗山女嬌嫁給了大禹。
  • 江西出土神秘印章,史籍對其主僅8字記載,專家嘆息:本有皇帝命
    引言漢無名氏著的《春秋運鬥樞》中記載說:「黃帝時,黃龍負圖,中有璽章,文曰『天王符璽』。」印章是表示鑑定和籤署的工具。在原始社會末期,從黃帝、堯舜禹時,就已經開始出現印章了。2018年1月,一枚從未有過記載的金屬質地印章在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園的5號墓中被發掘。該印章上刻有四個文字來標示著主人的身份。
  • 炎黃部落的大禹其實是埃及法老?專家:證據就在埃及的壁畫上!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現象的負海涵、包羅萬象的古書。關於《山海經》的作者,說法不一,現代學者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 「大漢國東兩萬裡」:「扶桑」與日本到底有什麼關係?
    一提到「扶桑」是什麼?我們腦海中會浮現出兩個答案,一個是一種色彩豔麗可入中藥的花朵,另一個是與我們一海之隔的日本國。當然,在對歷史了解不多的情況下,人們聽到扶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前者,但如果你對歷史地理有所了解的話,你的腦海裡就會浮現出兩個答案。
  • 《山海經》中青丘九尾狐,曾經是大禹之妻,夏朝被推翻她去了哪裡
    ,他是一個從山海經中走出的人間妖怪,她究竟是誰?大家發現一個細節沒有,封神演義中以商紂王、妲己、申公豹為首的截教都是壞蛋,以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為首的闡教都是好人,但封神演義中無論闡教截教好人壞人大家最後通通封神,唯獨有兩個例外第一個就是妲己,第二個是重要的線索,暫時我們先不說,而妲己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封神還被處決的神明,封神演義中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刑場上妲己太過美貌又楚楚可憐,劊子手都被她迷住了不忍心殺她
  • 塗山大會:大禹定鼎九州、分封天下,建立夏王朝之盛會
    當時的華夏部落聯盟有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在長江中遊以南的少數民族三苗部落,他們屢屢侵犯中原地區,在堯帝、舜帝時代就頻繁地發生過戰亂。大禹在巡視的過程中,與各地部落的酋長、諸侯約定時間來塗山(位於今安徽蚌埠市禹會區)相會。到了相會的時間,從四方各地趕來的氏族、部落酋長多達萬人,他們都帶來了豐厚的朝賀禮物,大國進玉,小邦獻帛,即史書上記載的「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左傳·哀公七年》)。
  • 三皇五帝:不同史籍有不同的認定,三皇有八說,五帝有六說
    那麼,問題來了,秦始皇認為自己功比「三皇五帝」,這八位遠古的帝王究竟都是誰呢?「三皇五帝」是我國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八位帝王,由於遠古時期基本沒什麼文字記錄,僅僅是依靠人們代代口口相傳,因而,在後世的一些史籍裡,對三皇五帝的認知一直充滿了爭議。
  • 大禹的兒子啟為何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考古發掘發現夏朝真相
    對此,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舜對此憂心匆匆,趕緊請來中國第一個水利專家鯀去處理,此人採用了「堵」的方式,並沒有解決問題,甚至還讓水患更加嚴重了。舜看了結果之後非常生氣,於是便將鯀殺了。令人詫異的是,在這樣的時刻裡,大禹竟然從鯀的肚子裡爬出來了。
  • 《山海經》:神話裡的崑崙山究竟在哪裡?
    但是神話畢竟是虛構的,同時由於武丁以前不言文,沒有文字的記載,大多口口相傳,所以導致我們距離上古的真相越來越遠。而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崑崙山,這個神奇的山脈,又稱崑崙虛、是中國神話的發源地,所以也稱為中國第一神山,然而我們卻始終弄不清楚它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