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商業價值漸顯,突破次元壁後潛力幾何?

2021-01-20 最極客

文/東方亦落

2017年是二次元繁榮發展的一年,也是虛擬偶像爆發的一年。作為二次元的前端形象代言,虛擬偶像在行業的風口上已經起飛,尤其在去年更是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發展。

虛擬偶像,顧名思義並非真人,而是憑藉技術製造出來的虛擬形象。虛擬形象唱歌跳舞就能吸金,聽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但這一切正在真實的發生著。虛擬偶像已經引起了三次元的注意,頻頻登上各衛視和視頻平臺的晚會,這種現象的背後,離不開資本的布局。

虛擬偶像究竟有何魅力能夠吸引到如此多的關注?與發源地日本相比,中國是否能夠複製成功的虛擬偶像模式?在二次元群體日益擴大的中國,虛擬偶像在未來又將如何發展呢?

一、虛擬偶像實力爆發,發展過程充滿曲折

去年,由洛天依領銜的Vsinger(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六位虛擬偶像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全息演唱會,全場幾乎座無虛席。騰訊動漫與凱撒文化合作,計劃將國漫《狐妖小紅娘》中「塗山蘇蘇」這一角色打造成虛擬偶像。甚至周杰倫方文山名下的公司杰威爾音樂也宣布推出一個名為Idoling Project的虛擬偶像項目。

2016年年初的湖南小年夜春晚上,楊鈺瑩與洛天依合唱了一首《花兒納吉》。在江蘇衛視跨年晚會上,周華健與洛天依合作了《冰雪奇緣》的主題曲《Let it Go》。在去年的《明日之子》中,虛擬偶像「荷茲」參加了節目競選,這種推廣虛擬偶像的方式對中國的二次元行業而言尚屬首次。

由此,虛擬偶像所受到的關注程度可見一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洛天依」,但在洛天依之前,日本已經成功地將這種模式推廣並實現盈利,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未來」。

2007年,日本音樂行業巨頭山葉開發的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程序編寫了初音未來的音源庫,標誌著初音未來的誕生。此後的幾年,多個初音未來的音源庫公開發售。這種營銷方式成功地改變了電子音樂人對整個音樂行業的認知,初音未來成為真正的人氣虛擬歌姬。

此後,初音未來成為各大廠商爭相邀請的對象。其代言產品種類廣泛,包括遊戲、時裝、汽車、生活用品等。尤其是遊戲廠商世嘉為其打造的PlayStation遊戲更是吸金利器,據統計,初音未來每年僅憑PS遊戲就能夠實現上億美金的盈利,這還不包括她每年各種線下演出的門票收入。

初音未來的影響力也蔓延到了中國。網易遊戲《初音速》,盛大手遊《神無月》,以及紅米Note4X都請到了初音未來代言。這個擁有藍綠色雙馬尾,身著十足科技感服裝的虛擬偶像在二次元圈子中反響強烈,甚至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關注,成為了日本新文化及全息投影等新技術的代表。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而且擁有廣闊的音樂市場,山葉認為,在中國也能推出一位影響力廣泛的虛擬歌手,於是就找了一家代理公司來推動此事。2012年,通過形象徵集和音源開發,洛天依等5位虛擬歌手形象發布。

最初,虛擬偶像的核心特色就是純UGC,洛天依演唱的全部歌曲都是擁有音樂製作能力的人自行購買聲庫製作的,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讓洛天依唱出自己想要的歌曲。這些具備創作能力的人被稱作Producer,也叫P主。但當時負責人團隊不尊重P主們的勞動成果,許多作品未能得到推廣。2014年,山葉發現投資款項已耗盡但虛擬偶像並未按預期那樣普及開來,遂決定撤資。

此時,職業經理人龜島則充買下洛天依等IP版權,由曹璞介紹投資了周星馳的《美人魚》,星爺將曹璞介紹給《美人魚》的另一位出品方奧飛集團。恰逢奧飛有心進軍二次元,於是一拍即合,曹璞接手天矢禾念,禾念獲得了奧飛娛樂的A輪融資,洛天依等虛擬偶像絕處逢生。此後,洛天依在二次元風生水起,更藉由爆款神曲以及在三次元的頻頻亮相迅速打響知名度。

二、虛擬偶像緣何吸粉?好故事與「人設」很重要

粉絲經濟永遠是文化消費市場無法迴避的話題。隨著次元壁的突破和傳播技術的發展,偶像的誕生不只局限於具有娛樂代表意義的人或團體。在多維度文化認知相互滲透的當下,虛擬偶像的發展也有了日漸成熟的條件。

各式各樣的虛擬偶像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捧,但在談及背後原因之時,許多人往往將其歸結於「二次元是年輕人的主流文化」。實際上,這種認知的背後是對虛擬偶像理解的誤區。對虛擬偶像的發展過程稍作研究,就會發現,其實虛擬偶像的走紅不僅因其是二次元產物,更多的是因其能夠講好故事,製造出一個優秀完美的「人設」。

如吸引到大批粉絲「入坑」的初音未來的代表作《初音未來的消失》,曲速達到245 BPM,遠超人類發音的極限。對於初音未來的核心粉絲而言,這首歌曲除了具備鮮明的特色之外,其背後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其實,初音未來的每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背後都蘊含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故事與思想。包括針砭時弊、反戰、平等、勵志等,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和思想是虛擬偶像們能夠迅速「吸粉」的重要因素。

就虛擬偶像本身而言,優秀的人設也十分重要。這和許多真人偶像一樣,要將故事講好獲得大量的群眾基礎,並且擁有一個優秀的人設,才能普及到更多領域去運作,最終實現商業化。

不過,虛擬偶像比真人偶像更具優勢。人類畢竟有自己的思想,很容易戴上某種面具偽裝自己。「表裡不一」、「人設崩塌」的事情在娛樂圈屢有發生。許多人對此十分反感,甚至不敢追愛豆,因為無法接受情感層面的傷害。

虛擬偶像則不同,人們不必擔心其表裡不一,它們更接近最原始的設定,並且通常會被加入正能量勵志屬性,更不存在負面行為的幹擾。此外,虛擬偶像和粉絲之間的互動參與性更強。粉絲可通過同人創作、cosplay等方法與虛擬偶像交流,甚至還可以通過調音為偶像創作。沒有負面因素和本身特性幹擾的虛擬偶像可塑性極強,能夠最大程度地迎合粉絲的想像空間。

虛擬偶像商業價值極大,使其受到三次元及資本的青睞。不過與日本的虛擬偶像行業相比,由於文化差異和實力差距,中國虛擬偶像不太可能複製初音未來的成功模式,但中國的虛擬偶像行業仍具備極大的發展潛力。

三、中國難複製初音未來模式,但虛擬偶像前景可期

從整體來看,二次元偶像的市場空間很大。以初音未來為例,2009年起嘗試接商業代言,廣告主們爭先恐後而來,手機、耳機、瀏覽器品牌都接過,甚至與LV、豐田等品牌進行深度合作。據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調查公布的數據顯示,與初音未來有關的消費金額在2012年突破100億日元(約5億人民幣)。

中國市場目前共有26名虛擬偶像及組合,僅2017年一年,就有14名虛擬偶像與組合出道,該數字超過往年數量總和。目前虛擬偶像中女性偏多,去年誕生的14名虛擬偶像中,男性角色僅有4名。

然而,虛擬偶像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當下,中國的虛擬偶像行業正面臨著一些難題。

以洛天依演唱會為例。去年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的演唱會上,洛天依、樂正綾等虛擬偶像亮相,現場效果極其震撼,近萬張門票的銷售量充分體現了虛擬偶像的商業潛能。但實際上,這場演唱會辦的並不容易。選取編曲、高科技建模、形象設計、動作捕捉、舞臺方案指定、CG製作等,無一不是要從頭做起。最終,這場演唱會以超出2000萬元的成本完成。

對於演唱會的高成本投入,禾念集團總經理曹璞認為,虛擬偶像這門生意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只有依靠日益增加的線下演出,將前期投入攤薄,才能夠達到盈利的目的。

不過,如此高昂的演唱會成本不是每家想要入局虛擬偶像行業的公司都能夠承受的。從去年開始,虛擬偶像的概念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公司涉足,但如何推廣自家的虛擬偶像,則是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許多中國公司都希望能夠複製初音未來的成功道路,但實際上,由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初音未來的成功模式不太可能在中國實現。

中國並不缺少UCG方面的內容和人才,但與日本相比,中國的同人音樂創作能力和影響力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少虛擬偶像的計劃都在UGC內容創作環節遇到困難。而更有影響力的是專業音樂團隊為虛擬偶像量身打造的PGC(專業生產內容)作品,如許嵩和洛天依合作的《深夜書店》,讓洛天依在大眾領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這是UGC難以達到的效果。

海量的UCG內容為虛擬偶像知名度和關注度的提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不過,初音未來能夠實現商業成功的核心原因卻是在大眾領域引發熱點事件,打破次元壁,將其影響力擴張到三次元。

在中國市場上,想複製初音未來的成功道路極難。二次元文化雖逐漸擴張,但還遠未成熟。版權保護缺失、盜版周邊橫行、核心產業鏈尚處初級階段都是在虛擬偶像發展過程中尚待解決的難題。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虛擬偶像概念的進一步普及,該行業的市場規模在全球範圍內仍在逐年增加,中國虛擬偶像市場有將近3億的用戶體量以及萬億級的消費潛力有待挖掘,市場前景可期。然而市場各方麵條件尚未成熟,如何利用二次元風口促使虛擬偶像市場迅速成熟,實現其商業價值,可能是企業及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AI突破次元壁!中國絆愛直播玩風雲島,虛擬偶像已經無所不能了
    AI虛擬偶像大家應該不陌生,為什麼虛擬偶像這麼火呢?沒有緋聞,顏值永遠在線,身材不會走形。遠離二次元的人可能不知道,一些虛擬偶像人氣非常火爆,已經有了堪比鹿晗、王俊凱這類大牌明星的身價。不僅僅如此,現在的虛擬偶像都已經可以突破次元壁,代替人做一些事情了。虛擬偶像也能開演唱會了~初代的AI虛擬偶像同時也是最火的一位,初音未來。她誕生於2007年,靠一首《甩蔥歌》火遍全網。隨著運營團隊進一步開發其商業價值,說她為一名真正的歌手也不為過。
  • 二次元偶像突破次元壁,洛天依帶貨之後,上海虛擬新聞主播也來襲
    如果說二次元的世界在以前是小眾化的,那麼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二次元,而隨之誕生的二次元偶像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就比如人們所熟知的虛擬歌姬初音,想當初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扎著雙馬尾的女孩,會與多位歌手合作演唱,並且還有了自己的全息演唱會,而且在前幾年,一首《甩蔥歌》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由此可見,二次元早已突破了次元壁與三次元的世界產生了連接
  • 《艾爾戰記》和洛天依突破次元壁
    《艾爾戰記》和洛天依突破次元壁 來源:www.18183.com作者:糾結的烏龜時間:2016-02-02 分享到: 萌系格鬥手遊《艾爾戰記》全平臺公測火爆進行中,人氣偶像洛天依邀你一起突破次元壁,暢享萌版格鬥的獨特魅力,
  • 「我的虛擬人生」活動打破次元壁,A站拓展虛擬偶像邊界
    破次元壁的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流行新趨勢,將虛擬偶像和直播列為發展重點的A站,無疑抓住了垂直賽道爆發的機遇。A站去年11月正式布局虛擬偶像,並於近日推出虛擬偶像「AVI聯盟計劃」,其VUP(即虛擬UP主)陣營已初具規模。
  • 我的虛擬人生」活動打破次元壁,A站拓展虛擬偶像邊界
    破次元壁的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流行新趨勢,將虛擬偶像和直播列為發展重點的A站,無疑抓住了垂直賽道爆發的機遇。但是,有人觸發技能時導致AVI宇宙發生時空維度混亂,三次元UP主都二維化了,並掉落到不同時間節點的AVI宇宙,二維化的UP主成為AVI宇宙探索者,想要恢復三次元狀態需要和AVI宇宙原住民(即AVUP)展開一段有趣的冒險之旅。從活動策劃不難看出,A站正在用二次元的原生語言講述虛擬偶像故事。目前,活動已經步入第二階段「次元WANNA DO」。該階段解釋了UP主們為何會掉落二次元世界?
  • A站「我的虛擬人生」系列活動打破次元壁 拓展虛擬偶像邊界
    來源:環球網破次元壁的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流行新趨勢,將虛擬偶像和直播列為發展重點的A站,無疑抓住了垂直賽道爆發的機遇。 A站去年11月正式布局虛擬偶像,並於近日推出虛擬偶像「AVI聯盟計劃」,其VUP(即虛擬UP主)陣營已初具規模。
  • :國創虛擬偶像嘗試突破次元壁
    與此同時,許多以二次元人物為外皮的虛擬偶像也正在迅速躥紅——高度的可控性和性格鮮明的人設讓她們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新寵。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由虛擬偶像組成的虛擬女團也有可能吸引到眾多的支持者。《戰鬥吧歌姬!》就是這樣一檔虛擬偶像養成的企劃。它試圖將二次元與三次元對接,集實時互動與長期養成為一體,旨在為粉絲們帶來與眾不同的參與體驗。
  • 當二次元風潮突破邊界,虛擬偶像真正實現跨次元了嗎?
    虛擬偶像是科技在人格化和IP化後製造出的擬人化產品,完美的人設和愈發強大的粉絲號召力讓他們形成了文娛市場中的另一股力量根據日本公司USER LOCAL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YouTube平臺VR虛擬偶像總數已經突破6000人。絆愛是外界公認的第一位虛擬主播,不僅有著可愛的外表,還與現實中的真人主播一樣能唱能聊能打遊戲,也會犯點小迷糊。人們能通過跟這種虛擬形象的近距離交流,極大滿足情感上的需求。
  • 領銜新一波虛擬偶像風口,虛擬鶴追從內容切入打造虛擬演員潛力股
    ,作為特邀嘉賓在銅雀臺參與選美活動,與多位偶像明星跨次元同臺完成表演和互動。他們選擇通過虛擬偶像綜藝類活動、虛擬偶像短視頻直播等內容的形式,直擊二次元受眾內核,推出虛擬演員兼備虛擬偶像的全能潛力;通過虛擬鶴追參與線下漫展、品牌代言等活動,將線上線下粉絲打通,實現商業價值的轉化,以虛擬演員的全新定位自帶熱度和新鮮感,粉絲支持的過程也是虛擬演員的養成過程,充分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
  • 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薇婭們怕不怕?
    即使是不了解二次元的人,相信也曾聽過洛天依、初音未來等名字,她們原本只是個虛擬人物、虛擬歌手,但卻跟很多真人歌手一樣,不僅有大批的粉絲,有自己的專輯,甚至還開過演唱會。根據愛奇藝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已有超過30個虛擬偶像或組合。
  •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進化史
    她們既是走入二次元的真人女團,也是進入三次元的虛擬偶像。對於傳統偶像產業和虛擬偶像產業而言,aespa都稱得上是劃時代的革新概念。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的升級變遷史自虛擬偶像概念問世以來,形式幾經更新迭代,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誕生於日本的虛擬偶像林明美。
  • VTuber爆紅,虛擬偶像新紀元要來了?
    從出道已逾十年、折服無數宅男的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到已經實現盈利、登陸各大衛視舞臺的本土第一歌姬洛天依,曾經備受爭議的虛擬偶像,正逐漸彰顯出背後二次元市場的巨大潛力,虛擬偶像也不再只滿足於舞臺上的唱唱跳跳。
  • 「凌魂少女」嘗鮮虛擬直播 華凌空調又雙叒叕打破次元壁!
    李佳琦、薇婭直播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虛擬偶像直播,你見過嗎?1月10日晚上8點到10點,在真實的直播間,在忠實粉絲的「召喚」下,華凌空調二次元代言人——凌魂少女涼然、暖沁,打破次元壁,萌力上線,與真人主播「同框」,開啟了《凌魂少女,年貨大賞》為主題的虛擬直播互動。頗具創新意義的是,這次凌魂少女直播,是電商平臺站內的第一次虛擬直播。
  • 中國絆愛聯動潮牌手機:虛擬偶像的升維之旅
    如果說初音未來與小米的合作尚屬虛擬偶像的牛刀小試,那麼今年以來從華為NOVA7&洛天依,到REALME全系新品&中國絆愛,虛擬偶像「破開次元壁」已經成為不約而同的商業潮流。整場合作以愛哥為中心,貼切地詮釋了虛擬偶像如何賦予現實產品破圈屬性,一邊是3次元商品以虛擬偶像為媒介降維深入二次元圈層,一邊是虛擬偶像帶動二次元圈層升維走進現實的商業場景,破次元的主題詞實至名歸。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
    不過,隨著近年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虛擬偶像產業真正迎來爆發期,眾多虛擬偶像打破次元壁,進入三次元世界,成為文娛領域中的新現象。 關鍵詞:虛擬偶像 AI 感知技術 語音合成 近幾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明星選秀節目,將蔡徐坤、楊超越、孟美岐等一眾年輕人推上舞臺。
  • 打破Z世代次元壁,天貓布局B站花樣玩轉年輕化營銷
    館內劃分成了電競、潮玩、聯名服飾、虛擬偶像四個主題區域,快消、美妝、潮玩等品類的品牌被包裹在虛偶之地、銀河鍛爐、幻影遁形以及妖靈寶器的展區概念下,「貓天天」和「喵醬」也來到館內營業,還邀請了B站頭部UP主LexBurner擔任一日館長,現場人氣爆棚。這場線下「喵人館」給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好看好逛又好玩的沉浸式感官體驗,不僅是另一個次元平行時空的天貓,更是為品牌搭建對話年輕人的溝通場。
  • 虛擬偶像現身唐探3發布會,中國絆愛本土化新定義
    近年來,年輕群體消費水平提升,二次元文化的不斷深入,結合各大短視頻平臺的崛起,讓虛擬IP有了更大的成長空間。同樣,虛擬IP的市場潛力及價值愈發突顯,虛擬IP也不斷用優質的內容反哺於粉絲。在這一方面,虛擬偶像中國絆愛和電影唐人街探案的聯動為虛擬IP的進一步延伸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物種現身唐探3發布會現場,虛擬偶像的更多可能性 1月14日 , 中國絆愛亮相《唐人街探案3》電影發布會,絆愛在發布會現場與電影主演王寶強、劉昊然進行親密實時互動,打破次元壁的限制,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聯動。
  • 在不確定的一年裡,虛擬偶像提供「商業安全感」
    通過短視頻平臺快速打爆內容後,對動畫主角進行更多人設經營與商業曝光,被證明是一條回報率可觀的快車道,對動畫短劇公司來說,這是一條不同於傳統虛擬偶像的、至今可行的孵化路徑。 品牌與電商平臺,則在虛擬偶像上看到了內容電商的新可能。
  • 「洛天依」首登時尚芭莎封面,虛擬偶像的媒介想像與商業藍海
    報告總結了時尚IP的4大新變化,其中首次聚焦「虛擬偶像」。但其實「虛擬偶像」一詞的起源由來已久,而目前的虛擬偶像行業仍處於高速發展的上升時期,無論是受眾群體還是消費潛力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站在全球的視野來看「虛擬偶像」的發展,其發展模式以及領域正逐漸分野。
  •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
    初音未來發專輯、洛天依開演唱會、王者榮耀男團拿代言、葉修跨次元直播帶貨、魏無羨成中國科舉博物館「國風合伙人」,真人能做的,「虛擬偶像」一點也不少。 人工智慧、虛擬成像以及5G技術的賦能,使得不以實體形式存在的虛擬偶像類型迭代加速,虛擬次元與真實世界的邊界逐漸被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