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隱居山中寫下一首詩,短短40字,驚豔了整個秋天

2020-12-19 楚予微茫

作者:黎遇之,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白露剛過,

天氣明顯感覺清涼下來

這時,若去郊外踏秋

必是一番新的驚喜

喜歡這清秋時節

總覺有清朗、純淨的意味

但這美,在古人的詩中

已被描摹到極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我站在群山圍繞的地方

想靜靜聽一場雨

感受萬物生長,花開葉落

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山谷中的風,也帶著些許涼意

原來,是初秋到了啊……

夜幕四合

一輪皎月緩緩升起

我看到清冷的月光,

從松林的間隙裡,傾灑而下

樹旁,泠泠清泉在山石間淌淌而過

遠處的竹林裡

隱約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

大概是,在溪邊洗衣的姑娘回來了吧

咦?蓮葉也在擺動

是不是有漁舟從這裡路過呢?

這山中的歲月啊

真是讓人喜歡至極

四季都是那麼美,讓人流連忘返

但與其他季節相比

這裡的秋天,才是不可錯過的啊

王維,一個出生在書香門第的詩人

祖父王胄精通音律,還曾是宮廷樂師

王維自幼受詩書禮樂影響

不僅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

還有頗高的音樂天賦

當年剛入長安,

便十分受到王公貴族們的青睞

傳聞,王維曾憑藉一曲《鬱輪袍》

讓玉真公主十分欣賞

還因此擠下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

獲得那一年的狀元

也許天生熱愛音律、詩書的人

骨子裡都是純粹的吧

王維和大多數詩人一樣

仕途並不順暢,

但他又和大多數詩人不一樣

他沒有選擇掙扎一生,而是選擇了轉身

王維買下了終南山下輞川冊谷中

曾經屬於宋之問的別墅

在此基礎上進行修繕

最後成了一處湖光山色,幽靜山林

他便在此,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輞川別業這個房子,

原本是武則天寵臣宋之問的

唐睿宗時,宋之問失勢,客死他鄉

這輞川別墅,也幾經輾轉

在開元後期,王維買下了它

在半官半隱的生活裡

王維並不孤獨

他常常約三五好友來此相聚

王維作品集《輞川集》就是在這裡

與朋友裴迪一起棲居時寫下的

春天,他寫《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春天,他寫《田園樂》: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夏天,他寫《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秋天,他寫《山居秋暝》……

每次看到王維這首詩

總會對山居生活,產生無限嚮往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似是所有的景,都美得恰到好處

就像王維《鹿柴》中描述那般: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空山」二字,極致空靈

初秋傍晚,山雨初霽

就連風,都是清爽涼沁的

雨後的山林,萬物為之一新

風景之盛妙,文字已不可及

「安史之亂」中,王維被迫接受偽職,

雖然後來逃過一劫,他卻已經累了

不去想什麼理想抱負

只想做個開心快樂的人

此時,王維對仕途的關心程度

更加淡泊了

於是,他在終南山又置辦了一個房子

時不時上去住一段時間

(不得不說,王維是真不缺錢啊)

《山居秋暝》最後一句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不知王維是否

藉此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

春天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留戀了

著眼當下,這景,這情,

生活也是美好的呀~

【作者簡介】黎遇之,願在充滿忙碌的生活裡,尋一隅靜處,清茶一盞,閒書一本,讀一首詩給自己,聆聽萬物的聲音。

相關焦點

  • 王維很有意境的一首詩,簡練的文字樸實無華,娓娓道來寫得很唯美
    晚年的王維看淡了一切,一個人去到終南山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一點他與自己的偶像陶淵明有幾分相似;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王維在晚年選擇去終南山隱居,無疑是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身處長安,必定為功名所累,不可能創作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千古名篇。
  • 王維晚年隱居藍田,寫下一首充滿禪意的五絕,曾被選入語文教科書
    《竹裡館》,是王維晚年隱居藍天時創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五言絕句。表面上看,遣詞造句平平無奇。寫的都是古代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幽篁」、「深林」和「明月」。詩中的動作,也不過是彈琴、吟嘯。但短短二十個字,組合起來卻別有一番味道。同時,這首詩曾經被選入語文教科書。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詩,第二句是千古名句,卻被人嘲笑「抄襲」
    在電視劇《還珠格格1》中,紫薇在郊外做菜,用詩句給菜起名字,其中,有一句詩,清新明淨,如詩情畫意一般,讓當時少年的我一直念念不忘,這句詩,就王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這句詩出自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是其中的名句,可是,你知道嗎?在唐代,有人舉報王維:這句詩是抄襲的,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先來看這首詩。
  • 王維這首詩寫了秋天隱居的閒適,最後14字充滿了幽居的情趣
    這些文人很早的有陶淵明、王維,再有後來的白居易蘇軾等等。他們厭倦了官場的腐敗,隱居山林,面對著潺潺的流水,整日間與花鳥蟲木為伴,生活舒適愜意,也給後世留下了一首首動人的山水田園篇章,讓我們陶醉又羨慕。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早秋山中作》,說了自己無心世事對隱逸生活的心切與嚮往。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
  • 王維寫牡丹的一首詩,短短20字「角度刁鑽」,後人傳唱了1000多年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王維筆下的「紅牡丹」是什麼樣子的,又擁有著怎樣的心事。紅牡丹唐代:王維綠豔閒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據記載,這首詩大概的創作時間是公元752—公元755年,也就是唐代的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此時的王維已經步入晚年,幾乎是萬事不關心的狀態了,可此時整個國家展現出來的腐朽和動蕩,仍舊能夠波及到他的心境。
  • 王維清新曼妙的一首詩,將青苔擬人化,妙趣天成,令人陶醉
    詩佛王維寫的詩作大多都是寄情於山水間陶醉於美好田園的感受。美妙景色的詩句醉人心懷,讓我們追溯時光感悟到古時人類的美好。那個時光雖然不像現在科技發達,各種美顏視頻軟體層出不窮,但是那個炊煙嫋嫋沒有濾鏡的年代,也充滿了生活的美好。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徵人盡望鄉」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
  • 有人把王維《山居秋暝》改成了現代詩,別的不說,至少勇氣可嘉
    這是王維《山居秋暝》的全文,高中時代我們都曾經學過。這首古詩寫得很美,雖然寫的是秋天,但是完全沒有了之前詩詞當中一提到秋天就非常傷悲的那種傳統,呈現出一種美麗的詩情畫意。整首古詩用語非常的簡單,唯一有一點不好理解的就是最後一句「王孫自可留」當中的王孫。
  • 天寒地凍,詩人卻在山中發現仙境,寫下一首夢幻般的五絕
    冬天,是一年中最蕭瑟的季節,整個世界好像都安然入睡。除非是下雪,冬天才會引起詩人的興致。所以,描寫冬的詩歌中,大部分都與雪有關,一首首美麗如畫的雪景詩讓人陶醉。然而,冬天不下雪就不美了嗎?他抬眼一望,山上泛著微微的白色,忽然間,飛鳥的啼鳴打破了山中的寧靜。路邊有一些碩大的石頭,詩人有些累了,便坐下來休息。那些冰冷的大石上,好像凝結著一層若有若無的白霜。儘管是冬天,山中的泉水卻沒有乾涸,依然叮叮咚咚地流淌著,仿佛一首美妙的輕音樂。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懂
    譬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句詩,儘管這句詩只有短短十個字,但卻在詩句之外,卻蘊含著無限的意蘊,將畫的意境展現的淋漓盡致。每當我們讀王維的詩句時,除了只能從視覺上感受其語言的簡潔凝練之處外,還能沉下心來在腦海中品味詩中的畫意。如此,不得不讓後人感嘆,王維的才華確實遠超常人。同時,也難怪後人給他起了個「詩佛」的稱號。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描寫一個桃源般的世界,反映他對官場的厭倦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於詩情畫意之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山居秋暝》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秋暝」是指秋天的傍晚。詩歌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風光和村民的淳樸,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在詩中,王維描寫了一個桃源般的山中世界:在一場新雨後,山中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微微有點寒意了。明月靜靜地照在青松上,清泉淙淙地流淌在山石之上。一陣陣歡笑聲和喧譁聲從竹林裡傳來,原來是洗衣的姑娘們歸來了,蓮葉晃動,泛舟的漁人也歸來了。
  • 孟浩然一首感人的送別詩,僅開篇短短的5個字,讀來就耐人尋味!
    其中孟浩然的人格魅力最突出,連一向驕傲的李白都極為敬仰,還寫下《贈孟浩然》一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敬意,在開篇就稱孟浩然為孟夫子:「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可見在李白心目中,孟浩然的人品,還有學識,可以與聖人相媲美。
  • 韋應物思念朋友睡不著覺,便外出散步,寫了一首詩,卻成為經典!
    最近幾年流行一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其實這一句就是來自於韋應物的一首詩,原句就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韋應物其實算一位田園詩人,在唐詩組合裡面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稱「王孟韋柳」。其實韋應物的詩語言一般都是簡單樸素的,沒有什麼生僻字,很有可讀性。
  • 韋應物很淡泊的一首詩,因「松子」懷念朋友,短短20字成友情典範
    今天要欣賞的一首詩,就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思念自己一位「不靠譜」的朋友時候寫下的,整個的意境非常淡,由此傳達的感情,也就隨之而悠遠,像天邊雲,水上煙,在世上飄飄搖搖,淡淡地,卻也不易消散,放大,就化成了天地。
  • 孟浩然早期的一首詩,僅憑開頭的10字就驚豔了歷史,堪為千古絕唱
    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討厭做官而隱居在鹿門山。悠然的40年,難到極致的仕途就這樣悠哉悠哉地度過了大半生,40歲的一天他突然想出來做官了。也許是他想通了作為一個孝子,應該盡到一點自己的責任;也許是厭倦了這種悠然的生活,想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刺激精彩,但不論什麼原因,孟浩然「出山」了。
  • 王維的一首律詩,全詩不提一個雨字,卻洋溢著對久雨初晴的喜悅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詩人,他的作品不僅詩中有畫,而且經常飽含禪意。這位盛唐時期的大作家,在藍田縣南邊的輞川擁有一所別墅,佔地極廣,斤竹嶺、鹿柴、辛夷塢等名勝都在此處。詩人隱居別墅,同友人裴迪時相往還,唱和甚多。下面這首詩,就是王維住在輞川別墅時,即興賦詩並贈給秀才裴迪。
  • 一首詩體現王維的修佛境界,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但縱觀王維一生,他一直在尋找解脫之道,安史之亂爆發前,王維就經常隱居,但此時的他還對仕途有一定的野望,可是安史之亂後,他因為擔任偽職,差點被殺,好在弟弟平叛有功,他也不是真心擔任偽職,這才得以活命。但自此之後,王維徹底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尋找自己的解脫之道。
  • 雨過天晴王維寫下這首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最後一句回味無窮
    而在眾多的田園詩中,筆者更喜歡王維筆下的田園,因為蘇軾曾讚譽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以品讀王維的田園詩,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仿佛置身於一幅絕美的山水畫中。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雨後天晴,王維遊覽田園寫下的一首被嚴重低估的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以繪畫的技巧寫詩,最後一句更是回味無窮。
  • 詩的妙趣,詩的魅力,通過王維《辛夷塢》慢慢感受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王維寫過一首小詩叫《辛夷塢》,僅看這個詩名,是不是覺得特別浪漫。辛夷是紫色玉蘭花,辛夷塢就是種滿紫玉蘭的小院。王維在輞川有個別墅,辛夷塢應該就是別墅中的一個院落。
  • 心浮氣躁之時,讀讀王維這首《鳥鳴澗》,短短20字,使人回歸平靜
    導言:心浮氣躁之時,讀讀王維這首《鳥鳴澗》,短短20字,讓人回歸平靜情緒是一個對我們非常重要,並且又非常難控制的東西,控制好情緒,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不驕不躁,不悲不喜,或許我們的生活將充滿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