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寫的詩作大多都是寄情於山水間陶醉於美好田園的感受。美妙景色的詩句醉人心懷,讓我們追溯時光感悟到古時人類的美好。那個時光雖然不像現在科技發達,各種美顏視頻軟體層出不窮,但是那個炊煙嫋嫋沒有濾鏡的年代,也充滿了生活的美好。
面對雨後清新的天氣,詩人們紛紛發表言說,一首首動人的篇章從唇齒間、筆觸間悄然記下,裝點了一個時代。細雨美景令人陶醉,王昌齡在迷濛的煙雨中送走朋友,「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多少離愁盡在此;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細雨將愁緒潑灑的漫無天際,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幾許豁達之氣,令人稱讚。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時王維的一首雨後詩作,全詩只有短短四句,卻清新曼妙,寫出了雨後清新景色給詩人的愉悅。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輕陰閣小雨深,深院晝慵開。」天氣轉陰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也停了下來,但是詩人慵懶的庭院了走來走去。「閣」時停止的意思,是什麼讓雨停止了呢?難道是「輕陰」嗎?在一個清新的雨後,詩人在深深的庭院裡徘徊。或許詩人是寂寥無趣,又或是在漫不經心地欣賞雨後的清新美景。雨後的空氣清新,風光自然也撩人,更何況詩人隱居於山中,景致肯定是愜意無比的。
詩人在此隱居,曲徑通幽很少有人來,來得人不多大白天也不去開門,詩人就這麼這樣,在一個深閉的庭院中靜靜地享受雨後時光,給人很慵懶的狀態。的確在這樣靜謐的山林中享受雨後的清新滋味,別提有多享受了。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坐在那裡看青色的苔蘚,感覺它們像是要跑到衣服上來。「坐看」,表現了詩人愜意的姿態,閒情逸緻地坐著觀看石上的苔蘚。苔蘚青綠色,因為詩人離得很近,苔蘚像是要跑到人的衣服上似的。
這兒將苔蘚擬人化了,苔蘚本是植物,竟然說會上人的衣服上去,像是想和人親近,將苔蘚描繪得活潑可愛,這詩也顯得趣味化十足。不過青苔能上人衣也是細雨的衝刷,讓它變得潔淨清新湧入人的懷抱中。王維的另一首詩《山中》中寫道「山路元無雨,空溼翠人衣」,說濃鬱的青松翠柏中水汽很重,欲流欲滴,似乎能將人的衣服潤溼。的確山林中水汽瀰漫,沾衣欲溼的涼意也會給人空靈感,你說是不是呢?
雨後的美景清新、浪漫,別有一番美好。若是在一處山林中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座小屋,一方庭院,在雨後的清晨,躺在搖椅上,手持一卷古書,砌上一壺清茶,細品淡雅留香。慵懶到不須開門,於朦朧中感受青苔的翠綠,等待青苔的綠意爬滿衣襟,盡享這份淨雅美好。又有誰會不羨慕呢?寫這篇文章時窗外下起了濛濛細雨,你所在的城市下雨了嗎,評論讓我看到哦。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