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唐代:王維《漢江臨眺》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詩人首先是慧心藝術家。《詩經大序》云:"詩者,志之所之,在心為志,出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覽物之情,是每個人都有的。縱使相同的感情,用眾人都熟知的文字來表達,不同的人,所作出的結果,差別還真的大。能將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用文字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才能稱為詩。表達得越高妙,獲得眾人越多稱讚的人,就成了詩人。
王維這首《漢江臨眺》詩,則是記述泛舟漢江的所見及所感。詩的前六句,極寫漢江的壯闊,令人嘆為觀止。其他人也看到了相同的景觀,但是無法用語言描繪,只一聲驚嘆而已。漢江從來都是那般波瀾壯闊,路過的人都能看到,但是只有王維能用詩把它的宏大氣勢描繪出來。正如唐伯虎誇讚李白的詠月詩:"李白前時原有月,只有李白詩能說。"漢江的壯觀之景,只有王維詩能說。
詩的中間四句,都是眼中真實所見,真實所感,王維用文字表達出來,說出了許多人能看到,能感受到,但是道不出的。人讀其詩句,略一思索,則會驚異地發覺果然極恰,竟似從自己心中流出來一般,難為王維能說得出。
後世的人,常拿杜甫、孟浩然描寫洞庭湖的壯麗詩句,"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與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句作比較,來一決究竟誰的詩句所描繪的水景最為壯闊,結果是王維的詩句勝出,都認為王維的那句氣象最為宏大。
王維描繪江水壯闊的詩句,不僅適用於漢江,其他大江都可用之描述。後來的詩人,再也沒有寫出能超越王維的詩句。李白登覽黃鶴樓時,想要題一首詩,抬頭看到已有崔顥的題詩在上頭,沉吟再三,以為莫能及,只得擱筆,嘆氣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後世臨江眺望,想要題詩的詩人,想到王維的這首詩,恐怕也只得擱筆,甘拜下風,再怎麼費思構想,也斷是勝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