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在線學做飯》關注我們更多精彩
入冬,天氣逐漸轉冷了,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除此之外,在飲食上方面也要改善,多吃一點營養滋補的食物。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參,羊肉和豬肉、牛肉相比,肉質更鮮嫩,膽固醇和脂肪的含量更低。寒冷的天氣裡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身體暖暖的又耐寒,一身的疲憊也隨之而散,讓人舒服至極。
羊肉雖然好吃,但本身自帶一股羶味,這種羶味主要原因就是羊肉的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只有把羊肉的羶味去除,羊肉湯的味道才會鮮美。於是很多人就會給羊肉湯中加入各種調料,想去除這種羶味,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僅破壞了湯的鮮味,而且湯色發黑。其實簡單的燉羊肉湯,做起來還是有一些「門道」的,往裡頭加的調料也很有講究。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燉羊肉時,牢記這個「3放2不放」的口訣,燉出來的羊肉湯清亮鮮香,好喝無羶味。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句口訣到底是什麼意思。
燉羊肉時不放的2個調料
1、八角
民間有句俗語叫「豬不椒、羊不料」。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燉豬肉的時候不要放花椒,在燉羊肉的時候不要放大料;所謂的大料就是八角,因為八角是五香料之一,有很好的去腥增香的效果,雖然可以去掉羊肉的羶味,但是同時也掩蓋了羊肉的鮮味,而且還會使羊肉湯色變黑,煮的時間越長,羊肉湯染色就越嚴重,因此燉羊肉湯時切記不可放入八角。
2、料酒
料酒是烹飪美食時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之一,在烹飪葷食的過程中加入少量的料酒,不僅可以去腥、而且還可以提味。不過料酒去腥也不是萬能的,因為羊肉沒有腥味,只有羶味,如果燉羊肉的時候加入料酒,不僅不能去羶味,反而會使羊肉湯的味道變差。所以燉羊肉湯時最好不要放料酒。
燉煮羊肉的3要點
1、羊肉買回來後切大塊先清洗一遍,把羊肉上的血水衝洗乾淨,這些血水是羊肉羶味最主要來源。洗好以後最好把羊肉放在水中泡上一段時間,把血水浸泡出來,從而大大減少羊肉的腥羶味,燉出來的羊湯,也會變得更濃白,完全不會渾濁發黑。
2、燉羊肉的時候,一定要冷水下鍋,鍋中的水一定要足量,開始最好是敞蓋煮不要蓋蓋子,煮的時候開大火煮,這樣燉出的羊肉湯才會發白,隨著湯汁「咕嘟咕嘟」的沸騰,讓羶味隨著水蒸氣揮發出去,從而減少羶味,先開大火再轉中小火,這樣燉出的羊肉才會鮮美。
3、燉羊肉雖然不能放八角,但是要放生薑、白芷和小茴香,這些香料的獨特的香味不僅能提升羊肉的鮮味,更可以很好地減輕羊肉的羶味,是羊肉的「最佳拍檔」,無需添加太多的香料的,白芷大概放幾片就夠了,多了也會適得其反。
【總結】:以上就是在燉羊肉時需要掌握的技巧,牢記「3放2不放」:只需放入生薑、白芷、小茴香,不能放八角、料酒,羊肉湯香濃不發黑,羊肉鮮香無羶味。
聲明:平臺重在分享,為朋友們提供信息參考,內容均整理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