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飛輕快路,四海任遊旋。」
人類從睜眼的那一刻開始,就學會抬頭望天,幻想著天空之上是否有另一個世界,是否有仙子嫦娥瓊樓玉宇,久而久之人類就迷戀上了飛行,期待和蒼鷹白鷺般翱翔於九天。為了能夠飛翔,全世界的人們都為此進行過瘋狂嘗試。
《漢書·王莽傳》中有這麼一段歷史記載,在公元19年,王莽下令招募能人異士,有一個人身上穿著羽毛服飾,背後牽著巨型翅膀,藉助翅膀撲騰和滑翔的發力,來實現飛行結果。但最後到底有沒有飛行成功,《漢書》裡並沒有詳細記載,後人也只能靠想像來一探究竟了。
東晉有名的煉丹師葛洪,他曾在自己的《抱樸子》書上記載過,「或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這就是著名的「飛車」實驗,如果仔細閱讀書中的句子,就會發現這個飛車說白了就是大型的竹蜻蜓。不過這也能看出,古代人民是有多麼嚮往飛行。畢竟久待於地面上,便渴望天空。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從此人類實現了飛行夢想,而飛機的發明也為人類多年的飛行夙願劃上了完美的句號。這個偉大的發明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變得更為緊密,似乎一夜之間物流快變快,人員流動變快,信息傳遞也變快了,人類社會的進程也因此隨著變得越來越快。有了飛機,整個世界從二維立馬變成了三維立體世界,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更深了一步。
儘管科技現代社會科技高度發達,人類可以藉助飛機火箭實現航天夢想,遺憾的是,人類雖貴為萬物之靈,卻不能時刻像鳥類一樣翱翔於天地之間,畢竟人體構造已經表明人類無法自我實現飛翔,不然一飛沖天早就不在話下。
這位富家女名叫阿爾西,她非常迷戀天空,特別渴望自己能夠長一雙翅膀,這樣就可以像小鳥一樣飛翔。夢想雖好,實現過程卻很艱難,畢竟現實生活中沒有一個人類能夠長翅膀,長翅膀的只有《封神榜》裡的雷震子和西方《聖經》裡的天使了,可惜這些人物都存在於神話中。
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身上能夠長翅膀飛翔,這如天方夜譚一樣聽起來遙不可及,畢竟身上出來兩對翅膀,只能在夢裡實現。而富家女阿爾西,卻在十八歲生日時實現了這個美麗夢想。
阿爾西的父母十分寵愛這個可愛的女兒,他們為了圓女兒一個夢想,於是花重金在美國的一家機械公司,為阿爾西量身定製了一雙巨型翅膀。為了能夠讓這雙翅膀更為逼真,翅膀的外面貼滿了動物羽毛。此外,這雙翅膀裡面裝有金屬機械,可以嵌入阿爾西的背部。
但由於安裝翅膀本身就是一個動手術的過程,翅膀裡的金屬機器要與阿爾西背部肉體縫合,阿爾西必須每天服用抗生素來防止傷口感染,而且這雙翅膀也不能飛,只能做個裝飾用,這個小姑娘從此成了一個不會飛的天使。
一個月後,由於翅膀裡的金屬成分生鏽,阿爾西的背部也受到感染,又不得不花錢請專業團隊將這個巨大的翅膀卸下來,萬幸的是,由於這對翅膀被精心維護,阿爾西的傷口感染程度較輕,經過治療可以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其他人就沒那麼好運了,很多人看到阿爾西的巨型翅膀後,也紛紛找人專門定製了一對翅膀,但由於維護手段有限,無法像阿爾西一樣精心維護保養,導致這些人背部出現了程度不一樣的感染,可真是應了一句話,「模仿有危險,跟風需謹慎」。
結語
上帝給了人類一個聰明的大腦,這個大腦可以聯想決策總結思考,上帝還給了人類一雙靈巧的手,這雙手可以攀巖取火製造萬物,但有一得必有一失,人類沒有翅膀可以飛翔於天際,也沒有魚鰭可以遨遊在東海。
天地萬物都是互為補充的,小鳥能夠飛翔卻頭腦簡單,魚類能夠暢遊卻不會思考,自然之美更是殘缺之美,古人有句老話叫「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如果一切都完美了,人了就沒有上進心了,而人類的發展,必須由這些缺陷來提供動力。參考文獻:《中國古代飛行史》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