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物長的像老鼠,生活習性像袋鼠,而且還會裝死,連老虎見了都沒...

2020-12-17 騰訊網

如果給你形容一種動物:這個動物長的像老鼠,生活習性像袋鼠,而且還會裝死,連老虎見了都沒有辦法。你知道這個動物是什麼嗎?它就是負鼠。

負鼠

負鼠是美洲唯一的有袋類動物,外形像老鼠,尖嘴尖腮,滿臉鬍子,是夜行雜食性動物。初生的小負鼠長不到2釐米,發育不全,要在媽媽的袋囊中緊緊銜住媽媽的乳頭,生活兩個月後,小負鼠才離開「袋子」,爬到媽媽背上,相互用尾巴纏著不放。媽媽背馱著孩子,爬樹覓食,同出同進。

負鼠

負鼠是哺乳動物中最擅長偽裝的。它遇到大動物時會裝模作樣,齜牙咧嘴地發出嘶噝叫聲,將敵害嚇跑。當情況危急而沒法逃逸的時候,它還會橫躺下來裝死:四腳朝天,兩眼直瞪,嘴巴半露,雙唇後縮,牙齒齜咧,活像一副僵死的模樣。猛獸過來,看到是一具死屍,沒了興趣,掉頭走了。幾分鐘後,它居然「復活」了。

負鼠

關於動物裝死現象,長時期來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動物裝死,是種偽裝,也是種「智力」,是動物受到自己的意志控制的。也有人說,佯死躺下的行為是動物受到外界驚嚇後奇物生理反應:心跳減慢,出現幾分鐘到幾小時的休克。 近年來,生理學家測定了負鼠的生物電流以後,證實負鼠確實會裝死。

負鼠

生理學家將負鼠裝死時發出的腦電波記錄下來,同負鼠正常生活(如吃食、活動、睡眠)時發出的腦電波記錄相互比較,結果發現負鼠裝死時的腦電波和處在酣睡和麻醉狀態下的腦電波完全不同,此時的腦電波表明其大腦處在高度緊張工作狀態。這有力地證明了負鼠確實是在裝死,而不是受驚嚇而昏迷。

負鼠動漫

令人驚奇的是,這種「裝死術」居然在鳥類中也有發現。有種野鴨,常常遭到赤狐襲擊,且多從側面或背後而來。野鴨為了活命,總是想方設法逃避赤狐。有時候,野鴨發覺了身後的赤狐後並不逃跑,反會車轉身體,面對赤狐衝擊。那時候,赤狐並不馬上獵取「自投羅網」的食物,卻裝出一副善良的姿態,緩緩地後退。

負鼠

顯然,它是在選擇進攻的時機。不一會兒,赤狐向野鴨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野鴨見勢不妙,正想溜走,卻無法脫身了。於是它立即躺倒在地上,兩隻翅膀緊貼身體,雙足筆直地露在後面,假裝死去。野鴨裝死,大約可以持續15分鐘。赤狐誤以為野鴨真的死了,就不去咬它,最多輕輕地碰它一下就離開了。在野外,赤狐會用前爪在附近挖掘一個淺淺的土穴,用鼻尖將野鴨的「屍體」推進穴中,蓋上薄土,揚長而去。赤狐離開後,裝死的野鴨就慢慢地拱起身軀,頭部鑽出泥土。當它發現赤狐已走,就竭盡全力,迅速衝出土層,展翅飛走。

相關焦點

  • 袋鼠為什麼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如今的局面呢?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的泛濫?袋鼠是澳洲獨有的哺乳動物,在澳大利亞有三種被稱為「國寶」的動物,第一是樹袋熊,第二是鴨嘴獸,第三就是袋鼠了。作為有袋類的代表動物,袋鼠在澳大利亞的地位僅僅是從貨幣、國徽上就能看出。
  • 一種有袋鼠大長腿、兔子大耳朵和猴子長尾巴的老鼠,真的存在嗎?
    體型迷你,只有30g左右,和老鼠一般大小,有著袋鼠一樣的大長腿、老鼠一樣的身體、猴子一樣的長尾巴和兔子一樣的長耳朵。雖然和老鼠是近親,但是兩者的待遇卻有很大的差別。類似袋鼠那樣的大長腿長耳跳鼠有強壯的後腿,可以跳很高的距離,可以騰空跳躍1米多高,考慮到它們腿長約45mm,體重約30g的身形,這簡直就是「跳高超能力者」。
  • 像抓貓一樣抓住老虎的後脖子,它會變得像貓一樣乖嗎?
    貓本質上是一種獨居的貓科動物,雖然經人們馴化之後許多方面都已經脫離了野生動物的習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卻是依然保留著的。比如挪窩,在這件事情上,家貓依然保留著與野貓一樣的行為。如果像抓貓一樣抓住老虎的後脖子,它會變得像貓一樣乖嗎?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在原著裡面施耐庵是這樣描述武松打虎過程的:「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
  • 這種鼠集合了袋鼠、兔子和老鼠的特點,跳高能力極強,還惹人喜歡
    但並非所有的鼠類都像老鼠這麼惹人厭,自然界中就存在一種長相十分奇特的齧齒動物,據說它們擁有一雙和袋鼠一樣的腿,和兔子一樣的大耳朵。沒見過這種鼠類的朋友很難想像出它長什麼樣子,甚至會懷疑這種動物是否真實存在。在這裡可以明確地說這種動物是存在的,它就叫長耳跳鼠。
  • 捏住老虎的後頸肉,老虎會不會像貓那樣乖?
    那麼,同樣作為貓科動物的老虎,如果被捏住後頸肉,它會不會像貓咪一樣乖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看一下貓被捏住後頸肉為什麼會變乖?養過貓的小夥伴肯定都捏過貓的後頸肉,當貓不聽話時,或者是你想要擼貓時,想讓它乖乖就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捏後頸肉了。
  • 動物「裝死」到底有多好用?它們分分鐘死給你看
    而且假死的狀態,也並不能降低捕食者定位或識別獵物的感官能力,更無法增強獵物在遭受攻擊時的抵禦能力。很多時候,這種強直靜止狀態還會維持一段時間,被吃掉的風險仿佛還更大了。假死小鳥不過,從演化的結果來看,裝死這一策略大概率還是有用的,總體利大於弊。
  • 如果貓的體積和老虎一樣大,貓能秒殺老虎嗎?
    這些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給他們起的名字,其實只是一種形態相似的物種在不同的環境下基因表達的結果罷了。如果某一天,貓咪真長老虎那麼大,而老虎變得和貓咪那麼小,又有人會說,要是老虎長得和貓咪那麼大,豈不是比貓還厲害。那麼如果貓咪真的長得和老虎那麼大,能秒殺老虎嗎?呵呵,太天真了。一個物種能夠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下生存下來,都是經歷了優勝劣汰的殘酷選擇的。
  • 有人說蝙蝠和老鼠長得很像,它們為什麼長得像,是一個家族的嗎?
    老鼠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一對單排的、終生生長的鑿狀巨大門齒,用來啃咬;犬齒乾脆退化了,門齒和前臼齒之間本應該長犬齒的地方留下了一段長長的間隙。臼齒齒冠扁平,適合碾磨糧食。小家鼠蝙蝠的門齒不像老鼠那麼發達,而且它是有犬齒的,吸血蝙蝠就用犬齒刺破人畜皮膚。
  • 男子野外遊玩,發現「不明生物」像狗像貓像兔像鼠,有點懵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世界上有很多動物都是有它獨特的特徵的,比如長勁鹿他的特徵是有長長的脖子,而大象有它長長的鼻子。沒有特徵的話那可能就是奇怪的動物了。男子很好奇,便將自己帶的食料扔到中間,兔子看見後好像一點都不害怕,反而跑過去吃了起來,這下男子就走了過去才發現這並不是一隻兔子,兔子的腿沒有這麼長的。男子看他吃完了,然後又扔了一個桃子,扔的有點遠,這個像兔子一樣的動物,趕緊往桃子的方向跑過去,男子這下驚呆了,因為它跑起來的時候又特別像狗。
  • 傳說中的神話動物——獅鷲,獨特的生活習性
    當我們談論神話動物時,我們總是可以知道它的神話領域,比如希臘神話、古埃及神話或瑪雅神話,任何神話故事都可以追溯到她的起源。然而,有一個特殊的例子,那就是獅鷲,它在現有的文獻中一個清晰的出處,也沒有明確的歸屬,好像它突然闖入了就闖入了神話傳說中一樣。我們認識它,但卻不了解它。
  • 為什麼有些動物會裝死?
    裝死通常被用作一種防禦機制,一種捕捉獵物的技巧,或一種有性繁殖的手段。豬鼻蛇「狐假虎威」,常常偽裝成眼鏡蛇嚇唬敵人,實在不行就會裝死當豬鼻蛇感到危險時,它們就會像眼鏡蛇一樣鼓起頭部和頸部,然後發出嘶嘶聲來嚇唬敵人。
  • 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根據生物學的分類,從門到族,兩種動物越接近,親緣關係也就越近,比如老虎和獅子,同屬脊索動物門哺乳綱貓科豹屬,只是到了種有了區別,所以,它們就屬於近親。但是,蝙蝠屬於哺乳綱翼手目,而老鼠則屬於哺乳綱齧齒目,從目開始兩種動物就完全不同了,而貓科和犬科同屬食肉目都不算是近親,所以,蝙蝠和老鼠並不是近親,而且相差甚遠。
  • 將一隻老虎從小養大,它還會攻擊主人嗎?為什麼?
    由於當時貓太小了,還要喝奶,所以我家養的羊就成為了小貓的「奶媽」,當然羊是不可能讓貓吸的,因此,每次都是用一個乾淨的瓶子擠點奶給它喝,漸漸的小貓慢慢的長大,那個時候自己都不捨得吃的雞蛋和火腿腸都給了它,可能是因為對它比較好的緣故,這隻貓從來不會亂跑,總是跟著我。我記得在一個冬天的早上,我還沒起床,貓就跳上了床,當時想著它可能會冷,就把它往被窩裡塞,沒想到被貓反手就是一爪子。
  • 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是關鍵
    以前的農村是很容易見到蛇的,主要跟當時的生活環境有關。以前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是土地面,院子裡也愛堆不少的雜物,還有以前的房子都是磚瓦房,屋裡陰涼,而且當時的農村老鼠也多,這些都容易招蛇。黑嫂本人是怕蛇的,主要是蛇的樣子和爬行的方式看著嚇人。
  • 紅大袋鼠:快看,我有旋轉180度的動耳神功丨動物蝌學
    在野外生活於澳大利亞開闊草原地帶的紅大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動物,也是袋鼠類的代表種類,堪稱現代有袋類動物之王。粗粗一看,紅大袋鼠的體形略似一隻特大號的老鼠,並因此得名。其實,它與老鼠並沒有什麼親緣關係,而是一類比較原始的哺乳動物。它的體毛基本上都是呈赤褐色,體長為130—150釐米,體重為70—90千克。
  • 令人驚嘆的繁殖方式,神奇的袋鼠,來看看袋鼠寶寶—育兒袋中的生活!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就出生了。所有的袋鼠科動物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它們都是早產兒,是發育不完全的動物。 到達育兒袋後開始吮吸母乳,育兒袋裡有4個乳頭,兩個高脂肪,兩個低脂肪,剛出生的袋鼠食用低脂肪乳水,可是袋鼠媽媽一般每胎產3至4個小袋鼠,這就決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個。
  • 澳洲人為何獵殺標誌性動物袋鼠
    又因為農場主早期將野狗視作有害動物,大量投毒和槍殺,使到野狗數量大減。野狗是袋鼠的天敵,野狗減少直接導致袋鼠數量大幅度增加。  袋鼠是草食性動物,主要吃草、嫩葉和少量菌類。當樹林和郊野的植物滿足不了它們的需要時,它們就會破壞圍欄、入侵牧場,跟牛羊爭草吃。如不控制袋鼠數量,植物被袋鼠大量吞食,不但會破壞牧場,還會威脅其他草食類動物的生存。
  • 如果全世界貓咪都像湯姆,老鼠會變成珍稀保護動物
    《如果全世界貓咪都像湯姆,老鼠會變成珍稀保護動物》嚴宇宸 自從小貓貔貅和女朋友私奔後
  • 最會裝死的動物,連呼吸都能停止,卻不是靠演技而是靠遺傳
    ,尤其是在大自然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會裝死的動物往往更容易逃生。在人類看來,有些動物裝死的技巧十分拙劣,不過在它們的天敵眼中,它們已經是不值得付出精力去捕捉的獵物。科學家在近年來不斷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卻發現裝死或許是這些動物的遺傳基因在發揮作用。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畢竟裝死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見機行事」,動物的基因又怎麼能夠預知未來呢?
  • 西澳「老鼠島」上的小老鼠們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在澳大利亞,你可能會聽說過企鵝島,聽說過海豚島,但你聽沒聽說過老鼠島? 這是因為這個海島最有名的野生動物是「老鼠」,當然,它不是一般的老鼠,而是短尾矮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