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7日訊(記者 文驥)2020年9月25日晚,一則「飛石下民警以命換命護送血漿」的視頻刷爆朋友圈。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位公安民警背著血漿,急匆匆地穿過一段塌方路段,而山上還有飛石在不斷滾落。視頻中公安民警的勇敢行為,被不少網友點讚。
這位民警名叫尕西澤讓,是阿壩州壤塘縣公安局吾依派出所的教導員。9月25日上午11時左右,壤塘縣公安局接到當地縣人民醫院的求助,有一名患者,生命垂危,躺在手術臺上,急需用血,而阿壩州血站送血的車輛被堵在了國道227線吾依鄉斯蒙古路段。
尕西澤讓
受連日降雨天氣影響,國道227線吾依鄉斯蒙古路段發生了高位垮塌,垮塌路段長約100米左右,短時間車輛無法通行。接到求助報告後,壤塘縣公安局安排就近的黑橋交警中隊和轄區派出所吾依鄉派出所共同完成送血任務。
一邊是急需用血的患者,一邊是道路坍塌,隨時有滾落的飛石。塌方現場,尕西澤讓和同事周勇商量,由他負責轉移血漿,周勇負責接應。11時45分左右,商量好後,尕西澤讓飛快地趕到塌方路的對面,背著一個血漿箱,手裡提著一個血漿箱,踩著垮塌的飛石,冒著生命危險折返回來,成功將病人存活的希望傳遞到了醫生手裡。由於血漿運送及時,壤塘縣人民醫院的患者手術成功進行。
工作中的尕西澤讓
一場突發的垮塌,一次勇敢的穿行,讓尕西澤讓成為了大家口中的「送血英雄」。這看起來是一種偶然,但實則是尕西澤讓用千百次堅守匯成的必然。
36歲的尕西澤讓從警10年,幹過刑警,也做過治安,無論是哪個崗位,他一直默默無聞,紮實工作。在刑警大隊期間,他勤學好問、認真鑽研,迅速成為刑偵的骨幹力量,先後參與辦理了案件100餘起,嚴厲打擊了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任吾依派出所教導員以來,尕西澤讓面對困難以及複雜的治安環境,從不推卻,惟恐辜負組織對自己的重託和群眾對自己的期盼。他說,基層工作承擔著公安工作中最基礎、最繁瑣、最重要的工作,常年都處在打擊犯罪、服務群眾的第一線,既要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鬥智鬥勇,又要為困難群眾送去溫暖;既要做好安全宣傳,又要做好後勤保障。
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尕西澤讓發揮自己的優勢,成立了藏漢「雙語調解室」,為群眾當起了翻譯官,因為他的加入,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處理糾紛時因語言不通而造成的矛盾升級。工作中,他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在他的調解下,大大小小的矛盾糾紛都得到了合理解決。漸漸地,居住在吾依鄉的當地群眾都養成了有問題找警察解決的習慣,矛盾糾紛也得到了及時有效地化解。
2019年,吾依鄉旦某送修車輛時,因修車師傅操作不當造成車輛損壞,進而引發雙方口角。旦某情緒激動,聚集多人要求修車鋪賠償。吾依鄉派出所接警後,將二人帶往派出所協商賠償事宜,但在溝通中,由於二人存在語言上的差異,溝通始終不暢。下村途中的尕西澤讓知曉後,立即趕回派出所,在鄉鎮司法調解員的配合下,他分別用藏漢雙語從法律法規、人情道德方面與雙方進行溝通,並積極組織雙方進行協商。最終,二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協商好相關賠償事宜,成功化解了糾紛。
「我宣誓,我志願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忠於職守,一心為民……」昔日的入警誓詞讓尕西澤讓記憶猶新。他說,選擇了當警察,就是選擇了奉獻和付出,從身穿警服的第一天起,就肩負起了這份責任與使命。「穿上這身警服,就要對得起頭頂上的警徽,就要盡最大努力讓人民群眾滿意。」
在當地,3102米的海拔,538平方公裡的土地,6個行政村,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尕西澤讓默默堅守的身影。他像一粒沙,深深地埋在基層,平凡得毫不起眼。在這數十年如一日的平凡堅守中,他對入警誓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平凡的崗位上,始終堅持為民初心。
(四川省公安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