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萊恩中國區總裁:業務規模會變小,但更加專注於核心增長

2020-12-17 澎湃新聞

「我們業務的規模會變小,但我們會擁有一個成長更加穩健、更加專注於核心業務增長的整體架構。我們會更加關注核心業務,包括催化劑業務單元,之後會進一步投資核心業務。」近日,在被問及公司業務調整時,全球特種化學品製造商科萊恩(Clariant)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王安廷((Andy Walti)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如是表示。

2019年10月和今年7月,科萊恩相繼出售了醫療包裝業務和全部色母粒業務。王安廷表示,「我們的顏料業務也會進行剝離,但是因為新冠疫情影響現在是有一個滯後,可能在明年會有一個最終的決定。」

全球特種化學品製造商科萊恩(Clariant)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王安廷(Andy Walti)

科萊恩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附近的穆頓茲,目前擁有約17223名員工。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疫情影響疊加下,科萊恩在全球的銷售額為19.45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44.64億元),同比下降5%。不過,其在中國區的銷售額為1.88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3.98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長達17%。

科萊恩去年的業績數據顯示,其在中國的銷售額佔到全球銷售的大約9.7%。科萊恩目前的願景是成為「中國市場的局內人」,寄希望於集中資源讓其包括催化劑在內的核心業務在中國市場佔據更穩固的地位,推動其中國業務「從邊緣走向核心」。

讓其中國業務「從邊緣走向核心」

1995年,科萊恩(天津)有限公司成立,這是科萊恩首次進入中國。截至目前,科萊恩在國內14個主要城市設立了工廠、銷售處或技術中心,在華員工超過840人。這對一家跨國外企來說發展並不算激進,其在中國的銷售額佔全球銷售額的份額尚不滿一成。

2014年左右,科萊恩集團高層提出「科萊恩未來取決於亞洲,尤其是中國」。「我們希望這樣的比例能夠進一步上升。可以看到我們在全國一共有8家生產基地,從北方的盤錦一直到南部雲南祿豐,今天是第9個生產基地的開工。」王安廷對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記者表示。

9月18日,科萊恩宣布了將在中國新建一座頂尖的催化劑生產基地。項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的平湖獨山港經濟開發區,工程建設於2020年第三季度開工,預計到2022年開啟滿負荷生產。

這一新的生產基地將主要負責生產用於丙烷脫氫工藝的CATOFIN催化劑。CATOFIN是一種可靠、高效的脫氫催化劑,用於通過輕質鏈烷烴原料生產烯烴,如丙烯或異丁烯。據介紹,該催化劑與科萊恩的發熱材料結合使用,可進一步提高生產裝置的選擇性和產量。

建成後,該生產基地將成為科萊恩在華的第三座催化劑工廠。另外兩座已有的生產基地包括與北方華錦集團在盤錦的合資工廠,以及科萊恩在上海金山的獨資工廠。

「嘉興催化劑生產基地破土動工,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重要裡程碑項目。」科萊恩催化劑業務在中國的足跡始於上世紀70年代,源自科萊恩收購的知名催化劑企業德國南方化學,這家全球享有盛譽、超過160年歷史的的催化劑供應商於2011年被科萊恩收購。

 「中國市場有著非常強勁的增長,在早期的時候可能都是基於在歐洲生產,然後到中國來進行銷售。後來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亞洲強勁增長,讓我們調整戰略,將中國業務的發展置於核心地位,希望能夠『在中國,為中國,當然也會有產品是在中國本土生產製造然後出口。」王安廷介紹,「我們看到中國市場不僅增長快,還非常龐大,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需要在中國本土來生產並供應全亞洲。目前中國產品的生產中有70%是向中國本土市場供應,30%進行出口,主要是向東南亞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除此次加碼嘉興催化劑基地外,位於上海莘莊工業園的「科萊恩一體化園區」也被視為是科萊恩中國戰略的另一重要基石。「為了加強科萊恩在中國的本土投資和布局,我們設立了位於』科萊恩一體化園區』的新的區域創新中心。科萊恩一體化園區,包括大中華區總部和區域創新中心,可以支持技術運用、服務和運營等等,我們很快就會陸續搬進科萊恩在中國的新家。」

據透露,該一體化園區將於今年完工,並於明年初正式入駐。

「專產丙烯工藝超過50%的需求來自中國」

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場,中國市場份額佔到全球的40%,科萊恩此番加碼在華催化劑業務也彰顯了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期待。

「中國市場依然保持增長,我們認為將來也會繼續增長。為了在未來實現持續成功,我們必須在中國進行更多創新、進行更多投入。在中國的成功是科萊恩催化劑全球戰略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科萊恩催化劑業務中國區副總裁陳志鵬(Kevin Chan)對記者表示。

陳志鵬介紹,科萊恩目前在中國一共有3座催化劑生產基地、4個辦公室代表處(分別在上海、北京、青島和銀川)。「對於我們催化劑業務單元來說,貼近市場是非常重要的策略,所以我們在這幾個地方設立辦事處。青島辦事處靠近山東,銀川靠近中國的煤化工基地,這些都是針對我們特定的催化劑市場和客戶去設立的。」

陳志鵬也進一步介紹了最近動工建設的嘉興生產基地,這一基地未來生產用於丙烷脫氫工藝的CATOFIN催化劑。CATOFIN是科萊恩和美國魯姆斯公司(Lummus)一起聯合開發用於專有丙烯生產的高效催化劑。就目前丙烯生產工藝來看,專產丙烯工藝佔全球丙烯產量的30%,其中超過50%的需求來自中國。

「我們認為在中國丙烯生產將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在過去這幾年我們花很多時間來評估這個細分市場,最終決定增加產能,擴大更多用於丙烷脫氫催化劑的產能並放在中國生產。」

陳志鵬表示,「我們希望能夠在2022年投產,也就是從現在開始不到兩年時間。建成之後不僅僅有生產線,除此之外還有研發的能力,還有就是中試裝置的能力。這也能夠進一步支持我們在科萊恩一體化園區的研發中心的發展。我們希望能夠做到本土化生產,同時也能夠做到本土化創新。」

自2017年以來,CATOFIN已被22個新項目所採用,新增丙烯年產能超過1500萬噸。「在世界各地眾多的在運行裝置中,我們的客戶能夠以滿足或超過110% 設計產能運行,實現了預期生產目標並獲得了極高的投資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科萊恩目前催化劑業務單元在全球有兩大技術研發中心,一個是在美國,另一個是在歐洲。「我也非常激動看到在上海這個研發中心能夠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希望進一步推進研發能力的發展。」

陳志鵬介紹,科萊恩催化劑業務單元在中國的研發重點領域主要包括煤化工、環保相關應用、高價值化學品(精細化工)、定製催化劑。尤其在提到第一點煤化工時,他表示,「這個是在世界其他地區沒有、我們在中國非常關注的化工領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科萊恩:將中國業務作為發展核心
    原標題:將中國業務作為發展核心 ——科萊恩全球
  • 投資未來產品完善在華布局——科萊恩催化劑業務中國區副總裁...
    「投資催化劑業務,創建數位化生產基地,是科萊恩進一步增強在中國市場的地位的戰略舉措,也是提升科萊恩服務和支持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尤其是丙烷脫氫(PDH)市場的舉動。」這是科萊恩催化劑業務中國區副總裁陳志鵬近日在科萊恩嘉興數位化催化劑生產基地建設現場說得一番話。
  • 科萊恩將在中國建第三座催化劑工廠,瞄準丙烷脫氫市場需求
    科萊恩CATOFIN催化劑高科技生產基地示意圖科萊恩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薄涵(Hans Bohnen)表示,「我們已經為科萊恩的專注增長策略確定了正確的業務組合,因此現在至關重要的便是我們要投資這類高價值的核心特種化學品業務,比如催化劑,以便儘可能強化它們的市場地位。」他表示,對科萊恩而言,中國仍然是極具吸引力的增長市場。
  • 特殊時期下的雙贏交易——淺議普立萬完成收購科萊恩色母粒業務
    7月1日,備受關注的普立萬收購科萊恩全部色母粒業務的交易落下帷幕。交易包括單獨交割的科萊恩全球色母粒業務以及印度市場色母粒業務,價值約為15.6億美元。至此,科萊恩色母粒業務完全剝離,而普立萬則成為色母粒行業當之無愧的巨頭。
  • 科萊恩在華新建催化劑生產基地
    >   中化新網訊 9月18日,科萊恩宣布,將在中國新建一座催化劑生產基地。該項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的平湖獨山港經濟開發區,工程建設於2020年第三季度開工,科萊恩預計於2022年滿負荷生產。  「對科萊恩而言,中國仍然是極具吸引力的增長市場。這項投資將極大地加強科萊恩在整個區域的定位並增進與客戶的聯繫,繼科萊恩一體化園區後,也成為科萊恩『從邊緣走向核心』戰略執行的另一基石。」科萊恩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薄涵(Hans Bohnen)表示。
  • 2020年7月1日,普立萬正式更名為Avient,整合科萊恩色母粒業務優勢
    2020年7月1日,普立萬完成對科萊恩色母粒業務以及科萊恩化工(印度)公司的收購,並宣布正式更名為Avient。 新公司Avient將: 以嶄新的品牌形象,開啟發展新紀元 專注於提供專業並可持續發展的材料解決方案 始終將資源集中於終端市場高增長的材料科學 股票代碼由「POL」變更為「AVNT,於2020年7月13日開始交易
  • 康寶萊中國區總裁郭木:數位化與本土化雙劍合璧,驅動業務穩健增長
    康寶萊中國區總裁 全球高級副總裁郭木2020年,疫情突降,席捲全球,得益於中國疫情防控得當、全國上下風雨同舟,共同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回望今年業務表現,康寶萊不僅抵禦了疫情的影響,還保持了穩健的增長。這靠什麼?在我看來,正是數位化轉型與本土化創新兩大引擎雙劍合璧,讓我們做到了全面賦能營銷人員,即使在外部環境出現較大挑戰的情況下,也能有效助推業務前進。線上線下全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業數字能力這些年,數位化的概念很火。
  • 科萊恩與康泰斯達成sunliquid技術中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支持國家推廣使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上海,2020年8月17日——在8月15日舉行的廣州2020第七屆亞太國際生物質能高峰論壇聯合演講中,科萊恩生物燃料及衍生品業務宣布,已與康泰斯全球集團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推進第二代生物燃料項目。
  • 天津大學與科萊恩國際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
    本站訊(化工學院、國際合作交流處供稿 攝影 唐蒙)9月8日,天津大學—科萊恩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行政服務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科萊恩中國區總裁Andy Walti,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出席籤約儀式。
  • 瑞士化工巨頭科萊恩擬裁員1000人
    瑞士特種化工產品公司科萊恩當地時間25日表示,作為公司轉型和規模調整計劃的一部分,公司將裁減約1000個服務和區域結構公司表示,此次調整將使科萊恩能夠專注於護理化學品等核心業務領域。這項調整計劃預計將耗時兩年。
  • 瑞士化工公司科萊恩計劃裁員至少500人
    當地時間2月13日,瑞士特種化學品公司科萊恩宣布,將在未來兩年減員500-600人,這一決定可幫助其每年減少約5000萬瑞士法郎(約合3.56億元人民幣)的成本。科萊恩目前員工規模約1.7萬人,此次裁員佔公司員工總數的約3%。
  • 中國化工報:科萊恩與天津大學戰略合作
    圖為籤約現場中化新網訊 近日,科萊恩宣布其催化劑業務與天津大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專注於新型催化劑研發,聚焦新催化解決方案的未來發展和商業化,以更好地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科萊恩催化劑全球研發總監馬艾德(Marvin Estenfelder)表示:「這項重要的合作研究舉措將惠及全球客戶,尤其是中國本地客戶。」合作雙方將成立「科萊恩-天津大學學會」,支持優秀學生和科學家的培養。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表示,此次合作將增強天大科研和師資隊伍的工業催化知識,將為天大提供利用科萊恩已有基礎設施,聯合研究成果商業化的途徑。
  • 美國VF服裝集團要加強中國業務 將在大中華區增設總裁職位
    日前,美國VF服裝集團希望通過結構性改革來加強其在中國的業務,該公司將在大中華區新增設總裁職位,使VF能夠更快地行動,並具有專注的敏捷性,以在這個重要市場中尋求增長機會。新職位將在今年夏季填補,但未公布出任該職位的人選,目前還是由VF集團亞太業務執行副總裁兼集團總裁Kevin Bailey負責。
  • 光輝國際宣布新任中國區總裁
    來源:美通社上海2021年1月5日 /美通社/ 全球性組織諮詢公司光輝國際(NYSE: KFY)今日宣布陳兆豐先生就任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光輝國際中國區的業務發展與運營。陳兆豐先生光輝國際創立於1969年,並於1996年進入中國。
  • 『全球CEO峰會』重磅演講者:ADI CEO Vincent Roche&中國區總裁範...
    本屆大會邀請到ADI總裁兼執行長Vincent Roche與ADI中國區總裁範建人(Jerry Fan)兩位重磅演講嘉賓,他們將站在ADI的角度對這一主題進行詳細解讀。uL4edncRoche於2012年被任命為ADI公司總裁。2013年3月29日ADI公司原CEO Jerald G. Fishman意外離世後,他擔任臨時CEO。隨後,2013年5月6日,Vincent Roche被ADI正式任命為CEO。uL4edncJerry Fan先生現任ADI公司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ADI中國的公司運營。
  • 上任一年多總裁就被換,中國區市場業績下滑,德芙彩虹糖賣不動了?
    近日,《商學院》記者從瑪氏中國處證實,2019年8月1日上任的瑪氏箭牌中國區總裁麥偉堅已悄然離任,任期一年半不到。新任中國區總裁為Larry Feng。 麥偉堅曾任瑪氏巧克力中國區總經理。麥偉堅負責瑪氏箭牌在中國的整體業務,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中國打造德芙、益達、M&Ms、士力架、綠箭、彩虹糖等品牌。
  • OPPO中國區總裁:中國區是「生命線」 下半年國內較原定計劃增長三成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魏官紅9月7日下午,OPPO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波發布了一封內部信,分享了近期OPPO中國區在產品、渠道、5G以及物聯網等方面的動作。「從全球範圍來看,國內疫情防控逐漸常態化,OPPO結合市場情況,調高了銷售目標。
  • 阿迪達斯接連出售子品牌 專注核心業務提振利潤
    阿迪達斯接連出售子品牌 專注核心業務提振利潤 2016-06-07 10:08:27 來源:中國紡織報 繼5月初決定出售美國高爾夫品牌TaylorMade-AdidasGolf
  • Vanguard集團中國區總裁林曉東將出任中國/亞洲區總裁
    現任Vanguard集團中國區總裁一職的林曉東先生(Charles Lin)將出任中國/亞洲區總裁,負責Vanguard集團亞洲(除日本外)的所有業務,該人事任命即時生效。林曉東先生將繼續向集團國際業務總裁Jim Norris先生匯報,並管理Vanguard集團在北京、香港和上海三地的業務,為中國、韓國及東南亞的機構、渠道和個人投資者提供產品和服務。
  • 佳兆業鍛造財務核心競爭力 上市11年規模質量雙驅增長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佳兆業鍛造財務核心競爭力 上市11年規模質量雙驅增長物質資源會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綿延企業文化、打造「百年老店」是企業的長遠目標。2020年是佳兆業成立的第21年,也是佳兆業上市的第11年,歷經辛勤耕耘,碩果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