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天財經
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
第 92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來自韓國的導演奉俊昊創造了歷史。
他執導的電影《寄生蟲》橫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國際故事片四項大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一時之間,海內外的媒體都表示,這不僅體現了奉俊昊個人的成功,也象徵著韓國文創產業的突破。
事實上,創造出了這樣一個歷史記錄背後的韓國文創產業,真正的發展,按照韓國官方的解釋,真正是始於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
當時這場金融危機給全世界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國家和政府開始審視現狀,謀求新的發展動力。那一年,在金融業遭受重創之後,韓國政府深刻認識到了文創產業對韓國的意義,提出要加大從中央到地方對文創產業的全方位扶持。這一扶持不僅僅包括資金,更主要是包括了技術支持。至此,韓國文創產業,尤其插上翅膀,不僅成為韓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更是將韓國文化輸入到了全世界各地。
禍兮福所倚。危機,往往蘊藏著新的生機。
2020 年春天,一場新冠肺炎橫掃了全球,給全世界經濟和民生帶來的重創,不亞於一場金融危機,各國紛紛開始尋求經濟增長新動力(310328),其中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已經拿出了各自經濟刺激計劃,作為最早受疫情衝擊的國家,中國也不例外。
危機之下,政府最早拿出了「新基建」的刺激方案。需要說明的是,「新基建」不完全是為了因應疫情對經濟的重創才推出。國家層面意欲往這個方向引來增長活力的想法,早在 2018 年底就已透露。當時,中國政府針對「新基建」,各方已經在籌謀布劃,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新基建」一詞列入了其中。
和以往基建戰略不同,在這次政府大力倡導的「新基建」中,文創產業成為政府新基建關注和扶持的重點產業之一。換句話說,經過近 30 年的發展之後,這一次中國將經濟繼續騰飛的籌碼壓在了文化軟實力的建設上。那麼,借著這陣風,中國文創產業將在未來數年裡迎來什麼樣的未來呢?
01 文創與數位化深度融合
新基建,無疑將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這條橫軸上,又一個嶄新的變量。這一變量的出現,將會帶來中國經濟發展新面向。
何為「新基建」?此次政府「新基建」的提速與 5G 商用套餐的全面啟動可謂是相輔相成。近期中央會議上強調要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因此「新基建」主要聚焦於 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四大領域。
任何一場技術的革新,最終都會希望作用力在一個實實在在的產業,從而帶來行業實質性的變化。縱觀這些具體指向,無一不都透露出國家希望透過這次「新基建」的加速,產生新經濟。而作為新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新文娛,則成為「新基建」戰略下一顆耀眼的啟明星。
據悉,日前,一些地方宣傳部門和相關中央文化企業收到了中宣部文改辦下發的「關於做好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
在這份通知中,有些表述引發了文創產業的集體關注,比如打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暢通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融通文化和科技、貫通文化門類和業態,推動文化數位化成果走向網絡化、智能化的重要舉措。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位文創產業研究人士在接受周天財經採訪時是指出:「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可以直接理解為文化界的新基建。文化界新基建意味著文創產業將邁向全面數位化時代,未來將藉由大數據等網際網路技術,實現內容生產,內容製作,內容營銷全面網際網路革新」。
產業數位化,並不是一組陌生的詞語。近些年來,數位化技術先後在物流,工業等重要實業領域被加以利用,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如今,文創產業數位化,本身也是在因應科技革新的潮流,符合產業發展軌跡。
有人曾這麼形容數字時代和文創產業的關係,他們認為在數字時代,文化生產在一個物理分散,但邏輯集中的閉環系統中,而這對於文創產業而言,無疑是一種助力。
機構人士接受周天財經採訪時表示:「文創產業數位化,其實改變了以往產業單向流水線的作業過程。能否藉助技術,通過精準匹配,將成為文化企業在產業轉型和升級中的重要標尺」。該人士在接受採訪時還表示,文創產業在靠攏數位化方面,其實比政府出發的更早。
比如,中國文創產業中代表性企業——閱文集團
02 閱文集團:文創數位化的範本
不久前,閱文集團剛剛披露了 2019 財年的財報。不出意外,在當下經濟整體向下的大環境中,閱文再度發布了一份亮眼的財報。2019 年,閱文實現總收入 83.5 億元,同比增長 65.7%;淨利潤為 11.1 億元,同比增長 21.9%,高於市場預期。
閱文集團2019年年度財報
這份財報再次強化了市場關於閱文 IP 孵化器的正面期待。業內人士認為,閱文的成績,無疑和閱文近些年來堅持科技閱文和數位化閱文戰略有關,甚至可以說閱文是文創產業數位化一個現有的範本。
事實上,在國家提出文創新基建戰略之前,閱文確實已經將整個網際網路技術和數位化技術全面運用在 IP 生產,IP 製作及 IP 運營整個產業鏈上。閱文不僅僅只是歡迎技術,而且還為為技術提供充足的實驗場地。
財報顯示,目前閱文擁有近 800 多萬網絡作者。在他們的耕耘與助力下,閱文集團旗下的網絡文學早已成為一片茂密的文創森林,成為了我國數位化產業生態中最重要的 IP 來源之一,也是中國故事的標本庫。
有些偉大變革,源自小小變化。
閱文從創立之初,就給文創產業帶來了付費閱讀這一新制度。看似只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一種打賞機制,卻不經意間將整個內容創作帶入了數位化時代。因為每一次點擊與打賞之間,除了是對作者的一種即時認可,鼓勵作者繼續創作之外,更是一種創作的即時反饋。這一過程中所展現的點擊量,閱讀量,章節評論量,這些數據都可以給創作者提供一種清晰的創作審視標的。
這只是閱文在文創數位化過程,一個非常微小的環節。在文創產業鏈整體數位化過程中,閱文有更多的招,更多的黑科技。
目前閱文已經為優質作品通向用戶搭建了高效通道,除了付費閱讀,閱文還積極藉助騰訊相關平臺和技術,以各種網際網路科技觸達用戶,比如在開發文字彈幕,增加各種內容創作互動方式,比如角色投票功能,並保持這些數據實時在線更新,且完全透明開放給作者和讀者。一部作品是否具備成為爆款的可能,不管是投資方,還是受眾,還是創作者本人,都會有更加合理化的判斷。
IP 創作過程之外,閱文集團在 IP 開發方面也應平臺制宜。比如以電競主題為主題的《全職高手》,正是因為有了 AI,虛擬實境及高清等技術,讓這樣的題材可以在各種不同的平臺上,有更多開發的選擇。比如該小說主角是一個虛擬技術合成的人物,跳脫出漫畫,這一虛擬人物 IP 甚至可以做到「接廣告接到手軟」,IP 開發依然已經完全跳脫出了技術限制。
至於在 IP 運營方面,閱文也極為強調科技與內容深度融合。藉助各種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平臺,閱文提出要探尋文創產業的工業化之路,進而找到可批量複製的工業標準。在比如在《慶餘年 1》大獲成功之後,藉助各種數位化帶來的便利,可以快速進入第二部的內容創作,讓這個 IP 的養成過程,完全可交互。
數位化帶來的好處,很明顯已經讓閱文集團欲罷不能。目前閱文內部已經有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從 IP 創作到 IP 開發的數位化運營體系。與此同時,閱文藉助這波 5G 技術及大數據技術,在打造粉絲文化及粉絲經濟方面建立了自己的機制。
從數位化這一進程上來看,很顯然,閱文已經走在了文學 IP 新基建道路上了,並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特色。
然而,文化新基建絕不僅僅只是閱文一家的責任,應該是整個文創產業的責任和努力的趨勢。
03 文化新基建勢在必行
前文提到的中宣部下發文件,細究內容會發現,在國家此次文化大數據化中,現階段戰略將重點著力在中國文化遺產標本庫建設,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建設經濟中華文化素材庫等建設上。
這可以理解現階段國家希望透過網際網路技術,將現存中華文化進行數位化,從而進行更廣泛的傳播和分享。閱文在 IP 網絡文學標本庫,IP 開發及運營數位化等方面, 很明顯也是中華文化素材庫建設的重要一環。
當然文化新基建所涵蓋的範圍更加廣闊,對整個文創產業產生的影響自然也就更加巨大。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基礎性建設,為中國經濟這幾輪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強力的基礎。這一次,政府從「新基建」出發,出發點也不僅僅只是讓人民富起來,而是想要讓更多的人富起來,不僅僅是物質層面,還包括精神層面。
根據中泰證券研究測算,新基建可以拉動文體娛樂行業產出增長 0.4% 左右。在長期內,新基建可以提升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實現中國創新戰略的轉型。文化新基建,已經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現實趨勢。
當一個產業有了資金,有了技術,同時又吸引了人才的時候,這就像一條奔流的河流一樣,充滿了活力和可能性,翻越崇山峻岭,最終抵達星辰大海。
5G 引領下的第四次信息浪潮將帶來的智能革命時代,人們的想像空間依然有很多。像閱文集團這樣的文創企業,或許將在這波浪潮裡能走出全然不同的路徑。
當中國的文創,也能像韓國文創產業一樣,在世界上主流文化中更多地去佔據話語權和影響力時,再回頭看這一切的時候,其實是等到了「文創新基建」的這陣風。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周天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