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破色法,是在於畫家對其的理解和領悟,而不是使用

2020-12-12 直擊書畫

墨破色法,是指的先用顏色畫出描繪物象的形態,然後用墨去破開色。這樣的效果顯得色墨交融,畫面的和諧感更加的自然。墨破色法,是綜合技巧的呈現,這裡面不僅僅是墨與色的關係,還是用筆法的運用技巧,是整個畫面技法軌跡的呈現。墨破色法,是大概的形容,因為墨破色裡面更多的還是水在工作。不論是色的點染,還是墨的附著色,都是需要水來帶動。之所以叫墨破色法是因為這是墨和色的表象合作。所以在學習、運用墨破色法時不要忽視水的作用。

韋智傑作品

墨破色法,在創作時運用的得當,畫面會呈現無限的變化。墨色的互動也會產生意境深遠的疊層關係。但是這個關係的和諧性,和層層墨色交疊都是水的作用。所以墨、色是墨破色法的表象,內在是其隱藏的水。

韋智傑作品

墨破色法,很多畫家在運用時,或者有些老師在講課時,都會固定一個案例來講解墨破色法的使用,這還不對的。因為墨破色法僅僅是中國畫創作中的一種技巧或者說是技法。至於在哪裡使用或者怎麼運用,是每個畫家在自己創作中去斟酌的。

韋智傑作品

墨破色法在任何書籍或者課堂出現時,我們聽者只需記住這些案例即可,不要在自己創作時加入運用。比如有案例所講的,某人用破墨法畫赤練蛇。你就畫赤練蛇時這麼去畫,試問這幅畫是你所畫,還是他所畫。所以所有案例都是觀察和思考的,不是教你去使用的。對於墨破色法,是在於畫家對其的理解和領悟,而不是使用。

相關焦點

  • 「色破墨法、水破墨法」的學習與使用,要先懂「法無定式」
    肖大平作品色破墨,就是在掌握好墨的乾濕度的情況下用色進行點染或勾勒。此法使用礦物色意蘊更為濃鬱,色的乾濕度以及厚薄度在於畫家的掌控。而畫家都在使用色破墨法時,能夠辨識是哪位畫家作品,就在於畫家在創作時對色或墨的乾濕、厚薄的控制上,因為這樣表達了畫家的創作思想。也就是說,色破墨法是畫家主觀意識下產生的客觀效果。沒有具體的定式。但是產生的畫面效果,如:色與墨相互滲化融成一體;物象的豐潤感是一樣的,只是過程,運用方式或有略差。
  • 齊白石:畫家要善於模仿,才能領悟藝術的真諦
    齊白石蹭講過我是學習入家,不是模仿人家,學的是筆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藝術追根源於模仿,成於創作。任何藝術的起點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沒有模仿就是瞎子摸象。模仿從型,到技,再到意,層層深入,然後到悟的境界,並開始自我創作。沒有了自我創作就稱不上理解藝術,停留在低層次的工匠技能。
  • 「筆」與「墨」的關係
    所謂有筆無墨、有墨無筆,不能從有無的本義來理解。它是指繪畫中用筆、用墨的技法功力夠與不夠、好與不好。由此可見,筆墨在中國畫藝術表現上所起的作用。又,畫家在用墨上也各有見長,如善用焦墨者有程穆倩,號垢道人;近代齊白石用墨勝於用筆,深得破墨之法,常以濃墨潑淡墨,少見以淡墨破濃墨。我們縱觀前人墨跡,每多不敢用重墨重色,皆因專從閉門臨摹學畫造成,如清初四王畫山水不敢用重墨,所作山巒幾乎全白。後來也有不少人專門從事臨摹學畫,不重視深入其境進行寫生,更有甚者專門臨摹珂珞版,以致筆墨無法生動,跳不出古人窠臼。
  • 用筆、用墨和用色——黃賓虹二十世紀畫壇墨神
    無論用筆、用墨、用色,都有他獨特的創造。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有用千筆萬筆的,也有寥寥數筆的。畫得好時,萬筆不嫌多,三五筆不嫌少。黃賓虹所畫山水,往往以千筆萬筆而成局。作畫千筆萬筆不難做到,難的在於要無一筆不是處。至於用墨,向有清淡如披紗的,也有濃重如點漆的。運用這兩種方法,可以各得其妙。
  • 墨,文人之雅
    墨作為書法繪畫的重要原料,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重要部分。一錠墨若是放在文人手中,便能化作清秀雋雅的書法作品;放在畫家手中,便能潑成雄奇的萬裡山川。 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雅」的代表。濃墨的厚重,淡墨的素雅,無一彰顯著東方傳統的美學理念。濃淡之間,藏的是陰陽消長、乾坤變幻。用墨之法,從不拘泥於是濃、是淡、是聚、是散,而在於含五色、合三才、一筆書天地、一卷收萬物。古時制墨,早期多用松煙。
  • 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大愚《創世之柱》中的色彩創新
    水墨丹青是人們對中國畫的傳統代稱,中國畫自唐代就開始分為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兩大派,但當我們從水墨畫的發展角度考察,自黃賓虹提出「七墨」,可以說墨法已趨完備,當墨色想要追求進一步的豐富與多變時,必然會尋求藉助於其他色彩以豐富其表現性,這也就是墨與色的融合。
  • 凌雲高飛意境深遠——著名花鳥畫家高飛花鳥畫印象
    有評論家說,作為一個中國畫家來說,對於傳統的學習,一方面是從技法的角度,淬鍊豐富自己的筆墨語言,另一方面在於對古人超逸的精神世界進行領悟。顯然,高飛同時做著這兩方面的功課,他的作品,一方面是筆墨的自由與老道,絕對是非對傳統寫意花鳥諸大師的技法有良好繼承而不能為。另一方面,如果他對中國傳統文人畫寫意精神未能深入體會,也不能想像其能在筆墨上能有如此的瀟灑自由。
  • 箏哥藝述丨試看中華幻墨花鳥創立人劉恩之太極花鳥及幻墨丹青
    畫家擅長幻墨花鳥,以太極圖式詮釋時空感,並謄寫出自然的純美,墨分濃淡、筆走陰陽,互為對比、互為映襯、互為一體,真所謂:墨幻太極、韻存天地,意幻相融矣!作品兼融了時代與傳統、朦朧美與詩歌情、夢幻景致與人文哲理,其墨韻綺麗、其場面宏博、其意象靜美。
  • 畫家吳冠中散文《畫裡陰晴》,詮釋他對油畫和水墨的理解
    引在中國當代畫家中,吳冠中、木心、黃永玉和陳丹青的文字都各具特色,值得一讀。吳冠中的畫,中西結合相得益彰,具有開創性,無疑是近當代的藝術大師。而他的散文既敘既論,也自成一派。今天推薦的這篇《畫裡陰晴》,吳冠中先生由故鄉談及繪畫,詮釋自己對水彩水墨和油畫的理解。
  • 張彥遠說: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意在五色,則物象乖矣!
    [內容摘要]中國畫必須在傳承中發展和創新。在中國畫的發展中,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探索和奮鬥。中國畫家要對自身文化深入研究,在理性基礎上達到創新意識,產生新的藝術思維,以全新的藝術形式代替古老陳舊的藝術形式,進一步推進中國畫向前發展。創新的關鍵在於作品要有時代感、新的意義和氣度。
  • 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
    雪色用濃淡墨作濃淡,但墨之色不一而染就。煙色就縑素本色,縈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見筆墨跡。風色用黃土或埃墨而得之,土色用淡墨、埃墨而得之,石色用青黛和墨而淺深取之,瀑布用縑素本色,但焦墨作其旁以得之。第四,郭熙對山水畫空間結構的描述與分析,是其最為突出的貢獻。
  • 水墨畫意境深遠,水和墨各有美感,淺析水的三大妙用
    水墨畫意境深遠,水和墨各有美感,淺析水的三大妙用 文/華勇 水墨畫作為國畫的一種傳統形式,在表現上有著水墨淋漓的觀感,通過水墨深淺、濃淡等變化,能夠讓畫面呈現出更加富有層次的觀感。
  • 同一個「花籃」,為何國畫畫家和油畫畫家的展現截然不同
    當然,物理學對於西洋繪畫透視法的形成,自然是極為重要的,但是,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便是和繪畫所用的材料有關。其實,中國古代畫家並不是完全沒有注意到色彩的空間透視變化,比如顧愷之就曾經在《畫雲臺山記》中提到:「衣服彩色殊鮮微,此正山高而人遠耳。」他認為山水畫中遠處的人物、衣服色彩不能太鮮明,這是因為距離遠而造成的。
  • 中國畫顏料使用的高端技巧
    用花青色時最好 加點墨,可以去火氣。畫白色時,可以加入少量珍珠粉〔最好過期的,要不費用太高〕,這樣的白色很白,有光澤。傳統國畫顏色介紹石色(不透明色):石 色即是礦物質顏色,石色除了使用在繪畫中,還應用於壁畫、建築彩繪等地方。
  • 一畫之法是一至法,至人無法,非無法也,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以為石濤是一位畫家,解讀他的「一畫」說不能從玄言晦語中尋求答案,而應從切實的創作中找答案。這一思路我是同意的,但所得出的這一結論我卻不能同意。因為石濤的「一畫」說說的並不是一筆一畫之工夫,那是技法,他說的是一種原則,一種精神。他強調的是貼近自然,以悟為真,以創造為本。如果將「一畫」理解為一筆一畫之說,則無法顯示這方面的要義。「一畫」雖然不是一筆一畫之線,但筆畫則是對「一畫」的落實。
  • 筆精墨妙——著名畫家劉建水墨山水畫欣賞
    現任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友聯畫院畫家、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安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劉建的本體形式語言是在黑白灰的組合中,把人們帶進純真的大自然去感受結構美的力量和音響的平衡。他的藝術不是直白,是暗喻,是幻覺,是生命與詩的交響,是意念的閃光,是色與光的變奏,是更能接近造物核心的美的形式。
  • 畫家畫一隻老鷹,賣了2.7億,專家:放大5倍後再看,根本不是畫
    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賣出2.7億天價,放大5倍後,專家:這根本不是畫。藝術家對於自然有著雙重關係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國畫也是自成體系,如今的人要說畫畫名家,西方畫家梵谷、畢卡索可以說是張口就來,但是對於國畫普通人能夠想到的或許就是近現代著名畫家張大千與齊白石,張大千的荷花,齊白石的蝦,相對中國傳統書畫中常見的植物山水畫,齊白石的蝦更是讓無數的人驚豔,就寥寥數筆就能夠讓一隻蝦在黑白的水墨中靈動起來
  • 《中國畫學全史》出於一位畫家之手,他主張繪畫需繼承傳統再提升
    好的畫家往往不僅僅是一味的在繪製自己的作品在很多情況下也是其他方面的小能手,比方說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位畫家,他除了繪畫以外,對於詩詞鑑賞著書立說都有自己的兩把刷子,他所著作的《中國畫學全史》就被很多的大畫家所推崇,他就是鄭午昌先生。
  • 石魯:20世紀中國畫壇最具靈性和創新性的畫家
    石魯是位極具靈氣和創新的畫家,黃土高原和陝北風情既寄寓了石魯對那些革命歷史的深情回憶,也表現了他對美和美的價值的全新理解。有人說石魯的作品「野、怪、亂、黑」,對此石魯以詩應道:「人罵我野我更野,搜盡平凡創奇蹟;人責我怪我何怪,不屑為奴偏自裁;人為我亂不為亂,無法之法法更嚴;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驚心動魂魄;野怪亂黑何足論,你有嘴舌我有心。」
  • 這幾個你一定要知道的國畫顏料用色技巧!
    赭石:雖是礦物,質較輕清,可調和他色使用。在淡彩山水畫中,常作為染山石、樹幹的主色,也用以畫遠山,表示夕陽返照下山峰的色彩。石青:礦物質,遮蓋力極強。澄汰後,按其質的輕重分為頭青、二青、三青。頭綠質重色深,山水畫中少用,二綠與三綠在重彩、淡彩山水畫中都廣泛使用。石黃:礦物質,山水畫中僅用於點夾葉。白粉:有鉛白、鋅白、蛤粉等品種,青綠山水用它來積染白雲,雪景山水也有用它來染山頭積雪,或用彈灑法表現空中飛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