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意境深遠,水和墨各有美感,淺析水的三大妙用

2020-12-22 騰訊網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水墨畫意境深遠,水和墨各有美感,淺析水的三大妙用

文/華勇

水墨畫作為國畫的一種傳統形式,在表現上有著水墨淋漓的觀感,通過水墨深淺、濃淡等變化,能夠讓畫面呈現出更加富有層次的觀感。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畫家針對水墨畫進行深入研究,其中對於水的作用也進行了一系列的開拓,李鱓便是一個例證。

他在探尋水墨技法當中,感悟到了水對於整個畫面的表現力,明白筆墨是根基,但是水卻是點睛之筆。

如果能夠將水的用途拿捏準確,能讓畫中印象變得尤為生動。水墨畫意境深遠,水和墨各有美感,淺析水的三大妙用。

一、水可調墨色

水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用來調整墨色,無論是墨蘸水還是水蘸墨,都能讓墨色最終呈現出一定的狀態,並非原本的混黑一體。

古時在用墨之時,大多使用硯臺研墨,而想要達成墨色,便要藉助於水。

但現在已經有成型的墨汁,然而想要展現出畫中不同的情態,也需要用水來調整墨色的濃淡。

其中一些技法純熟的大家,會使用水,讓畫面呈現出尤為真實的觀感,這就是藉助於水對於墨色的影響,能夠讓畫面在觀看時呈現出畫中意象的層次,也能夠在變化當中展現出畫卷的真實意味。

二、水可破墨

所謂的水破墨,就是先用墨描繪,之後再用水筆破之。在這樣的鋪墊之下,能夠讓畫中的墨色同樣呈現出變化,會讓畫卷當中呈現出墨痕。

但是水的特徵又能夠攜帶著墨色暈染開來,讓畫中的畫面變得更加朦朧。

縱觀一些大家採用破墨畫法,不少用來表現荷花,通過水筆進行對於墨色的引導,能夠讓畫中的畫面變得更為立體,也能夠展現出更加真實生動的形態。

當然如果破墨較為嫻熟,還能夠讓線條、畫面均出現變動,是對於墨色本身的一種修飾。

三、水可破色

水破色其實和破墨有著一定的聯繫,但是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同樣能夠讓顏色在水的暈染之下呈現出朦朧的情態。

它可以用作繪畫背景,通過對於背景的虛化,能夠讓畫中主題變得更加明確,當然也能夠通過墨色不同的點綴升出層次感。

從這三種水的妙用當中能夠看到,水對於墨色的展現,的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想要將水和墨之間的關係完全通讀,並運用得體,仍舊需要長期苦練,馬虎不得。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易劍賦的水墨畫充滿了詩的美和深度的意境
    易劍賦先生,於1963年出生在桂林,早年寫小說,有二十餘萬字作品見諸全國各報刊雜誌並多次獲獎。新世紀初開始專業研究中國畫工筆寫意動物,近年主攻水墨山水,作品畫風獨特,筆墨張揚,骨肉豐滿,氣勢恢宏。特別是近來獨創的水墨山水畫,要麼大膽潑墨潑彩,筆墨變化豐富。
  • 宋新江:水墨意境裡的中國故事
    擅長水墨山水,其作品空靈灑脫,他將內在情蘊注入至筆端,隨著畫筆的揮動,畫者精神隨之淌於畫面,墨之濃淡乾濕,筆之輕重緩急,皆是畫者內在精神的外在表現。水墨意境裡的中國故事觀賞宋新江的畫作,想起了此前曾偶然看見過的一段描述水墨的語言:藏一滴真水的香,只為把時光也研成墨,可以臨摹出藏在深處的錯落,它越是幽深,墨色越是濃烈,光影交錯,一如恰到好處的墨色,不深,不淺,剛好裹住了似水流年
  • 水墨畫看似簡單,一個外國人畫的中國水墨畫,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上一篇文章呢我們講了為什麼中國水墨畫在國際上的地位很低,現在我們淺談一下水墨畫。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水墨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和墨,黑色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被稱為彩墨畫,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意境呢確實是一種無言可說的,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的意蘊和境界,講究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 如何將水墨畫的意境美融合在貴陽室內裝修中?天青色等煙雨也等你
    水墨寫意,是古代人繪畫時常用的一種表達手法,不僅營造了一種東方文化獨有的風度,同時也表達了人們的一種對意境的把握與需求,本案就以水墨為基,搭配軟裝的設計,將現實版水墨生活搬入家中,讓整個空間營造出了一種「天青色等煙雨」的意境。
  • 水墨動畫與中國意境
    沿著民族化的道路,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動畫藝術家們創造性地將西方的動畫技術和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水墨畫結合起來,從而誕生了一種全新的動畫形式——水墨動畫。水墨動畫摒棄業界慣用的以線條勾勒輪廓來呈現運動的方法,而是通過分層拍攝形成不同的濃淡色塊來模仿水墨在宣紙上暈染效果,實現運動。
  • 畫家吳大愷水墨畫 吳大愷水墨山水畫作品欣賞
    在國內的水墨畫領域,名師佳作稀少,多以粗製濫造的流水式作品佔據市場,而真正精品佳作往往需要花費作者大量的心血時間,且考驗著作者勾斫、皴擦、點染的筆法,乃至對自然山水的情感和理解,個人身心修為格局的高低。值得注意的是,水墨山水畫融合著東方的人生哲學,常常表達出作者的藝術情感,這種情感有對自然山水的理解,有對處事為人的領悟,亦有文化、哲學、宗教等知識的融入。
  • 十分鐘學會一幅水墨畫 | 和溫瑛一起畫「春暉」(牡丹花)
    【葉子】現在畫葉子,中國畫是可以以墨帶色,所以用墨的深淺,就是水的多少,來代表綠色的葉子。關鍵也還是下筆的方式,我們仔細看牡丹的三杈九頂的葉子,因為角度不同,所以它跟花周圍的關係也不一樣。我畫這個是深遠的,深的遠處。然後離花近的是花的背面,是這樣的託著這個花。
  • 聽一曲《水墨煙雲》渺渺琴音山水間,幽幽清韻六合外
    水墨中國, 不僅在筆墨紙硯 層層渲染的國畫, 也在意境深遠的大好河山 鏡頭中的山山水水, 每一次定格, 都是一幅寫意的水墨丹青。
  • 筆精墨妙——著名畫家劉建水墨山水畫欣賞
    劉建的水墨畫有其獨特的表現語言,題材主要以建築山水為主:皖南水鄉中的徽居、北京郊外山間的石建村落、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和古代的建築遺蹟、巴黎塞納河畔的街景……。邵大箴評:劉建的水墨畫有自己獨特的表現語言,在表現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有鮮明的藝術基調,予人以一種清新的美感。周韶華評:我對於劉建把建築藝術的精華轉換為水墨藝術有「凝固音樂」之感而欽佩。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這樣,具有濃厚中國江南水鄉特色的意境,因為墨色的摻入而被韻味十足的表現了出來。拉薩不比江南水鄉紹興具有明顯的中國傳統藝術韻味,但是,墨色的摻入使得以拉薩為主題的《拉薩節日》水彩作品顯示出了水墨畫的意境。《姑嫂》和《兩個藏民》是水彩人物畫向水墨畫借鑑的代表性作品。
  • 國漫想要崛起得靠水墨動畫?淺析水墨畫和動畫的結合之作水墨動畫
    最近平哥回去重新看國漫《霧山五行》時,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評論,有網友因為霧山五行有著很濃的水墨風格,所以說出國漫想要崛起還得靠水墨動畫的言論。雖然這位網友把水墨風格動畫和水墨動畫弄混,但我們依舊可以藉此探討一下國漫崛起和水墨動畫的關係,國漫想要崛起得靠水墨動畫?
  • 墨破色法,是在於畫家對其的理解和領悟,而不是使用
    不論是色的點染,還是墨的附著色,都是需要水來帶動。之所以叫墨破色法是因為這是墨和色的表象合作。所以在學習、運用墨破色法時不要忽視水的作用。韋智傑作品墨破色法,在創作時運用的得當,畫面會呈現無限的變化。墨色的互動也會產生意境深遠的疊層關係。但是這個關係的和諧性,和層層墨色交疊都是水的作用。
  • 擅長畫竹子的畫家!竹子山水字畫美景秀麗更藝術!
    遠處湖泊寧靜,如同鏡子一樣沒有一絲波紋,而幾隻帆船駛向遠方的雲霧之中,是一帆風順的含義,遠處的山峰眾多,筆直陡峭千峰競秀更加雄偉,遠處的山峰勾勒輪廓,又有雲霧繚繞意境深遠,展現自然景色秀雅!整幅畫描繪了平緩悠揚的自然美景,竹子翠綠富有生機,藝術雅致,讓人心生平靜!
  • 但得水魄與墨魂——傅抱石的水墨畫作
    考察了傅抱石留日期間創作的和歸國後摹仿日本畫家的人物故事畫之後,並不能以充分實證的方式確認其對日本歷史畫直接的仿摹與複寫。他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
  • 李素花:陽春白雪多雅致,境界深遠女中傑
    李素花女士山水畫注重意境,有著從情感到氣格的「境界」追求。有了境界的高度,才有藝術的高格品位。她的作品格調雅致,氣韻流淌,在方寸之間彰顯精神,具有美妙的意境。她的山水畫就好比一支軍隊有自己的統帥,如果山水畫沒有意境,就好比沒有統帥的軍隊一樣,是烏合之眾,自然也就沒有了美感。
  • 素以為絢——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的色彩呈現
    水墨工筆人物畫崇尚水墨黑白世界的精神表達,黑白的使用更加豐富多元,畫面講究氣韻、節奏及韻律,意境深遠。這種樸素簡約之美,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將得到發展。水墨工筆以水墨視覺、工筆暈染為主展開造形生動、主題廣泛、構圖別致、意境脫俗的藝術表現,區別於工筆重彩畫色彩濃麗的表達。當代工筆人物畫在水墨視覺呈現上獨樹一幟,風格各異,別有韻味。代表畫家有盧輔聖、杭春暉、崔進、鄭慶餘、徐華翎、阿海等。水墨工筆人物畫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當代工筆人物畫呼喚水墨精神的融入,當代水墨工筆人物畫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 畫家吳冠中散文《畫裡陰晴》,詮釋他對油畫和水墨的理解
    引在中國當代畫家中,吳冠中、木心、黃永玉和陳丹青的文字都各具特色,值得一讀。吳冠中的畫,中西結合相得益彰,具有開創性,無疑是近當代的藝術大師。而他的散文既敘既論,也自成一派。今天推薦的這篇《畫裡陰晴》,吳冠中先生由故鄉談及繪畫,詮釋自己對水彩水墨和油畫的理解。
  • 他筆下的水墨畫又萌又有禪意,實在是太美了
    一提到水墨畫,大部分人腦海中立即便浮現出一幅幅大氣磅礴的畫卷,徐悲鴻的《八駿圖》、張大千的《長江萬裡圖》......落筆大膽,使人為之一振。但其實水墨畫不一定都氣勢如虹,它也可以清新淡雅,於細微之中見禪意。
  • 匿大美於無形|山顯水影,凌波微漾
    又凝結於中華兒女的血脈裡玻璃山水夾絲畫,抽象提取傳統水墨的山水元素,以現代化裝飾材料,顯現自然山水之靈氣,賦予其新的美學定義,使其無處不山水,無處不國風,無處不當代。風起,蕩起漣漪風動,亦是心動一個極致而樸質的東方人文空間,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哲學思考,回歸設計的本真,以景入詩,以意入畫,將山水美景納入設計,渲染出現代東方的質樸美感。
  • 書畫用墨的技法
    首先水、墨、硯均要純、靜、潔。硯不可留宿墨,用完了就要用清水洗淨。這樣研出來的墨才能水墨調勻,寫出來的字才能「血肉得所」。具體做法是:首先,書寫之前,筆宜以清水緩緩開釋,使筆毫透潤。在硯面徐徐清捺,四面之毫浸潤水墨,自然和順挺圓。揮灑之下,使墨從筆尖出,則墨色鮮活而筆力遒勁。其次,用筆用墨必須完美結合,筆酣墨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