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吳大愷水墨畫 吳大愷水墨山水畫作品欣賞

2021-01-08 易從書畫

水墨畫,以墨的技法和技巧為核心,施以墨色的渲染,乾濕濃淡焦五色,又以小寫意、大寫意、潑墨、破魔四類。在國內的水墨畫領域,名師佳作稀少,多以粗製濫造的流水式作品佔據市場,而真正精品佳作往往需要花費作者大量的心血時間,且考驗著作者勾斫、皴擦、點染的筆法,乃至對自然山水的情感和理解,個人身心修為格局的高低。

值得注意的是,水墨山水畫融合著東方的人生哲學,常常表達出作者的藝術情感,這種情感有對自然山水的理解,有對處事為人的領悟,亦有文化、哲學、宗教等知識的融入。遵循「心理和諧」和「境生象外」的要素,以「澄懷觀道」的審美主題來觀萬物,從而從物像中觸發內心的自省,啟迪智慧,開拓胸懷,提升品味。

高深的水墨山水畫,往往來自高深的思想通過筆墨展現。當代山水畫十大品牌畫家——吳大愷老師,作品便備受讚譽,馳名中外畫壇,被多國收藏家、藝術館收藏,並授予世界華人企業家聯合會榮譽主席、斯洛伐克華人青年聯合商會藝術顧問、中國青年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諸多榮譽職位。

吳大愷老師尤為擅長水墨山水畫系列,筆墨技法往往能融合多家之所長,融合中不忘創新,創新中不失傳統內核,點畫嚴謹,結構明確,工整勁利,飄逸雋爽是其作品的特點。與此同時,飽含對祖國山水的崇敬與熱愛,寄託手中畫筆抒發內心情感,筆墨渲染加之意境烘託,讓作品靈性十足,既有典雅秀氣,又能大氣磅礴,遠離世俗銅臭,清心正氣明志。

吳大愷力作山水畫《古寨晚秋》,古韻蒼潤,收藏佳選。

《古寨晚秋》是吳大愷寫生後有感而悟,得來的一幅經典作品。畫中有著飽滿、密集的山巖、林木和屋宇,也即是古寨。他滿懷興趣的刻畫著南方山水中最精華的部分,提攜著煙雲野徑的自然之美,隨著他的筆走進他寫生提純後的理想夢境中,使得這種生命的活力張揚著十足的個性和激揚。

吳大愷山水畫作品《幽鳥無心去又還》,幽鳥無心去又還,迢迢湖水出東關。

題款內容:「幽鳥無心去又還,迢迢湖水出東關。暮雲留戀飛不動,添得一重山外山。」出自【北宋】楊傑的《遙碧亭》。山不動,水有情,動靜結合;鳥動雲不動,雲不動但視覺動,描寫了山林優美的風光。作品中的山峰顯清秀俊美。畫面在動靜統一的狀態下形成了穩定的結構,而山川、流水、雲煙與屋舍等在「高遠」、「深遠」、「平遠」中得到適當的配置,加上山體的實在性與雲煙的虛幻性的結合,使畫面產生了空靈感與飄逸感。

吳大愷八尺對開山水畫作品《脫身紅塵後》,兩袖清風,不聞俗事。

墨色淋漓,山峰俊逸,小道悠長,江河寧靜,房屋林立,人丁興旺。從技法來看,作者通過染山石的暗處以增強體積感,染山根的同時空出煙雲,以增強空間感,遠山以淡墨塗染,由近及遠,愈見輕淡,結合雲煙給人一種飄渺靈動感,令觀賞者心情愉悅。再從風水運勢來看,房屋旁邊山泉順流而下,門前江水緩緩,一派山環水繞的風水寓意。

吳大愷老師筆下水墨山水畫眾多,有適合隱者的幽靜山野,有適合文人的古色古香,更有適合企業家們懸掛於辦公室的財源廣進,或是收藏家們的投資專屬作品。

相關焦點

  • 清新雅逸 中正和美丨畫家吳大愷青綠山水畫賞析
    此類別山水畫中,古有王希孟《千裡江山圖》,今有吳大愷《歸舟圖》,同為構圖精密,筆墨細密,色彩瑰麗。畫中一副「飛泉隔炊煙,江畔歸漁船」的景象,恍如靜謐的歸隱地,引得紅塵人競相愛慕。再看,青山綠水行扁舟,古道人家升雲煙,如痴如醉,如夢似幻。
  • 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簡單又實用
    中國國畫發展至今已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也出現了很多的分支,水墨山水畫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水墨山水畫自唐朝開始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法體系,現在也有許多優秀的水墨山水畫畫家,下面一起欣賞國家一級美術師諸明的江南水墨畫,並學習一些水墨山水畫入門技巧吧。
  • 王維是水墨山水畫的鼻祖
    一是以武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為代表的青綠山水一是以文臣王維為代表的水墨山水。然而,對於王維是香是水墨山水畫的創始者,學者們有著不同的看法。水墨山水畫,是指單純用水墨所作之畫,是我國傳統繪畫中的特有形式。一些專家認為水墨山水的基本要素有三,即單純性、象徵性和自然性。一般認為水墨山水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持續有所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
  • 著名焦墨山水畫家林曉麗——水墨淡彩風景山水畫欣賞
    林曉麗,焦墨山水畫家,藝名文川,筆名墨林,沐林,齋號沐林軒。1970年出生於山東省,臨邑縣。畢業於河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拜著名畫家趙小海先生為師。職業畫家,美術研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鼻煙壺研究會會員。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華夏萬裡行書畫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 山水畫之祖王維,首創潑墨山水,開啟了唐代的水墨山水
    王維字摩詰(701~761年),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是唐代詩人,畫家,擅長畫山水畫。他的代表作品是《輞川圖》,他的作品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將感情放到山水之中。王維首創潑墨山水,並且開啟了唐代的水墨山水,深深的影響了後世文人畫。
  • 水墨畫中的老虎世界——湯文選先生水墨老虎作品賞析
    這批名家均是運用中華民族獨有的水墨寫意的藝術形式,其所畫動物簡潔、大氣、生動、傳神。其藝術的獨創性與經典性為世所公論,達到了美術史上的高度,足以載入史冊。齊白石畫蝦活靈活現,奇妙之極;徐悲鴻的馬,矯健有力,氣宇軒昂;潘天壽、李苦禪畫鷹,筆能扛鼎,視通萬裡;黃胄畫驢,水墨淋漓,生動有趣。
  • 筆精墨妙——著名畫家劉建水墨山水畫欣賞
    劉建的水墨畫有其獨特的表現語言,題材主要以建築山水為主:皖南水鄉中的徽居、北京郊外山間的石建村落、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和古代的建築遺蹟、巴黎塞納河畔的街景……。劉建早期從事版畫創作,故作品很好地吸收了版畫藝術等藝術形式之長,融版畫、西洋風景繪畫和中國山水畫諸元素於一爐,構圖嚴謹有序,墨色濃淡交錯,色調效果獨特,畫面不僅工整寫實,造型精準,又具有寫意風範,格調高雅,韻味雋永的特點。欣賞劉建的作品,仿佛置身於美侖美奐的建築世界,給人以精神的感染、啟迪和震撼。
  • 水墨漫畫代表人物之、王順華指墨畫作品欣賞
    王順華,1954年生於湖北孝感,擅長中國畫山水、人物小品、花鳥和書法。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越華畫院副院長,孝感中國畫學會會長。是全國水墨漫畫代表人物之一,其指墨山水和小品獨具一格, 其帶領的團隊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水墨漫畫之鄉。現居北京宋莊順華國畫館。
  • 如何才能畫好水墨漫畫
    毋庸置疑,「詩書畫印」的結合已成為無法拆分的專用詞語,一如「琴棋書畫」般,成為了一種藝術符號,而它在水墨漫畫中的布局尤為講究。或許在觀摩並體會老一輩漫畫家的精妙作品時,領悟一些道理,找到畫好水墨漫畫的鑰匙。
  • 一位水墨畫家,用十年心血畫一張畫,最終倒在畫前,讀來催人淚下!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位畫家,傾盡10年心血,創作了一幅堪稱罕世之作的水墨人物畫長卷——《走出巴顏喀拉》。這幅巨畫的問世,向世人表明,無論金錢如何誘人,畫界如何追名逐利,總會有人對藝術潛心創作,生死相許,甘守清貧,無怨無悔。《走出巴顏喀拉》的出現,為20世紀的中國畫壇畫上一個驚嘆號。
  • 名家山水賞析,風景佳寓意美
    書畫是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自古至今出現了許多書畫名家,創作了不朽的傳世名作供後人欣賞。而現代也有許多出色的國畫名家,描繪了經典的自然山水之美,讓我們能夠足不出戶欣賞到那些動人的山水藝術之美,國畫青綠山水畫寫照自然的河山之景,用呈色穩固、經久不變的礦物質石青、石綠為主色,點綴出青綠相映,富麗堂皇之態。不妨讓我們走進當代名家的青綠山水中,感受不一樣的藝術風範。
  • 畫家吳冠中散文《畫裡陰晴》,詮釋他對油畫和水墨的理解
    中國畫家愛畫風雨歸舟,愛畫「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詩境。因為雨,有些景物朦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畫家在揮寫不同的畫面,表達著不同的意境。吳冠中水墨畫我自學過水彩畫和水墨畫後,便特別喜歡畫陰天和微雨天的景色,但我不喜歡英國古老風格的水彩畫。
  • 宋代傑出畫家趙伯駒青綠山水欣賞
    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青綠山水畫家,如趙伯翰、李昭道、趙伯駒、李思訓、王希孟等,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千古名作。其中趙伯駒的開創性畫風為青綠山水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對後來的如明代仇十洲、北宋王希孟等許多青綠山水畫家有很大的影響。趙伯駒(1119-1185)字千裡,是宋朝皇室宗親。
  • 《朱光榮和他的水墨諧趣畫》
    1942年生於甘肅臨夏市,擅畫速寫,自學成才。青年時熱衷於國畫、年畫、連環畫的創作,曾發表、出版過千餘幅作品。後與漫畫結緣,並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作品,在省內外報刊上發表500多幅,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和全國漫畫大展。
  • 他筆下的水墨畫又萌又有禪意,實在是太美了
    一提到水墨畫,大部分人腦海中立即便浮現出一幅幅大氣磅礴的畫卷,徐悲鴻的《八駿圖》、張大千的《長江萬裡圖》......落筆大膽,使人為之一振。但其實水墨畫不一定都氣勢如虹,它也可以清新淡雅,於細微之中見禪意。
  • 水墨畫看似簡單,一個外國人畫的中國水墨畫,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上一篇文章呢我們講了為什麼中國水墨畫在國際上的地位很低,現在我們淺談一下水墨畫。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水墨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和墨,黑色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被稱為彩墨畫,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意境呢確實是一種無言可說的,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的意蘊和境界,講究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 臺灣畫家吳繼濤水墨畫 探索臺灣地景
    臺灣實力派水墨畫家吳繼濤緩緩訴說著,鉤沉出藝術創作與生命經驗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結。吳繼濤於習靜山齋作畫。圖片提供吳繼濤吳繼濤,這位土生土長於臺灣、受各大美術館及島內外私人藏家青睞的實力派水墨畫家,從年輕時就不斷思索創作的文化母題、精神原鄉,乃至於近年更思考創作與時空環境、與社會使命之間的關聯。
  • 詩一樣美的俄羅斯水墨畫,你也喜歡嗎?
    一曲優美動聽的俄羅斯名曲, 把我們牽進在美麗的小路上 欣賞著如詩一樣美的水墨作品, 俄羅斯畫家薩比爾·塔希爾的水彩以多變著稱,濃淡明暗訴說著畫家的藝術理念。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可以稱為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由於種種原因對吳冠中水彩畫的研究遠不如對其油畫和水墨畫的研究深入。其實,相比較而言,吳冠中最早被人所熟識的不得的油畫,也不是水墨畫,而是水彩畫。雖然吳冠中水彩畫的藝術風格隨著年代的推移有所變化,但是從總體上看,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在融合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精神這一點上,是十分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