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際是古代小說的創作巔峰,結束於李汝珍的《鏡花緣》

2020-12-17 舞馬長槍

中國古代小說的創作巔峰是在明清之際,到了清中期,繁榮氣象陡轉直下。到了李汝珍的《鏡花緣》為止,這一文學浪潮算是劃上了一個奇特的句號。這部書的文筆很像《紅樓夢》,而且與之更相似的是,書中的主要人物全都是女人,以武則天為首,下轄才女一百人,當真是部「女兒書」。

胡適先生曾先後對多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進行了考證研究,也取得了極大成績。其中有一部作品引起胡適的注意,並預言這部小說「將來一定要成為世界女權史上的一篇永永不朽的大文;……將來一定要在中國女權史上佔一個很光榮的位置」的著作。胡適所評文化的這部古典名著就是《鏡花緣》。

李汝珍是清代小說家。生死的確切年月,查不出來。根據一些材料去推算,大約生於1763年以後,死於1830年以前。世人都稱他為北平子,博學多才,不僅精通文學,而且還通音韻,懂看相、算命、風水、星相等等,是一個博學的雜家。雖然聰明,卻一生不得志,晚年靠寫小說排遣寂寞,結果一不小心就寫出一部《鏡花緣》。

《鏡花緣》這部小說共有一百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五十回為第一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後五十回為第二部分,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託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託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

前五十回,文字風格清新,很有《紅樓夢》的味道。起因是王母壽宴,嫦娥讓百花仙子命百花齊放,以討王母歡心,而百花仙子卻沒有答應,因為各花開放各有一定時序,非比歌舞,隨時皆可發令,此為天道。誰也不能因為一時興趣,就壞了天道,一旦天帝怪罪下來,誰也無法擔待,由此得罪了嫦娥。

相關焦點

  • 《鏡花緣》:出自連雲港的「海上傳奇」
    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寶庫中,創作於清代的《鏡花緣》是一部和航海密切相關的名著,書中海外諸國的奇幻場景令讀者心馳神往。《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是直隸大興人,卻在江蘇的海州(連雲港)生活多年,並創作了這部不朽名著,可以說,《鏡花緣》是直接誕生於海州地區的一部傳世名著。板浦是連雲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李汝珍紀念館是板浦的重要景點。
  • 老少皆宜的古典小說《鏡花緣》:中國人自己的《格列佛遊記》
    《格列佛遊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於十八世紀初創作的奇幻小說,講述了船長格列佛數次出海途中,遭遇海難的神奇經歷。期間,格列佛遊歷了小人國、巨人國、漂浮島、巫人島、馬人國等地。故事充斥著大量天馬行空的想像。
  • 國漫《鏡花緣》:從「紅顏禍水」到參政主力,清代女性自立之路
    引言《鏡花緣》是一部拍攝於2011年的國產動畫片,它講述了唐敖在參加科舉考試失利之後,就跟著妻子的哥哥一起出海經商,在他們的旅途中經過許多從沒聽說過的國家,也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還有各地的奇怪習俗。而這部動畫其實是改編自清代嘉慶年間的李汝珍的同名小說《鏡花緣》。
  • 快速丟失技術,中國人自己的動畫《鏡花緣》真實的童年陰影
    從上世紀代到代初,國產動畫非常好,其中許多是改編自古代經典,講的故事充滿了故事,這樣的動畫會讓小孩子學到很多東西,這不是什麼填鴨式的教育,可以看出,當時藝術家非常富有,在古代文學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學作品。
  • 「鏡中之花,水中之月」文學名著《鏡花緣》動畫改編高分神作
    清代小說家李汝珍創作的神話誌異類長篇小說1999年香港亞視製作了42集電視劇《鏡花緣傳奇》。這一改編版演員陣容不錯,有汪明荃、濮存昕、姜大衛等人,只是在劇情內容的改編上偏娛樂性多一些,對原著故事的詮釋不能做到原汁原味。小說家李汝珍,生於清朝乾隆年間,江蘇海州人,生性耿直,不事權貴。
  • 解讀《鏡花緣》:烏託邦的「女兒國」,卻難以成為女人的樂園
    《鏡花緣》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說,在中國文壇上享有一席之地,也是關注女性、剖析女性、為女性大唱讚歌的經典之作。全書想像力之豐富、筆法之詭異堪稱經典,這也讓這部小說成書以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李汝珍對女性的地位的思考是深入的,但是受時代局限性的影響,《鏡花緣》所體現出來的觀點卻是矛盾的。李汝珍表現對社會女性待遇的一些不滿,也抒發了心中理想和憧憬,卻沒有徹底的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婦女理念,對女性的意識及社會的批判還不夠徹底。
  • 劉璇:近十年日本新出中國古代小說研究論著
    內容簡介該書利用故事內部的「圈」「緣」「半」等關鍵詞,對中國清代長篇小說《鏡花緣》進行分析、解讀。按照作者的意圖和興趣進行重新解讀,將作者李汝珍和清代文人在當時眺望與思考的世界描述給現代讀者,是一部對中國古典小說豐饒的世界進行介紹的著作。
  • 枯枝牡丹,有何神奇而被李汝珍寫入《鏡花緣》∣ 話說鹽城
    枯枝牡丹,有何神奇而被李汝珍寫入《鏡花緣》∣ 話說鹽城 2020-04-20 10: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鏡花緣:仙猿因百花仙子被貶,跟來人世,將眾花仙的故事流傳下去
    鏡花緣:仙猿因百花仙子被貶,跟來人世,將眾花仙的故事流傳下去在小說正面的主要人物中,除了唐敖父女與顏紫綃以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隻曾在百花仙子洞中,後又隨群芳貶謫紅塵的得道仙猿。這隻白猿雖然被貶在小蓬萊,但是它在紅塵中依然勤於修煉,不食人間煙火。
  • 鏡花緣:百花仙子和嫦娥、風姨發生口角,牽連群花一起降貶凡塵
    鏡花緣:百花仙子和嫦娥、風姨發生口角,牽連群花一起降貶凡塵李汝珍以「鏡花水月」的觀念寫緣,這樣一來,佛家的「鏡花水月」和佛家的「緣」便接上了頭。李汝珍寫的這場百花貶為百女的奇緣,便成了「鏡花水月」之「緣」。
  • 「明清之際外銷瓷研究」學術研討·輯要分享
    現場出席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明清之際外銷瓷研究」學術研討活動的學者合影 2020年10月24日,「明清之際外銷瓷研究」學術研討活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
  • 《鏡花緣》連載完了嗎?有好看的古風戀愛類漫畫推薦嗎?
    原標題:《鏡花緣》連載完了嗎?有好看的古風戀愛類漫畫推薦嗎?   現在漫友不斷的多起來了,身邊有幾個是很迷的,而我也漸漸的入坑了。自從朋友推薦我下了個騰訊動漫APP後,我只要一有空就開始刷動漫。平時也會去逛漫展,看著二次元人物展現在三次元世界中,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
  • 神魔小說:與社會現實的碰撞,希冀理想的未來
    神魔小說在明清時期較為興盛,作品想像力豐富,多言怪力亂神。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首次提出「神魔小說」的概念,他說:「且歷來三教之爭,都無解決,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蓋可賅括矣。」
  • 明清小說流行,其淵源卻能追溯到魏晉,不同時代下的文學大有不同
    明清之前,小說已經發展到高潮 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其實對於文學的創作和追求,還是充滿熱情的。
  • 明清之際的「魔法戰爭」
    不過,和外星人作戰雖然沒發生,但在我國明清之際,其實有很多場堪稱史詩級的「魔法」對戰,那真叫一個動人心魄。縱覽明清兩代的史籍、兵書、筆記,我們總能驚訝地發現,無論是戰鬥記錄或是軍事教程,都堪稱玄幻,按今天的觀點看,軍事和宗教信仰屬於兩個範疇,本應井水不犯河水。
  • 神魔小說和小說發展時期
    贊中國神魔小說來源於魯迅的提法,該類小說在明清時期較為興盛。但有《西遊記》、《封神演義》、《鏡花緣》等優秀作品,在避諱宣傳「怪,力,亂,神」的中國古代,該流派小說的作者或者湮滅,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
  • 唐代小說一直不受重視,為何能在明清大放異彩
    讀唐代歷史,我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最為繁盛的詩歌,而不是風趣的文言小說。小說之所以被忽視,也可能是詩歌的風頭蓋過了它。另外還有一種原因是:小說一向受到封建正經統文人的鄙視,不被正統文化價值觀所認可。似乎可以這樣認為:中國古代小說,是在封建正統文人"每訾其卑下"的歧視眼光下發展繁榮起來的。
  • 清朝小說中什麼男人受歡迎?《儒林外史》寫反了,為什麼還被捧?
    藝術來源於生活,小說的創作更是如此,尤其是長篇小說的創作,《聊齋志異》的題材可能比較玄幻,我們拿《紅樓夢》和《儒林外史》來說,這兩部作品都非常注重表現當時的社會文化,因此,明清時期小說的發展成就與當時的社會文化有著分不開的關係。當時的小說創作是什麼樣的呢?
  • 從明清小說的諧音命名法,新解「妙玉」之名在小說中的象徵意義
    本文不談別的,僅從明清小說諧音命名的角度,談談「妙玉」此名在小說中可能存在的象徵意義有哪些?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明清時期諧音命名法最常表達的幾種象徵意義,然後我們採用排除法,來確定「妙玉」這個名字可能存在的象徵意義。